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釋·善說海 第八品 靜慮▪P3

  ..續本文上一頁不淨;二、以作用決定不淨;叁、以比喻決定不淨。

   寅一(以因果決定不淨)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呵責貪彼。

   卯一、真實宣說:

   若汝不欲觸,糞便所塗地,

   雲何反欲撫,泄垢體私處?

   身體是不淨之因:如果你不願意接觸糞便等不淨物所染汙的地方,那麼爲何反而願意觸摸産生不淨物的身體私處呢?

   若謂厭不淨,垢種所孕育,

   穢處所出生,何以摟入懷?

   身體是不淨之果:如果說對不淨物沒有貪執,那麼你爲何要將不淨的母胎中出生、由父母不淨種子精血孕育出來、依靠母親所吃食物等肮髒物而形成的其他女身摟抱入懷呢?

   糞便所生蛆,雖小尚不欲,

   雲何汝反欲,垢生不淨軀?

   由肮髒糞便中生出的不淨蛆蟲雖然很小,但你卻不希求,爲什麼反而欲求許多不淨物自性汙穢身體所生出的龐大身軀呢?

   卯二、呵責貪彼:

   汝自不淨身,非僅不輕棄,

   反因貪不淨,圖彼臭皮囊。

   如果說:我自己的身體也本是如此,爲何不希求她呢?就像夜叉與食子一樣。

   你本該輕視自己的不淨身體,可是非但不輕視,反而由于貪戀你自己的肮髒臭皮囊還要欲求其他的臭皮囊,這實在不應理。

   寅二、以作用決定不淨:

   宜人冰片等,米飯或蔬菜,

   食已複排出,大地亦染汙。

   無論是合意的冰片等還是可口的米飯、蔬菜這些清淨的東西吃進口中後再排泄出來就連大地也會被汙染,更何況說導致如此後果的身體了。

   寅叁、以比喻決定不淨:

   垢身濁如此,親見若複疑,

   應觀寒屍林,腐身不淨景。

   如果親眼目睹身體這般不清淨仍舊生起懷疑,那麼就應當去觀看扔在屍林中的不淨屍體的場面

   皮表進襲屍,見者生大畏,

   知已複何能,好色生歡喜?

   見到表皮裂開也會生起極大畏懼的人們知道(這一真相)後怎麼還能對不淨的軀體生起歡喜心呢?

   醜叁(破彼清淨相)分叁:一、以他功德貪身不合理;二、身體本性不應貪執;叁、喜彼不應理。

   寅一、以他功德貪身不合理:

   塗身微妙香,旃檀非她身,

   何以因異香,貪著她身軀?

   如果說:由于女人具有旃檀等熏染的芳香,因而貪戀她的身體。

   塗在身體上的香氣是旃檀等的功德而不是她身的功德,爲何要以他物的香味而貪戀女人的身體呢?

   身味若本臭,不貪豈非善?

   貪俗無聊輩,爲何身塗香?

   假設貪執氣味,那麼這個身體自性本是臭惡的,不貪戀她難道不是最好嗎?貪愛無聊庸俗之事的人們爲何偏偏要在身體上塗抹香水嗎?

   若香屬旃檀,身出乃異味,

   何以因異香,貪愛女身軀?

   如果說:盡管本來不具有芳香的,但塗抹後變得香氣撲鼻,因而貪戀她。

   如果那香味是屬于旃檀的,身體又怎麼會散發出香氣呢?根本不會散發。既然不會散發,你爲什麼以他物的氣味而貪執女人的身體呢?

   寅二、身體本性不應貪執:

   長發汙修爪,黃牙泥臭味,

   皆令人怖畏,軀體自本性,

   如傷己利刃,何故勤擦拭?

   假設對身體的本來面目絲毫不作修改,則是長長的亂發、修長的指甲、具有汙垢的黃黃牙齒、汗泥染汙的赤裸、可怖的身軀,爲何要苦苦貪著它呢?就像擦拭傷害自己的兵器一樣,爲什麼要苦苦地修飾自己的身體呢?

   寅叁、喜彼不應理:

   自迷癡狂徒,嗚呼滿天下!

   可悲阿!由于癡迷自己的不淨身體而毫無意義地爲了它的清潔付出辛苦,被煩惱迷醉的瘋狂之輩遍滿了大地。

   寒林唯見骨,意若生厭離,

   豈樂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如果這些人見到屍林中的唯一白骨而生起厭離,那麼由此驅使,還會喜歡活動的骨鎖遍布的屍林城嗎?根本不應當喜歡。

   癸叁(觀察因有害)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子一、略說:

   複次女垢身,無酬不可得,

   今生逐塵勞,彼世遭獄難。

   如此汙濁不堪的女人無有資本也是得不到的,爲了她要奔波積財,即生中也是忙碌得以至于精疲力竭,來世還要遭受地獄等痛苦的災難。

   子二(廣說)分二:一、無有享用欲妙之機會;二、與他罪相聯。

   醜一、無有享用欲妙之機會:

   少無生財力,及長怎享樂?

   財積壽漸近,衰老欲何爲?

