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下密院的組織與學經▪P2

  ..續本文上一頁的修行環境。1711年,拉藏汗統治西藏,視上密院爲格魯派密宗的最高學府和正宗寺院,頒賜封文執照,小昭寺及其所有財産永遠歸屬上密院。西藏地方政府還免去上下密院的各種雜稅。

   上密院接管小昭寺後,把原來的二十五個康村改編爲絨巴、木雅、查巴叁個大康村和普爾康、安多兩個小康村,爲來自四川、後藏、青海、甘肅的僧人提供方便。全寺的機構設置同下密院,實行堪布總負責製,總理全院的政教事務。下設翁則一人,格貴一人,強佐六人。一般堪布、翁則、格貴均由在甘丹、哲蚌、色拉等寺院獲得拉然巴格西學位的高僧充任,由達賴喇嘛和攝政王任免,強佐則由堪布委任。康村屬于寺院的基層組織,每個康村有自己的負責人或主管,管理康村的宗教事務和經濟收支,定期向上一級負責人彙報。定額五百人。

   寺院經濟收人主要來源于寺屬莊園和各種高利貸、差役稅,以及爲他人念經做法事活動所得的回向禮物。由于上密院僧人的特殊地位,所收回向禮遠遠高于其他寺院。據不完全統計,上密院所屬莊園有二十九個,它們是嘉仲莊園、耶巴艾貢莊園、窮木達莊園、劄雅崗莊園、窮劄巴莊園、德蔡莊園、崗堆莊園、章噶莊園、嘉勒莊園、喀托巴莊園、加賴莊園、澤卻仲堆莊園、澤居紮卡達莊園、強巴傑仲林莊園、喀爾托巴莊園、喀巴堆莊園、拉頂莊園、孜旺巴莊園、本薩莊園、隆雪強巴林莊園、貢窮哇莊園、藏日努瑪莊園、堆隆莊園、艾協貢瑪莊園、雅達仁青崗莊園、崗嘎莊園、頓堆莊園和雅巴哲莊園等,分布在山南貢嘎,拉薩的堆隆德慶、曲水、墨竹工卡、達孜、林周和後藏等地區。在阿裏、康區和衛藏地區建有堆達結林、芒康果沃拉聶、康饒丹貢、墨竹達巴貢、衛堆強巴林、伍由紮噶貢和帕裏紮多貢等七大屬寺。

   上密院出自下密院系統,同屬一個教法傳承,因此學經內容和下密院相同。堪布和其他高級僧人每年循例去下屬寺院和莊園開展佛事活動,藏曆二月到覺摩隆住休七日;四月到達孜窮木達寺講授《集密四家合疏》;五月先于甘丹寺參加夏季法會,從十五日開始住紮耶巴寺念經修行,按照貢噶頓珠治水之法,誦經祈禱,消除一切災厄。七月在色拉寺參加辯經七日,住色曼雄巴康村。十一月到甘丹寺參加冬季法會;十二月參加哲蚌寺辯經法會,住達溫康村。

   先顯後密是宗喀巴爲格魯派僧人規定的學習程序,作爲密宗學院的僧人要求相對較高,必須懂得曼荼羅繪製方法、各種儀軌等。所用教材有《集密根本續》、《金剛大威德續》、《喜金剛續》、《勝樂根本續》、《時輪根本略續》及其各種注疏。規定生起次第教授要學九年,獲得格西學位者一年即可,但必須長期聽堪布講解《四家合疏》,有針對性地進行修煉;沒有獲得格西學位者可以延長學習時間。苦修是上下密院的特點,每天要上堂四次,即四座修。尤其對于閉關修煉者要求更加嚴格,進關時間一般定在黃昏時分,出關時間在天明時分。靜修期間嚴禁與外人接觸,食物自備,或由他人從窗口或洞口送入。

