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甯瑪派大圓滿法初探 緒論▪P2

  ..續本文上一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對大圓滿法口訣部,分成大圓滿禅定及大圓滿心髓(含徹卻與脫噶修法)二類,各自修法解說詳細與邱陵的著作可以互參研究修煉細節。另編《密宗指要》,《佛教諸尊全圖—胎藏界曼荼羅》及《佛教諸尊全圖—金剛界曼荼羅》,很有價值,筆者將在論文中引用。

  (十)盧勝彥上師著作:《密教大圓滿》及《密教奧密書》,臺灣大燈文化,2005年版,對大圓滿法修行有新的創見,雖然許多上師不喜歡盧上師,但是他的一些看法是頗有見地的,即使筆者有些看法與盧上師不同,最終仍可相融合無礙。其中大圓滿地、水、火、風、空部修行,筆者第一次聽說,但論文中未加以引用。

  (十一)吳信如編著《大圓滿精萃》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年版,收錄貢噶上師的“大圓滿最勝心中心引導略要趨入光明道”一文及諾那上師的“大圓滿法無上秘密圖座心要”“吽”字口訣。

  (十二)歐陽鍾裕教授《一乘圓教與大圓滿見》,臺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版,談華嚴法界觀與大圓滿法聯系,認爲只有《法界觀》、《十玄門》才能將大圓滿見的宗義全體朗現,即大圓滿爲圓教之現量。

  (十叁)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全知麥彭仁波切《大圓滿直指心性注疏》﹑《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手中持佛》及《直斷要訣日光論釋》由索達吉堪布譯,1998年,香港佛教慈慧服務中心出版,對研究大圓滿正行很有參考價值。另譯者也將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著作:《文殊靜修大圓滿—手中賜佛》,當作前行與中陰修行研究的重要參考。

  (十四)中國社會科學院,尕藏加老師《吐蕃佛教-甯瑪派前史與密宗傳承研究》,2002年版及《雪域的宗教》上下二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對甯瑪派修行有完整介紹,特別提出太陽能源産生虹光化生現象。另著有《藏傳佛教與青藏高原》,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及《密宗—藏傳佛教神秘文化》,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版,對甯瑪派及苯教皆有介紹。

  (十五)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6年新版﹐有大圓滿法的簡述。此外,竹慶本樂仁波切(Ponlop竹清嘉措)《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旅》,臺北:探索·叁部曲出版,2008年版。對甯瑪派修行的九乘有所介紹。

  (十六)陳建民上師《曲肱齋全集》;另一著作《佛教禅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另陳浩望著作:《佛學泰鬥陳健民》,1998年版,也有一些甯瑪派與噶舉派修行內容可以參考。

  (十七)談錫永上師《大中觀論集》,上下冊,香港密乘佛學會,1998年版。《四重緣起深般若》,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5年增訂版。不敗尊者《決定寶燈》(談錫永譯,邵頌雄導論),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9年。這叁本書對甯瑪派從如來藏思想解脫本來清淨光明相有特殊見解,認爲印度大圓滿傳承是來自維摩诘居士教化的不二法門,並論及文殊菩薩在大圓滿法中的重要性。此外,談錫永上師《生與死的禅法》,2005年版,解說禅宗與甯瑪派大圓滿的互證,及“六中有”的抉擇見,自顯現、自解脫。另出版摧魔洲尊者(一世敦珠法王)的《無修佛道》,是甚深淨相伏藏法要。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十八)索南才讓(許得存)《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書中第五章介紹了甯瑪派的大圓滿法,第叁節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特別對界部(包括黑界、花界、白界、廣博界、莊嚴界、遊戲界和法性界)有完整的論述。黑界又叫無因黑界,講述自圓滿自然智。花界,主張自然智的一切現象沒有遮掩。白界,又叫“白界爲心”,認爲客觀現象都是通過內證顯現,都是心的遊戲。廣博界,主要講述因果關系,認爲自然智所現諸法,心知現有。第二節大圓滿法的譯傳,對龍欽饒降巴尊者的著作作了清楚地概述。其中《七寶藏論》的《如意寶藏論》概括敘述了大小乘佛教各派及古印度五大哲學派別的基本理論和特點;《法界寶藏論》從基、道、果叁方面對大圓滿空界部口訣要點作了說明;《口訣寶藏論》(《竅訣寶藏論》)以六法形式對《功德寶藏》提出的有關生死輪回法和解脫途徑作了說明;《宗派寶藏論》敘述顯密諸派的基本理論和判教根據等;《勝乘寶藏論》詳細闡述大圓滿十七續、一百十九種口訣意義和佛叁身形成變化過程,解釋了大圓滿教法;《詞義寶藏論》或叫《光明藏》,重點解釋《勝乘寶藏論》第六章以後各章的內容,即大圓滿心部、界部、口訣部的究竟義“諸法無自性”、“平等無偏頗”、“自然智獨住”、“本初任運”等空性理論和所證得的究竟果位;《心、界、口訣叁部心要義釋本性寶藏》(《實相寶藏論》)重點解釋大圓滿的定義及其內容,論述大圓滿緣起性空見。另著作《藏傳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其中包括了《大圓滿法及其與禅宗的關系》及《苯教發展概況》。

