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画~三画▪P12

  ..续本文上一页成百界的意思。

  【十界权实】 十法界中有权有实,佛界是实(真实),九界是权(方便)。

  【十界唯心】 谓十法界都是吾人一心造出来的。见下图:

  

十界唯心

  

  

  

菩萨

  

缘觉

  

声闻

  

  

  

修罗

  

畜生

  

饿鬼

  

地狱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由佛界一直到地狱界的十种境界,都是吾人一心造出来的,所以其体性平等没有差别。观察这种平等的道理,叫做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十度】 与十波罗蜜同。

  【十度三行】 十度中的每一度各具有三种行法,布施度的三行是财施、法施、无畏施;持戒度的三行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忍辱度的三行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精进度的三行是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禅定度的三行是安住静虑、引发静虑、辨事静虑;般若度的三行是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方便度的三行是进趣果向方便、巧会有为方便、不舍不受方便;愿度的三行是求菩提愿、利乐他愿、外化愿;力度的三行是思择力、修习力、变化力;智度的三行是无相智、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十因】 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困、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

  【十因十果】 十种的业因和十种的果报,即一、淫习因,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的果报;二、贪习因,有寒冰地狱的果报;三、慢习因,有血河毒海灌吞的果报;四、嗔习因,有宫割斩斫等果报;五、诈习因,有杻械鞭杖等的果报;六、诳习因,有腾掷飞坠漂沦等的果报;七、冤习因,有投掷击射等的果报;八、见习因,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的果报;九、枉习因,有拘押按捺迫蹙其体与沥洒其血等的果报;十、讼习因,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其宿业以对验的果报。

  【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十善巧】 缘觉乘行人所观察的十种项目,即蕴善巧(五蕴)、处善巧(十二处)、界善巧(十八界)、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处非处善巧、根善巧、世善巧、谛善巧、乘善巧、有为无为善巧。

  【十善戒】 守持十善业道的戒法。十善见十善条。

  【十善菩萨】 指圆教十信位的菩萨。仁王经说:“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苦海轮。”

  【十善业道】 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

  【十善十恶】 十善与十恶。十善见十善条。十恶见十恶条。

  【十无二】 诸佛具有十种决定无二的自在法,即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本等,决定无二;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六、一切诸佛悉能观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

  【十无碍】 用周无碍、相遍无碍、寂用无碍、依起无碍、真应无碍、分圆无碍、因果无碍、依正无碍、潜入无碍、圆通无碍。

  【十无尽戒】 即梵网经所说的十重禁戒。见十重戒条。

  【十无尽藏】 十种含藏无尽法海之法,即行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辨藏。

  【十支论】 以瑜伽论为本的十种支论,即百法论、五蕴论、显扬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庄严论、分别瑜伽论。

  【十法行】 十种行持经典的方法,即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

  【十法界】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十重戒】 又名十波罗夷,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因此种戒的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又因别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谁要是犯了,即得波罗夷罪。十重戒是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

  【十重障】 别教的菩萨在十地时所渐渐断除的十种重障,即异生性障、邪行障, 、闇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十重无明】 菩萨十地中,每一地皆有其无明,故十地有十重无明。

  【十习因】 召感十果的十因。见十因十果条。

  【十普门】 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断惑普、入法门普、神通普、方便普、说法普、供养诸佛普、成就众生普。

  【十玄门】 又名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系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能通此义,则可入于华严大经之玄海,故名玄门。又此十玄妙法,互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即:同时具足相应门、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密显了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因陀罗网法界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明具德门。

  【十住心】 是密宗的教相判释。一、异生羝羊心,异生,谓凡夫,凡夫不辨善恶,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即三恶趣的修因。二、愚童持斋心,即由外因缘发起善心,或行世善,或持五戒,此即人间之果报。三、婴童无畏心,即求生天上,离恶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以上三心,为世间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属人天乘。)四、唯蕴无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蕴,此是声闻乘的住心。五、拔业因种心,即观十二因缘,拔惑业因缘之种,出于三界,此是缘觉乘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属小乘教。)六、他缘大乘心,即起度他之无缘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七、觉心不生心,即起八不之正观,无知心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此是三论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属三乘教。)八、一道无为心,一道即一乘法,生佛不二,境智圆融,无相无为,一道清净,此是天台宗的住心。九、极无自性心,缘起无自性,无自性之极致,则事事无碍,此是华严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属一乘教。)十、秘密庄严心,秘密庄严即曼荼罗,此是真言宗的住心,是为金刚乘教。

  【十斋日】 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于此十斋日对著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十胜行】 即菩萨于十地时所修的十波罗蜜。见十波罗蜜条。

  【十烦恼】 又名十惑,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十乘观】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直达涅槃宝所,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余皆是资助作观之法,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观自心中,微细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是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观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议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槃妙心,直达宝所。第二观名发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观未得真证时,则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第三观名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观,尚不得真证时,更修止观,以方便善巧,安住于一心也。第四观名破法遍,此言于第三观,尚不得真证时,要以一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的情势,然后乃能得证。第五观名识塞通,此言于第四观,尚未入法性时,能了别烦恼、生死、六蔽等为塞,菩提、涅槃、六度等为通,而离塞从通也。第六观名道品调适,此言于第五观尚未达真性时,可知道之法门,必与我不相应。如是则当一一调试三十七科道品,采择适于吾机者,修之以入道,中根人,至此第六观,必发真证。第七观名对治助开…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画~三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