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五章 摩得勒伽与犍度▪P10

  ..续本文上一页的差别;破僧与和合僧的罪福。

  

  八、「仪法犍度」Vatta-khandhaka:有关比丘的日常生活:客比丘、旧比丘、远行、食堂、乞食、阿练若、卧坐具、温室、厕所,及师长与弟子的「仪法」,共「五十五事」(4)。

  

  九、「遮说戒犍度」Pa^t!imokkhat!hapana-khandha:比丘犯罪覆藏,如来不再布萨说戒为缘起。对于认为比丘有犯而遮止说戒,如法不如法的分别。应审慎举罪,勿引起僧伽的纷诤别异。

  

  一0、「比丘尼犍度」Bhikkhuni^-kh.:女众出家的缘起;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 Maha^paja^pati^-gotami^,受「八重法」而得具足戒。其他有关尼众的特殊规定。

  

  一一、「五百犍度」Pan~casatika-khandha:摩诃迦叶Maha^kassapa发起,于王舍城,举行如来遗教的结集(第一结集)。中有阿难A^nanda传佛遗命──小小戒可舍;阿难被责;富兰那Pura^n!a从南方来,对饮食规制不同意见的记载。阿难受优陀延王Udena 及宫人们的布施。以梵坛法处罚阐陀Chanda的故事。 [P307]

  

  一二、「七百犍度」Sattasatika-khandha:佛灭一百年时,毗舍离有受持金银等十事非法,引起东西方的大诤论。西方集七百比丘,到毗舍离,共同集议,终于宣告十事为非法。称为「第二结集」。

  

  上来二二犍度,是巴梨语的『铜鍱律』「犍度部」的概述。

  

  

  注【38-001】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五九一──六二六),对现存各部律的犍度部分,详细的分别内容,可为参考。

  注【38-002】对读『长部』『大般涅槃经』(南传七‧四六──六五)。

  注【38-003】『铜鍱律』「小品」(南传四‧二二三)。

  注【38-004】『铜鍱律』「小品」(南传四‧三四一)。

  

  

  

  第二项 四分律

  『四分律』的犍度khandha部分,与『铜鍱律』非常接近,也分为二二事。前二0事,名为犍度;而后二事,称为「集法毗尼五百人」,「七百集法毗尼」,没有称为犍度。虽有这些差别,大概说来,与「铜鍱律」是相近的。

  

  一、「受戒犍度」,与『铜鍱律』的「大犍度」相当。二、「说戒犍度」,就是说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犍度,与『铜鍱律』的「布萨犍度」相当。比丘犯而覆藏,如来不再为大众 [P308] 布萨说戒──这是『铜鍱律』「遮说戒犍度」的缘起,『四分律』却移在这「说戒犍度」的中间。三、「安居犍度」,与『铜鍱律』「入雨安居犍度」相当。上来的三犍度,属于『四分律』的第二分(卷三一──卷三七中)(1)。 四、「自恣犍度」,与『铜鍱律』的「自恣犍度」相当。。五、「皮革犍度」;六、「衣犍度」;七、「药犍度」;八、「迦絺那衣犍度」:这都与『铜鍱律』的「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絺那衣犍度」相当。 九、「拘睒弥犍度」;一0、「瞻波犍度」:与『铜鍱律』的「拘睒弥犍度」、「瞻波犍度」相当。一一、「呵责犍度」,与『铜鍱律』的「羯磨犍度」相当。一二、「人犍度」,与『铜鍱律』的「别住犍度」相当。一三、「覆藏犍度」,与『铜鍱律』的「集犍度」相当。 一四、「遮犍度」,与『铜鍱律』的「遮说戒犍度」相当,但没有缘起(移在「说戒犍度」中)。一五、「破僧犍度」;一六、「灭诤犍度」;一七、「比丘尼犍度」:都与『铜鍱律』的「破僧犍度」、「灭诤犍度」、「比丘尼犍度」相当。一八、「法犍度」,与『铜鍱律』的「仪法犍度」相当。从「自恣犍度」到「法犍度」,共一五犍度,属于四分中的第三分(卷三七中 ──卷四九)。 一九、「房舍犍度」、与『铜鍱律』的「卧坐具犍度」相当。一八、「杂犍度」,与『铜鍱 [P309] 律』的「杂事犍度」相当,但内容大有出入。试分为六段来说明:1.从钵、刀起,到栴檀钵── 宾头卢Pin!d!ola-bha^radva^ja现神通取钵止。2.如来在十五日中,大现神通;并说慧灯王本生。3.从贵价钵起,到担物止。4.建塔,种种供养,并说迦叶佛Ka^s/yapa大塔事。5.从覆钵起,到持刀剑止。6.优陀延王Udayana于宾头卢起恶心,为慰禅王Ujjayaini^所捉;后偕王女逃回,大迦旃延Maha^ka^tya^yana为王说法。佛为比丘们说「大小持戒犍度」。 1.3.5.──三段,大抵与『铜鍱律』相近。2.如来大现神通,与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的『杂事』相合。6.优陀延王事,也见于『杂事』。「大小持戒犍度」,与『长部』『沙门果经』,佛为阿阇世王Aja^tas/atru的说法相合(2)。4.『铜鍱律』缺。『四分律』特详与塔有关的譬喻与规制(3),与重视供塔的功德有关。 二一、「集法毗尼五百人」,与 『铜鍱律』「五百犍度」相当,但缺富兰那Pura^n!a与阐陀Chanda的故事。二二、「七百集法毗尼」,与『铜鍱律』的「七百犍度」相当。从「房舍犍度」以来,属于四分中的第四分(卷五0──卷五四)。

