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日鍾聲▪P2

  ..續本文上一頁是心生歡喜連血壓都不高了,不是一次而是反複多次都是這樣子,只要淨下心來聽師父開示血壓就沒事。但有時又靜不下心來,求師父開示要怎樣才能讓她靜心念佛,她也知道佛法好,可就是入不進去,畢竟七十多歲了,做爲子女真的很著急,不知怎樣才好,求師父開示。

  法師答:這個學佛也跟世間一樣有一個共同性,就象世間小孩子他不喜歡彈鋼琴一樣,你給他買一架鋼琴讓他彈,他就不喜歡彈,他自己心裏要喜歡才行。但是一個人他喜歡書法也好、喜歡音樂也好,他自己內心這個喜歡生起來也要很多因緣。首先他要有音樂的天賦,他聽到音樂他會喜歡,學佛也是這樣子,所以說一個念佛的人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善根:第一個就是善根,他過去沒有,有沒有邊上人感染他,這叫福德,這叫福他自己內在還要有德,所以現在年紀大,我們光知道佛法好,肯定好啊,別說對人,對小動物對一個植物甚至對一個人生病的時候都會好。但是他如果七十多歲了腦力已經不集中了,在他人生的七十多年經曆當中,她積累最多經驗的還是衣食住行啊,所以這時他對佛法的敏感度越來越低。

  信衆說:師父啊!就是在我母親病重的時候[腦出血] 。我們就求觀世音菩薩救她,教她念觀音菩薩名號,她就拿著念珠專心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名號,所以好的很快連醫生都奇怪,這個病人怎麼回事好的還挺快,然後好了之後就把念佛慢熳又忘掉了。

  法師答:反正給她結了這個緣了嗎,她還會生病的,還會死掉,死了之後如果不修還是會去叁惡道的。所以這個滿奇妙的,娑婆世界是以苦度衆生,極樂世界以樂度衆生,所以說我們就是這個根基來娑婆世界,好在能聞到佛法,所以有些時候對娑婆世界也要唱唱贊美詩,[衆笑] 。

  去極樂世界有極樂世界這個基,在娑婆世界有娑婆世界的基。苦不來不會去覺醒的,苦不來就覺醒那是上上根基之人啊!在《菩提道次第》裏面講上根器的人,一聽到天堂聽到佛國的好就精進而修行;中根器的人就不同了,聽到天堂、極樂世界他沒什麼感覺的,只不過就覺得做人做的好就行,所以要學受五戒、仁義禮智信、他樂意做這個;但是還有更差的根器的人,他對什麼仁義禮智信根本滿腦子沒有這些東西。

  他說那些都是騙人的,人就是要講實在的,及時行樂是對的,什麼要做好人好事都是騙人的東西,我怎麼沒看到好人有好報,但是這個時候苦難臨頭的時候他就怕了,所以這種根器的是下士道。

  在《菩提道次第》裏面講下士道,他聽到地獄的苦感受到地獄的苦他是害怕的,這種也能夠救,苦到臨頭的時候他就喊救命啊救命啊!這也能救你,給他一個稻草他也能順著稻草爬上來。還有更差的佛陀講的一點這個善法的緣都沒有,他受到苦他也不知道,怎麼辦?那只有耐心的去與他結緣,多多的講。

  信衆問:師父,我家裏人去拜菩薩了,他屬于這類人嗎?

  法師答:他去拜菩薩就不是這樣的人了,他已經去拜了說明那苦還沒臨到他頭上呢,他對樂的還是有追求的嗎,他至少知道拜菩薩對他命運是有好處的,這個還不屬于下士道,他還屬于中士道。

  信衆問:請問師父,前幾天我和家人曾經在同一時間相對而過卻誰沒看見對方,而卻能見到其他人,她也說沒看見我,請問師父那時候她去那裏了?

  法師答:或許這個時候你想著要到我這裏來,她又不知道的,她還在她的狀態裏,而你已經心裏想著要到我這裏來,所以兩個人的空間産生了隔離。

  信衆說:是啊,她隔離的最利害,誰都看得到就是看不到我,我都看見了而她卻看不見,那她是出了什麼問題,她是不是到了那個空間去了?

  法師答:不是的,同樣一個空間你想你的她想她的,兩個人是不一樣的,所以一般想到我廟裏來得,不是自己有業障就是家裏有業障牽絆不讓你來。同樣這個廟也在地球上你的家也在地球上,你從你那個方位來爲什麼會有障礙,因爲這裏含的業的力量不一樣,你的家人想著她的事。你又想著到我這裏來,兩個人的業也就不一樣,因爲這個空間是我們的一個依報嘛。

  從科學角度來講我們這個感觀對外在的反應是一個幻覺,它這個幻覺是怎麼形成的呢,是業力所牽。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自己要反思,我們在過去生中的言語行爲給別人造成甚至比這更痛苦的,要反過來反省自己,忏悔自己。

  因爲我們從記憶當中我沒有做過什麼爲什麼會這樣,但是在這個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你只要在這個世界在你的電腦“八識田”裏只要你種過什麼東西你就會收獲什麼東西,收獲的時候這個因緣,你比如說這個人欺負你給你造成如是的痛苦,是因爲你曾經給別人造成了如是的痛苦,這只是一個因緣而已。

  不是張叁來讓你顯現這個因緣,就是其他讓你顯現,所以真正的罪首是你八識田裏你自己造過的如是的因,那是罪魁禍首!外在的只不過是來顯現這個緣,因爲他不覺悟,他還會用身口意去傷害別人因爲他沒有防護的嘛!但是如果你的八識田裏沒有造作他不管怎樣都不會對你造成傷害的,就向電視上演的那個憨豆子一樣只會給別人帶來歡樂一樣,象我們修行人來說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馬上查一下自己的電腦看看那裏出了問題,要不要刷新?要不要重裝啊,所以說真是修行人不見他人過。

  信衆問:請問法師,像這些全是過去因緣難道就沒有今世的因緣嗎?

