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日本律宗名刹——唐招提寺▪P2

  ..續本文上一頁首次離開日本唐招提寺,作爲在日本展出羅浮宮所藏維那斯斷臂雕像的回訪使者,到法國巴黎展出。鑒真和尚像更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1978年10月28日,鄧小平副總理訪問唐招提寺時,應森本孝順長老的請求,邀請鑒真像回國展出。1980年4月,鑒真像作爲中日友好的無比見證而回國探親。趙樸初會長對此評價極高,稱鑒真和尚像回國巡展既是“千載一時的勝緣”,又是“一時千載的盛舉”!(2)

  叁、法事活動概觀

  (一)受戒會唐招提寺最莊嚴隆重的法事就是受戒會。受戒分兩種,向僧侶授沙彌戒、具足戒,及向在家和出家衆授菩薩戒。在形式上又分爲兩種,即別受和通受。不管哪一種,都在戒壇進行。其中所謂“別受”方式的比丘授戒儀式最爲莊嚴隆重,由具有一定資格的十名比丘僧(叁師七證)主持。戒和尚必須是戒臘十夏以上、精通戒律而且持戒清淨之人。羯磨師相當于會議主席,負責講述授戒宗旨,並叁問可否;教授師則負責教授受戒者威儀作法,這二人僅次于戒和尚,亦須精通戒律。據載,鑒真和尚在長安實際寺受戒時,戒和尚爲天臺宗第叁代傳人恒景(弘景)律師,七證師中有華嚴宗祖師——賢首大師法藏。

  在受戒前,有關人員手持證書,登門造訪叁師七證的駐錫寺院,請求主持受戒儀式,若同意則簽名,以爲證據。一般情況下,證書上寫有十人的駐錫寺院及法名,只須在自己的名號下自署“訃”字即可。

  比丘戒受戒儀式的順序如下:

  最先是舍衣和受衣作法,受戒者舍沙彌衣,受比丘叁衣、坐具、鐵缽。

  然後是正式聘請十師儀式。在講堂進行,在教授師的指導下,向列座的十師誦讀邀請文。

  然後入堂,十師、受戒者列隊入戒壇院;十師登壇,受戒者壇外等候。

  先講《遺教經》,並讀贊。然後是教發戒緣,羯磨師讀表白文。

  次索欲問和。即問大衆是否和合(和睦友好)及是否有缺席需代爲說淨者。

  次選任羯磨師。

  次受戒者問難。教授師在堂外發問,確認無“十叁難”等不適合受戒事項,再糾正名爲“諸遮”的不合格事項。

  然後受戒者入堂,叁拜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十方一切菩薩及南山(道宣律師)、過海(鑒真和尚)二大師。

  次請戒和尚。

  然後羯磨師問十叁難七遮。

  次正受戒法。羯磨師一白叁唱比丘受戒羯磨文。受者成爲比丘,得戒體。

  次說戒相。按淫、盜、殺、妄順序逐條講解具足戒中的四波羅夷罪,並問能持否。

  次授四依法。講授比丘行之苦。

  次教六念法。教授每日早晨必念的六項。到此受戒結束。

  次誦回向文。然後出堂還列。

  授沙彌戒在形式和順序上與此無異,唯無講《遺教經》程序。然在受比丘戒之前,必須先受形同沙彌戒,再受法同沙彌戒,而且規定每人一日不能受戒一次以上。因此,包括只受沙彌戒的人在內,受戒儀式要舉行叁日,此爲定法。授比丘戒時,每叁人一組同時受戒。由于只重複那些最重要的部分,現在給四組授戒大約需要叁個小時。

  所謂“通受”方式,就是戒和尚兼任羯磨師,再有教授及數名證明師便可進行。每位受戒者自發地向諸佛菩薩立誓受戒,並得到某種瑞相。這種形式也稱爲“自誓從他”。受戒前,僧人先到禦影堂前,拿到書有“葉”(實現某種願望之意——譯者注 )的好相閱簽,再舉行受戒儀式。這種作法有些化繁從簡,它是在叁師七證人數不夠、有資格者很少的情況下,而采取的一種“便法”。雖然通過此種方式受戒有效,然以“別受”方式再受戒一次最爲理想。

