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常見辭彙 一畫~叁畫▪P12

  ..續本文上一頁成百界的意思。

  【十界權實】 十法界中有權有實,佛界是實(真實),九界是權(方便)。

  【十界唯心】 謂十法界都是吾人一心造出來的。見下圖:

  

十界唯心

  

  

  

菩薩

  

緣覺

  

聲聞

  

  

  

修羅

  

畜生

  

餓鬼

  

地獄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由佛界一直到地獄界的十種境界,都是吾人一心造出來的,所以其體性平等沒有差別。觀察這種平等的道理,叫做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十度】 與十波羅蜜同。

  【十度叁行】 十度中的每一度各具有叁種行法,布施度的叁行是財施、法施、無畏施;持戒度的叁行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辱度的叁行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精進度的叁行是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禅定度的叁行是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般若度的叁行是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度的叁行是進趣果向方便、巧會有爲方便、不舍不受方便;願度的叁行是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外化願;力度的叁行是思擇力、修習力、變化力;智度的叁行是無相智、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十因】 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生起因、攝受困、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

  【十因十果】 十種的業因和十種的果報,即一、淫習因,有鐵床銅柱八熱地獄的果報;二、貪習因,有寒冰地獄的果報;叁、慢習因,有血河毒海灌吞的果報;四、嗔習因,有宮割斬斫等果報;五、詐習因,有杻械鞭杖等的果報;六、诳習因,有騰擲飛墜漂淪等的果報;七、冤習因,有投擲擊射等的果報;八、見習因,有勘問權詐拷訊推鞫等的果報;九、枉習因,有拘押按捺迫蹙其體與瀝灑其血等的果報;十、訟習因,有業鏡之火珠披露其宿業以對驗的果報。

  【十善】 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

  【十善巧】 緣覺乘行人所觀察的十種項目,即蘊善巧(五蘊)、處善巧(十二處)、界善巧(十八界)、緣起善巧(十二因緣)、處非處善巧、根善巧、世善巧、谛善巧、乘善巧、有爲無爲善巧。

  【十善戒】 守持十善業道的戒法。十善見十善條。

  【十善菩薩】 指圓教十信位的菩薩。仁王經說:“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苦海輪。”

  【十善業道】 十種良善的行爲是通向善處的道路。

  【十善十惡】 十善與十惡。十善見十善條。十惡見十惡條。

  【十無二】 諸佛具有十種決定無二的自在法,即一、一切諸佛悉能善說授記之言說,決定無二;二、一切諸佛悉能隨順衆生之心念,使其意滿,決定無二;叁、一切諸佛悉能知叁世一切諸佛,與其所化一切衆生之體性本等,決定無二;四、一切諸佛悉能知世法及諸佛之法性無差別,決定無二;五、一切諸佛悉能知叁世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決定無二;六、一切諸佛悉能觀覺一切諸法,演說其義,決定無二;七、一切諸佛悉能具足去來今諸佛之慧,決定無二;八、一切諸佛悉能知叁世一切之刹那,決定無二;九、一切諸佛悉能知叁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決定無二;十、一切諸佛悉能知叁世一切佛之語,即一佛之語,決定無二。

  【十無礙】 用周無礙、相遍無礙、寂用無礙、依起無礙、真應無礙、分圓無礙、因果無礙、依正無礙、潛入無礙、圓通無礙。

  【十無盡戒】 即梵網經所說的十重禁戒。見十重戒條。

  【十無盡藏】 十種含藏無盡法海之法,即行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辨藏。

  【十支論】 以瑜伽論爲本的十種支論,即百法論、五蘊論、顯揚論、攝大乘論、雜集論、辨中邊論、二十唯識論、叁十唯識論、大莊嚴論、分別瑜伽論。

  【十法行】 十種行持經典的方法,即書寫、供養、施他、谛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

  【十法界】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前六是六凡,後四是四聖。

  【十重戒】 又名十波羅夷,即梵網經中所說的十無盡藏戒,因此種戒的戒相雖只有十種,但是已經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無盡藏戒。又因別于四十八之輕戒,故稱爲重,誰要是犯了,即得波羅夷罪。十重戒是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衆過戒、自贊毀他戒、悭惜加毀戒、嗔心不受悔戒、謗叁寶戒。

  【十重障】 別教的菩薩在十地時所漸漸斷除的十種重障,即異生性障、邪行障, 、闇鈍障、微細煩惱現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現行障、細相現行障、無相中作加行障、利他中不欲行障、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

  【十重無明】 菩薩十地中,每一地皆有其無明,故十地有十重無明。

  【十習因】 召感十果的十因。見十因十果條。

  【十普門】 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供養諸佛普、成就衆生普。

  【十玄門】 又名十玄緣起,華嚴宗所立,系示四種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能通此義,則可入于華嚴大經之玄海,故名玄門。又此十玄妙法,互爲緣而起他,故曰緣起。即: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隱密顯了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法界門、托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明具德門。

  【十住心】 是密宗的教相判釋。一、異生羝羊心,異生,謂凡夫,凡夫不辨善惡,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即叁惡趣的修因。二、愚童持齋心,即由外因緣發起善心,或行世善,或持五戒,此即人間之果報。叁、嬰童無畏心,即求生天上,離惡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以上叁心,爲世間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屬人天乘。)四、唯蘊無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蘊,此是聲聞乘的住心。五、拔業因種心,即觀十二因緣,拔惑業因緣之種,出于叁界,此是緣覺乘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小乘教。)六、他緣大乘心,即起度他之無緣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七、覺心不生心,即起八不之正觀,無知心性本來清淨,不生不滅,此是叁論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叁乘教。)八、一道無爲心,一道即一乘法,生佛不二,境智圓融,無相無爲,一道清淨,此是天臺宗的住心。九、極無自性心,緣起無自性,無自性之極致,則事事無礙,此是華嚴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一乘教。)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莊嚴即曼荼羅,此是真言宗的住心,是爲金剛乘教。

  【十齋日】 十個行持八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叁十日。據地藏經說,以上十日是諸罪結集定其輕重的日子,若人能于此十齋日對著佛菩薩的聖像讀誦地藏經一遍,則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十勝行】 即菩薩于十地時所修的十波羅蜜。見十波羅蜜條。

  【十煩惱】 又名十惑,即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十乘觀】 乘是車乘,行者修佛道,如駕大白牛車,直達涅槃寶所,故名爲乘。此十乘,雖標爲十,只有一法,即觀不思議境,其余皆是資助作觀之法,合之爲十種,故稱十乘。第一觀名觀不思議境,即以能觀之智,觀自心中,微細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是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觀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議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槃妙心,直達寶所。第二觀名發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觀未得真證時,則發上求菩提,下化衆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觀法。第叁觀名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觀,尚不得真證時,更修止觀,以方便善巧,安住于一心也。第四觀名破法遍,此言于第叁觀,尚不得真證時,要以一心叁觀的智慧,遍破叁惑的情勢,然後乃能得證。第五觀名識塞通,此言于第四觀,尚未入法性時,能了別煩惱、生死、六蔽等爲塞,菩提、涅槃、六度等爲通,而離塞從通也。第六觀名道品調適,此言于第五觀尚未達真性時,可知道之法門,必與我不相應。如是則當一一調試叁十七科道品,采擇適于吾機者,修之以入道,中根人,至此第六觀,必發真證。第七觀名對治助開…

《佛學常見辭彙 一畫~叁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