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俞淨意公遇竈神》。 俞淨意公以前是虛僞的,後來竈神揭露了他的虛僞之後,他懇切刻苦地改正,把自己名字改成“淨意”,從心念上去淨化自己。這樣沒幾年京城裏面有個大官,要爲自己的兒子找老師,就到民間來暗訪有道德的老師,結果就訪到俞淨意老先生。以前他屢考不中,叁年一考,考了十幾次也沒考中過,但是真心地修道德了,幾年命運就改變了,大家都推舉老先生。
然後這個官就把他請到家裏來,一談一問果然是有道之人,聘爲自己孩子的老師,他教孩子,孩子確實得利益,然後再介紹給其他更高的官,包括宮裏太監收養的幾個孩子,還有宰相的孩子也請他教。而且還薦舉他去考功名,本來他沒有資格考的,因爲過去考試製度是一級一級考上去的,但是發現他有德有才就直接推薦他,結果考中進士。然後再推薦他進翰林院學習,你看有道德馬上就不一樣了。
所以古代是尊重道德的一個社會,爲什麼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爲書裏有聖賢之教,“文以載道”。可以知道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對道德的尊崇,所以我們慢慢把它恢複過來。
黨中央呼籲了多少年了,恢複傳統道德,因爲傳統道德的遺失是我們中國最大的損失,這個損失我們不能指望一代兩代人把它補回來。不是像造一個廟,很快就能建好,物質上的東西恢複很快。
我們中午講到天甯寺梵呗,已經被列爲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産,連佛教裏面一個支分的梵呗藝術都變成非物質文化遺産了,那佛教本身呢?佛教本身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古建築也被列爲我們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古代建築的一些寺廟、古建築裝飾、古代的繪畫都被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産,更不要說佛教的核心思想。從前面第一個講的打坐,打坐原來還有這麼好,不單單可以開智慧還可以美容。我這裏面很多系統性的東西。像飲食,人除了簡單的攝取物質的飲食之外,人之所以爲人最主要的是因爲有文化的飲食,民族積累的一個文化的飲食,所以五千年的文明不能夠遺失掉。
在國外我親眼看到一些海外的華人,小孩,因爲他們慢慢沒有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了之後,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外國人,長相都變掉了,思想更變了。這讓我想起那個“狼孩”,完全是人的血統人的基因,但是和狼在一起,不僅僅是因爲喝狼奶,要是爸爸媽媽給他喝牛奶喝狼奶,野生狼奶大概營養很好呢,爲什麼他就變成狼孩了呢?因爲他沒有人的教育,沒有人的文化氛圍,文化飲食這個很重要。
我們的生命能夠健康的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除了有維他命,碳水化合物之外還需要文化,這個文化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宗教。宗是萬法歸宗,一切萬法的核心。這個如果沒有的話,這個國家就沒有道統,人類沒有靈魂,生命沒有終極的追求。這個追求不是爲這生,也不是爲一生二生,是爲畢竟成佛所追求的。
人生有了這樣一種長遠的菩提心,他才會出俠義英烈,才會出忠臣良將。這樣的人,爲了衆生爲了國家甯願舍去自己的利益,這是屬于生命更高層次的精神領域的生命,古人說浩氣長存。這個身體是要死的,浩氣是不死的,精神的世界是不死的,人到文明的狀態的時候,不再僅僅只爲這個軀體的生存而活,他的生命已經重點偏重于精神的層次了。反過來說人如果泯滅了精神的範圍,只顧及到生命的身體局部,只顧及住房、汽車、我的享受、我的待遇的話就會很恐怖:等于六十多億人在瓜分地球,牛吃完了吃馬、馬吃完了吃驢、驢吃完了吃豬、豬吃完了狗、狗吃吃完了貓、貓吃完了吃魚、魚吃完了吃蝦米……,瓜分這個地球。
六十億人如果都這樣的話,那比蝗蟲還厲害。人爲什麼這麼好吃,從哪裏來?貪心啊!克製不住口的欲望,以我爲核心,以短暫的生命假象爲真實,沒有活在精神領域裏,這種生命是很恐怖的生命。一切聖賢,我們中國古代老祖先能夠立身處世,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發自己的光,就是意識到這一點。
我們現在拍電視劇看到皇帝威風得不得了,不是的,古代的皇帝是要奉獻的,日理萬機,孤家寡人,操心天下事。皇帝是這樣,臣子也是這樣,過去人考官,不僅僅是從學問上考,科考的時候連續七天自己帶吃的帶喝的,然後馬桶也帶著。考場是全封閉的,在裏面吃住拉撒七天。這個過程當中除考文字考學問之外,監考官還要看這個人的人品,這個人有沒有毅力,能不能吃苦耐勞。不是說拿考卷考個一百分就讓你做官的。整體都要觀察,爲天下選良材。
所以古人才有那種氣度,有浩然之氣的文章詩作,千百年不朽。《登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精神,成爲我們祖先一代一代追求的人生目標。遠遠不是電視裏放的那些東西,就連出家人也不是象電視電影裏看到的那樣,現實當中的出家人完全不是那樣。
