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即成正智,名相即是如如。此淨念見癡惑也。然皆迷悟邊事。故經雲。順流轉者妄見生死。厭流轉者妄見涅槃。是則大慧依生滅門迷悟對待而問,故先以淨念不淨念見惑不見惑發端,而後所指者皆迷悟中差別之相。佛單依一心真如而答,故向下牒問之初,乃即告雲,若生若不生,涅磐及空相,流轉無自性。即此生不生涅槃空相二句,乃總牒盡大慧之問。流轉二字,斥盡大慧之見。所謂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故此總屬流轉。而以無自性叁字,盡顯諸法實相,破盡大慧之疑耳。然世尊雖以此答,猶是生滅對待。惟寂滅心源,總無此事。故牒問已畢,而一一直示之曰非也。是正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若有若無有,是二悉皆離也。學者了此,可許入楞伽。)
何故刹土化 相及諸外道
雲何無受次 何故名無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記曰。此總問十界依正名相因何而有也。刹土化相,通指二土。謂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以約名相,故不言寂光。諸外道,通指叁界凡夫。無受次,謂次于無受,通指叁乘有學。無受,通指叁乘無學。佛子,單指菩薩。解脫,謂涅槃。縛乃生死。謂生死誰縛之。涅槃誰解之。蓋涅槃,指佛界也。)
何等禅境界 雲何有叁乘
唯願爲解說 緣起何所生
雲何作所作 雲何俱異說
雲何爲增長(唐譯雲。雲何諸有起。)
雲何無色定 及與滅正受
雲何爲想滅 何因從定覺
雲何所作生 進去及持身
雲何現分別 雲何生諸地
(記曰。此十五句,別問九界差別之相也。前叁句,問叁乘行相因何而有。緣起,問正法。下二句,問外道邪見因何而起。雲何爲增長二句,問叁界因果因何而有。滅正受二句,問小乘因何樂住寂定不欣說法。何因從定覺下四句,問大乘菩薩因何樂說法度生。雲何生諸地一句,問菩薩因何又立地位名目。)
破叁有者誰 何處身雲何
往生何所至 雲何最勝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叁昧
雲何叁昧心 最勝爲我說
(記曰。此八句,特問叁乘行相也。謂叁乘人爲何出叁界去。既出叁界,又生何處。既舍此身,又受何身,畢竟住于何處。雲何稱爲菩薩是佛弟子。何故又說有神通叁昧之事,不知叁昧心是何相狀。)
雲何名爲藏 雲何意及識
雲何生與滅 雲何見已還
雲何爲種姓 非種及心量
雲何建立相 及與非我義
雲何無衆生 雲何世俗說
雲何爲斷見 及常見不生
雲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違
雲何當來世 種種諸異部
(記曰。此十六句,通問心性是一雲何衆生所見種種不同也。初四句,謂如來藏心是一,雲何又名藏識,又名意及意識。雲何又說生滅妄見,又說不生滅心。見已還,魏譯雲斷所見,唐譯雲退諸見,皆不生滅義也。次種性二句,謂聖凡同禀此心,如何又說叁乘人是種性,外道闡提是非種性,而說彼心皆有限量耶。次建立相叁句,謂心既無相,因何而立我人衆生之相,爲何又說無我人衆生之相。次世俗說五句,謂叁界凡夫外道爲何起斷常二見。蓋世俗說,即凡夫外道斷常二見也。又如何得二見不生,如何得衆生與佛平等無二。次當來世二句,謂佛既有教,如何佛滅度後,弟子又起種種異見也。)
雲何空何因 雲何刹那壞
雲何胎藏生 雲何世不動
何因如幻夢 及犍闼婆城
世間熱時焰 及與水月光
何因說覺支 及與菩提分
雲何國土亂 雲何作有見
(記曰。此十二句,通問世界衆生都是有相之法,因何而有生滅不生滅,常與無常,真妄之不同也。初二句,魏譯雲,雲何名爲空,雲何念不住。此蓋問依報世界爲何而有成住壞空。特舉空壞以攝成住。雲何胎藏生一句,問正報衆生爲何而有生死遷流。蓋舉生以攝死耳。雲何世不動一句,義該上世界衆生見今而有遷變無常,爲何而說常住不動。蓋世字指有情無情二世間。何因如幻夢下四句,唐譯雲,雲何諸世間,如幻亦如夢等。意謂上諸衆生世界有爲之法現今實有,爲何而說如幻等不實。何因說覺支下二句,謂如何覺上世間諸法不實,當體常住者,則爲正智。蓋覺支菩提,總指正智也。雲何國土亂二句,謂如何見上世間諸法是實有無常者,名爲有見。蓋亂,即生滅不停。有見,即妄想分別也。◎此上通問名相妄想正智◎下問如如)
雲何不生滅 世如虛空華
雲何覺世間 雲何說離字
離妄想者誰 雲何虛空譬
