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滔滔苦海內叁寶爲舟航 焰焰火宅中叁寶爲雨澤

  這僧寶到底有什麼含義?其實呢我們很多的人,包括我今天如果在坐的有皈依多年的,我問僧寶含義的話,我想他也是講不太清楚的,爲什麼?因爲這叁寶本身的學問就很大,這佛寶、佛本身有法身的佛、報身的佛、化身的佛,這個法、報、化叁身佛總的來說一佛又具足叁個身體,他的體共用和應衆生的機,法也是這樣的。法的話,我們一般性的凡夫佛說什麼法,然後對于聲聞的羅漢來說佛說什麼法,對于初地菩薩說什麼法,甚至對二地一直到等覺佛對彌勒菩薩說什麼法,都是法了,對不對?我們光籠統的說法寶,但是具體的對我們這個世界,包括佛陀對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普遍的衆生佛說什麼法,也都有不同的內含的。

  本身這個僧寶,我們以爲出家人就是僧寶這也是一部分的。還有一個僧寶,在家人也能稱爲僧寶,這個有沒有聽說過?那個有標准的,開了悟的在家人,登地的菩薩雖然在家但已經是登地菩薩了,他也是僧寶,他講話也要聽的。所以這個僧寶裏面有很多的內容,包括我們出家裏面又分修道的僧、靜道的僧、正道的僧,乃至還有的出家人,它並不修道,只不過是吃飯。比如說這個人沒有人養活了,算了吧,給他剃個頭養活,他也不知道佛法是什麼,只不過有個地方住有個地方吃,問他什麼佛法他也不知道,叫啞養僧,但是雖然這樣子也是。所以佛又說,雖然這個樣子,你當真的僧人供養他還是會有福報。爲什麼,因爲真正的僧寶的功德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佛法僧叁寶其實內容還是很深的。

  我今天呢就是想告訴大家爲什麼我們要皈依叁寶,大家很多來要皈依叁寶,但是我要問你爲什麼,就不一定講的清楚呀。要有一個正確的皈依叁寶的發心,那你皈依叁寶的利益會很大,如果沒有正確的皈依叁寶的發心呀不一定,沒有正確皈依叁寶的發心不會珍惜你皈依叁寶的機會,所以皈依了之後,你不會利用這樣子叁寶弟子能夠努力的去開智慧,精進。所以一個人常常需要這樣一個很遠的眼光來給自己定位,這個時候比較能夠看清楚自己真實相是什麼。

  真相是什麼?生命的真相是什麼?比如我們現在坐在月亮上面看地球的話,根本看不到上海在那裏?就象我們看到月亮一樣,一個圓圓的那樣。爲什麼我們很多佛教徒手裏拿著念佛珠叫心月菩提,心月菩提,它其實就是提醒我們,有時候人生定位就象我們看清月亮一樣了。我們小時候都非常喜歡看星星、月亮等慢慢長大一點呢,都知道,哦,每看到一顆亮亮的星其實都是一顆太陽,一想,哦,那麼小一點點,一眨眼一眨眼原來那是太陽,這麼大。

  如果你能夠這樣子的看,看這個世界從這個世界高的、遠的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自己人生的時候,我們就會比較清楚自己在想什麼在求什麼。我們如果站在樓房上,我們看這個整個上海灘或者看這個街道下面的人來來往往,來來往往幹嗎,他們在幹什麼?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從生下來到現在,我們的人生到底是追求什麼呢,我們的人生到底對不對?

  人呢,做爲一個智慧的生命,大家想沒有想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前面講,從一個高的角度來看我們人的時候我們顯得很渺小。反過來呢,我們僅僅從自我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的話,哦,這個世界好象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一樣的,我是最重要的,其它都不太重要。是不是?平時生活當中的心態,你煩惱了,花也不再美麗了,有煩惱的時候就是這樣子。但是從前面一個非高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這個人的存在和不存在地球是不是一樣會轉動?會不會?會一樣轉動吧。但是我們錯在那裏知道嗎?爲什麼從高原的角度看會就比較清楚,然後我們平時就不太清楚,就現在這個境界裏面它錯在那裏?這個佛教裏面告訴我們,佛陀告訴我們錯在那裏,我們錯在“被覺和沈”,這是一個佛教的專業用語,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忘記了自己的佛性卻沈迷在自己的境界裏,所以每個人都變得怎麼樣,變得有生老病死。

  在座的很多人讀過心經,心是什麼?告訴我們,《心經》告訴我們,《心經》是什麼意思

  《心經》就是我們每個人心的說明書,這個說明書是誰寫的,作者是誰?作者是觀世音菩薩,他以誰爲對象來給我們講的?以舍利佛尊者爲對象,舍利佛尊者是我們每一位的代表,所以這個“心”作爲我們的說明書來說的話,裏面大家很多人都背了,心是什麼樣的,心是不增不減,心是不垢不淨,還有不生不滅,心原來是這樣的。但是我們每個人有沒有心,大家座在這邊肯定都有心,但是爲什麼我們的心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我們爲什麼漸漸的會白了頭發,爲什麼我們講佛法是了生死的,我們皈依佛,佛在那裏呀?我們因爲佛教很多人從哲學的角度上說佛教是無神論者,佛教非宗教,那既然這樣講,你們來皈依的時候就是宗教了。

