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心生欢喜连血压都不高了,不是一次而是反复多次都是这样子,只要净下心来听师父开示血压就没事。但有时又静不下心来,求师父开示要怎样才能让她静心念佛,她也知道佛法好,可就是入不进去,毕竟七十多岁了,做为子女真的很着急,不知怎样才好,求师父开示。
法师答:这个学佛也跟世间一样有一个共同性,就象世间小孩子他不喜欢弹钢琴一样,你给他买一架钢琴让他弹,他就不喜欢弹,他自己心里要喜欢才行。但是一个人他喜欢书法也好、喜欢音乐也好,他自己内心这个喜欢生起来也要很多因缘。首先他要有音乐的天赋,他听到音乐他会喜欢,学佛也是这样子,所以说一个念佛的人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
善根:第一个就是善根,他过去没有,有没有边上人感染他,这叫福德,这叫福他自己内在还要有德,所以现在年纪大,我们光知道佛法好,肯定好啊,别说对人,对小动物对一个植物甚至对一个人生病的时候都会好。但是他如果七十多岁了脑力已经不集中了,在他人生的七十多年经历当中,她积累最多经验的还是衣食住行啊,所以这时他对佛法的敏感度越来越低。
信众说:师父啊!就是在我母亲病重的时候[脑出血] 。我们就求观世音菩萨救她,教她念观音菩萨名号,她就拿着念珠专心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所以好的很快连医生都奇怪,这个病人怎么回事好的还挺快,然后好了之后就把念佛慢熳又忘掉了。
法师答:反正给她结了这个缘了吗,她还会生病的,还会死掉,死了之后如果不修还是会去三恶道的。所以这个满奇妙的,娑婆世界是以苦度众生,极乐世界以乐度众生,所以说我们就是这个根基来娑婆世界,好在能闻到佛法,所以有些时候对娑婆世界也要唱唱赞美诗,[众笑] 。
去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这个基,在娑婆世界有娑婆世界的基。苦不来不会去觉醒的,苦不来就觉醒那是上上根基之人啊!在《菩提道次第》里面讲上根器的人,一听到天堂听到佛国的好就精进而修行;中根器的人就不同了,听到天堂、极乐世界他没什么感觉的,只不过就觉得做人做的好就行,所以要学受五戒、仁义礼智信、他乐意做这个;但是还有更差的根器的人,他对什么仁义礼智信根本满脑子没有这些东西。
他说那些都是骗人的,人就是要讲实在的,及时行乐是对的,什么要做好人好事都是骗人的东西,我怎么没看到好人有好报,但是这个时候苦难临头的时候他就怕了,所以这种根器的是下士道。
在《菩提道次第》里面讲下士道,他听到地狱的苦感受到地狱的苦他是害怕的,这种也能够救,苦到临头的时候他就喊救命啊救命啊!这也能救你,给他一个稻草他也能顺着稻草爬上来。还有更差的佛陀讲的一点这个善法的缘都没有,他受到苦他也不知道,怎么办?那只有耐心的去与他结缘,多多的讲。
信众问:师父,我家里人去拜菩萨了,他属于这类人吗?
法师答:他去拜菩萨就不是这样的人了,他已经去拜了说明那苦还没临到他头上呢,他对乐的还是有追求的吗,他至少知道拜菩萨对他命运是有好处的,这个还不属于下士道,他还属于中士道。
信众问:请问师父,前几天我和家人曾经在同一时间相对而过却谁没看见对方,而却能见到其他人,她也说没看见我,请问师父那时候她去那里了?
法师答:或许这个时候你想着要到我这里来,她又不知道的,她还在她的状态里,而你已经心里想着要到我这里来,所以两个人的空间产生了隔离。
信众说:是啊,她隔离的最利害,谁都看得到就是看不到我,我都看见了而她却看不见,那她是出了什么问题,她是不是到了那个空间去了?
法师答:不是的,同样一个空间你想你的她想她的,两个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一般想到我庙里来得,不是自己有业障就是家里有业障牵绊不让你来。同样这个庙也在地球上你的家也在地球上,你从你那个方位来为什么会有障碍,因为这里含的业的力量不一样,你的家人想着她的事。你又想着到我这里来,两个人的业也就不一样,因为这个空间是我们的一个依报嘛。
从科学角度来讲我们这个感观对外在的反应是一个幻觉,它这个幻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业力所牵。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反思,我们在过去生中的言语行为给别人造成甚至比这更痛苦的,要反过来反省自己,忏悔自己。
因为我们从记忆当中我没有做过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在这个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你只要在这个世界在你的电脑“八识田”里只要你种过什么东西你就会收获什么东西,收获的时候这个因缘,你比如说这个人欺负你给你造成如是的痛苦,是因为你曾经给别人造成了如是的痛苦,这只是一个因缘而已。
不是张三来让你显现这个因缘,就是其他让你显现,所以真正的罪首是你八识田里你自己造过的如是的因,那是罪魁祸首!外在的只不过是来显现这个缘,因为他不觉悟,他还会用身口意去伤害别人因为他没有防护的嘛!但是如果你的八识田里没有造作他不管怎样都不会对你造成伤害的,就向电视上演的那个憨豆子一样只会给别人带来欢乐一样,象我们修行人来说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马上查一下自己的电脑看看那里出了问题,要不要刷新?要不要重装啊,所以说真是修行人不见他人过。
信众问:请问法师,像这些全是过去因缘难道就没有今世的因缘吗?
