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發心(六)

  2011百日共修 發心(六)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菩提心有勝義谛的,也有世俗谛的。通過儀軌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是世俗谛的願、行菩提心。前面講了願菩提心的學處——自他平等、自他交換、自輕他重。不爲自己只爲衆生,不求自己解脫只求衆生解脫,這樣的心態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要圓滿這樣的心態,就要靠這叁種修法。首先修自他平等,視衆生和自己一樣,能無差別地對待。然後修自他交換,最後要達到自輕他重這樣的一種境界。觀察自己能不能做到這叁種修法?若是做到了,才能在相續中真正地生起願菩提心,生起究竟的利他心。

  

   一、行菩提心的學處

  

   行菩提心主要是爲菩提果的因而發的誓。什麼是菩提果的因?就是六波羅蜜。其實,菩薩的學處浩如煙海,但都可以總集在六波羅蜜裏。波羅蜜是彼岸的意思,到達彼岸的方法也可以叫波羅蜜。所以六度也可以叫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都應該有智慧的攝持,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進行,才是波羅蜜。若沒有菩提心的攝持,就不能成爲成佛的因;若沒有智慧的攝持,就不是波羅蜜。

  

   六波羅蜜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

  

   (一)布施

  

   布施分爲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

  

   修布施主要是從內心裏鏟除對財産、對法、對身體的貪著。通過財布施,可以圓滿財富;通過法布施,可以具有智慧;通過無畏布施,可以健康長壽。

  

   第一、財布施。貪著是一種障礙,越貪著越得不到,越貪著失去的越多。比如貪著錢財是圓滿財富的一種障礙。執著、貪著財富,是不會有財富的,即使有也是暫時的,也是一些小小的福報。所以要放下貪著,這樣就可以具足財富,而且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地財富圓滿。

  

   財布施有普通財布施、大財布施和極大財布施。普通財布施,是指把吃、穿、用等財物布施給衆生;大財布施,指把貴重的或自己很喜歡、很執著的人或物施予他衆;極大財布施,指在衆生需要時舍掉自己的身體、血肉、生命等。

  

   從現在起我們要修煉,從心裏斷除對所有財富包括對身體的貪著,這是財富圓滿的一種方法。

  

   首先,若是能從內心深處感到知足,就是圓滿了。我們現在爲什麼財富不圓滿?就是因爲有貪著。心裏有貪著時,即使有財富也沒有用,也是一種障礙、一種束縛。正如龍樹菩薩說的,“積財守財增財皆爲苦”。積累財富的過程是艱難的、痛苦的;終于發財了、有錢了,心裏壓力又大了,日思夜想怎樣守護這些財富,這也是一種痛苦;到人生的最後一刻,必須要離開財富了,更加痛苦。對你來說,這不是真正的福,也不是真正的財富,而是一種禍。因爲它給你帶來的、增加的始終是煩惱、是痛苦。

  

   我們都要明白什麼叫財富圓滿。其實,內心的知足少欲,才是真正的財富;知足少欲了,才是財富圓滿。你有貪著與貪戀,財富不會有圓滿的時候。若是不知足,即使有一個億,也不叫財富圓滿。你有了一個億,還想要幾十個億、幾百個億,永遠不會有圓滿的時候;若是能知足少欲,你身上哪怕只有一分錢,也算是財富圓滿。人就是這樣,越有越覺得窮,越有越舍不得。心不清淨,心不圓滿,就沒有圓滿;心清淨就是清淨,心圓滿就是圓滿。

  

   其實,你真正知足少欲了,財富自然就有了,躲也躲不掉。你不要的時候才有,不追的時候才來。你越追越得不到,越要越沒有,即使得到了,也不是圓滿。

  

   做布施時,要從心裏舍掉貪著。從普通的衣食住行等物品開始逐漸放下,再舍掉自己認爲是珍貴、稀有的東西,最後放下對自己身體、生命的貪戀。能徹底斷掉所有的貪著,就是修布施。

  

   很多人都認爲做慈善、做布施是有錢、有能力的人做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布施人人都可以做,人人都應該做。“我沒有錢,我沒有那麼多東西。”最好你有多少就舍多少,若是不行,你能舍多少就舍多少,這就是布施。

  

   佛在經中講,剛開始時若是你實在舍不掉,實在舍不得給別人,就先自己給自己,左手給右手,右手給左手。這樣練,慢慢地就能練出舍心。開始能舍給父母兒女,舍給親朋好友,然後再慢慢擴大範圍,不是一下子都要舍掉。

  

   人人都可以做布施。做布施不僅是給人做,還可以給其他道的衆生做。通過火施、水施等方法給惡道衆生做布施。也可以給畜生道的衆生,如魚、鳥、貓、狗等做布施。你給它們一點吃的,然後發一個施舍之心,發一個慈悲之心。給它們撒一把大米也是布施,將來獲得的善根與福德也不可估量。

  

