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atthana)、《_____》(Kathavatthu)。巴利文叁藏裏經藏中的《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分別與漢譯的《________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對應。巴利文叁藏裏論藏中的“七論”據一些學者(呂澂等)研究,除《論事》外,其余六論與漢譯的《________毗昙》的一些內容相似。巴利文叁藏中的律藏與漢譯的《_______律》的內容接近。
6、巴利文叁藏裏經藏中就有許多阿含類經中沒有或不同的內容,論藏與律藏中也有許多北傳佛教相應文獻中沒有或不同的內容。而且,《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的許多“藏外”文獻,更是巴利文叁藏中所獨有的。
7、在斯裏蘭卡和中國佛教交流史上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是中國東晉高僧________。他在410年從印度渡海至斯裏蘭卡,在該國居留了兩年。參觀了當時斯裏蘭卡的無畏山寺、佛牙寺等佛教重要場所,獲得《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和《雜藏經》等的梵本。另外,他還寫了《_______》這樣一部西行求法的著名遊記。在古代斯中佛教交流人員往來方面須提及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斯裏蘭卡高僧_______。720年,他隨其師印度僧人金剛智來到唐代中國,傳播當時在印度和斯裏蘭卡已流行的密教教義。742年,他與一些弟子去斯裏蘭卡,收集了許多密教典籍等,在746年帶回長安,是中國佛典翻譯史上的四大譯經師之一。
四、佛教在朝鮮的傳播
朝鮮半島南方相對來說佛教發展較盛。佛教宗派中最有影響的是_______宗。但此宗在近現代也有不少變化或分化。如1970年正式由此宗分離出去一部分僧人成立了_______宗。在南方,佛教的其他教團或宗派也大量存在,除上述兩宗外,還有________、真覺宗、佛入宗、元曉宗、龍華宗、普門宗、彌勒宗、法華宗、華嚴宗、天臺宗、真言宗、淨土宗、總和會、一乘宗等。
五、佛教在日本的傳播 1、推古朝的_______太子(574-622)是對日本佛教最初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太子名廄戶,他以攝政身份頒布“十七條憲法”,其中第二條規定要“笃敬叁寶”。他還派人去中國當時的隋朝學習佛教,並大量建寺度僧。 2、在日本弘揚律宗影響較大的是唐代______和尚,他在754年到達奈良,在東大寺設戒壇,被奉爲日本律宗的祖師。 3、日本天臺宗的代表人物是______(767-822)。804年他隨日本遣唐使到達中國唐代臺州(現浙江臨海)。他先向天臺宗的道邃和行滿學習了中國天臺宗六祖湛然系統的教法,後來又學習了禅宗及密宗的一些思想。 4、日本真言宗的代表人物是______(774-835)。804年他與最澄等隨日本遣唐使入華學習佛教。先到福建,後去長安,拜中國密宗的名僧惠果爲師。他先後在高雄山寺、高野山金剛峰寺、東寺等處傳授密教。他所創立的日本真言密教被稱爲“______”,與最澄的弟子圓仁等發展出來的天臺密教“臺密”相對。 5、日蓮宗的開宗者_______(1222-1282),早年曾遊曆日本多處佛寺,研究佛教諸宗,後來學習《_____經》,認定法華思想是佛教的根本。日蓮宗主要強調的是要信奉本門的本尊,即《法華經》中提到的常住不滅的佛,並要求唱誦“南無_____________經”這幾字。 6、近現代日本影響較大的佛教宗派是淨土真宗、禅宗、日蓮宗、真言宗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新興宗教大量湧現。佛教系統中的新興教團占有相當的比重。佛教新興教團中主要有:__________、(1930年由牧口常叁郎等創立,屬日蓮宗系統)、靈友會(1919年由久保角太郎等創立,屬日蓮宗系統),立正佼成會(1938年由長沼妙佼等創立,屬日蓮宗系統)、解脫會(1929年由岡野聖憲創立,屬真言密教系統)、真如苑(1936年由伊藤真乘創立,屬真言宗系統)、念法真教(1925年由小倉靈現創立,屬天臺宗系統)等。佛教組織還興辦了許多大學,較著名的有:淨土真宗的大谷大學和龍谷大學、曹洞宗的駒澤大學、臨濟宗的花園大學、日蓮宗的______大學、淨土宗的佛教大學以及許多宗派合辦的______大學等。 六、佛教在東南亞國家的傳播 根據《善見律毗婆沙》以及斯裏蘭卡的重要佛教史料《大史》和《島史》等的記載,_________時期(約公元前3世紀中葉)印度佛教僧團向外派遣的傳教者分爲九路。其中的第___路由須那迦(Sona)與郁多羅(Utara)兩位長老前往金地(Suvannabumi)傳教。 第叁章 一、主要種類 1、釋迦牟尼傳教主要靠______,他最初的弟子門學習其教誨也主要靠心記。