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弟子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達官顯貴。他的著述分爲兩類,其中王子女、四事女、圓滿和具輪等四大主述五次第圓滿座法,包括證道、口訣等;五次第無輪、叁薩埵積和刹那五次第等叁小著重講咒輪。兒子曲格歐色繼承法位。這一系後經帕歐·雲丹嘉措、布頓·仁青珠、曲結貝哇,傳到宗喀巴。布頓·仁青珠的另一位弟子曲結喇嘛達巴傳給绛曲孜摩與南喀桑波;绛曲孜摩傳仁達瓦·循努洛追;仁達瓦傳宗喀巴。
楚頓·旺格多傑的另一位弟子康巴·惹尼多傑是一位傳奇性人物,他曾赴印度准備從阿阇黎麥哲巴學習集密類密法,不料麥哲巴已在他到達印度之前去世,他未找到滿意的上師,只好回藏准備投師瑪爾巴,不巧瑪爾巴也逝世,只好隨兩位遊方僧參谒楚頓,聽講集密法。以後法嗣不斷。
③藏絨·梅頓村波
梅頓村波,本名索南堅參,西藏娘堆(年楚河上遊)達察哇地方人,是瑪爾巴的西柱弟子。他家境富裕,擁有多處莊園,曾叁次資助瑪爾巴留學,得到瑪爾巴的真傳。《瑪爾巴譯師傳》對他的記載較多。瑪爾巴第二次從印度回藏途經藏絨時,梅頓村波等人前往求法,受得勝樂灌頂及秘訣。不久,梅頓村波修建了巴托寺,矢志修習勝樂密法,頗有契悟,瑪爾巴第叁次求法回藏到達娘堆時,他迎接到巴托寺,舉行迎供法會,向瑪爾巴祈請道:“上師,你遠道而來,雖然路途辛苦,但今晚的會供集輪法會是密宗事相內的重要部分,爲便于將來效仿,請師父大發慈悲,廣作會供中的法事和儀軌”。瑪爾巴如其所請廣做法事、儀軌,並吟唱道歌介紹會供輪。歌中唱道:“所謂會供輪*輪,傳授成熟四灌頂,需要舉行會供輪;佛像、靈塔開光時,需要舉行會供輪;析禱空行加持時,也需舉行會供輪;聽講《續部》大經時,需要舉行會供輪;在求甚深教授時,也需舉行會供輪”。然後,講述了他在印度親睹那饒巴作會供輪的奇特發現和所顯異相。梅頓村波聽後更加虔敬,獻上比以往幾次更多的禮品,成就“深得師心的第一大供”。瑪爾巴再次吟唱,介紹大手印教授,傳授心要法。
瑪爾巴之子塔瑪多德去世後,梅頓村波專程趕去吊唁,組織會供,瑪爾巴傳授了教授光明法,“賜給他那饒巴的金剛鈴、法鼓、貝殼裝飾的顱骨等等”,要求他斷除中有並唱歌教誨說:“受苦舍命求得之佛法,深奧教誡泯沈實可惜!除了梅頓、俄頓二人外,未對他人宣講密經義,虔誠求法之人要宣講,無論有無財帛與供養,從前不曾隱藏和保密。沒有一點財帛之吐欽(Thubchen大能仁或佛,此處指彌拉日巴),與那恭敬侍奉的俄頓,傳授教誡不分親與疏,都按戒律修持佛妙法。我爲求法力行備受艱辛,不曾浪費錢財和珠寶,手中拿上黃金八十兩,爲那殊勝聖地作供養。弟子所作供養和侍奉,我以無量佛法來報答。佛法精要親自去修證,應使衆生得到大裨益”。⒂梅頓村波聽後,信念倍增。
從《瑪爾巴譯師傳》可以窺知,梅頓村波生性豪放,習性猶如鵬鳥,具有宏大心願;對于所得的耳傳教授,則精進修持,斷除了一切謬誤斷見,證得了殊勝成就。他以巴托寺爲基地,開講《喜金剛》、《勝樂》、《集密》、《摩诃摩衍》、《佛顱密續》等經續,完成了《喜金剛二品續廣疏》,積極資助興佛事業。傳承他教法的主要人物有香·索南喀、德銀·益希娘波、香頓·貢噶紮、喇嘛仁青、釋迦嘉波、香頓巴、紮覺等。
