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不生不滅之法,亦即真如涅槃的道理。
【無生法忍】 簡稱無生忍,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道理上。
【無生法性】 謂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實相,原無生滅。
【無生之生】 諸佛已無生死,但爲了渡衆生,無生而生,非滅示滅。
【無住】 無所住著的意思。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所住著,隨緣而生。
【無住心】 無所住著的心,亦即心不住于一切處。
【無住涅槃】 四種涅槃之一。見四種涅槃條。
【無住處涅槃】 與無住涅槃同。
【無作】 無因緣的造作。與無爲同義。
【無作叁昧】 同無作解脫門。
【無作戒體】 謂用不著什麼作爲,心體上自然就有清淨戒的德相。
【無作解脫門】 又名無願解脫門,叁解脫門之一。見叁解脫門條。
【無我】 1.無有實我。2.忘卻自己。
【無我印】 諸法無我印,爲叁法印之一。
【無我想】 無我的思想。
【無我觀】 觀察一切法都無有實我的觀法。
【無明】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無明父】 無明與貪愛結合而生我,因此無明好比是父,貪愛好比是母。
【無明使】 十使之一。見十使條。
【無明惑】 天臺宗所立叁惑之一。見叁惑條。
【無明漏】 叁漏之一。見叁漏條。
【無始】 1.無有元始。諸法皆由因緣生,因上有因,因因無始,如是展轉推究,一切衆生及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雲無始。2.指距今極遠的時間。
【無始空】 無始以來就是空,爲十八空之一。
【無始生死】 無始以來的生死。由于人類的無明愚癡無始,所以人類的生死也是無始。
【無始無明】 無明罪業蒙蔽障礙我們的佛性已久,至今已無法計算其時日,所以叫做無始無明。
【無相】 1.于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2.涅槃的別名,因涅槃離一切虛妄之相。
【無相宗】 即叁論宗,因叁論宗是以般若所說的諸法皆空爲宗。
【無相教】 闡明萬法皆空的教法,如諸部般若經所說的是。
【無相觀】 見二空觀條。
【無相叁昧】 又名無相解脫門。見叁解脫門條。
【無相大乘】 叁論宗的別名,因叁論宗是以空理無相爲宗。
【無相空教】 闡明一切法都是性空無相的教法,如般若經所說的是。
【無相菩提】 與叁菩提中的真性菩提同,因性空無相,故名無相菩提。
【無相解脫門】 叁解脫門之一。
【無畏】 心中無所怖畏。
【無畏施】 用種種的方法去消除別人的恐懼,爲叁施之一。
【無記】 非善非惡,無可記別。
【無記法】 非善非惡無可記別的法。
【無記空】 于善不善皆不可記別的空。
【無常】 無有常住。
【無常依】 如來的德號,因如來是一切衆生所依靠之處。
【無量】 多到不可計量。
【無量慧】 佛的德號,因佛具有無量的智慧。
【無量劫】 多到不可計量的劫數。
【無量義】 無量的義理。
【無量覺】 無量壽佛的簡稱。
【無量壽】 見阿彌陀佛條。
【無量壽佛】 即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
【無量壽如來】 即阿彌陀佛。
【無量光佛】 即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的身光無量。
【無間】 無有間斷。
【無間修】 沒有間斷的修行,爲四修之一。
【無間業】 受苦沒有間斷的五種大惡業。
【無間地獄】 受苦沒有間斷的地獄,爲八熱地獄之一。
【無等】 無與倫比的意思,也是佛的尊號。
【無等等咒】 無與倫比的咒語。
【無等等乘】 無以倫比的教法,也是大乘的總稱。
【無爲】 無因緣的造作,即真理的別名。
【無爲舍】 謂無爲(涅槃的境界)是人類最安樂的宅舍。
【無爲法】 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無爲空】 一切無爲法皆空無和不可得的意思,爲十八空之一。
【無爲生死】 聖人是無爲的人,無爲的人所受的生死,叫做無爲生死。
【無爲法身】 即法性身,因法性身寂滅無爲。
【無爲涅槃界】 無爲的涅槃境界。
【無著】 1.沒有執著的意思。2.菩薩名,佛滅九百年間出生于健陀羅國(在克什米爾之西),先從彌沙塞部出家,後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瑜伽師地論,白天則對大衆開示,爲法相宗之祖。
【無著行】 諸行圓融無礙的意思。
【無著果】 阿羅漢果的舊譯。
【無漏】 清淨沒有煩惱的意思。
【無漏法】 清淨無煩惱之法。出世間的一切無爲法,都是清淨無煩惱之法,如叁乘聖人所證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間的無漏法。
