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們不是有力 而是有心(寬運法師等人-閑談社會時事與人生)▪P2

  ..續本文上一頁衆生恩;其中的國土恩即國王恩。以前弘一大師就曾說過:「念佛不忘愛國,救國必須念佛。」所以,對一個國家而言,國民教育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因爲國民教育能喚起人們的民族意識及愛國精神,這是每個國民應有的責任;但對于這個議題,香港人大多數都不預設立場,並且認爲應該由個人自己選擇。不過,這種想法,慢慢就會改變,好像以前香港人是不學普通話的,但現在就不同了,覺得不懂普通話,似乎有點不像中國人;相信大家對國民教育接受的程度,也是這樣。

  但整體來說,製定政策要有遠見,而在推行政策時要深思熟慮,像以前皇帝也需要上早朝,與大臣們聚在一起討論國家事情。故此,對官員說話表達的要求一定要高;政府有時可以發新聞稿的方式代替由官員主動或直接面對傳媒。因爲,說話太快便無法收回。

  

  六、 飲食

  雷太:法師,請問如何看待過午不吃?

  雷先生:吃素如何吃得健康?

  寬運法師:正確來說,我們吃的是素,這個「素」和「齋」不同,素就是沒有五葷,什麼「五葷」呢?就是

  、洋

  、

  菜、蒜、還有興渠。後者是我們中國沒有的,這是印度咖喱的一種辛辣調料。那什麼是「腥」呢?一切肉類都是腥。所以,吃素指的就是吃沒有五葷的蔬菜和一切的肉類。

  但它和吃齋不同,吃齋是過了中午之後不吃。當然,如果你是佛教徒的話,可能會持午。因爲經典上說,早上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是諸佛吃飯的時間,傍晚和黃昏是鬼神吃飯的時間。所以,在佛陀的年代都是日食一餐的,到後來早上也吃。所以過午不食稱爲「吃齋」,也就是「持午」。這要看你做不做得到。

  不過,病人是可以不持午的。而出家人因工作或體力等關系,過了午也是可以吃的。另外,像出外旅遊,因爲環境所限,沒法選擇,也有通容的余地。又好像你請我吃飯,我答應吃是爲了令大家歡喜;如果我不會吃,大家就不歡喜,這就不好了。所以這都叫「方便食素」。

  從味道方面而言,吃素要有味道一定要多加油、鹽或調味。但是從健康方面著想,爲了吃得健康,就必須盡量少油、少鹽、不要味精,甚至不要油。吃素是一種內在的美容,因爲它可以將你的血管清洗幹淨。本來飲食的原則應該早上吃好一點、營養一點;中午吃飽就可以,晚上則要吃少。可惜,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早上睡到很遲才起床,早餐幾乎沒吃,中午吃得很隨便,晚餐吃得很豐富、很多,而且吃完不久便去睡覺。這是顛倒的生活方式,對身體完全沒有好處。

  另外,現在的人爲什麼會不夠長壽呢?主要是我們生命的消耗太多,不是在工作上的消耗,而是在營養上的消耗,因爲你吃得多,你就要消耗了。我們佛教說,吃得太飽,自然就飯氣攻心就會掉舉。還有,你要有適當的營養,太多則不行,因爲都會花在身體的消耗上面。所以,如果你少吃20%,那麼你的壽命將會延長40%。因此,我們常常說,現在沒有營養不夠的,只有營養過盛。

  午宴過後,客堂內清茶奉客;對于社會時事與人生,雙方都有說不盡的話題;由于雷先生與雷太最近剛從臺灣法鼓山、中臺禅寺等地參訪回來,所以閑談內容又從減壓、放松、靜坐、專注,到佛學與人生、修行對生活的影響;社會問題的探討:醫院醫護人員的不足、安老問題的關注、環保觀念與資源循環再用、國民教育推行的難處、宗教團體的合作、有心人士的呼籲及推行等各方面,作進一步的交流;互相討論,內容豐富,彼此達成友好共識。現將主要談話內容刊出,期與讀者分享:

  寬運法師:人生的事情總是忙不完的,所以我覺得做事情勞心好過勞力。勞力受製于人,你投入進去了,就可能無法看見外圍的事物,所以就沒有深刻的體會。

  

  雷先生:法師,當我們內心有很多煩惱或感到壓力很大的時候,是不是要打坐呀?

  寬運法師:最好啦,不過如果你現在身不安、心不安,怎麼能打坐呢?我講個笑話,什麼笑話呢?有一次星雲大師說,以前大陸有一座寺院裏面有個禅堂,外面緊鄰一家豆腐店,豆腐店的老板,常常把豆腐賣到這座寺院來。平時禅堂都是門窗緊閉,豆腐店的老板對禅堂中的陳設非常好奇,心想:這麼多人關在裏面究竟做什麼?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所以就很想到禅堂裏面一探究竟。

  大家都知道啦,以前叢林寺院的禅堂,不是一般人能自由進去的,只有寺院內的法師才能進去,但是這個賣豆腐的不死心,因此他就跟禅堂的香燈師商量,安排一個角落的位子,讓他能進來參一次禅。

  當時坐一支香大概是一個鍾頭左右的時間。這個賣豆腐的到了禅堂深深感受到寂靜無聲的環境,他起初睜大眼睛,東看看西瞧瞧,看到別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如如不動,所以他也依樣學習,照著參禅打坐,這樣也就把心靜下來了。這個賣豆腐的,一生都在勞碌、動蕩中生活,這個心突然安靜下來,忽然感到很多過去的事情都浮現到眼前,令他記憶猶新。

  打完坐之後,香燈師問他:「感覺如何啊?」他回答說:「這個參禅實在太好了!」怎麼個好法呢?原來他在參禅的時候記起了張叁、李四、老王跟他買過豆腐,總共欠他十塊錢,還沒還呢!