北柱弟子彌拉日巴的事迹下面要作詳細介紹。
在瑪爾巴的衆多弟子中,瑪爾巴廓雅(又譯瑪爾巴郭勒)不可忽視。他原爲當雄地方的一個頭人兼商人,瑪爾巴在澎域地區傳講格裏亞法、熱瑪底佛母法,籌集留學經費時,適逢瑪爾巴廓雅也來做生意,獲悉傳法之人是瑪爾巴,認爲他是自己的同宗,有心向他求法。于是,拿出兩腔羊肉,半馱鹽供給瑪爾巴,倆人約定在當雄見面。瑪爾巴如期前往當雄甯仲,瑪爾巴廓雅熱情款待,提供黃金十八兩、良馬一匹及許多牛羊、器物,得到灌頂,跟隨瑪爾巴到洛紮後,再次聽講《集密根本續》和《集密五次第論》等。瑪爾巴第二次從印度回藏,瑪爾巴廓雅同樣供獻黃金、器物,熱情服侍。
作爲瑪爾巴的貼身侍從和學法大弟子,瑪爾巴廓雅殷勤服侍。瑪爾巴第叁次赴印後,他專程趕往吉隆候迎,隨其回到洛紮,拿出大批財物舉行會供法會,表示謝意。瑪爾巴親手將那饒巴修行用過的一百零八顆紅蓮念珠和麥哲巴戴過的一對金剛石戒指賜給瑪爾巴廓雅,說:“弟子,你對我幫助很大,在今生未死之前我們要住在一起,並祈禱來世也一定要相逢。爲恪守這一誓言,我們師徒死後也同去投生一處”。⒃從此以後,瑪爾巴廓雅一直跟隨瑪爾巴,繼承其全部教授,對空行大秘耳傳心要法領悟尤深。他去世後,法體被安放在拔絨寺。
叁、彌拉日巴對大手印法的特殊實踐
瑪爾巴的北柱弟子彌拉日巴是西藏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得到瑪爾巴的實修秘訣,隱迹山林岩洞,專重苦修,獲得拙火定及神通,被後世修行者奉爲楷模。他的弟子達波拉傑·索南仁青即是達波噶舉派的實際創始人,他以彌拉日巴的實修教授爲基礎,結合阿底峽的叁士道次第教授,參考《究竟一乘寶性論》的如來藏佛性思想,開創了顯密圓融的大手印教授。
1.遭際坎坷,學咒複仇
彌拉日巴,又譯米拉日巴,或米拉惹巴,意思是彌拉家族的布衣行者,乳名推巴噶,意思是“聞喜”,法名多傑堅參,密號協貝多傑(笑金剛),別名吐欽(具大咒力者),西藏吉隆縣宗嘎鄉雜隆村人。關于他的生卒年代有兩種說法,《達隆教史》堅持庚辰年生,癸卯年卒,壽八十四歲;《洛絨教史》持庚辰年生,庚子年卒,享年八十一歲;《青史》、《彌拉日巴傳》的觀點與《達隆教史》相同,學術界定爲1040——1123年。
他的先祖擁有大片土地,生活富裕,到了彌拉日巴的父親喜饒堅參時已走向破落。彌拉日巴七歲時,父親病故,家産被姑母姑父搶占,處境十分困難。一天,彌拉日巴在師長魯傑巴那裏飲酒後,狂歌回家,母親怒斥道:“彌拉·喜饒堅參有你這樣的兒子,我們母子生活落到如此地步,你還有心思唱歌”。彌拉日巴按照母親的意願帶著財物來到雅隆地區拜雍頓措嘉爲師,學習咒詛法,准備咒殺仇人。一年後,被雍頓措嘉推薦到後藏的拉傑諾窮處繼續學習誅敵神咒。相傳,彌拉日巴運用咒詛殺死了姑母家的十幾口人,念咒降雹毀壞了房屋、莊稼。後來,他感到罪業深重,悔恨不已,改修大圓滿法。聽到瑪爾巴的名字,非常仰慕。1078年,專程趕到洛紮拜谒瑪爾巴。