  菩薩戒僧俗可以同受,受此戒後,受者可稱爲××菩薩,此種受戒儀式與“通受”大致相同。

  戒壇臺上的建築因火災被毀,現在舉行授戒儀式時在臺上圍以帷幔,中央安放裝有叁千粒舍利的佛舍利塔作爲本尊。曆史上曾建有多寶塔,前置舍利塔,然因火災多寶塔被毀,現在只存舍利塔。東西方向的西側懸挂律宗傳統叁祖師像(南山大師道宣、過海大師鑒真、靈芝元照律師),戒和尚旁邊供奉著從國外傳入的釋迦如來袈裟。

  (二)布薩和安居布薩會每月二次,是佛弟子不可或缺的佛事活動。古代太陰曆(陰曆)裏有夜黑月和月夜白月之分,布薩就在每月一日和十五日舉行。布薩又分四分布薩和梵網布薩二種,二者形式無異,但是所讀的戒本不同。

  布薩會上,要反省自己半月來是否違犯了戒律,如果犯戒,就當衆說出,並按照特定的方法忏悔,以保持僧團的清淨。

  大凡寺院的佛事活動,或多或少都保持了原始佛教的傳統,受戒與布薩、安居與自恣相映成對。布薩會的情形大致如下:當日小食(早餐)時,維那敲打戒尺,告知“今日有布薩”,然後上座師訓誡“通知的鼓聲一響,趕快集合,要認真對待,不得懈怠!”鼓鳴後,衆僧集合于禮堂外,合唱“露地偈”。然後入堂叁拜,合唱“入堂偈”,高喊“布薩了!”。然後負責散華、行香的人站在大衆的前面,用香水香湯淨手,並向用于清點人數、長約四十公分的細竹澆注香湯,使之潔淨。這與露天入堂完全相同,誦唱偈贊。繼之維那打一下靜(一種法器),朗讀敬白文,並提問布薩的意義,再將剛才的竹棒交遞給每一個人,以清點人數。之後,請上座師說戒。打一下靜後,通知大衆將由某律師說戒。上座師登上說戒師座後,散花、灑香水,供養一切諸如來,並由呗師誦唱如來呗。然後焚香,說戒師開始說戒,每讀完一段戒經,均問有無違犯者,默念之中,衆皆清淨,爾後再進入下一段。說戒結束後,唱贊,說戒師在對自己說戒有誤並引起衆人費解表示歉意後,走下說戒臺。在合唱“四快偈”聲中,布薩會結束。

  古代印度的修行者在每年雨季不再行腳雲遊,僧衆集中在固定的處所集體學修,這段時期叫作安居。安居始于農曆四月十六日、即西曆5月16日的結夏儀式。同唱露地、入堂、燒香、散花等偈後,上座師在佛前講述安居的意義,繼而每兩個人相對而坐,安居開始。面對對方的提問,將自己今後應該學習提高的心願,合十說出如“在某某持律師的指導下研究《菩薩藏律疏鈔》”等。然後,叁拜南山大師、靈芝元照律師,在上座師的自誡語及勉勵語後,結夏式結束。自此以後的九十天內,每日早晨都有“安居雖過去了幾日,還有許多天,仍須精進”的訓語。在此期間,嚴禁擅自外出並留宿在外,如要在外過夜,也須完成當日作法後才能出去,當然沒有正當的理由也不允許。若私自外出過夜,會被視爲破夏,決定這位僧人座次的年臘在解夏時不會增加。由于年臘是表示參加夏安居的次數,破夏一次就會損失一次。

  長達叁個月之久的安居結束後,在盂蘭盆法會那天,舉行“自恣”。直到用籌(竹棒)清點人數,其情形與布薩會無異。在參加自恣的人群中要選出“五德”師(具備五種品德的人),大衆坐在用青草捆紮著的草座上,每個人都向五德師彙報:“安居期間,雖然很努力,如果有何過錯,今後應該注意。如果有罪,要如法忏悔。”五德師答曰:“你做得很出色。”自恣就此結束。最後上座師開示:“爲興法寬恕罪咎,爲利生而原諒無德,今後應更加勇猛精進!”

