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即成正智,名相即是如如。此净念见痴惑也。然皆迷悟边事。故经云。顺流转者妄见生死。厌流转者妄见涅槃。是则大慧依生灭门迷悟对待而问,故先以净念不净念见惑不见惑发端,而后所指者皆迷悟中差别之相。佛单依一心真如而答,故向下牒问之初,乃即告云,若生若不生,涅磐及空相,流转无自性。即此生不生涅槃空相二句,乃总牒尽大慧之问。流转二字,斥尽大慧之见。所谓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故此总属流转。而以无自性三字,尽显诸法实相,破尽大慧之疑耳。然世尊虽以此答,犹是生灭对待。惟寂灭心源,总无此事。故牒问已毕,而一一直示之曰非也。是正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若有若无有,是二悉皆离也。学者了此,可许入楞伽。)
何故刹土化 相及诸外道
云何无受次 何故名无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脱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记曰。此总问十界依正名相因何而有也。刹土化相,通指二土。谓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以约名相,故不言寂光。诸外道,通指三界凡夫。无受次,谓次于无受,通指三乘有学。无受,通指三乘无学。佛子,单指菩萨。解脱,谓涅槃。缚乃生死。谓生死谁缚之。涅槃谁解之。盖涅槃,指佛界也。)
何等禅境界 云何有三乘
唯愿为解说 缘起何所生
云何作所作 云何俱异说
云何为增长(唐译云。云何诸有起。)
云何无色定 及与灭正受
云何为想灭 何因从定觉
云何所作生 进去及持身
云何现分别 云何生诸地
(记曰。此十五句,别问九界差别之相也。前三句,问三乘行相因何而有。缘起,问正法。下二句,问外道邪见因何而起。云何为增长二句,问三界因果因何而有。灭正受二句,问小乘因何乐住寂定不欣说法。何因从定觉下四句,问大乘菩萨因何乐说法度生。云何生诸地一句,问菩萨因何又立地位名目。)
破三有者谁 何处身云何
往生何所至 云何最胜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 最胜为我说
(记曰。此八句,特问三乘行相也。谓三乘人为何出三界去。既出三界,又生何处。既舍此身,又受何身,毕竟住于何处。云何称为菩萨是佛弟子。何故又说有神通三昧之事,不知三昧心是何相状。)
云何名为藏 云何意及识
云何生与灭 云何见已还
云何为种姓 非种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 及与非我义
云何无众生 云何世俗说
云何为断见 及常见不生
云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违
云何当来世 种种诸异部
(记曰。此十六句,通问心性是一云何众生所见种种不同也。初四句,谓如来藏心是一,云何又名藏识,又名意及意识。云何又说生灭妄见,又说不生灭心。见已还,魏译云断所见,唐译云退诸见,皆不生灭义也。次种性二句,谓圣凡同禀此心,如何又说三乘人是种性,外道阐提是非种性,而说彼心皆有限量耶。次建立相三句,谓心既无相,因何而立我人众生之相,为何又说无我人众生之相。次世俗说五句,谓三界凡夫外道为何起断常二见。盖世俗说,即凡夫外道断常二见也。又如何得二见不生,如何得众生与佛平等无二。次当来世二句,谓佛既有教,如何佛灭度后,弟子又起种种异见也。)
云何空何因 云何刹那坏
云何胎藏生 云何世不动
何因如幻梦 及犍闼婆城
世间热时焰 及与水月光
何因说觉支 及与菩提分
云何国土乱 云何作有见
(记曰。此十二句,通问世界众生都是有相之法,因何而有生灭不生灭,常与无常,真妄之不同也。初二句,魏译云,云何名为空,云何念不住。此盖问依报世界为何而有成住坏空。特举空坏以摄成住。云何胎藏生一句,问正报众生为何而有生死迁流。盖举生以摄死耳。云何世不动一句,义该上世界众生见今而有迁变无常,为何而说常住不动。盖世字指有情无情二世间。何因如幻梦下四句,唐译云,云何诸世间,如幻亦如梦等。意谓上诸众生世界有为之法现今实有,为何而说如幻等不实。何因说觉支下二句,谓如何觉上世间诸法不实,当体常住者,则为正智。盖觉支菩提,总指正智也。云何国土乱二句,谓如何见上世间诸法是实有无常者,名为有见。盖乱,即生灭不停。有见,即妄想分别也。◎此上通问名相妄想正智◎下问如如)
云何不生灭 世如虚空华
云何觉世间 云何说离字
离妄想者谁 云何虚空譬