   孩提時代沒有能力積攢獲得女人的錢財,到了壯年時沒有得到又怎麼能享樂呢?之後一直爲了財産等辛苦奔波,在這期間人生已快到盡頭,已經老態龍鍾了,欲妙又有什麼用呢?那時根本無力享受。

   多欲卑下人,白日勞力竭,

   夜歸精氣散,身如死屍眠。

   再者,有些具有欲望的下劣之輩白天忙忙碌碌,疲憊不堪,到了晚上回到家中後疲勞的身體就像屍體一般睡臥下去,根本無法享受欲樂。

   或需赴他鄉,長途曆辛勞,

   雖欲會嬌妻,終年不相見。

   有些人由于追逐而煩惱,遠離自己的家鄉,苦不堪言,雖然想念嬌柔的妻子,卻常年不能相見,更何況說享受欲樂了。

   醜二(與他罪相聯)分六:一、獲得身苦;二、阻礙解脫機會;叁、以比喻說明過患;四、空耗暇滿;五、無義痛苦;六、痛苦無法比擬。

   寅一、獲得身苦:

   或人爲謀利,因愚賣身訖,

   然利猶未得,空隨業風去。

   本想自己得利,但由于對方法一竅不通,而爲了妻子等生計販賣自己的身體,實際上並未從中獲利,對自己沒有其他的利益,只是隨著妻子等業風不由自主而去,今生來世都極爲痛苦。

   或人自售身,任隨他指使,

   妻妾縱臨産,荒郊樹下生。

   有些人自己的身體出賣給別人當奴仆,身不由己地受他人役使,即便是妻子臨産時,也沒有自己的家,而是在樹下荒郊野處等隨處而生,遭受苦痛。

   欲欺凡夫謂:求活謀生故,

   慮喪赴疆場,爲利成傭奴。

   被欲望所欺惑的愚夫說:我必須依靠出去尋求生計來養家糊口。一邊擔憂送命一邊赴往戰場,爲了謀利而去做他人的奴傭。

   爲欲或喪身,或豎利戈尖,

   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燒。

   此外,貪欲之因使有些具欲望者的身體被斬斷,有些穿在利戈尖端上,有些被短矛所刺,有些被烈火焚燒。

   寅二、阻礙解脫機會:

   積護耗盡苦,應知財多禍,

   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

   以積累、守護、耗盡的苦惱所害,爲此應當了知財産是無邊禍殃的根源,貪財散亂的人們無有從叁有痛苦中解脫的機會。

   寅叁、以比喻說明過患:

   貪欲生衆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車牲,唯得數口草。

   具有貪欲者前述的彼等過患衆多,而福利卻微乎其微,就像拉車的牲畜只能得到幾口草料。

   寅四、空耗暇滿:

   彼利極微薄,雖畜不難得,

   爲彼勤苦衆,竟毀暇滿身。

   輕而易舉可以辦到的微薄之利,牲口來辦也不成困難。《致弟子書》中雲:“善逝依道引衆生上路,具大心力之人能獲得,天龍非天大鵬持明者,人非人耶大腹不得彼,。”正如這其中所說,具有能修持菩提的圓滿功德並且來之不易的暇滿人身,往往被往昔業力所逼不知取舍的人們無義虛耗。

   寅五、痛苦無義:

   諸欲終壞滅,貪彼易墮獄,

   爲此瞬息樂,須久曆艱困。

   欲望自之本體必將壞滅,並具有能令墮落地獄等過患,爲了毫無大利、只是瞬間安樂的它居然要恒時飽經痛苦折磨的莫大艱辛。

   彼困千萬分,便足成佛道,

   欲者較菩薩,苦多無菩提。

   如果以爲欲望的千百萬分之一的辛勤用在修持正法上,也足可以成就佛果,然而具貪欲者所受的痛苦要比行菩薩行者大得多,從中卻沒有成就菩提果的。

   寅六、痛苦無法比擬:

   思維地獄苦,始知諸欲患,

   非毒兵器火,險地所能擬。

   如果思維貪欲的果報地獄等痛苦,那麼兵刃、毒害、烈火、險地以及怨敵這一切都無法比擬。

   壬二(于靜處生起歡喜)分二:一、略說連接文;二、廣說。

   癸一、略說連接文:

   故當厭諸欲,欣樂阿蘭若。

   如是應當對欲妙生起厭煩之心而對寂靜處生起歡喜之心。

   癸二(廣說)分二:一、圓滿之特點;二、安樂之特點。

   子一、圓滿之特點:

   離诤無煩惱,寂靜山林中,

   皎潔明月光,清涼似檀香。

   傾泄平石上,如宮意生歡。

   林風無聲息,徐徐默吹送。

   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既無外界的诤論,也無內心的煩惱,又無有盜匪等威脅的寂靜林間,只有具緣的菩薩行者如同國王在檀香塗敷的宮殿中散步,皎潔的月光伴著檀香散發出清涼,使寬闊平坦的石洞宮殿更加舒心悅意,猶如搖動寶扇柄一般悄無聲息,柔和的林風徐徐吹送,具有福德的瑜伽行者一邊緩緩踱步,一邊心中思維利益他衆之事。

   子二、安樂之特點:

   空舍岩洞樹,隨時任意住,

   盡舍護持苦,無忌恣意行。

   在空無一人的房室、樹下、岩洞中可以隨心所欲而安住,遠離執著守護欲妙的痛苦,無憂無慮、悠然自得而修行。

   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幹,

   王侯亦難享,知足閑居歡。

   隨自己的心願自由自在行持,對一切資具無有貪執,與任何衆生都無有牽連,享受知足少欲的快樂,這樣的快樂…

《入行論釋·善說海 第八品 靜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