  

  

  注【39-001】依宋、元、明各本。『大正藏』本,「自恣犍度」分属第二分与第三分。

  注【39-002】『长部』『沙门果经』(南传六‧九四──一二八)。

  注【39-003】「杂犍度」而外,「受戒犍度」,佛为贾客兄弟说发爪塔的功德(大正二二‧七八二上──七八五下)。『 [P310] 四分律比丘戒本』,增列有关佛塔的学法(大正二二‧一0二一中──下),都与部派的思想有关。

  

  

  

  第三项 五分律

  『五分律』与『铜鍱律』、『四分律』,同属于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的系统,所以较为接近。但『五分律』中,与「犍度」khandha部相当的部分,如与『铜鍱律』及『四分律』相比对,至少有四点主要的出入:1.『五分律』与犍度相当的,共二一法。不称为犍度而称为法dharma,恰与『十诵律』相合。2.二一法,与『铜鍱律』的二二犍度,及『四分律』的二0犍度,及二种「集法毗尼」,虽然大致相当,而实大有开合、增减的差别。3.『五分律』所说,文字取省略的态度,每说「皆如上说」等。这是原本如此,或者为(江东爱好简略的)译者所省略,虽不得而知,但到底是『五分律』的特色。4.与佛及弟子的事缘相结合的,与『铜鍱律』相近,而多有不同;『四分律』却有近于『十诵律』的倾向。『五分律』二一法的内容,大略如下:

  

  一、「受戒法」;二、「布萨法」;三、「安居法」;四、「自恣法」;五、「衣法」;六、「皮革法」:这与『铜鍱律』的「大犍度」(『四分律』 「受戒犍度」);「布萨犍度」(『四分律』的「说戒犍度」);「入雨安居犍度」;「自恣犍度」;「衣犍度」;「皮革犍度」相 [P311] 当。七、「药法」;八、「食法」:这二法,在『铜鍱律』与『四分律』中,是合为「药犍度」的。在佛法中,饮食也只是药物一样,不得已而用,以免除身体的疲倦苦痛而已。九、「迦絺那衣法」,与『铜鍱律』及『四分律』的「迦絺那衣犍度」相当。──以上九法,为五分中的第三分(卷一五──二二)。 一0、「灭诤法」,与『铜鍱律』的「灭诤犍度」相当。一一、「羯磨法」:『铜鍱律』也有「羯磨犍度」,但内容的广狭不同。「羯磨法」说:1.犯僧残的,或覆或不覆,或再犯,或犯别罪,应予以摩那埵、别住、本日治、出罪的处分,与『铜鍱律』的「集犍度」,『四分律』的「人犍度」相当。2.拘舍弥诤事,与『铜鍱律』及『四分律』的「拘睒弥犍度」相当。3.因非法举罪,而说羯磨的如法不如法,与『铜鍱律』及『四分律』的「瞻波犍度」相当。4.接着说呵责羯磨、驱出羯磨、依止羯磨、举罪羯磨──不见罪举,不悔罪举,不舍恶邪见举。又明呵责羯磨、下意羯磨的事缘与处理。这一部分,与『铜鍱律』的「羯磨犍度」,『四分律』的「呵责犍度」相当。──以上二法,为五分中的第四分(卷二三──二四)。 一二、「破僧法」,与『铜鍱律』及『四分律』的「破僧犍度」相当。一三、「卧具法」,与『铜鍱律』的「坐卧具犍度」,『四分律』的「房舍犍度」相当。一四、「杂法」,与『铜鍱律』的「杂事犍度」相当。「杂法」也说佛塔的供养。禁寐王十一梦,及为迦叶佛起大塔事,近 [P312] 于『四分律』的「杂犍度」,而事缘增详。一五、「威仪法」,与『铜鍱律』的「仪法犍度」,『四分律』的「法犍度」相当。一六、「遮布萨法」,与『铜鍱律』的「遮说戒法」相当。但仅有比丘犯而覆藏,如来不再为布萨说戒的事缘。这部分,『四分律』在「布萨犍度」中。一七、「别住法」,与『铜鍱律』的「别住犍度」,『四分律』的「覆藏犍度」相当。 一八、「调伏法」,『铜鍱律』与『四分律』的犍度部,是没有这一部分的。本书第四章曾有所说明:『五分律』的「调伏法」,本为特殊事项,「犯不犯分别」的判决实例。与『僧祇律』「杂诵跋渠法」的「毗尼断当事」相当。后来,或扩编为别部,那就是『四分律』的「调部」,『十诵律』的「毗尼诵」(的一部分)。或在「波罗提木叉(经)分别」Pra^timoks!a-vibhan%ga 中,分别编入波罗夷pa^ra^jika^、僧伽婆尸沙sam!g…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五章 摩得勒伽与犍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