所以說我們要重新來認識這些曆史,重新來認識我們祖國、我們這個民族,乃至我們的東方文明,到底爲人類做出了什麼貢獻,這個舉世公認的文明,他給我們子孫留下了什麼財富。
這些文明已漸漸被我們敗掉了,我們現在是背道而馳,要反省啊!不但對佛教要反省忏悔,對老祖先也要忏悔,我們真是不孝子孫。我們是純種的中國人,但是優秀的傳統文化越來越少了。
我出去常常聽海濤法師講國語,我還要和他學學,有時他發音比我還標准一點,我們發音都不標准,我們很多人念“南(nan)無(wu)阿彌陀佛,南面沒有阿彌陀佛,西方才有”。傳下來的都忘掉了。很多古語的發音,多音字不能准確發音。更不用說繁體字,繁體字一簡化好了,中國整個一個文化斷層,因爲古文都是以繁體字保存下來的,這一下子過濾掉多少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們佛經是繁體字,還是不錯的,佛經讀讀會繁體字了,再看我們祖先的東西可以看懂了,所以佛教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王陽明是振興中國儒教文化的,他就是因爲在佛教裏明白了道理,在法師那裏聽法開悟了,回過頭來再去振興儒家,成爲理學大家。
道教裏面也是,王重陽是全真教之主,是丘處機的師父,因他道家一下子崛起,興旺了好多年,爲什麼?王重陽也是先在佛教裏修,聽法師禅師開示明白的,明白之後把《周易參同契》再一次解釋,先修性後修命,先發菩提心。然後他帶了幾個徒弟,成爲“北七真”。現在的泰山啊、崂山啊一直到武當山基本上都屬于全真教,北七真下面,丘處機創龍門派,劉處玄創隨山派,一直保存到現在。現在佛教不僅僅在中國範圍內,乃至整個世界的人類文明,如果用佛教去解讀,二十一世紀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一起來爲佛教做注解正好,否則還看不懂佛經在講什麼,兩千多年前佛在講什麼。
反過頭來說,人類自古至今以自身的文明來解讀佛教,在佛教裏得到領悟後,來服務這個世界。然後再來解讀,否則我們現在擁有的這些物質文明、科學成就,就猶如一把刀,大人用可以,一個不成熟的生命擁有一把刀是很危險的事情,你會不會讓你的小孩拿一把刀玩呢?我們現在擁有核武器,擁有先進的科學,人本身生命卻是很幼稚很幼稚的,我們現在講一個很平常的例子“吸煙”!抽煙絕對是一個幼稚的行爲,不是一個理智的行爲。人就這麼幼稚,更不要說搓麻將啊,這些耗費自己寶貴的生命、耗費光陰的事情。現在科學那麼發達,人類本身卻這麼幼稚,很危險的。
科技沒有什麼不好,辨證的唯物主義,辯證地看,這把刀雖然好,但人如果很幼稚那是很危險的。所以佛說“小兒添刀頭之蜜,有割舌之險”。現代文明所帶來生活的方便,是我們有目共睹的,每個人都享受著,但是同時潛伏了一個極大的危機在裏面,我們除了贊美二十一世紀空前的發達之外,我們還要看到這一點,如果不看到這一點那很危險的。
(蒙山施食儀軌開始……)
我們前面做蒙山施食,主要對那些十法界衆生,六道群靈來開示,現在主要是對我們人道的,諸位是人道的代表,六十億人的代表,坐在這裏。釋迦牟尼佛降生人世就是爲的這個: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給衆生(人類)“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令一切衆生“入”佛知見。什麼是佛?智慧的狀態,生命要有智慧的狀態,智慧的狀態是教育可以完成的,不是行政推廣的。佛不做皇帝,他知道皇權是行政的,用行政推廣是不行的,他甯願做一個苦行者,做一個教育者,現身說法。且不說他舍去極樂世界那麼尊貴的身體來到地球,就是來到地球他也是一個國王,人中之尊,最尊貴的人,但是他抛棄這些而出家。出家人稱乞士,印度叫比丘,中國翻譯是乞士。“乞”是乞食,“士”是士農工商,士是最高的。雖然出家人形象上像乞丐一樣,社會最低的,但是他的靈魂,生命的價值,在社會上是最值得人尊敬的,是最高的,稱爲“士”。
我們這次去泰國享受到出家人的待遇,所有人看到出家人畢恭畢敬地合掌,這種合掌我們練叁五年也練不出來的,對出家人發自內心的這種恭敬,在合掌中完全地呈現出來。在這個國家出家人最珍貴,因爲出家人首先是獻身者,他們可以隨時出家、隨時還俗,出家一個星期也可以,叁個月也可以。一個人一輩子至少要出家一次,普遍的是出家叁次。第一次出家是小的時候,七八歲、十來歲,以奉侍佛的功德來回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願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回報父母哺育長養之恩。中年再出家一次,爲什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承擔社會責任,以出家積累福報,獻身來供佛,灑掃啊、供燈啊、誦經啊,叁寶門中好修福啊。哪怕七天、一個月,包括皇帝也不例外,現在第九世皇帝也是出過家的。第叁次出家是在老年的時候,退休下來了,沒事搓麻將又不好,出家念經打坐多享受啊。有好多人說寺院真好,我老了退休了我也來,好像寺院是養老院一樣。泰國第叁次出家好多人就再不還俗了,一心一意深入經藏,泰國這個社會視出家是最高貴的,比皇帝還高貴,六千多萬人百…
《浴佛節火供開示(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