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五章 摩得勒伽與犍度▪P11

  ..續本文上一頁ha^vas/es!a的各條的「分別犯相」中,那就是『銅鍱律』。『五分律』的「調伏法」,獨立于與犍度部相當的部類中;這對于摩得勒伽ma^tr!ka^古典的存在,多一分證成的力量。 一九、「比丘尼法」,與『銅鍱律』及『四分律』的「比丘尼犍度」相當。二0、「五百集法」;二一、「七百集法」,與『銅鍱律』的「五百犍度」、「七百犍度」相當。也就是『四分律』的「集法毘尼五百人」、「七百集法毘尼」。──以上十法,爲五分中的第五分(卷二五 ──叁0)。 [P313]

  

  第四項 十誦律

  『十誦律』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律藏,與屬于分別說部Vibhajyava^din 系的(前面所說的)叁部律,組織上是不大相同的。與犍度khandha相當的部分,『十誦律』是分散在叁處的。Ⅰ第四誦名「七法」,第五誦名「八法」,共一五法。「七法」、「八法」的稱爲「法」dharma,與『五分律』相同。分爲「七法」與「八法」──二類,與『銅鍱律』的分爲「大品」、「小品」,顯然有著同樣的意義。Ⅱ第六誦名「雜誦」。Ⅲ第十誦名「毗尼誦」(也名「善誦」),「毗尼誦」中稱爲「毗尼序」的一部分。這叁類,就是與犍度相當的部分。

  

  Ⅰ「七法」中,一、「受具足戒法」,與『銅鍱律』的「大犍度」相當(『四分律』爲「受具犍度」,『五分律』爲「受戒法」;凡名義近似的,以下從簡)。『十誦律』直從成立和尚與弟子的製度說起,沒有佛陀成道以來,衆弟子出家,有關佛傳的部分。二、「布薩法」;叁、「自恣法」;四、「安居法」;五、「皮革法」;六、「醫藥法」;七、「衣法」:都與『銅鍱律』的「布薩犍度」、「自恣犍度」、「入雨安居犍度」、「皮革犍度」、「藥犍度」、「衣犍度」相當。「皮革法」中的億耳S/ron!a-kot!ikarn!a故事,有航海失路,經曆餓鬼國的傳 [P314] 說(上來卷二一──二八)。

  

  「八法」中,一、「迦絺那衣法」;二、「俱舍彌法」;叁、「瞻波法」:與『銅鍱律』的「迦絺那衣犍度」、「拘舍彌犍度」、「瞻波犍度」相當。四、「般茶盧伽法」:般茶Pan!d!u 與盧伽Lohita比丘,歡喜鬥诤,因而製立苦切羯磨,從人立名。在這一法中,次第說苦切羯磨……惡邪不除擯羯磨,與『銅鍱律』的「羯磨犍度」、『四分律』的「呵責犍度」相當。五、「僧殘悔法」,明犯僧殘者的處分法;與別住及出罪的隨順行法,與『銅鍱律』的「集犍度」、「別住犍度」相當(『四分律』爲「人犍度」、「覆藏犍度」)。六、「遮法」;七、「臥具法」;八、「诤事法」:與『銅鍱律』的「遮說戒犍度」、「坐臥具犍度」、「滅诤犍度」相當(上來卷二九──叁五)。

  

  Ⅱ「雜誦」:在「雜誦」的總題下,分「調達事」、「雜法」───二部分。調達,是提婆達多Devadatta的簡譯。「調達事」中,廣說提婆達多的破僧。有阿難A^nanda不舍佛(叁本生),及舍利弗S/a^riputra能破調達的本生。與『銅鍱律』的「破僧犍度」相當。「雜法」分五段:1.「上二十法」;2.「中二十法上」;3.「中二十法下」:與『銅鍱律』的「雜事犍度」相當。4.「後二十法上」,或作「明比丘尼法」,與『銅鍱律』的「比丘尼犍度」相當。但有關比丘尼的受戒法,及八敬法,『十誦律』屬于「比丘尼律」。5. 「後二十法下」,與『銅 [P315] 鍱律』的「儀法犍度」相當。這樣,『十誦律』的「雜法」,包含了「雜事」、「比丘尼」、「儀法」──『銅鍱律』的叁種犍度在內(上來卷叁六──四一)。

  

  Ⅲ「毗尼誦」的「毗尼序」,分爲四品。1.「五百比丘結集叁藏法品」;2.「七百比丘集滅惡法品」。這二品,與『銅鍱律』的「五百犍度」、「七百犍度」相當(上來卷六0──六一中)。

  

  有關犍度的部分,『十誦律』主要是稱爲法的,如「七法」、「八法」、「雜法」。但也有稱爲事vastu的,如「調達事」。而最後二種,又稱爲品varga。

  

  

  