   除了幾部本續經,還學習宗喀巴的密教著述,以及班欽索南紮巴的《集密生圓二次第》,南喀堅參的《大威德生圓二次第論》,班禅洛桑確吉堅參的《勝樂生起次第論》等。

   從上密院培養出來的優秀學者有貢噶頓珠、吉拉康巴·洛追僧格、吉康孜巴·班覺嘉措、擦多爾·洛桑貝巴、阿仁巴·濟仲格敦紮西、班欽索南紮巴、貢德南喀堅參、赤·貢卻群佩、雅隆達結貢巴哇、塘薩·歐珠嘉措、赤欽洛桑達結、阿仁巴·益希格丹、仲巴·格勒嘉措、經師阿裏洛桑索巴等,他們不但學習成績優良,而且著作甚豐,在西藏佛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叁、密宗學院的迅速發展

   自甘丹、哲蚌兩寺密宗學院和上下密院、散甘丹頗章寺、溫薩寺完備之後,格魯派的密續院發展非常快,新建的每一座大中型寺院幾乎都設立了密宗學院。十八世紀初,拉藏汗統治西藏時,對色拉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把他自己以前做法事的紮倉安置到色拉寺的舊大經堂中,請五世班禅製定規章,在修法儀軌方面仿效拉薩下密院,形成了色拉寺密宗學院。一些小型寺院設密法課,定期講授《集密根本續》、《金剛大威德續》、《勝樂根本續》及其釋論和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廣論》,形成了以衛藏地區爲中心,輻射西部阿裏和東部青川甘等地區的密法傳播網絡。

   在西部阿裏,包括原屬阿裏管轄的芒域貢塘(今日喀則地區吉隆縣等)地區,由宗喀巴的親教弟子喜饒桑波首建達摩寺,接著他的侄子修建仇色寺,始傳格魯派教法。從此,原建的一批噶當派和其他教派的寺院紛紛改宗格魯派。據第斯桑結嘉措的《格魯派教法史——黃琉璃》統計,阿裏地區寺院中、托林寺、齊嘎爾曲德南傑寺、瑪囊绛曲林寺、多香穆噶爾曲宗寺、毗底爾達索曲德寺、歐噶爾寺、薩貢寺、绛曲林寺、拉果帕裏寺、紮西曲宗寺和朗迦曲德寺等先後開設密教課程,仿效下密院的學經方式和管理方法修習密典;熱木洛和歐羅瑪等寺仿效上密院法規,宣講集密等法。個別寺院興建密續殿,供養本尊像,設立曼荼羅,爲修學密法者提供方便。噶丹倫珠寺采用紮什倫布寺密宗學院的學經製度和教材,重點修習大威德和勝樂類法。上下密院和紮什倫布寺定期派高僧前往講經,指導修煉。這些寺院畢業的僧人可以進入上下密院和紮什倫布寺密宗學院深造。

   芒域貢塘地區的仇色寺、噶爾夏強巴林寺、普達寺、堆德勒賢林、渾噶爾寺、珠拉寺等屬于上密院系統;紮西曲隆寺、日喀曲德寺、布紮寺、噶丹群佩寺、洛格曲德、哇爾嘉、貝圖等寺院在密法學習上仿效下密院,重視集密類法。桑喀爾曲德、雜尚讓熱、紮西格佩、歐噶曲林、日布噶丹曲林、噶丹曲科、歐噶林、宗嘎噶丹倫布等都是以修密法爲主的禅院,定期舉行集密,不動金剛、大威德儀軌,遍修各種儀軌及各類密法,特別重視修煉上師瑜伽、溫薩耳傳教授。

   日喀則地區是散居學派和溫薩學派的發源地及傳播中心,喜饒僧格、格敦珠、哇索·曲結堅參等人曾受命于宗喀巴,在這一地區傳講密法,他們在積極新建寺院的同時,深入到其他教派的寺院裏開展講經活動,使一批他派寺院宗奉格魯派。絨格蘭哇索曲德、拉格的溫雜曲德(溫薩寺)、香多日味格佩、香哲蚌、喀覺寺、日超噶丹、達那薩多傑丹、達那邬堅曲宗、協噶丹曲頂等寺都重視密法,設立密續院。其他一些寺院顯密兼授。

