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四▪P2

  ..續本文上一頁單,但是,我個人覺得,特別是從“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話裏面,諸位體會到了什麼?我個人感覺是“善護念”這叁個字不容易啊。不但要“護念”,還要“善”,這個“善”是什麼?是高興,生起歡喜心。這容易嗎?我看不容易,特別是我們現在,我不知道大家在學佛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體會。當我們發起菩提心後,就是菩薩,對待一切衆生,要象佛一樣,你辦到了沒有?所以,從這個地方啊,我個人感覺到釋迦牟尼佛的苦口婆心啊,恨鐵不成鋼啊!爲什麼這麼講呢?因爲學佛修行,是你自己的事,你改不改造你自己的生命還是你自己的事,佛陀的胸襟啊,“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度一切衆生啊,諸位有沒有這樣的心量?我講講我自己,有些時候,別人問你問題的時候,稍微多問你兩個,你都不耐煩,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煩,這麼討厭,怎麼老問,喋喋不休。想想佛陀,“善護念諸菩薩”,那時時刻刻都是不舍一個衆生的。不舍一個衆生容易嗎?我看不容易的,特別是我們現在,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當別人在危難的時候,需要你的時候,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是不是真正地以菩提心爲因,發大悲心去救助他?去幫助他解決困難?我的體會是,當自己感到爲難的時候,會找很多理由去推脫,甚至講:“對去起,我沒有空,對不起啊,我現在解決不了,以後給你解決”,這是推脫。所以,要學習佛陀的情懷,從這裏我們感覺到一個大慈大悲,苦口婆心的。那麼,佛陀爲什麼會這樣?恨鐵不成鋼啊。就是說,佛陀本身內心來講,真真正希望大家早點成就,早點脫離苦海,早點脫離輪回。可是呢,我們是自己不爭氣啊,老讓佛陀擔心我們。擔心我們什麼?擔心我們墮落啊,墮落到輪回裏面啊!所以,從這兩句話裏面,我們要體會到佛陀的悲心,大慈大悲的心,就是從這些細小的言行裏面,我們都可以體會到。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懂得這兩點:1、是佛法要于恭敬中求,2、要學習佛陀的大慈大悲的悲心和情懷。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那麼什麼是正宗分?就是佛陀要解答須菩提剛才提出來的問題。什麼樣的問題呢?就是,我們學佛的人,應該怎樣調伏我們現在的心,怎樣莊嚴我們現在的心?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現前凡夫的心態啊,妄想、煩惱、執著,等等,充滿了我們的心,我們要想成就,必須要對我們這個染汙的心,這個充滿嗔恨的心,充滿執著,充滿煩惱的這個心,進行改造,進行淨化。那麼怎麼改造,怎麼淨化?這就是這一分,第叁品要告訴我們的。

  佛告訴我們怎樣來改造我們的這個心,怎樣來淨化我們的心靈呢?佛告訴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應該這樣來改造:“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所有一切衆生之類,凡是生命體,“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有以下四種類別:胎,卵,濕,化。四生啊,我們平常佛教裏有這樣一句話:“四生生于寶地,叁有孵化蓮池”(*聽得不太清楚,可能有誤),就是對一切衆生的劃分。卵生,就是要通過卵孵化而形成生命的,比如魚、雞、鴨、鳥之類的;若胎生,就是要父母的胎才行的,人、老虎、豬、貓、狗,等等的;若濕生,就是通過水來形成生命體的,比如蚊子,微生物之類;若化生就是變化生,這個不容易體會到,佛教講化生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諸佛菩薩化通過神通力,變化成來度衆生的,一種是鬼神。所以,這四生啊,就是一切衆生生命體的四種類別,與我們平時講的六道對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天”是指叁十叁天裏面的諸天,如民間講的玉皇大帝,是帝釋天,這種有情啊,是有大福報,但缺乏智慧的;“人”,我們指的普通的人;“阿修羅”,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就是“飛天”,這一類有情,我們好象很難體會得到,如果要體會,可以通過世間的事情來了解。不知諸位聽到過這樣話沒有?“流氓,阿飛”,他們同樣是人,但是世間上的不守規矩的人。按世間普通的道德觀價值觀來看,只要是人就應該遵守應有的道德修養,要有人的修養,可是,有一類人,就不遵守公共的行爲規範,老是違背道德,違背社會公德,做一些不和人的情理的事,我們把這類人叫“流氓”,所以,“飛天”也是一樣,雖然有天人一樣的福報,能夠感到天人的果報,但不遵守天上的規矩道德,老是調皮搗蛋,打架鬥毆,所以呢,我們最近啊,把飛天叫做天上的流氓。人間的流氓與天上的流氓不同是他們是有福報的,這一類有情,是因爲他們在世間行善的時候,老是動嗔恨心,所以,行善有福報,感生天上,可是因爲有嗔恨的心不改,所以,上了天也是打架。