  法師答:有啊,會有啊!你在意他的時候,你沒有回光反照自己,沒有忏悔自己然後把所有的責任全推到他身上,你忽略了你的主因,你認爲你的痛苦就是他造成的,然後你又跟他結上這個緣,怨結又開始結上,這個就造成了新的業,新的痛苦因又埋下去了,這個埋下去以後收獲噢那就利害了,“春種一粒籽秋收萬斤糧”,很可怕的。

  信衆問:請問師父您剛才講的主要是從心靈著手,那麼我們弟子應當怎麼辦,從行動上要如何去做呢?

  法師答:首先我們要是這樣反觀的話,我們內心就會祥和平衡過來,平和了之後對別人的種種這些反應還是很祥和的,別人也會反思,所以你這樣子的一個心理行爲是消業,不是造業。縱始你是被冤枉的雖然你沒有,那個是他的習氣毛病他不修行,就象一個有汗臭的人走到那裏都是汗臭味一樣。 但是你已經有了這個正念起來了之後,你自己首先在這個正念的佛光當中,他縱然是有業障的人甚至十惡不赦的人,但是被你這樣一個祥和的佛光照到之後這個人還是有福報的,因爲你他會有福報,增加他的這個正念的覺悟性,他會反省自我。他會想哎這個人滿好的我爲什麼這樣對他,所以說這樣一個反省能救自己也能救他人,你看多難!

  信衆問:請問師父弟子總覺著自己很沒有定力,總是覺得修行煩惱少了點,就是老提不起正念,只要遇到一點事情煩惱就跟著來了,最明顯的就是說今天我打坐了,我念佛了或者我拜佛了,比較清靜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要注意,如果沒告訴自己注意的話今天肯定要出煩惱的事,請問師父這是怎麼一回事?

  法師答:這個就好象我們這個房間一樣,當光明沖進來的時候就會照見房間的種種東西,如果是黑暗也看不清楚有什麼除了看到黑暗之外什麼也看不到,我們衆生在無明當中也看不到過去現在和未來。縱始自己造了許多的善業也好、惡業也好我們自己也是看不到的,所以還要找別人去看八字,去算命。當我們念佛或是心清靜下來時候,當我們這裏有一片光明的時候,我們過去的善業或者惡業就會現前,由這個現象來說有個證明,就說傳統上有一句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就是當你的正念和你的清靜現前的時候,你現在清靜了,反過來說你的清靜正念的心靈空間裏面是曾經藏汙納垢的地方,然後那些汙垢就出來了。我們生在末法時代大多數都有這個特點,所以樂極都會生悲,好事來得時候壞事也接著來。就象我們中國要辦奧運會一樣,馬上就有人來搗亂,正面也有負面也有。

  信衆問:請問師父,比方說我現在心裏很清靜,那我要怎樣關照自己怎樣做才能持之以恒來保持這顆清靜心呢?

  法師答:過去孔夫子說“如履薄冰” 我們這個修行人更要小心,平時主動忏悔業障,作爲一個念佛的人就象印光大師所說念佛人要常行慚愧,“常慚愧僧印光”。

  念佛也是象佛菩薩果德已經圓滿,我們就是依靠佛來接引,佛來攝受。明明佛菩薩也是凡夫修的,我們按照佛的其他的教導,身口意清靜,把他來莊嚴,發菩提心來莊嚴,但是至少我們要有一顆“慚愧心”,這樣業障就會顯得沒有力量。

  信衆問:請問師父,您經常講到“人到無求品自高”。那麼禮佛拜佛要有一顆慚愧的心和對佛菩薩尊敬的心,那平時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擁有慚愧心和恭敬心去禮佛拜佛

  

  法師答:這“人到無求”,這個求是指我們的貪心,這世上沒有毫無意義的貪心,自己迷惑的情況下有所求。並不是指自己覺悟了我有一個人生的正確取向,這是我們的精進不叫貪求。中國文明嘛,它對不同含意賦予不同的詞,所以就有褒義詞和貶義詞,那個求應該是個貶義詞。

  指在無明的前題下對生命毫無意義的東西一種迷失的追求。首先對這個不能搞錯掉,“人到無求”不是指我們修行不要求,精進不要求。

  信衆問:請問師父,我剛才聽到師父開示很激動,我知道吸毒、抽煙、喝酒是要下地獄的,請問師父從以上這些情況來看要怎樣做才能不下地獄?

  法師答:這個有些道理要去體驗的,所以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理論要結合實際要去體驗的,你如果修行了皈依過了自己覺得身心世界裏面你有些正面的東西了,你這時候再去喝酒吃蔥蒜你試一試,那時候你再試一試,再一吃正面的東西馬上就蕩然無存了,你就會覺得真的不好噢!那反過來說“債多不愁、虱多不咬”,反正業障就是很重,就在添一點也無所謂,本身他就沒有什麼功德的東西在那裏。…

《慧日鍾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