   紮什倫布寺是格魯派在後藏的最大寺院,創建者格敦珠爲了報答師兄喜饒了曾格之恩,希望建一所密修院作爲紀念,專門派弟子都納巴·貝丹桑波和益希孜摩赴拉薩學習密法。由于種種原因,建密宗學院之事被耽擱,直到1609年,由四世班禅阿旺洛桑確吉堅參負責建成,開講集密、大威德、普明大日如來、勝樂等法和叁部《黑閻摩德迦續》,常誦六臂怙主、誓願法王、退敵佛母、四面怙主、貝孜兄妹護法、乃色爾等方面的儀軌經咒,定期舉行佛事活動。從此以後,後藏地區的一些寺院紛紛仿效紮什倫布寺密宗學院,開展講修活動。如白居寺(貝科德慶寺)的格魯派佛殿嘉惹拉康、諾爾布噶丹拉康完全是密教道場。昂仁曲德寺是一座曆史悠久,頗負盛名的寺院,宗喀巴曾在這裏參加辯經,以後經曆輩達賴、班禅喇嘛和噶廈地方政府的關心,在寺中修建了十所格魯派紮倉,宗紮什倫布寺,其中的邦域第瓦巾、曲隆洛巴、多本巴、桑珠噶丹、窘本波托紮西崗、窘達夏爾巴、噶丹德林夏爾巴和德貢巴等紮倉都屬于密宗院,由紮什倫布寺密宗學院委派軌範師管理。

   格魯派密法在山南地區的傳播時間較早,十四世紀末,十五世紀初期,宗喀巴多次在山南地區參學傳教,以精其寺和強巴林寺爲據點潛修密法,開展宗教活動。格魯派創立後,宗喀巴的一批弟子在這裏建寺攝徒,改一些舊寺爲密修院,仿效上下密院,開講密法。紮西曲林寺是宗喀巴和南喀堅參的弟子窮結巴·貢波绛曲所建,主傳魯俄巴傳規勝樂教授,龍樹傳規集密五次第教授,十叁尊大威德灌頂法,定期舉行藥師佛等修供儀式。

   塘波且寺始建于後弘期初期,第一世達賴喇嘛格敦珠曾奉宗喀巴之命,于此寺隨尼瑪堅參貝桑波學習集密、大威德法和《紅閻摩德迦續》等。改宗格魯派以後,這所寺院重視密法,修煉集密和普明、《金剛鬘》等無上瑜伽法。克珠傑的門徒尼赤。洛追貝桑創建的窮結日沃德慶寺是格魯派在山南的大型寺院之一,第二世、五世、七世達賴喇嘛曾多次在這裏講經,擴修了寺院,成爲一座比較正規的密教道場,根據《如意寶王》儀軌,按時講授《集密根本續》、《勝樂根本續》、《大威德金剛續》、《喜金剛本續》和《藥師經》,帶動了周圍寺院的密修活動。

   在藏東昌都地區分布著幾十座格魯派寺院,其中以強巴林寺爲最,它是由宗喀巴的弟子麥·喜饒桑波修建的。相傳,1373年宗喀巴入藏途經昌都時預言:將來這裏定能興寺弘佛。1473年,喜饒桑波受嘉曹傑派遣創建強巴林寺,開設林堆、林麥、努林、庫秋和嘉惹喀巴五大紮倉,講授顯密教法,著名學者象雄·曲旺紮巴、楚頓·南喀貝、娘堆仲孜哇·貢噶紮西、第叁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等人曾主持過這所寺院,後來由帕巴拉活佛掌持法位,作爲寺主活佛。帕巴拉活佛的弟子在昌都、察雅、八宿及波密等地方建寺攝徒,使強巴林在昌都和林芝地區的屬寺達到一百叁十余座。在密教方面,強巴林寺主弘集密、勝樂、金剛大威德、喜金剛、時輪法等。其他子寺仿效上下密院。由于他們的出色工作,使格魯派在這一地區得到了迅速發展。

   吐蕃王朝時期,四川藏區已經有佛教傳入。公元八世紀,赤松德贊統治吐蕃期間,把遍照護流放到大小金川一帶地區宏傳舊譯密法,影響極大。後弘期初葉,又有彌底班智達和賽尊等人傳講…

《上下密院的組織與學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