(記曰。此六句,問如如也。唐譯雲,雲何知世間,雲何離文字,雲何如空華,不生亦不滅。意謂如何悟彼世間生滅諸法當體如如,離言說相,離名字相,如空中華不生不滅。遠離妄想分別,猶若虛空,即是真如也。◎此上通問五法自性生起相◎下問差別相)
如實有幾種 幾波羅蜜心
何因度諸地 誰至無所受
何等二無我 雲何爾焰淨
諸智有幾種 幾戒衆生性
(記曰。此八句,單問如如正智差別相也。前四句,謂真如實際是一,雲何又有修證頓漸之不同。故雲如實有幾種。幾波羅蜜,謂因行差別。諸地,謂地位階級。度,超越。謂何因得頓超諸地也。至無所受,問究竟佛地。何等下四句,問正智差別。二我,即煩惱障。爾焰,即所知障。實叉雲,雲何所知淨。蓋二無我,淨所知,斯以正智破二障耳。正智既一。如何又有隨根授法,是則智有幾種。衆生根性不一,教戒有幾種。◎前從初問起至此,通依一心真源,約迷悟對待而有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差別之不同,以顯十界依正因果之相。意顯不離一心,故翻歸如如正智耳。◎向後誰生諸寶性已下,直至問終,但問名相妄想緣起聖凡依正大小染淨諸法,心念性欲音聲色相種種差別之不一也。)
誰生諸寶性 摩尼真珠等
誰生諸語言 衆生種種性
明處及伎術 誰之所顯示
(記曰。明處伎術,乃問五明也。西域學術,以此爲准。故有五明論。一曰聲明。謂釋诂訓字,诠月流別。二曰工巧明。謂伎術機關。陰陽曆數。叁曰醫方明。謂禁咒閑邪。藥石針艾。四曰因明。謂考計正邪,研核真僞。五月內明。謂究暢五乘因果妙理。前叁外藝。後二內教。)
伽陀有幾種 長頌及短句
成爲有幾種 雲何名爲論
(魏譯雲。法複有幾種。解義複有幾。唐譯雲。道理幾不同。解釋幾差別。)
雲何生飲食 及生諸愛欲
雲何名爲王 轉輪及小王
雲何守護國 諸天有幾種
雲何名爲地 星宿及日月
解脫修行者 是各有幾種
弟子有幾種 雲何阿阇黎
佛複有幾種 複有幾種生
魔及諸異學 彼各有幾種
自性及與心 彼複各幾種
雲何施設量(魏譯作施假名。唐譯作唯假設。)
唯願最勝說
(記曰。上皆名相妄想也。然言語飲食愛欲心性,皆屬妄想。其余皆名相。且何因而有,皆問緣起也。阿阇黎,此雲軌範師。然佛有法身報身化身,故問佛有幾種生。)
雲何空風雲(魏譯雲。何因有風雨。)
雲何念聰明
(記曰。此句承上心性是一雲何而有念慧之別也。聰明,即別境中慧。故魏譯雲。何因有黠慧。唐譯雲。念智何因有。此亦屬妄想耳。)
雲何爲林樹 雲何爲蔓草
雲何象馬鹿 雲何而捕取
雲何爲卑陋 何因而卑陋
雲何六節攝(唐譯雲六時攝。舊注,西域兩月爲時。年分六節。外道有六節師。)
雲何一闡提(一闡雲信。提雲不具。謂信不具之人。)
男女及不男 斯皆雲何生
雲何修行退 雲何修行生(二譯皆作修行進。)
禅師以何法 建立何等人(魏譯雲。教何等人修。令住何等法。)
衆生生諸趣 何相何像類
雲何爲財富 何因致財富
雲何爲釋種 何因有釋種
雲何甘蔗種 無上尊願說
(記曰。甘蔗種,乃瞿昙釋種也。舊注引本行經雲。劫初大茆草王得成王仙。被獵師所射,滴血于地,生二甘蔗。日炙而開。一出童男。一出童女。占相師立男名善生,即灌頂甘蔗王。女名善賢,爲弟一妃。瞿昙釋種,即其裔也。大慧問甘蔗種因何而有也。)
雲何長苦仙 彼雲何教授(唐譯雲。仙人常苦行。是誰之教授)
如來雲何于 一切時刹現
種種名色類 最勝子圍繞
雲何不食肉 雲何製斷肉
食肉諸種類 何因故食肉
(記曰。從誰生諸寶性至此,蓋問天地萬物之不同,聖凡種類之各別,心行性欲之不一,此皆何因而有也。但其語不次,而意不出此。若觀華嚴問明品,則知此中歸趣矣。)
雲何日月形 須彌及蓮華
師子勝相刹 側住覆世界
如因陀羅網 或悉諸珍寶
箜篌細腰鼓 狀種種諸華
或離日月光 如是等無量
(記曰。此問佛刹安立形狀之不同也。廣如華嚴世界品。故結雲如是等無量。因陀羅,此雲帝,即帝網也。爲帝釋殿有衆寶珠網。雖百千重,不相障礙。互相涉入,交光相羅。世界如之。)
雲何爲化佛 雲何報生佛
雲何如如佛 雲何智慧佛
(記曰。此問佛唯一真,雲何名義之不同也。隨機普應爲化佛。酬其宿因爲報佛。體性無二名真如佛。本覺顯照爲智慧佛。蓋真如智慧,乃法身也。名義雖四,唯屬叁身。)
雲何于欲界 不成等正覺
何故色究竟 離欲得菩提
(記曰。此問佛既現身與民同患,何不就欲界成佛,乃于有頂離欲之處而得菩提也。)
善逝般涅槃 誰當持正法
天師住久如 正法幾時住(二譯皆以天師作世尊。)
(記曰。此問法住久…
《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第1-3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