   大家現在爲什麼不做呢?不是做不了,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做!不做布施,一般有四個原因:第一是不知道做布施獲得的善根、功德和福德;第二是不相信;第叁是煩惱重;第四是習氣重。我們現在之所以不做布施,有時候不是不知道,而是沒有相信。

  

   很多人做夢都想發財,爲了錢財,爲了一點點的利益,不顧一切,甚至連仁義道德都不要了。回顧一下,殺盜淫妄酒、吃喝嫖賭、坑蒙拐騙,哪一個你沒做過?做這些就是爲了發財,爲了錢!你既然這麼想發財,爲什麼不做布施呢?“我做不了,我沒有錢,沒有東西!”一把大米你有沒有?一把小米你有沒有?如果沒有這些,你可以做火施、水施,不用其他物品,就用那麼點東西,就能具足、圓滿財富。還有我們吐的痰,排泄出去的髒東西,都可以布施給惡道衆生。我們講過一個公案,有個餓鬼,很多年中得不到任何食物,只得到了一口痰,因爲一個比丘吐痰時發了清淨心,這個餓鬼就得到了。而我們在吐痰、上衛生間、洗臉、刷牙、洗澡、洗菜、洗衣服時,水都浪費了,惡道的衆生多需要啊!只要發個心、念個咒,惡道的衆生就能得到,就能解除他們很多痛苦,這也是布施。爲什麼不發心呢?爲什麼不做呢?你連這些都沒有嗎?不是不能做,就是不做!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只是不相信。沒有相信佛說的話,沒有相信上師說的話。還說“我是信佛的,我相信佛;我與上師的緣分好,上師與佛無二無別。”說得都好聽,但都是嘴上說的,實際上就是不相信。這是佛教你解脫、圓滿財富的方法,是你自己沒有運用。你不用,佛沒有損失,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損失。

  

   修布施主要是磨煉這顆心,去掉貪著。實際去做的時候,普通布施主要是在資糧道時做的,大布施主要是在加行道時做的,極大布施是一地以上的菩薩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做的。

  

   時時都要練,都要修,時時都要做布施。行爲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根據自己的修行層次而爲。佛對我們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心和行爲有時候要一致,有時候不一定要一致。在磨煉心的時候,要發大心,什麼都要舍掉。內心裏什麼都要看破,都要放下。行爲一定要根據因緣,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自己的修行層次到了哪一地,就做哪一地的布施。

  

   第二、法布施。一說法布施有的人就更沒有信心了,“我也不會講經說法,也不會轉*輪,怎麼做法布施啊?”法布施也可以分一般的法布施、大的法布施、極大的法布施叁種。法布施是要放下對法的貪著與吝啬。現在有些人雖然明白一些道理,掌握了一些知識,但是不舍得給別人講,這叫貪著與吝啬。對知識、對法、對智慧的貪著也要放下。自己所掌握的這些知識和所成就的這些佛理,應該布施給別人,講給別人。

  

   普通的法布施。比如今天有新皈依的或新來的同修道友,你給他們提供法本、法寶,這是法布施。教大家怎樣上早晚課,怎樣念咒、念佛號,若是發心到位,這也是法布施。在房間、在外邊可以念佛號、念咒語、念經文,方便的時候出聲念,不方便的時候默念,很多有形無形的衆生都能聽到,發願給他們播下解脫的種子,與他們結善緣。我們現在是在因地,一定要處處發大心,處處跟衆生結善緣,給衆生種善根。有形無形的衆生有很多,雖然你現在無法度化他們,但是可以跟他們結善緣,將來可以度化他們,這叫結善緣。廣結善緣了,將來你成佛的時候眷屬就多了,度化衆生就容易了。現在若是不發心,不跟衆生結善緣,你將來成佛的時候就沒有眷屬,即使有眷屬也不多,或者很難教化。這些都是很有關系的。獨覺佛之所以叫獨覺佛,是因爲他沒有眷屬。之所以沒有眷屬,是因爲在因地的時候他就是那樣發心的,所以成就以後只有自己一個人。

  

   佛號、咒語、經文都有加持力,方便時出聲念,不方便時默念。“默念能行嗎?他們也聽不到啊?我一定要出聲念,還要弄個小喇叭才行吧?”你要相信佛法的力量,相信咒語的力量。雖然你沒有力量,但是法有力量;雖然你沒有出聲,但法的力量是擋不住的。法的力量不可思議,不是必須要通過你的聲音傳給他。比如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都沒有用聲音,都不是口耳相傳,是心心相傳的。你就在心裏想:“我將來成佛的時候,一定要度化他們。”你只要相信,就能跟衆生結善緣。佛第一次轉*輪的時候,爲什麼來了五百位天子?就是因爲佛在因地的時候與他們結上了善緣。佛當時發願,將來成佛的時候第一個度化他們,這是佛的願力。無論面對傷害你的衆生,還是面對幫助你的衆生,都要這樣發心,這都是法布施。

  

   講經說法是大法布施,輾轉*輪是極大法布施。華智仁波切、阿瓊堪布都講過,講經說法和輾轉*輪都不是…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發心(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