  佛就是爲了讓大家不要依靠任何東西,然後佛連皇帝都不要做,然後明白了這個道理,廣泛的弘揚乃至經過兩千多年以後,特別到現在二十一世紀科技發達交通便利佛教已經傳播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我們平時,你說我們除了來皈依之外平時有沒有皈依啊?平時是有的了,皈依什麼?皈依錢、皈依感情,感情都包括了不管是男的是女的,如果夫妻之間沒感情那痛苦呀拼命要營造那種氣氛,感情的那個氣氛,甚至有的人會皈依公證處,認爲公證了之後大家會覺得比較可靠一點。

  平時都是在皈依的,所以今天的皈依是不是等同于你們以往的皈依的,皈依金錢,金、銀、財、寶那個叁寶。這個不是,佛讓我們皈依,其實是讓我們對人生真正的獨立。爲什麼,因爲你本身的心就是獨立的,所以佛教裏最講獨立最不講依靠,但是正因爲我們象小孩子一樣還不懂得,一上來就不依靠任何東西就能夠獨立起來,跟小孩子學走路一樣,有時候還需要有扶助、有牽引的手、有慈愛的眼睛注視著你,這就是叁寶。所以你皈依叁寶的目的,是因爲我們現在是剛剛出來學,學佛需要這樣皈依。從初學皈依,依靠師父講解、依靠自己按照經典去思維,然後依靠我們自己持戒,依靠我們自己修定,依靠我們自己開智慧,然後漸漸的發現什麼,漸漸的發現我們這心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從此之後這個心再也不靠在左也不靠在右,也不靠在有也不靠在無。知道不知道那個時候會怎麼樣,知道嗎?那個時候象六祖大師一樣一道白光通天通地,那個生命那就不得了了,那就轉凡成聖。

  那就我們現在所謂要來皈依真正目的是什麼?也是要達到,我們也知道我們現在是凡夫,對不對,是不是?然後我們要皈依的目的是什麼?是要擺脫凡夫的狀態,我們爲什麼會是凡夫?肯定會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正確都是虛妄的,領會錯誤的。然後皈依呢,我們就要找到真正的自我解脫,然後呢?轉凡成聖對這個生命能夠提升。所以我們這個中國人講,我們人呢是往高處走,今天來皈依目的也是爲了往高處走,而且呢在這個人世間是不同于其它的往高處走,他是可以說有究竟的快樂的生命會帶來,究竟快樂。

  你念阿彌陀佛那個爲什麼叫極樂要求極樂呢?但是平時我們就是在沒有皈依以前或者我們在講不單單沒有皈依,還有皈依了很多年我也在講這個,你聽也會得到利益的。

  佛陀從曆史來講有這個真實的人物,我去年2005年元月份和年底去過印度兩次,都是去朝聖,佛陀的各個聖地呀都一一去朝聖,這些都是被曆史學家乃至考古學家所共認的,其它的佛所遺留下來的舍利子那更是舉世聞名,在我們中國就有很多的舍利子,在我們甯波阿育王寺有佛的發迹舍利,在杭州也有佛陀留下的舍利子,在北京八達處呀有佛的牙舍利,然後在西安法門寺有佛的手指留下來的舍利,這都是世界之寶呀。然後我們知道有沒有看過這樣的片子,迎請舍利到國外,國家級元首保持來申請,向中國政府申請,然後專機這邊送那邊迎。佛舍利去緬甸,去泰國,去年在香港,在往以前呢,前年在臺灣星雲大師出面來迎請,現在甚至佛舍利成爲和平外交的一個非常好的手段,這個非常好的,人民呀,國與國的人民因爲佛陀而站在了一起,連在了一起,這個更是不可否認的。

  這樣從古到現在,佛寶,佛不但但具足外在的叁十二種相貌而且內證了智慧,更是經曆了曆代智人的檢驗。我們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現在算是智慧者了,現在的科學家去看佛教,佛祖講的話,因爲佛的話留在那裏的,對不對呀,一般性人我們講話的時候都很隨便,如果一邊講話,別人要錄音給你下來,這人這話就不太敢講,“我要注意一點,不要被錄下來”,如果你講話都有人有筆記給你記下來,最後你講話你算不算數?今天半天所講的話能不能簽個字?一般你不太敢簽的,對不對?他因爲什麼,中國有句話什麼,言多必失,對不對,但是我們同時也知道,佛陀這個教導在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當中可以說你任何一個人文化體系你來跟佛教來比,然後大家會有什麼概念?都會想,哦,佛法浩如煙海,對不對?都是這樣。

  你來到我們寺廟看裏面有那麼大的一個藏經樓,裏面那個經書藏那麼多,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中國所傳來的經典,只占到印度佛所講的經典可以說萬分之一了,萬分之一啦。八萬四千法門,那個時候我看到哪個在印度沒有傳過來的多的多了,佛說了那麼多話,而且都不賴的,都是如是我聞,那經典一打開都是如是我聞,我們大家都聽到的,都是這樣做證明。

  佛是當時這樣在什麼地方與那些人說的什麼話,然後你從這些話你可以用科學的、法律的、道德的,從人類的所有的各個角度來檢驗的話,拿顯微鏡拿放大鏡,哦,拿那個航空望遠鏡來檢驗,真的要拿那個航空望眼鏡來檢驗,哦,佛觀一波水八萬四千蟲,佛講過這句話,那過去沒有顯微鏡,現在科技發展了嗎,哦,佛說過一杯水裏八萬四千蟲,有顯微鏡了拿來檢驗檢驗看,對不對?一看,唉喲,裏面真的有那麼多蟲呢。然後佛說了,叁千大千世界什麼概念,這太陽有多…

《滔滔苦海內叁寶爲舟航 焰焰火宅中叁寶爲雨澤》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