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一章 小部與雜藏▪P6

  ..續本文上一頁在『雜阿含經』(『相應部』)已說到:「波羅延耶阿逸多所問」 (4);「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5);「我于此有余說,答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6);「我于此有余說,答波羅延憂陀延所問」(7)。但不要以爲,比「雜阿含」的任何部分爲早。在聖典的成立中,「雜阿含」爲「修多羅」、「祇夜」、「記說」(弟子所說、如來所說)──叁部分所合成。 [P824] 說到的「波羅延」四經,都屬于如來所說、弟子所說部分──「記說」。「波羅延」雖沒有編入「祇夜」(八衆誦),也是祇夜所攝,是不了義,是有余說;要經如來與弟子的決了,意義才能明了。這就是『瑜伽論』所說,以「祇夜」爲不了義,「記說」爲了義的意義(8)。所以,這雖是古老的,但比「雜阿含」的「修多羅」相應部分,要遲一點。約與「祇夜」(「有偈品」)集成的時代相當(9),而爲「記說」所決了的對象。這是依『波羅延』主體──一六學童的問答而說。說一切有部的傳說相同,『波羅耶那』也是大衆部所共傳的,所以可想見爲早期集成的。但各部所傳,次第與文句,當然會有多少出入。如「優陀延學童所問」的末後問答(『經集』一一一0、一一一一偈),在『瑜伽論』中,屬于「阿氏多所問」(10)。在意義(識滅)上,『瑜伽論』所傳,似乎更爲恰當!

  

  主體一六章,大體相同,而序偈與結說,就不能一概而論了。序偈中,有關「頂與頂墮」,銅鍱部的傳說是:無明是頂;與信、念、定、欲、精進相應的明,是頂墮(11)。說一切有部所傳,如『發智論』所說:信叁寶爲頂,退失叁寶的信心是頂墮(12)。在修行過程中,這是不退轉與退轉的意義,所以頂是四加行位之一。二部的傳說,完全不同。『波羅延』以超越生死爲主題,能越生死而達寂滅,所以名爲「波羅延」(彼岸到),本指答一六學童所問部分。在『波羅延』的傳誦中,雖有爲波羅延摩納婆說頂與頂墮的傳說,而並沒有公認的一致意見。所以現有的序說與結 [P825] 說,都是屬于部派的附錄。說一切有部說:「爲波羅衍拿摩納婆說」,頂與頂墮,是泛說爲學童們說的。而今『小部』的『波羅延』,以一六學童,阿耆多在先,就說頂與頂墮,佛爲阿耆多說。賓祇耶在後,就將結說部分,歸于賓祇耶說。而且序偈所說的南方地名,可解說爲與序偈編集者的區域有關。序偈與結說,稱賓祇耶爲「大仙」,也似乎不適當。總之,序偈與結說,是屬于部派的(13)。

  

  

  注【89-001】『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二(大正二八‧七叁七上)。

  注【89-002】『出曜經』卷六(大正四‧六四叁中)。

  注【89-003】『中阿含經』卷一叁(大正一‧五一0上──五一一上)。

  注【89-004】『雜阿含經』卷一四(大正二‧九五中)。『相應部』「因緣相應」(南傳一叁‧六七──七一)。

  注【89-005】『雜阿含經』卷四叁(大正二‧叁一0中)。『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一五八──一六一)。

  注【89-006】『雜阿含經』卷叁五(大正二‧二五五下)。『增支部』叁集(南傳一七‧二一六),所引「波羅延中富鄰 尼迦所問偈」,不同。

  注【89-007】『雜阿含經』卷叁五(大正二‧二五六上)。『增支部』叁集(南傳一七‧二一七)。

  注【89-008】『瑜伽師地論』卷二五(大正叁0‧四一八下)。

  注【89-009】『雜阿含經』卷叁六(一0一0經),爲天子說,與「優陀延學童所問」中二偈(『經集』一一0八、 [P826] 一一0九經)相當(大正二‧二六四中)。

  注【89-010】『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大正叁0‧叁八六中──下)。

  注【89-011】『經集』「彼岸到品」(南傳二四‧叁八四)。

  注【89-012】『阿毗達磨發智論』卷一(大正二六‧九一八下──九一九上)。

  注【89-013】參閱水野弘元『經集』譯出所附的注解(南傳二四‧叁八六──叁八七)。

  