【無漏因】 無漏果的業因,如四谛中的道谛是。
【無漏果】 清淨無煩惱的道果,如四谛中滅谛的涅槃是。
【無漏界】 清淨無煩惱的世界,即涅槃。
【無漏通】 清淨無煩惱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盡通才是無漏通。
【無漏智】 叁乘人離諸煩惱的清淨智,此智有斷惑證真的功用。
【無漏道】 二道之一。見二道條。
【無漏慧】 清淨無煩惱的智慧。
【無漏後身】 清淨無煩惱叫做無漏,最後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後身,無漏後身就是二乘無學果的身。
【無慚】 沒有慚愧羞恥的心。
【無愧】 與無慚同。
【無盡】 沒有窮盡。
【無盡燈】 譬喻一人將法展轉開導百千萬人,甚至于無窮盡的人,如將一燈點燃起百千萬盞的燈,燈燈無盡,光光不絕。
【無盡慧】 無窮盡的智慧。
【無盡藏】 謂含藏無窮盡的功德。
【無盡法界】 重重無盡的法界緣起。
【無盡緣起】 又名法界緣起,謂一切事物,互相爲緣,互相起法,爲四種緣起之一。
【無诤】 安住于空的道理而與物無诤。
【無诤叁昧】 安住于空的道理而與物無诤的禅定。
【無遮】 無遮止限製的意思。
【無遮會】 無遮法會。這種法會普同供養,如現在人打千僧齋,結萬人緣,誰都可以參加而無遮止限製。
【無緣】 沒有緣份。
【無緣法界】 無差別而平等的意思。
【無緣慈悲】 叁種慈悲之一,即心無分別,普救一切,不但對一切人類拔苦與樂,甚至擴展至一切有情動物,皆起憐愍愛護的心。
【無緣大慈】 佛具大慈心,雖與衆生無緣,但是也發大慈心而救渡之。
【無余】 無有殘余。
【無余依】 無余依涅槃的簡稱。見二涅槃條。
【無余修】 四修之一。見四修條。
【無余涅槃】 二涅槃之一。見二涅槃條。
【無學】 在聲聞乘四果中,前叁果爲有學,第四果阿羅漢爲無學。有學是還要上進修學的意思,無學就是學道圓滿不更修學的意思。
【無學果】 證得無學果位的人,即阿羅漢。
【無礙】 沒有障礙。
【無礙智】 自在無礙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無礙解】 又名無礙辯。見四無礙解條。
【無礙光如來】 又名無礙光佛,即阿彌陀佛十二別名之一。
【無比法】 無與倫比的法。
【無色有】 無色界的果報實有,爲叁有之一。
【無色界】 叁界之一。見叁界條。
【無表色】 受戒時,以強盛叁業,製造一種色體,此體亦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名爲色,外相不顯,故名無表,因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故以之爲生戒體。此無表色,雖不似他色之有質礙,然而由四大的色法生故,所以攝在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宗的教義。
【無自性】 無有一定的自性。一切法因緣和合而生,都無一定的自性。
【無門宗】 佛心宗。無門即是佛心的別名,佛心宗即是禅宗。
【無沒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是無始以來,一切有情生命所寄托,在一期無常中,最先來,最後去,並不隨生死而消失,故又名爲無沒識。
【無垢衣】 無煩惱垢染的衣,即袈裟。
【無垢地】 離垢地的別名,是菩薩十地中之第二地名。
【無垢識】 阿賴耶識在佛位上,變成清淨無垢,爲諸無漏法所依止,故名無垢識,又名庵摩羅識。
【無法相】 謂一切法都是緣生的,無真實之體,亦無真實之相。
【無財鬼】 見鬼條。
【無酒神】 八部衆之一,即阿修羅。
【無師智】 無師自通的智慧。
【無異想】 對一切衆生無遠近親疏的思想,是如來十八不共法之一。
【無煩天】 色界十八天中之第十四重天名。
【無所得】 沒有什麼法可以得到的意思,這是無相的道理。
【無所有】 又叫做無所得,空的別名。
【無義語】 沒有意義的言語。
【無熱天】 色界五淨天之第二天名。
【無憂王】 見阿育王條。
【無想界】 無想天。
【無想定】 外道爲了獲得無想天的果報而修一種泯滅一切心想的禅定。
【無想果】 又名無想報。見無想報條。
【無想報】 又名無想果,即外道修無想定者,命終生無想天,受五百大劫心心所滅,而身亦如枯木死灰,他們誤認是真涅槃境界,豈知過了五百大劫之後,又複動念,再入輪回。
【無想天】 無想的衆生所居住之天,在色界之第四禅天。
【無想天難】 八難之一。見八難條。
【無央數劫】 無量數劫。
【無去無來】 如來的法身不去也不來,湛然常住。
【無佛世界】 沒有佛在世界上居住的時期,如釋迦佛涅槃之後,彌勒佛尚未示現的這一段時期。此時期由地藏王菩薩負責教化衆生的工作。
【無問自說】 十二部經之一。
【無師之智】 無師而獨自覺悟的佛智。
【無尋無伺】 色界二禅以上,無尋的心所,亦無伺的心所…
《佛學常見辭彙 十畫~十二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