  (叁)修證會12月31日下午全寺僧衆在禮堂集合,誦五段“舍利講式”,勸請羅漢聖者。元旦淩晨叁時半在禮堂集合,唱誦伽陀喜迎新春之曉,舉行密教形式的修證護摩供。在舍利寶座前設壇,用名爲“壁代”的白布圍住叁方,內有蓮花型護摩爐,爐內供放鐵粉和梫木葉子。這種形式獨特的護摩供由管長親任導師,大衆誦唱光明真言直至護摩供結束,並與導師共同加持設于舍利壇上的萬年香水。

  護摩供結束後,撤去壁代,舉行舍利悔過作法。首先從香花供養、叁拜、唱梵呗開始,贊德、唱大忏悔文,加持香水及帶枝的黃栌樹,最後敲打堂內地板,驅除惡魔。清晨6時活動結束,大家互致新年問候。

  10時許,全體成員再度集中,舉行羅漢供,誦經、奉誦祭文及舉行唱贊儀式,然後舉行舍利講並巡拜諸堂。晚上與早晨相同,舉行護摩供,加持舍利悔過楊枝(黃栌樹),此爲2日、3日早晚必修項目。白天的羅漢供、舍利講,2、3日亦同樣舉行,3日晚楊枝(黃栌樹)加持結束後,有“餅談義”。“餅”即年糕,“談義”意爲講道理、說教。“餅談義”是唐招提寺特有的佛事活動。在佛舍利前供放著大小不同的年糕,而這些年糕都是由施主供養的。先由寺內年青的比丘僧公布這些施主的名字,然後借助古代經文講釋的形式誦讀,曲調诙諧有趣,抑揚頓挫,這是在贊歎年糕。接著以名爲“叁夜法則”的宋音,反複四次唱和伽陀漢詩贊及和語長歌。雖有譜本,因不能讀,而采取用日語音調直接讀(即棒讀)的形式。它作爲律院頌春歌,倍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

  “餅談義”後,唱舍利贊歎文“遇佛舍利難矣,敬亦難矣。……”將舍利瓶拿至堂前春日明神處存放,修證會結束。在第叁日晚上的護摩供中,大衆唱和光明真言時,將萬年香水注入丹缽,在牛王劄上印上寶印,作爲祈禱的象征,將牛王寶印票分送衆人。大衆及香客也請得一些加持的香水,並將其飲用。

  值得一提的是,唐招提寺有些法事是經常都要舉行的,如:

  每月一日舉行祈禱國家安泰護摩法會(在禮堂);

  每月叁日宗祖南山大師忌(禮堂);

  每月六日開山鑒真和尚忌(禦影堂);

  每月十八日千手觀音講(在金堂,大衆唱伽陀、讀誦《觀音經》一卷);

  每月十九日律法中興大悲菩薩忌(本願堂)。

  此外唐招提寺的法事活動還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

  注釋:

  (1)俳句,日本獨特的格律短詩,由5—7—5叁句共十七個音節組成,一般以表示春夏秋冬等季節性的詞即季語開頭(如牡丹表示初夏)。趙樸初會長曾創造性地用中文形式創作了多首俳句,並命名爲“漢俳”。現在漢俳已爲中日詩人、學術界認同,成爲一種漢文的詩歌形式。趙樸初會長在1980年“鑒真和尚重歸故裏”代表團結束在華訪問即將返日時,有感而發,揮毫寫下了叁首漢俳佳作:

  (一)看盡杜鵑花,不因隔海望天涯,東西都是家。

  (二)去住夏雲間,招提燈共大明龛,雙照淚痕幹。

  (叁)萬綠正參天,好憑風月結來緣,象教住人間。

  (2)“千載一時的勝緣,一時千載的盛舉”一句,引自中國佛教協會1980年出版的《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紀念》文集中,爲趙樸初會長紀念文章的標題。

  

《日本律宗名刹——唐招提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