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釋(常照法師)▪P3

  ..續本文上一頁林寺中說法,目犍連不去講堂聽講,卻在自己靜室聞法,在相差幾百公尺中,佛陀的音聲,在他的耳中聽到,也非常清晰。爲了試探佛陀法音到底傳多遠,就運用神通力量,去到遠離娑婆世界數十億佛國的地方,那個佛國世自在王如來正在說法。

  當他聽世自在王如來之法音時,娑婆世界佛陀法音他也聽得非常清楚。當世自在王如來法音講完時,其中一位菩薩向世自在王如來報告說:「如來!不知何處爬出一條人蟲。」世自在王如來說:「他是娑婆世界,釋迦佛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他雖然矮小,但是你們不要輕視這位尊者,他有大神通、大威德,他遊諸國土,行化自在。身體矮小,是國土衆生業力所感。」原來「世自在王如來」的國土,所有的菩薩和衆生,身體比娑婆世界衆生大幾百倍。

  世自在王如來話說完後,叫一聲:「尊者!你來我的國土是爲了試聽釋迦如來的說法音聲遠近,可是你千萬不可這樣想,諸方佛陀威力,不是凡夫、二乘所能了知,因爲佛陀法音遍布虛空,而衆生諸根境界有遠近,用分別我執之心,怎能測試佛陀法音。」後來目犍連受開示,覺得非常忏悔。

  有一次佛陀祖國迦毗羅城,遭受憍薩羅國琉璃王侵略,這次戰役幾乎把釋迦族完全消滅。當琉璃王領五百萬大軍圍困迦毗羅城時,什麼人都無法通行,目犍連就想在釋迦族中救出五百名較優秀人衆,他就騰空以神通力,把缽攝裝五百名人士出城,當他出城把他們放出時,這五百人完全化爲血水,衆弟子去請教佛陀,佛陀就說明這段戰事的前因後果,也說明了神通抵不過業力。

  尊者一生負起弘法利生責任,有一次在弘法途中,經過伊斯門梨山下,被幾十名裸形外道,從山上推下大石擊殺而死亡。身體碎爲肉醬。諸比丘對于目犍連殉教,都非常傷心,就去請示佛陀,爲什麼這位大行、大神通尊者,會死得那麼悲慘。佛陀就說明,他過去生中捕魚爲生之果報,也重新說明神通敵不過業力的事實。

  「舍利弗」:當初佛陀弟子中,舍利弗算是智慧第一。前年講心經時也大概有介紹過。他誕生在婆羅門的家庭,父親是一位有名的論師,當他的母親懷有他時,他母親智慧超過已往,據說是受胎兒影響。

  舍利弗八歲時,就能通解當初印度一般書籍,也升上論師寶座,常和當時有名論師辯論,就出盡風頭。二十歲時出外學道,追求真理,首先拜有名的刪阇耶爲師,不久感覺刪阇耶學識不足,就和同學目犍連創辦另一學團,因爲他二人學問、思想、志趣差不多,都有追求真理意願。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遇到佛陀弟子阿說示(馬勝)比丘。舍利弗看到阿說示莊嚴態度,以及舉止威儀,就向前問他拜何人爲師,修何法才能得到這般威儀,阿說示即說明師父釋迦牟尼佛,以及介紹平常老師所講的法義。舍利弗聽後,平常一些解不開的道理,忽然間都了解了,就約定時間去禮拜佛陀。

  舍利弗回到住處,把阿說示口中的佛陀,以及法義向目犍連轉告,目犍連也非常感動,第二天就領了諸弟子,來到竹林精舍皈依佛陀。

  當初須達多長者,在舍衛城,以黃金買下祇陀太子花園,建造道場時,須達多長者要求世尊,派一位大德修士來督導工程,並且要能降伏外道徒衆,世尊就派舍利弗往北方舍衛城去完成這件任務。

  精舍動工不久,即有很多外道來求長者打消建精舍意願,並放棄信仰佛陀。長者當然不聽外道的話,外道軟硬兼施,以讓須達多長者接受,又放風聲要和佛弟子辯論,舍利弗就和外道約定時間開辯論大會,外道推選十位代表,而佛弟子中只有舍利弗一人。這場辯論大會結束後,有很多外道皈依佛陀,建道場的工程才順利進行。

  在僧團中以智慧啓發衆生認知正法,助理佛陀弘揚正教,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算居首位。當他將近八十高齡時,他不以爲老,還不辭辛勞的請求佛陀,准他到處雲遊教化衆生。

  舍利弗比世尊早涅槃,當時佛陀在毗舍離城時,向大家宣布,叁個月後自己進入涅槃,舍利弗得到消息後,心裏想:「過去諸佛,上首弟子,都是比佛陀早入涅槃,我是世尊的大弟子,所以應該早入涅槃,他就去請示佛陀,請世尊允許。」佛陀答應了,教他和諸弟子辭別,並爲他們作最後說法,他以最後一次開示鼓勵,就回到他的故鄉辭別百歲高齡母親,而後在他出生的房間安靜的涅槃。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她是佛陀姨母,譯中文爲大生主,或大愛道。當初佛陀母親摩耶夫人,生産佛陀後七天就別世,往生忉利天,後來由這位姨母波阇波提養育。

  佛陀證道後五年,淨飯王駕崩,波阇波提領皇宮所有的宮女,來到僧團,請求佛陀允許她們出家,佛陀不准,她再叁的請求,佛陀還是不肯。後來佛陀怕這位姨母糾纏,就帶領弟子離開毗舍離城,到那摩提尼精舍去弘法,波阇波提就集合五百名宮女,剪去頭發,赤腳也追趕來,經過二十多天趕到那摩提尼精舍,而這五百名女人,都穿比丘尼服裝。她們滿身都是灰塵,也滿面淚痕。這時阿難陀嚇了一跳就問她們:「爲什麼這樣做?」  波阇波提回答說:「爲了追求佛道,所以棄家遠來請求剃度,如果佛陀不答應,我們就集體死在這裏。」

