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也不可能有佛本事大吧。反過來說,如果我一個普通出家人都靈的話,佛就更靈了嘛,對不對。
如果你不照著佛法去做,那我即使有一點本事也救不了你,佛都救不到你,我還能救得到你啊。我告訴你佛法,你按照佛法去做,那佛就會救你。後來又發生了類似這樣的一樁事情,那年冬天法王圓寂了,我們寺廟的活佛早晨就來接我,叁部吉普越野車,我一直在前面,活佛押後。
到了色達縣範圍,發現油不多了,就找地方加油,油沒加到准備上路時,我們押後的這部車正好趕上來超過去了,哦,高興壞了,一路都是他在押後,這下領先了,一路奔,我們追也追不上。當車開到色爾壩,在一個拐彎的地方有座橋,這個時候我們已經靠近他了,結果我們看著我們這部車,從橋這邊彎都沒拐直接就下去了,藏地的山還是很陡的。
我們車一刹住,我馬上跳下車,就看到那輛車從上面“撲通”掉下去,撞到下面一個平地,“咚、咚、咚”抖了幾下,又往前一滑,滑到懸崖那去了,翻著跟頭下去了,我站在上面其他辦法沒有的,只有念“嗡嘛尼貝美吽”,“嗡嘛尼貝美吽”,“嗡嘛尼貝美吽”,看著那個車“咕咚咚,咕咚咚”這樣翻下去了,從山上掉到水裏去了。冬天橋下冰結得厚厚的,“嘭”一聲車把冰砸碎了,車子就側在水裏了,車窗玻璃也破了,駕駛室一側的人都被壓在水裏,那位活佛坐在司機後面,正好被壓在水裏面,車窗前面的擋風玻璃破了,司機從前面爬了出來,前面還坐著活佛的一個侍者,坐後面的那個侍者正好壓在活佛身上,把活佛壓在水裏了。
那兩個侍者一個是我們漢地的,一個是藏地的,兩個侍者在自己的上師遇到急難的時候,反應是截然不一樣的,我們漢地的這個侍者先想的是“哦!我的經書、我的經書------”,先想到他的經書;藏地的那個侍者是“上師啊!上師啊!上師啊------!”先想到上師,你看兩個人想到的不一樣。
司機從前面爬出來,活佛坐在後面,人還在水裏,真的很危險,在水裏面憋兩分鍾就會窒息死的,連拉帶弄好不容易啊,我在岸上我也幫不上忙,跑下去也來不及,只有站在那裏“嗡嘛尼貝美吽”、“嗡嘛尼貝美吽”、“嗡嘛尼貝美吽”……,看著他們,司機出來了,侍者出來了,把活佛拉出來了。當時零下二叁十度,從水裏一出來衣服就結成冰了,司機的一個小手指被玻璃劃破了,其他人一點也沒傷。
什麼只有司機傷了?這也是懲罰,他一路走一路喝酒,這飲酒害大事,反應遲鈍了嘛,該拐彎不拐彎,直接下去了。這是親身經曆啊!很恐怖的。這樣不單單沒車毀人亡,連車子都好好的,只有玻璃破掉了,修修弄弄就好了,人更是沒傷。後來到一個藏民家裏烤火換衣服,結果蠻好。
活佛怕上師擔心,跟我說“不要跟老喇嘛說”。不要跟自己的上師說。跟自己的師父都要報好的事,不要報不好的事,我們這個漢地反過頭來都是報不好的事,“師父唉我家怎麼不好,你加被我家”,有幾個是來報告好消息的:我學佛進步了,我戒除貪嗔癡了,我家裏人被教化了幾個,有幾個是這樣講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師父唉救救阿拉了”,不一樣的,區域性差別。
所以我說漢地的出家人實在不容易。我們講六字大明咒,講了我自己幾個親身的感應,六字大明咒威德大不大?觀音菩薩威德神力大不大?不可思議啊。尤其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釋迦佛一次一次介紹,閻浮提衆生尤其要多念“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印光大師也是這樣,他說沒什麼事很順的話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你生病有急難就要求觀音菩薩了。
念“開咽喉真言”時,要把外面的礦泉水的這個形象輸入到心裏面,想著這個亮晶晶的、滋潤的、解渴的水的特質,水的德。水有水的德,把水的德通過你的聖人般的心,傳遞給那些叁惡道衆生,才能解救他,直接給他水是喝不到的,因爲他沒有那個福報。鬼看到水是膿血,地獄衆生看到水是火,業感不一樣。
“開咽喉真言”也是,要是懂這個道理,每個人都能放蒙山了,每個人都能觀想,水哪裏沒有呢,心哪裏沒有呢。只要把水放到心裏面,再在心裏面放光,衆生就得到了,每個人都可以坐臺了,我這是真傳啊。我們一邊念一邊就觀想水晶瑩的光射出去,然後水的德性,滋潤的德性、清涼的德性,水的這種德通過你的心射給衆生,衆生就滅除火焰,咽喉就打開了。現在就觀想水在你的心裏,水的滋潤、流動、清涼,還有晶瑩的燦燦的光。平時連喝口水都要留心,不留心叫你觀想,觀想不出來。
既然能夠救濟叁惡道的苦,開他的咽喉,能不能幫助自己啊,如果自己地獄的惡業,叁惡道的惡業已經慢慢成熟了,你能這樣觀的話也消自己的惡業。“叁昧水忏”,這就近似于叁昧水,所以極樂世界叫八功德水。爲什麼叫八功德水,極樂世界是精神世界,是佛的完全淨化了的世界,這個世界裏面,水呈現出八種德來。