  第五項 根本說一切有部律

  根本說一切有部Mu^lasarva^stiva^din的律藏,與犍度khandha部相當的部分,依藏譯所傳,分爲「毗奈耶事」Vinayavastu、「毗奈耶雜事」Vinayaks!udrakavastu 二部。如第二章(第二節第一項)所說:根本說一切有部的「毗奈耶事」,是分爲十七事的。唐義淨曾譯成七八十卷,但已殘缺不全,僅存四十七卷了。

  

  Ⅰ「毘奈耶事」中,一、「出家事」Pravrajya^-vastu,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五卷,現爲四卷。以央伽An%ga與摩揭陀Magadha的興衰,及舍利 [P316] 子S/a^riputra與目幹連Maha^maudgalya^yana出家爲緣起。與『銅鍱律』的「大犍度相當(與『十誦律』「受具足戒法」的緣起不合)。 二、「布薩事」Pos!adh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布薩犍度」相當。 叁、「隨意事」Prava^ran!a-vastu,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隨意事』,一卷。與『銅鍱律』的「自恣犍度」相當。 四、「安居事」Vars!a^-vastu,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一卷。與『銅鍱律』的「入雨安居犍度」相當。 五、「皮革事」Carma-vastu,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一卷。與『銅鍱律』的「皮革犍度」相當。 六、「藥事」Bhais!ajya-vastu,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二0卷,現爲一八卷。與『銅鍱律』的「藥犍度」相當;但內容增廣,與各部律的距離很大。分別來說: 1.醫藥飲食規定,與「藥犍度」相當;但雜有冗長的圓滿Pu^rn!a故事(卷一──七)。2.佛次第遊行說法(卷八──九中)。3. 佛與金剛手Vajrahasta遊北天竺(卷八中──九中。4.佛與阿難A^nanda次第遊行,廣說宿緣(卷九中──一二中)。5.佛受波斯匿王Prasenajit 請,說菩薩本生──長行及偈頌(卷一二中──一五)。6.佛說氈戰女Cin~ca^帶 [P317] 盂謗佛的宿緣(錯簡,應移在末段。卷一六初)。7.遊無熱池Anavatapta,諸大弟子自說先世業緣(卷一六──一八中)。8.佛自說山石傷足等業緣(一八中──終)。在這八段中,與藥食有關的,僅有第一段。「藥犍度」組織的特色,是佛的次第遊行。「藥事」就應用這次第遊行,而不斷延長,集錄了衆多的本生與(業緣)譬喻。 七、「衣事」Ci^var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衣犍度」相當。 八、「羯恥那衣事」Kat!hina-vastu,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羯恥那衣事』,一卷,與『銅鍱律』的「迦絺那衣犍度」相當。 九、「拘睒彌事」Kosambi^-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拘睒彌犍度」相當。 一0、「羯磨事」Karm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瞻波犍度」相當。 一一、「黃赤事」Pan!d!ulohitak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羯磨犍度」相當。『十誦律』的「般茶盧伽法」,就是黃赤。 一二、「補特伽羅事」Pudgal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集犍度」相當。『四分律』作「人犍度」,與補特伽羅名稱相合。 一叁、「別住事」Pariva^sik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別住犍度」相當 [P318] 。 一四、「遮布薩事」Pos!adhastha^pan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遮說戒犍度」相當。 一五、「臥具事」S/ayana^san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臥坐具犍度」相當。 一六、「诤事」Adhikaran!a-vastu,義淨譯缺,與『銅鍱律』的「滅诤犍度」相當。 一七、「破僧事」Sam!ghabheda-vastu,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破僧事』,二0卷。與『銅鍱律』的「破僧犍度」相當;但內容增廣,與各部律有很大的出入。義淨所譯的「破僧事」,次第有點紊亂,內容也已有殘脫,現在重爲整理:

  

  1.佛傳:從釋迦族S/a^kya起源,到佛還故國,度釋種苾刍及優波離Upa^li。與『衆許摩诃帝經』相合(卷一──九)。 2.廣說宿緣──五苾刍得度‧六年苦行……阿難陀(卷一一中──一叁中)。 3.提婆達多Devadatta修得神通‧索衆‧籌畫破僧‧……放醉象‧破僧‧舍利弗率衆歸佛(卷一叁中──二0中)。 4.佛化阿阇世王Aja^tas/atru(二0卷終)。文義不完全,有缺佚,應依『沙門果經 [P319] 』來補足。 5.阇王不再信提婆達多‧殺羅漢尼,佛記地獄一劫‧提婆達多還故國‧求作王‧求耶輸陀羅Yas/odhara^‧毒爪害佛‧墮地獄‧舍利子等往觀(卷一0)。 6.優波離問破僧(卷一一──一一中)。

  

  Ⅱ「毗奈耶雜事」,義淨譯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全部四0卷,部帙龐大。『雜事』分爲八門,每門十頌。因緣的敘述很詳細,又以「內攝頌」,附加了…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五章 摩得勒伽與犍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