法师答:有啊,会有啊!你在意他的时候,你没有回光反照自己,没有忏悔自己然后把所有的责任全推到他身上,你忽略了你的主因,你认为你的痛苦就是他造成的,然后你又跟他结上这个缘,怨结又开始结上,这个就造成了新的业,新的痛苦因又埋下去了,这个埋下去以后收获噢那就利害了,“春种一粒籽秋收万斤粮”,很可怕的。
信众问:请问师父您刚才讲的主要是从心灵着手,那么我们弟子应当怎么办,从行动上要如何去做呢?
法师答:首先我们要是这样反观的话,我们内心就会祥和平衡过来,平和了之后对别人的种种这些反应还是很祥和的,别人也会反思,所以你这样子的一个心理行为是消业,不是造业。纵始你是被冤枉的虽然你没有,那个是他的习气毛病他不修行,就象一个有汗臭的人走到那里都是汗臭味一样。 但是你已经有了这个正念起来了之后,你自己首先在这个正念的佛光当中,他纵然是有业障的人甚至十恶不赦的人,但是被你这样一个祥和的佛光照到之后这个人还是有福报的,因为你他会有福报,增加他的这个正念的觉悟性,他会反省自我。他会想哎这个人满好的我为什么这样对他,所以说这样一个反省能救自己也能救他人,你看多难!
信众问:请问师父弟子总觉着自己很没有定力,总是觉得修行烦恼少了点,就是老提不起正念,只要遇到一点事情烦恼就跟着来了,最明显的就是说今天我打坐了,我念佛了或者我拜佛了,比较清静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注意,如果没告诉自己注意的话今天肯定要出烦恼的事,请问师父这是怎么一回事?
法师答:这个就好象我们这个房间一样,当光明冲进来的时候就会照见房间的种种东西,如果是黑暗也看不清楚有什么除了看到黑暗之外什么也看不到,我们众生在无明当中也看不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纵始自己造了许多的善业也好、恶业也好我们自己也是看不到的,所以还要找别人去看八字,去算命。当我们念佛或是心清静下来时候,当我们这里有一片光明的时候,我们过去的善业或者恶业就会现前,由这个现象来说有个证明,就说传统上有一句话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就是当你的正念和你的清静现前的时候,你现在清静了,反过来说你的清静正念的心灵空间里面是曾经藏污纳垢的地方,然后那些污垢就出来了。我们生在末法时代大多数都有这个特点,所以乐极都会生悲,好事来得时候坏事也接着来。就象我们中国要办奥运会一样,马上就有人来捣乱,正面也有负面也有。
信众问:请问师父,比方说我现在心里很清静,那我要怎样关照自己怎样做才能持之以恒来保持这颗清静心呢?
法师答:过去孔夫子说“如履薄冰” 我们这个修行人更要小心,平时主动忏悔业障,作为一个念佛的人就象印光大师所说念佛人要常行惭愧,“常惭愧僧印光”。
念佛也是象佛菩萨果德已经圆满,我们就是依靠佛来接引,佛来摄受。明明佛菩萨也是凡夫修的,我们按照佛的其他的教导,身口意清静,把他来庄严,发菩提心来庄严,但是至少我们要有一颗“惭愧心”,这样业障就会显得没有力量。
信众问:请问师父,您经常讲到“人到无求品自高”。那么礼佛拜佛要有一颗惭愧的心和对佛菩萨尊敬的心,那平时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拥有惭愧心和恭敬心去礼佛拜佛
法师答:这“人到无求”,这个求是指我们的贪心,这世上没有毫无意义的贪心,自己迷惑的情况下有所求。并不是指自己觉悟了我有一个人生的正确取向,这是我们的精进不叫贪求。中国文明嘛,它对不同含意赋予不同的词,所以就有褒义词和贬义词,那个求应该是个贬义词。
指在无明的前题下对生命毫无意义的东西一种迷失的追求。首先对这个不能搞错掉,“人到无求”不是指我们修行不要求,精进不要求。
信众问:请问师父,我刚才听到师父开示很激动,我知道吸毒、抽烟、喝酒是要下地狱的,请问师父从以上这些情况来看要怎样做才能不下地狱?
法师答:这个有些道理要去体验的,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要结合实际要去体验的,你如果修行了皈依过了自己觉得身心世界里面你有些正面的东西了,你这时候再去喝酒吃葱蒜你试一试,那时候你再试一试,再一吃正面的东西马上就荡然无存了,你就会觉得真的不好噢!那反过来说“债多不愁、虱多不咬”,反正业障就是很重,就在添一点也无所谓,本身他就没有什么功德的东西在那里。…
《慧日钟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