我們現在業障,明明水有八種德我們也喝不出來,也得不到八種德的受用,不要說障佛性,連水的德性都被障住。反過來說這樣觀想也滅自己的惡業,可以治病,念“甘露水真言”,病、惡疾都會消除,佛法是如意寶珠啊。
四無量心,皈依叁寶之後要把心調到正規的狀態,爲了獲得快樂,我們要具足快樂的因;要想離去痛苦的話,應該舍去痛苦的因。真正的樂是沒有痛苦夾雜的,無苦之樂是沒有副作用的。怎麼樣能夠開顯自己的佛性呢,離親疏,舍去對親的執著,對冤家的嗔恨,你心住在平等的時候,佛性就會顯出來。這是我們修四無量心的標准,不但我這樣修,也願一切衆生都這樣修。
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更高貴的心,成佛的心,佛過去也因爲發了這個心,而逐漸修行成佛的。所以我們現在雖然是凡夫,但是發了這個心,按照次第去修學,我們也可以成佛。這裏既有對我們的肯定、祝福、贊歎,同時也提醒我們。我們在座的很多都去過五臺山,“文殊菩薩在五臺山我怎沒看到啊?”所以有的人就將信將疑,“文殊菩薩是在五臺山嗎?佛法有用嗎?我來叩頭、我來燒香了,我頭香也燒了我也沒發財呀?”這世間的人啊!我舉個例子,舉個例子才會明白這個道理,否則聽了“是啊我也是這樣想”,也沒有辦法去說服其他的人。
你像我們中國現在很多地方要脫貧。要脫貧,是直接給他糧食、給他錢讓他脫貧,還是教給他技術,種植啊、手工業啊一些致富的技巧。給他什麼?是不是給他技巧,教他謀生的手段,對不對?過去甯波人學生意,叁年學徒學好了,師父教你一個技巧,謀生的技巧。不是師父直接發工資給你,沒有的。甯波人過去學徒叁年一分錢都沒有的,學生意非常刻苦。所以甯波人會成爲浙商,就是因爲這個功底好,講道德。
你這個小孩子沒有道德的,叁年學徒師父不會帶你的,不會給你路的,給你錢不給你路有什麼用啊,錢要花掉的嘛,給你路才是真的呢。你說佛菩薩來救我們,佛菩薩直接把我們拎到天堂上去,還是給我們一條路,讓我們戒惡修善,自己修好,還是把我們拎到天堂上好?教我們方法啊。文殊菩薩不象我這麼啰嗦,文殊菩薩講的都是最甚深的法,只要你學,馬上就可以的,定會轉凡成聖的。
所以要先轉化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如果能夠轉化,那我們就得救,佛的力量完全展現出來。不是說佛菩薩給我一大堆黃金,馬上難看變漂亮,不是這樣。如果我們不受教,那自然規律。因爲輪回、受窮,我們的種種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不是佛給我們的,不是佛要懲罰我們,是不是這個道理。
別以爲我們不得了了,我自己會修了,當我們有一點好的念頭,佛菩薩高興啊,這個徒弟好,然後就拉著我們往上走啊。你看我們來念經,念兩天經、叁天經,經還不知道什麼意思呢,唉身體好了,是你念經念出來的功德嗎?是佛的力量,法的力量。
爲什麼這個世間還有車禍、還有癌症,還有種種、種種的不幸。不是有佛,佛都在嗎?釋迦牟尼又沒有滅度,恒久在世上,諸佛菩薩都在,爲什麼不救?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機會教育。他已經生癌了,已經這樣了還不反省,他真的反省了還是可以救他的,這個道理非常重要,這你就理解了。
佛大慈大悲救我們,佛也有方法的。佛如果不是以智慧來施設他的慈悲的話,衆生也是很難真正被救度的。所以你看佛菩薩多不容易啊,我們不要簡單的來下結論,佛菩薩給了我利益了佛菩薩就有,沒有給我那你就沒有,不是那麼回事。如果一個人只到這個程度,就像一個學徒的一樣,發了工資跟你學徒,不發工資不跟你學徒的。
我們現在爲什麼甯波商人出不來了,被溫州替代了,現在溫州商人和甯波商人還在爭呢,到底誰代表浙商,比不過溫州的。我們甯波算能吃苦了,但是吃不過溫州人的。他們雖然文化知識不多,但是社會知識豐富,知道社會需要什麼,市場在那裏。
那時候笑他們是暴發戶啊什麼的,但是現在不是了,父母沒文化,送孩子讀大學,讀博士、出國留學繼承家業。這些都是反省,引申出來。好!不多引申了,再引申下去到四月初九了。《法華經》于一字可以引申無量義,所以念文殊菩薩多去思維這些智慧,念文殊菩薩心咒,發音要准確,特別是小朋友開智慧。
“變食真言”,“嗡”令食物轉爲清淨;“阿”變成廣博無量,遍滿虛空;“吽”全部變成了佛的力量,只要吃到聞到就解脫。“嗡 阿 吽”——“嗡”代表佛的身;“阿”代表佛的口;“吽“代表佛的意,一切衆生在這樣的食物加持下,都入佛的身的德,口的德,爲諸佛的意的願力所攝持。
衆生既受用這個食物,但是“以無耽執受用已,即證無我平等義,願得無生法性身”。這個句子很重要、很重要啊,就像大家來這個地方求法,有的人就覺得“師父這次來我也沒有時間跟你見面,我也沒有時間問你法啊”。
請問:是你問我法,我給你的法大,還是現在法華盛會這個法大?
在我們這個天地之…
《浴佛節火供開示(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