  這時阿難去請求佛陀答應她們出家,可是佛陀還是不肯,因爲恐怕女人出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經過一番討論後佛陀才答應,也因此阿難受到女衆敬愛。

  「須達多長者」:又名給孤獨,他是在家居士,所以稱爲優婆塞。他在王舍城時和佛陀結緣。他爲了要佛陀來舍衛城弘法,以黃金爲祇陀太子鋪地,換取花園,就在這處建道場,供佛陀布教。

  「毘舍佉母」:譯爲鹿子母,她有一兒子名鹿,所以稱爲鹿母,又稱毗舍佉夫人,不知何因,她生叁十二卵,卵中生出一小孩,而小孩名叫鹿。

  「跋陀婆羅」:譯中文爲賢護,是一位在家菩薩,爲什稱爲賢護?就是這位菩薩具足大賢德行,常護念衆生,以佛法引導衆生入聖賢位,所以尊爲賢護。

  據大寶積經一○九卷,賢護長者會記載:「在當時,賢護是王舍城一位巨富商人長者的兒子,名叫跋陀羅波梨,威力好象能震動大地,因宿世因緣,身體非常柔軟,他所受之快樂果報,連忉利天之帝釋天王都不能比,財富人間無人可比,家中常鋪設六萬條以上的●,有六萬婇女,端正殊絕,每餐時有六萬菜羹好象天●。家中有六萬車辇,富有裝設世不能比。他爲什麼有這樣的殊勝的果報?」  佛陀說:「往昔有一位如來出現在世間,叫﹃樂光多陀阿伽度﹄,賢護當時,在這位如來的身邊,是一位聲聞僧叫﹃法髻﹄。法髻持戒多缺失,可是善于說法,常爲衆生開示法義,音聲清晰明朗,聞法者人人心生歡喜,個個不墮惡道,他以法施因緣,九十一劫生爲天人,得端正富貴之報。」

  佛陀再說:「賢護爲什麼有六萬殊勝妙車?就是在樂光佛時代,做大法師的當時,常常把他所有的布施給其它乏力的持戒僧,又爲他們造鞋、靴履等等,以此功德感妙車如意果報。」

  佛陀又說:「過去有佛,叫﹃迦葉多陀阿伽度﹄,曾經對賢護說:未來世有佛,名﹃釋迦牟尼﹄,祂會爲汝授記。」

  「文殊師利法王子」:譯爲妙吉祥。「法王子」者,是爲文殊菩薩早應該成佛,爲了紹繼佛身,不令斷絕,所以作釋迦佛陀之脅士上座,助佛教化衆生,是爲第一法子,所以名爲法王子。

  文殊菩薩在佛法中,被尊爲「覺母」,覺母者佛母,是成就大覺佛陀之母。放缽經說:「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喻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之父母。」

  其實文殊菩薩,在久遠劫前成佛,爲「龍種上如來」,今爲北方一個叫「常喜」的國土,做當世佛陀,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文殊菩薩爲了協助釋迦牟尼佛,救度娑婆世界的衆生,所以又在娑婆示現菩薩相之因位,未來成佛時,名爲「普見如來」。聖者騎獅,表示智慧威猛。

  「天、龍、夜叉、幹闼婆等」:是爲八部衆。

  一、天衆:欲界、色界、無色界等天人。天人之身具有光明,所以稱爲天。

  二、龍:是畜生屬水族類,如法華經列八大龍王。

  叁、夜叉:飛行空中之鬼神。  

  四、幹闼婆:爲帝釋天之樂神。

  五、阿修羅:譯爲非天,此道衆生果報似天,而非天道,所以稱非天。又譯爲無端正,因容貌醜惡,所以稱爲無端正,共有四類,稱四生阿修羅。  

  六、迦樓羅:譯作金翅鳥,兩翅展開有叁百六十萬裏,撮龍爲食。

  七、緊那羅:譯作非人,似人而頭上有角,也是帝釋天之樂神(歌神),奏法樂之樂神。  八、摩侯羅伽:譯爲大蟒神,或譯爲地龍。此八部人眼不能見,所以又叫冥衆八部,八部中天龍比較殊勝。

   世尊廣說諸陀羅尼

  【經文】

  爾時世尊,出廣長舌相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無量化佛,是諸化佛異口同音,皆說清淨諸大菩薩甚深不可思議諸陀羅尼法,所謂:阿難陀目佉陀羅尼,空慧陀羅尼,無礙性陀羅尼,大解脫無相陀羅尼。爾時,世尊,以一音聲,說百億陀羅尼門。說此陀羅尼已,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彌勒,聞佛所說,應時即得百萬億陀羅尼門,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

  【白話】

  這時候世尊看大衆已經到齊,于是從自己的廣長舌相中,放出舌光,光中示現千條光明,每一光明有千種色彩,每一色彩,有無量化佛,佛陀所示現的無量化佛,皆異口同聲,說出十地的清淨大菩薩們,都有證得甚深而不可思議的陀羅尼法門,包括阿難陀目佉陀羅尼、空慧陀羅尼、無礙性陀羅尼、大解脫無相陀羅尼等。這時世尊以一種音聲說出百億陀羅尼法門。百億陀羅尼說後,法會中有一位菩薩叫彌勒,聽佛陀說後,實時證得百萬億陀羅尼法門,而後隨即從座位起來,把衣服整理後…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釋(常照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