  本來禪堂是個了生脫死的地方,他竟把這個豆腐帳記起來了。

  哈!衆笑。

  雷太表弟: 哈!好像等于沒有打坐。

  

  寬運法師:當這個心不清淨的時候,什麼東西都不記得,但是如果一旦清淨了,就什麼都記得了。

  雷先生:對于那些不懂打坐的人,他們可以會有些期望。希望打坐之後,能達到什麼境界。

  

  寬運法師:如果你的心沒有清淨的話,你看到的東西不是真實的。

  

  雷太表弟:上個拜禮有個心理專家教我們如何去催眠,有些人呢很容易就被催眠了,有些人卻怎麼樣都無法把他催眠。原因是他把教授所教的東西,一直在腦袋裏咀嚼,所以他無法放松。相反地,不刻去想教授所講的東西,自然就會放松,就可以接受催眠了。

  

  寬運法師: 最主要是放松。我們現在的人就是身心不安,每一天都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有一句話說,現在的人年輕的時候,用健康來換金錢,到年紀大的時候,則用金錢來買健康;身心都沒辦法活在當下,擁有的時候,他不珍惜,每一天煩惱重重,甚至茫無目的;到了臨終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事情都沒有做好。這就是人們活在這個時代的悲哀,因爲大家都在比較呀。

  

  雷先生:這種表現是很自然的事。

  寬運法師:前一陣子,我帶著小徒弟一起去了不丹;大家都知道,早幾年不丹的快樂指數是很高的,但現已較從前低了。他們之所以快樂,是因爲沒有別墅、沒有汽車、沒有電視、沒有電話、沒有追求、沒有比較,他們活在大自然裏頭。我們的不快樂都是因爲比較。

  雷先生:不久前,我去了一個地方,像農村,裏面沒有好的房子,而且他們的擺設都很古老,但是村民們看起來都很快樂;爲什麼我們那麼的不快樂?就是因爲我們有太多的執著、太多的追求,所以不快樂。最近,我們參加了臺灣道場的參訪團,去了法鼓山,我們是和香港一家佛教雜志出版社一起去的,算是去體會、體會吧。

  去到法鼓山後,其中的一活動,就是要我們每個人拿著滿滿一碗水,然後從這邊走到那邊,比這個房間大五、六倍的空間,隨便你怎麼走就怎麼走。從中我得到了一些體會,我看到很多人拿著那碗水,本來是滿滿的,後來卻只剩下一小半,大部份的人都是如此。

  但是有一些人,我是其中一個,走的時候不看水,只管走路;沒有理會水是否會倒瀉。我體會到的是:你越不去理會那杯水,你走得越自然,你越不會倒瀉水;你越注意那碗水,你就越會倒瀉水。還有一件事,我是走在最前面的那個人,雖然這當中沒有對錯,但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態度,說明了每個人的背景環境不一樣。不知道法師有什麼看法。

  寬運法師:佛教裏有個公案,什麼公案呢?從前有個國王,他看見出家人整天沒有事做,只是不斷地念佛,覺得不以爲然。于是有一天,他便問出家人說:「你們整天清閑沒有做事,只是念佛,哪裏會有成就?」

  那出家人說:「修行並不在刻苦不刻苦,而是在生死的心切不切;出家人雖然整天清閑,只念一句阿隬陀佛,但是他求了脫生死的心很切;因爲生死心切,所以雖然整天六根對境,但他眼不見美麗的色相,耳不聽宛轉的聲音,鼻不嗅芬芳的香氣,舌不嘗可口的美味,身沒有適意的感觸,意不起胡思亂想。」

  國王聽了這些道理,半信半疑,他對出家人說:「你的話雖然說得有理,但是你能夠用事實來證明你的話嗎?」出家人說:「可以!請國王明天派兩班能歌善舞的宮娥彩女,一班在東街跑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外從監牢裏面放出一個判死刑的犯人,拿一個罐子盛滿著油,叫他小心拜著;告訴他說:「你的罪本來是判死刑的,現在給你一個求生的機會,你捧著這一罐油,繞過街道一周回來,如果罐裏油沒有傾溢出來,就赦你無罪。」

  此外,又命令四名兵士,拿著大刀隨行,吩咐他們說:「注意那犯人手上所捧的油,如果油在那裏傾出,就在那裏立刻斬首。大王這樣一試,便能得到證明了。」

  到了第二天,國王照出家人的指示去做,那犯人心裏想:「今天是我生死的關頭,我必須一心專注這罐油,不可讓它溢出。」果然,那犯人繞過了東西街道一周,絲毫不敢疏忽,手上所捧的油,一點也沒有溢出來;回到國王的地方,國王實現諾言,赦他無罪。那出家人請國王問犯人繞街一周的所見所聞。

  國王就問犯人:「你在東街所看到的東西,什麼最好看?」犯答道:「大王!我什麼也沒有看到!」國王又說:「你在西街所聽到的聲音,什麼最好聽?」犯人答道:「大王!我什麼也沒有聽到!」國王罵犯人說:「你胡說八道!東街采女跳舞,西街采女唱歌,你既不是瞎子,又不是聾子,那裏會不見不聞?」

  犯人答道:「大王!今天是我生死的關頭…

《我們不是有力 而是有心(寬運法師等人-閑談社會時事與人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