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P3

  ..續本文上一頁 超脫迷暗之心宗

   心部 亂因之心宗

   心宗之大圓滿 自然智之心宗

   法任運之心宗

   辨異之心宗

   2.界部大圓滿

  

   界部,⑼又叫自然界部,藏語叫“隴德”(klongsde)。經典有〈等虛空界續》、《秘密寶續》、《輪迴掘坑續》等,共兩萬卷,六十四萬偈,一萬一千品。講述一切法性不出普賢境界,自然界所現諸法本來解脫,即本來清淨。主要破斥離法性界,特重光明,用深明雙運智慧修證金剛虹身。總分爲黑界、曼荼羅界、灌頂界、叁昧耶界、事業界、地道界、果界等,被稱爲“九段義”。黑界,又叫無因黑界,認爲自然智沒有變化自圓滿,超出了因緣。由于沒有變化現象,才出現于自圓滿的無宗中,不觀待有法和法性。

  

   黑界細分爲事業黑界部、慈悲黑界部和變化黑界部。事業黑界部主張各種現象都是無因出現,一切心自外觀都是不拘類別不偏不倚,從現分已空,從現分解脫,所以生死涅槃無名,以是非宗之因修大圓滿離邊之見。

  

   慈悲黑界部認爲現有是智慧,不應該觀待其他;解脫是心,故說因緣;現有和解脫無二無別,是爲一體,所以果本來解脫。提倡以本淨隨順現有之因修大圓滿從相本來解脫。

   變化黑界部,因爲沒有是非之宗,也沒有自性觀待,一切都是無因本淨;造作無觀待,從本初解脫,以決斷幻心之因修證尋思,求本位解脫。

  

   花界,主張“是”爲各種,“非”出現于一切無宗,即不偏不倚中。因此,自然智遊戲中的一切表象沒有遮修。同樣,花界部也分爲叁部:說有的花界部、說無的花界部、說有無的花界部。說有的花界部,其觀點基本上與心部相同,認爲自然智不分任何住脫,自性本淨,沒有必要進行破修;光明自性上性、相無二,超不出一有心之輪,自涅槃攝于心性中。

  

   說無的花界部,自性從現有本位解脫,“有”現于各種法性中,“無”從現分解脫,超出業和異熟。因此,業無善惡之區別,以轉變空枝之因修“無有”本淨。

   說有無的花界部,這是隨順口訣部而說的,自性本空,業不觀待因果,即使因做作而有,也已在現分位空。

  

   白界,又叫“白界爲心”。從自證方面說,外相現于內證,這些都是心的遊戲。其中廣大業無诠白界,倡導一切所見本來清淨,心境無二。它分爲大海界和虛空界。

  

   大海界主張常邊自解,由于沒有所作,所以解脫所解脫、各種無二無別。它分爲大大海界和小大海界。大大海界認爲心本住,空本來解脫,心性觀待空,圓滿清淨;本淨現有的法性根本不能诠解,“是”住于廣大自涅槃輪,故空;因爲空,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小大海界,由于觀待本淨,心無汙垢,淨遍住各處,所以,輪迴緣本來無诠解。

  

   虛空界,法性無造作,心性自解脫。分爲日月界和珠寶白界,前者主張自性本淨空;後者認爲自性本來有其自身的圓滿功德,所以因果任運;心無所作,心性自然任運。

   廣博界,敘述因果關系,認爲自然智所現諸法,心知現有,真理知不現,分爲四種:

  

   第一,離所作外廣博,無因故無遮;無緣,諸凡現有不受損傷;無因緣,也無生死輪迴涅槃。心無所作,不能以做作之法覺悟成佛;心無因相,故非異。

   第二,內廣博,對于八乘來說談不上自然智,所以心逐漸迷亂,無法擺脫因果輪迴之籠,應該通過修煉努力消除。

  

   第叁,秘密廣博,又叫“消障秘密廣博界”。自然智從未有過任何有心,自性本淨,心性即是自然智,即使有迷亂心,障弊自然消失;憶念心在法性中得到圓滿後,閃動空淨。由于見無“是”,故無名言概念;修無“非”,故無取舍遮修;行無“非”,事、行于法性解脫;果無“獲得”,故未得本住。

   第四,釋要空性廣博界,生死涅槃諸法現于明智身和智慧中,叫做生死涅槃不分的法性。

  

   除了上述幾種外,尚有莊嚴界、遊戲界和法性界。莊嚴界認爲表象是心的延續,因爲心空,沒有必要去認識。遊戲界認爲,無“是”宗,遊戲無遮,有心無變化。法性界認爲,空性是未造作之基,見、知一體。界部的結構如下表:

   事業黑界

   黑 界 慈悲黑界 大 小

   變化黑界 大 大

   海 海

   界 界

   說有的花界

   花 界 說無的花界

   說有無的花界

   大海界

   界部 白 界 廣大業秒白界習

   虛空界

   廣博界 外廣博界

   內廣博界

   秘密廣博界

   莊嚴界

   遊戲界

   法性界

   3.大圓滿口訣部

  

   口訣部,又譯“教授部”或“心要部”。有時,學術界把口訣部看成是心要部的分支,其實不然,它是一種名稱的不同稱呼和譯法。按照甯瑪派傳承,口訣部可分蓮花生和無垢友兩派;從法統說,蓮花生所傳的大圓滿口訣法得自無垢友,別有傳承。無垢友進藏後傳娘·定艾增桑波,中間經過丹瑪·倫珠堅參、至尊僧格旺秋、桑頓等人的宏傳,其第十代傳人鸠摩羅阇傳給央仲多傑和隆慶饒绛巴等人,隆慶有所發展。如果按照內容嚴格區分,無垢友所傳是大圓滿甚深娘提;蓮花生傳空行娘提,在西藏初傳給王妃益希措嘉,她埋藏作爲伏藏,後來被蓮花業力掘出,傳給覺賽格哇堅參、讓雄多傑、雍敦·多傑貝等。隆慶饒绛巴在桑耶寺附近的欽浦修行時發掘了空行娘提方面的一些經文。

  

   據隆慶饒绛巴統計,口訣部內、外、秘密、無上密四類的經典、“能诠之各因有兩萬一十二(卷),叁萬五千品,六十四萬偈,精要五千,大懸八,小釘一百八十,塞一千九百,辨異七萬,決斷數萬;所诠和虛空邊相等,教訓究竟口訣部”。⑽又說,有名稱的續二千一十二部,一萬四千品,二十一萬偈;決斷一萬;辨異四萬等。其中主要經典有《心性離勤事廣大虛空根本續》、《心性實踐廣大虛空後續》、《心性圓滿界廣大虛空後續遍解》、《心性無往生法性勝續》、《心性明點獨示菩提心明點續》、《表示心性爲自然智智慧明點續》、《示心性爲本體口訣鬘續》、《示心性爲周遍秘密王續》、《示心性爲自證智慧續》、《示心性爲普賢遊戲空界清淨續》、《示心性爲遍藏口訣心要續》、《心性爲自證津信秘密藏續》、《心性爲一切之根本廣大虛空根本續》、《心性爲獨聚單…

《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