  接下來,“地獄”,這是真實不虛的。現在人老是不相信,認爲看不見,摸不著。諸位啊,如果真正嚴格講起來,我們現在就有很多活的地獄啊。我們將有八寒地獄,八熱地獄。八寒地獄,你人死了,馬上送到太平間,冰凍起來,那不冷嗎?不象八寒地獄嗎?八熱地獄,人死後,火化,那裏溫度多高啊,那不是八熱地獄又是什麼?“餓鬼”,更多了,有些人說看不見,佛經裏講,餓鬼的形狀啊,是咽喉如針細,可是他又非常譏渴,想吃東西吞不下去,想喝東西吞不下去。那麼大家可以感受得到,到醫院看看,食道癌啊,一旦得了食道癌,吃東西吃不下去,喝東西,喝不下去,那不等于餓鬼一樣嗎? 畜生,那就多了,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

  所以,這六道,我們用現在的語言做了一個解釋,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那麼,爲什麼講六道呢?這六道也是指一切衆生,而前面講的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四生也是指一切衆生。諸位問題就來了,大家知道是什麼問題嗎?既然四生,六道都是指一切衆生,那爲什麼要有這兩種分類的辦法?諸位考慮考慮,知道爲什麼嗎?告訴我一下,有人知道嗎?(網上學員敲出:“六道是果報”。)對了,我告訴大家,六道和四生,他們角度不同。爲什麼要這樣講?六道是從有情衆生業力的角度來說的,一切有情衆生(叁界)裏的,如果你帶業,不論是善業還是惡業,都會感生這六種形態: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所以,六道是從有情衆生業力感生的角度來劃分的:如果你造的是慈善,那你將來就升天,如果你持好五戒,那將來就成爲人,如果你行善的過程中有嗔恨心,那將來就當天上的流氓,做阿修羅,如果你不離欲癡,將來墮畜生道,如果你貪,以後是惡鬼。而四生呢?是有情衆生生命形成的形態這樣一個角度來劃分的。因爲我們生命形態的形成,不論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你的生命形態的形成,最終總有一個形式,就是你采取什麼樣的形態形式,來輪回,那就離不開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四生。那麼在這六道裏面,人是胎生,地獄、惡鬼、天,阿修羅是化生,畜生裏,有的是濕生,有的是卵生,所以,我們要知道六道衆生雖然是指一切衆生,但與四生的劃分是角度不同:六道從業力來,四生從生命形態形成的最初方式來劃分的。

  下面,“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這是指的叁界。按佛法講,就是分成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就是世間的人有男女之欲,飲食之欲;到了色界,已無欲,但有形有相,而到了無色界,就無形無相了。總之,這一段“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就是指一切衆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無餘涅槃”,我們要知道,“涅槃”就是指功德圓滿即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根據智慧圓滿和福德圓滿的不同,就把涅槃分成不同的幾種。這裏的“無餘涅槃”,是福德智慧都圓滿了,而其他幾種是部分圓滿,在福德上或智慧上部分圓滿。比如,阿羅漢的涅槃就不是圓滿的,佛的涅槃才是圓滿的。而“無余”,“有余”是根據針對涅槃境界的有情,他的色身還存不存在來判斷的。比如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後的幾十年裏還說法度衆生,那個階段還有色身,阿羅漢也是如此,那就是“有余”,而當佛陀滅度後,那個軀殼都舍掉了,就是“無余”。   爲什麼要這樣講?對一切衆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說,我們每一個發心,發菩提心的有情衆生,菩薩都要發這樣的大心什麼樣的大心:“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什麼意思?一方面要度化一切衆生,而內心裏面又沒有度化一切衆生的執著。爲什麼呢?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段話什麼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要離一切相,這裏舉了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在我看來,就是我們自己,這是指我們精神上的執著,我慢貢高;人相——每一個個體的相狀,高矮胖瘦,這是指我們個體的色身;衆生相——一切衆生,別人;壽者相——就是指沒有永恒的。如果沒有離這四相,那麼就是有執著,有執著就是有煩惱,有煩惱就沒有智慧!所以就不是菩薩。如果說你是真正的菩薩,那麼你就遠離一切相,遠離執著,沒有煩惱而生起智慧。所以啊,我們從這一段話中要體會到:將個人融化于大衆中,我們每一個人是屬于衆生的,並且在對待一切衆生的時候要平等,不計較仇恨,要忘我。那麼,如何才能將個人融化于大衆中,如何才能講自己的人生奉獻給大衆呢?具體的辦法就是:不計較仇恨,要平等,心量要廣大,要忘我!

  如果說,你能做到這一點,滅…

《《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