(记曰。此六句,问如如也。唐译云,云何知世间,云何离文字,云何如空华,不生亦不灭。意谓如何悟彼世间生灭诸法当体如如,离言说相,离名字相,如空中华不生不灭。远离妄想分别,犹若虚空,即是真如也。◎此上通问五法自性生起相◎下问差别相)
如实有几种 几波罗蜜心
何因度诸地 谁至无所受
何等二无我 云何尔焰净
诸智有几种 几戒众生性
(记曰。此八句,单问如如正智差别相也。前四句,谓真如实际是一,云何又有修证顿渐之不同。故云如实有几种。几波罗蜜,谓因行差别。诸地,谓地位阶级。度,超越。谓何因得顿超诸地也。至无所受,问究竟佛地。何等下四句,问正智差别。二我,即烦恼障。尔焰,即所知障。实叉云,云何所知净。盖二无我,净所知,斯以正智破二障耳。正智既一。如何又有随根授法,是则智有几种。众生根性不一,教戒有几种。◎前从初问起至此,通依一心真源,约迷悟对待而有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差别之不同,以显十界依正因果之相。意显不离一心,故翻归如如正智耳。◎向后谁生诸宝性已下,直至问终,但问名相妄想缘起圣凡依正大小染净诸法,心念性欲音声色相种种差别之不一也。)
谁生诸宝性 摩尼真珠等
谁生诸语言 众生种种性
明处及伎术 谁之所显示
(记曰。明处伎术,乃问五明也。西域学术,以此为准。故有五明论。一曰声明。谓释诂训字,诠月流别。二曰工巧明。谓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谓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谓考计正邪,研核真伪。五月内明。谓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前三外艺。后二内教。)
伽陀有几种 长颂及短句
成为有几种 云何名为论
(魏译云。法复有几种。解义复有几。唐译云。道理几不同。解释几差别。)
云何生饮食 及生诸爱欲
云何名为王 转轮及小王
云何守护国 诸天有几种
云何名为地 星宿及日月
解脱修行者 是各有几种
弟子有几种 云何阿阇黎
佛复有几种 复有几种生
魔及诸异学 彼各有几种
自性及与心 彼复各几种
云何施设量(魏译作施假名。唐译作唯假设。)
唯愿最胜说
(记曰。上皆名相妄想也。然言语饮食爱欲心性,皆属妄想。其余皆名相。且何因而有,皆问缘起也。阿阇黎,此云轨范师。然佛有法身报身化身,故问佛有几种生。)
云何空风云(魏译云。何因有风雨。)
云何念聪明
(记曰。此句承上心性是一云何而有念慧之别也。聪明,即别境中慧。故魏译云。何因有黠慧。唐译云。念智何因有。此亦属妄想耳。)
云何为林树 云何为蔓草
云何象马鹿 云何而捕取
云何为卑陋 何因而卑陋
云何六节摄(唐译云六时摄。旧注,西域两月为时。年分六节。外道有六节师。)
云何一阐提(一阐云信。提云不具。谓信不具之人。)
男女及不男 斯皆云何生
云何修行退 云何修行生(二译皆作修行进。)
禅师以何法 建立何等人(魏译云。教何等人修。令住何等法。)
众生生诸趣 何相何像类
云何为财富 何因致财富
云何为释种 何因有释种
云何甘蔗种 无上尊愿说
(记曰。甘蔗种,乃瞿昙释种也。旧注引本行经云。劫初大茆草王得成王仙。被猎师所射,滴血于地,生二甘蔗。日炙而开。一出童男。一出童女。占相师立男名善生,即灌顶甘蔗王。女名善贤,为弟一妃。瞿昙释种,即其裔也。大慧问甘蔗种因何而有也。)
云何长苦仙 彼云何教授(唐译云。仙人常苦行。是谁之教授)
如来云何于 一切时刹现
种种名色类 最胜子围绕
云何不食肉 云何制断肉
食肉诸种类 何因故食肉
(记曰。从谁生诸宝性至此,盖问天地万物之不同,圣凡种类之各别,心行性欲之不一,此皆何因而有也。但其语不次,而意不出此。若观华严问明品,则知此中归趣矣。)
云何日月形 须弥及莲华
师子胜相刹 侧住覆世界
如因陀罗网 或悉诸珍宝
箜篌细腰鼓 状种种诸华
或离日月光 如是等无量
(记曰。此问佛刹安立形状之不同也。广如华严世界品。故结云如是等无量。因陀罗,此云帝,即帝网也。为帝释殿有众宝珠网。虽百千重,不相障碍。互相涉入,交光相罗。世界如之。)
云何为化佛 云何报生佛
云何如如佛 云何智慧佛
(记曰。此问佛唯一真,云何名义之不同也。随机普应为化佛。酬其宿因为报佛。体性无二名真如佛。本觉显照为智慧佛。盖真如智慧,乃法身也。名义虽四,唯属三身。)
云何于欲界 不成等正觉
何故色究竟 离欲得菩提
(记曰。此问佛既现身与民同患,何不就欲界成佛,乃于有顶离欲之处而得菩提也。)
善逝般涅槃 谁当持正法
天师住久如 正法几时住(二译皆以天师作世尊。)
(记曰。此问法住久…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1-3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