  (十九)有關苯教大圓滿法與九乘,筆者除了到青海省同仁縣考察外,有四本參考書。周錫銀、望朝:《藏族原始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察厄·尕藏才旦:《西藏本教》,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頓珠拉傑:《西藏本教簡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甯豔娟:《雍仲苯教大師》,臺北:橡實文化,2009年。另外才讓太教授在國內外期刊也發表多篇相關論文。

  (二十)紐修堪仁波切蔣揚多傑:《大圓滿傳承源流藍寶石》,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堪珠·貢覺丹增仁波切.《甯瑪派源流》(克珠群佩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這兩本書對近代大圓滿法傳承祖師有清楚介紹。若配合龍欽饒降巴尊者在《曆史寶鬘論》中詳述的大圓滿法傳承,對大圓滿法曆代傳承將更清晰。

  (二十一)筆者從Baidu搜索“大圓滿法”有一亞青寺(阿秋法王)耳傳傳承介紹及虹光化身實例介紹等等文章(注:另1998年四川省新龍縣樂莫寺或稱爲魯木饒寺的阿曲上師,在 1998年8月29日下午2點圓寂,9月5日完全虹化),筆者實地田野考察。

  (二十二)班班多傑老師著作:《藏傳佛教智慧境界》,臺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版及《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叁聯書店,1992年版,可參考甯瑪派見地及苯教思想。

  (二十叁)王春華:《藏密瑜珈的奧秘與傳奇》,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對甯瑪派大圓滿法也有甚深研究。

  (二十四)卓格多傑金剛上師(來自香港):《大圓滿:佛陀的終極理念》,臺北海信圖書,2007年版。對內心本質的覺醒、心髓學習大綱及閉關有獨到看法。

  (二十五)《藥師佛·阿閦佛經典》,臺北:全佛出版社編輯,1995年版,對東方佛國妙喜世界阿閦佛修行有完整介紹。

  (二十六)布頓.《布頓佛教史》(蒲文成譯),臺北大千出版社,2006年版及王森著作:《西藏佛教發展史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皆有參考價值。紮呷《藏文大藏經概論》,西甯: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這本書對《藏文大藏經》的翻譯進行了詳細介紹。

  (二十七)曹越.《如何契入大圓滿法》,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4月。陳泉州《聖道指歸——光明大圓滿實修淺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這兩本書對大圓滿法有一些實修的敘述。

  (二十八)洪啓嵩著作:《蓮師大圓滿教授講記》、《無死》、《密宗修行要旨》、《現觀中脈實相成就》,臺灣:全佛文化出版社,2007年。其中,《蓮師大圓滿教授講記》以蓮花生大士所說《智慧法爾解脫》一文作闡發,很有參考價值。

  國內參考書目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詳見參考書目。佛經資料主要參考《大正藏》及《佛光大藏經》,並利用了藏漢字典和佛學大辭典,《藏文大藏經目錄》使用日本東北大學版本,另外,還收集了幾本論述大圓滿法的藏文著作。筆者主要依據翻譯書籍進行研究。

  至于中文期刊文獻,目前只能找到七篇有關大圓滿法的文章,茲列如下:

  1、蒲文成著《甯瑪派大圓滿法概述》,《青海民族研究》季刊,1998年,第1期,第26~45頁。另見《中國藏學》1998年第2期。本文采用甯瑪派上師都迥巴久紮益西多吉在其全集第二函《前譯密乘甯瑪派教法概論》的說法,認爲大圓滿自生智或自然本智是無始般若智真如自性,爲如來一切教法的精髓。求證它自明現前,得到圓滿抉擇的修持之道,從根本上來說,唯有阿底瑜伽大圓滿道,至于其下各乘以及叁律儀、生圓次第等一切具體修習法,都不過是修者依據弟子根性之優劣,所采取的通往大圓滿道的階梯和方便,是漸次證悟大圓滿的各種不同方法……無論怎樣修持,若不經過阿底瑜伽大圓滿道的修習階段,最終仍不能成就金剛身的究竟果位。

  一切善惡因果由分別心而現,心部的正見是無修無行,無所謂修果、無所謂所要達到的“地”的境界。在修法上認爲乘次、二谛、六度、二次第等,皆由心持,是一種意識活動,由這種意識所纏縛的道谛,都屬有漏,是有爲法。因此具體修習時不講究壇場的生起,也無所謂圓滿次第,沒有灌頂和叁昧耶戒律護守等方面的嚴格規定。界部否認離開法性界而有其他法,自然本智無始以來不染輪回之法,主要分成四種:其一,黑界屬于因派;其二,花界屬于…

《藏傳佛教甯瑪派大圓滿法初探 緒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