《青史》記載:彌拉日巴悔罪改修佛法後,到絨區澤頓·拉噶跟前求得大圓滿法門,“雖然修習也未生起成相,以此澤頓對他說:“我的法門本來就非常難修,而你也怠惰于修事,這樣是無濟于事的””。介紹他前去拜見瑪爾巴大師。根據《瑪爾巴譯師傳》,瑪爾巴第二次求法回藏後攝收彌拉日巴爲徒,爲了淨除其業障,讓他爲塔瑪多德修造九層碉樓,耕種田地,經受了各種苦行。彌拉日巴多次入灌頂壇,均被逐出。經七次淨罪,瑪爾巴才改變初衷。一次,瑪爾巴對彌拉日巴說:“我知道你是有緣弟子,然而由于你有大罪孽,故我使你人折磨苦行得以淨冶”。于是,親自剃度,賜法號多傑堅參(金剛幢),傳授了勝樂灌頂和全部教授。《瑪爾巴譯師傳》說瑪爾巴“傳給尊者彌拉日巴臍輪火法,如劈柴燃火的教授,賜給麥哲巴的彌拉日巴跟隨瑪爾巴六年零八個月,向師兄俄頓·曲格多結學法一年一個,依止瑪爾巴共九年,四十五歲離別返回家。《青史》也說:“統計至尊彌拉(日巴)叁十八歲時去到瑪爾巴座前,一直依師到四十四歲之間,從四十五歲進入專修”。按1040年出生計算,後推四十五年是1084年。⒄
彌拉日巴離開瑪爾巴的原因,藏文史籍均有記載。一日,他夢見母親去世,妹妹漂泊的情景,次日,請求瑪爾巴允許他回家鄉探望。瑪爾巴說:“昨晚,我夢見與你同樣的情景,現在你回家鄉也難以見到。應該知道,諸法如幻如夢,在家鄉只能呆七日,不要向聞教印者多授脈氣方便道教訣,你要到岩山和雪山中去修行,當有氣脈障礙時,將此經卷啓封閱之”。⒅隨即授其一卷加蓋印章的經函,師母爲其備辦行裝,一起送到洛紮貢噶爾山口。
離別上師及衆師兄後,彌拉日巴跋涉叁日到達家鄉,證實母親已去世,妹妹流落他鄉,目睹房屋倒塌,田地荒蕪,他非常傷感。七日後,他隱居在村西面山坡的一個岩洞中修行,此洞即是彌拉日巴七大修行洞之一,名叫“崗祖浦”或“剛楚布”,意爲立足洞。
2.苦心修煉,證得拙火定
彌拉日巴用破舊衣服將母屍包裹起來安放在一間土窟中,又“以舊衣包裹作枕而臥,一日間得穎悟,罪孽盡消。繼即火化其母屍體”,隱居于家鄉西山的岩洞中,苦思冥想,“雖起了一些暖熱但不甚大,繼後按照一位空行母的教導而修,才使暖熱熾燃起來。⒆叁個月後,他走出鄉境,往查噶達索岩洞修行。在此和查瑪包托的娘浦尼瑪宗隱居修煉的十二年中,往往以吃荨麻草維持生命,身體日漸消瘦,氣力不支,修行沒有多大進展。妹妹帶來香甜可口的食物,于是他氣力大增,繼續修煉,獲得氣息自在功能,産生下降四喜,喉部受用輪圓滿,真空智慧豁然現起。以後的幾年裏,他往返于紮瑪爾林阿、薩沃浦、庫尤溫巴宗、吉薩尼瑪宗、瑪爾當塘浦、洛木窮浦、珍吉喇嘛浦、群林浦等山林岩洞,示顯神通,以吟唱道歌傳授佛法真谛,度化衆生。如修得拙火定後,冬季能赤裸全身在河邊沐浴;修通中脈,身體輕薄,在邬瑪宗和瑪爾宗則瑪宗山之間返往飛行,顯示其特殊功能。他自己說:“我努力修持,後來真能在空中飛行。有時便飛到闵秋的赤馬寺去修行。生起的拙火定的樂暖比過去更大大不同了。有時我又飛回查噶達索”。傳說他在岡底斯山脈與苯教徒鬥法,用神變力製伏朗薩熱噶江巴等人。這些都是在藏族地區廣爲流傳的故事。
如果從…
《大手印法的西藏化特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