書面佛典是在釋迦牟尼______後才出現的,是後來佛弟子們通過______等方式回憶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言論,經過討論甄別後逐漸編撰起來的。 2、 佛典通常分爲叁部分:______(sutra)、 ______(vinaya)、 ______(abhidharma),即所謂“叁藏”。經,一般被認爲是佛說的,不過現在人們看到的經中,相當一部分是後人根據佛的基本思想而編寫的。佛教最初的經和律是在________結集時確定的。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時使用的傳教語言主要是所謂俗語,即古印度的一些方言。印度佛教中書面文獻大量使用梵語的時期主要是在______佛教出現後。因此多數梵語佛典從産生時間上說不是很早。現在人們看到的梵語佛典主要是在印度周邊國家或地區發現的。 3、現存佛教大藏經中比較成系統和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叁大類,即________系統大藏經、________系統大藏經、________系統大藏經。 4、 5—6世紀,印度思想家______來到斯裏蘭卡,寫了一些巴利文佛典的注釋,還把一些僧伽羅文佛典及其注釋譯成巴利文。在此之後,巴利文佛典的叁藏逐漸完善成型,並以此爲基礎,形成了南傳系統的大藏經。佛教傳入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國後,出現了從巴利文藏經翻譯成這些國家文字的佛典。南傳系統的藏經主要屬于小乘佛教________系統。巴利文系統大藏經中較爲引人注目的是一些藏外要典,包括《彌蘭王問經》、《______》、《大史》、《小史》、《________》、《阿育王刻文》等。 5、佛教在______左右傳入西藏。最初的佛典有從尼泊爾輸入的,也有從漢地輸入的。西藏7世紀末即譯出了《________經》。最早的寫本藏文藏經出現在___世紀,當時在赤松德贊時的______寺曾開設譯場,譯出佛典四千余部,並編有目錄。藏文藏經在13世紀之前都是寫本,直到14世紀,西藏才出現木刻藏經,即所謂“奈塘古版”,但現在已無印本留存。藏文藏經一般被分爲叁部分:甘珠爾、丹珠爾和松繃。甘珠爾也稱爲正藏,包括經、律與______;丹珠爾也成爲續藏,包括論著、經釋、咒釋及贊頌等;松繃亦稱______,包括藏蒙佛教僧侶的一些著述等。 6、東晉時道安的《___________》是較早出現的佛教經錄(有些比這一經錄還早的經錄沒有流傳下來)。唐代佛教著名的經錄是______的《大唐內典錄》和智升的《________》等,《開元釋教錄》對後代的刻本經藏目錄的編排有較大影響。大規模地使用木刻方法來印刷佛教大藏經則從_______開始。“______藏”是中國漢文藏經刻印的一個最初範本。 7、一些國家在參考中國曆代編集保存下來的藏經的基礎上,進一步搜集整理漢文佛典,編撰了新的漢文藏經。它們中較著名的是“______藏”、“縮刷藏經”、“續藏經”和“______藏”。“大正藏”全稱《_____________經》,是日本1922年至1934年由_________等人組織的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出版的漢文大藏經。“________”共一百冊,包括叁千叁百六十部,一萬叁千五百二十卷佛典。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較普遍的漢文大藏經。“續藏經”全稱《大日本續藏經》,是日本1905年至1912年由前田惠雲等編印,京都藏經書院出版的漢文大藏經。該藏的特色是收入了不少此前許多藏經中未收入的印度、中國和日本的佛教著作。“續藏經”共一千七百五十六部,七千一百四十四卷。從1982年開始,中國大陸啓動了編集《______大藏經》的編撰工作。主持人爲任繼愈。 四、著名佛典概要 1、《長阿含經》敘述了釋迦牟尼的生平及他與其直傳弟子們的傳教經過。另外,還論述了早期佛教提出的一些基本教義或概念,如____谛、 ____蘊、 ______ 因緣、____禅等。據一些學者研究,該經可能是部派佛教中法藏部的傳本,與南傳佛教經藏中《______》的主要內容相應。 2、《異部宗輪論》是印度佛教中說一切有部論師______的論著。該論敘述了印度佛教的分裂原因與過程,各部派的形成與基本主張,以及各部派爭論的主要問題等。是______佛教關于部派形成和演變過程說法的代表性史料。該論與南傳佛教的重要史料(《_____ 史》、《_____史》)對部派情況的描述在許多內容上有重要差別。 3、《金剛經》是印度佛教中______類大乘經之一。此經有梵文本。漢譯本最初由後秦________譯出,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該經是______類… 《《佛教入門:曆史與教義》參考題(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