  

  

  第四項 經集

  『經集』Sutta-nipa^ta,爲『小部』的第五部。分五品,除上面所說的 (四)『義品』,(五)『彼岸到品』外,還有(一)『蛇品』Uragavagga,(二)『小品』Cu^lavagga ,(叁)『大品』Maha^vagga。前叁品,是一二、一四、一二──叁八經的類集。有名的『麟頌』,是『蛇品』第二『犀角經』;『牟尼偈』是『蛇品』十二『牟尼經』。『麟頌』、『牟尼頌』、『義品』、『波羅延』,這些有名的偈經,在其他部派中,都是獨立的。『經集』爲銅鍱部Ta^mras/a^t!i^ya獨有的編集。『小部』的『義釋』Niddesa,爲『義品』、『彼岸到品』、『犀角經』作解說,而沒有說到其他。『經集』的集爲一部,還在『義釋』成立以後(1)。 [P827]

  

  『經集』所集的五品,大體說,都是比較古的。『義品』與『彼岸到品』,上面已經說到;這裏只論前叁品。叁品叁八經,性質複雜,不可一概而論。近代學者,依語文而加以推斷,自有其重要意義(2)。然從內容來說,似乎還有值得商榷的。1.叁品的經文,與『雜阿含經』中,「八衆誦」──「有偈品」有關的,共一五經,占十分之四。其中可分爲二類:

  

  Ⅰ與『雜阿含經』大同,或主體(除序說)相同的,集成的時代,可推定爲與「祇夜」集成的時期相當。如:

  

  圖片

   〔經集〕 〔雜阿含經〕 〔附注〕

   蛇品(六)敗亡經 一二七九(3)

   小品(五)針毛經 一叁二四 『相應部』一0‧叁

   蛇品(九)雪山夜叉經 一叁叁九 「雜含」有序文

   蛇品(一0)曠野夜叉經 一叁叁八 『相應部』一0‧一二

   蛇品(四)耕田婆羅墮阇經 九八 『相應部』七‧二‧一

   蛇品(七)賤民經 一0二 「雜含」末段小異

   小品(一二)婆耆舍經 一二二一

   大品(叁)善說經 一二一八 『相應部』八‧五

  

  

  [P828]

  Ⅱ『雜阿含經』簡略,而『經集』增廣的;或『雜阿含經』別行,而『經集』合爲一經的;或因緣不同而主體一致。這都是成立于「祇夜」成立以後,傳誦于「祇夜」(『雜阿含經』的一部分)以外的,如:

  

  圖片

   〔經集〕 〔雜阿含經〕〔附注〕

   經末二頌相同

   蛇品(二)陀尼耶經 一00四

   『相應部』一‧二‧二

   初偈相同

   小品(一0)起立經 一叁叁二

   『相應部』九‧二

   大品(四)孫陀利迦婆羅墮阇經 一一八四 『相應部』七‧一‧九

   大品(五)摩伽經 一一五九

   一一九四 『相應部』六‧一‧六

   大品(一0)拘迦利耶經 『相應部』六‧一0

   一二七八

   『增支部』一0‧八九

   小品(一一)羅!7畝羅經 一二一四 『相應部』八‧四 後叁頌相同

   小品(叁)慚愧經 九七八 『相應部』四‧叁

  

  

  [P829]

  2.與「中」、「長」阿含有關的,如「大品」(七)『施羅經』,(九)『婆私咤經』,也編入『中部』,而是『中阿含經』所沒有的。『婆私咤經』的因緣──二學童共論,與『長部』(一叁)『叁明經』相同。『婆私咤經』的偈頌中,有二八頌──『我說彼爲婆羅門』,與『法句』「婆羅門品」相合(4)。這是以傳誦的婆羅門偈爲主體,結合婆私咤Vas/is!t!ha的問答因緣,擴編而成。「小品」(七)『婆羅門法經』,與『中阿含經』(一五六)『梵波羅延經』大同。「小品」(六)『法行經』,後四偈與『中阿含經』(一二二)『瞻波經』,及『增支部』八集一0經相同。『法行經』與『婆羅…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一章 小部與雜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