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一、特別法門▪P3

  ..續本文上一頁因爲靠你自己是往生不了的。所以大家不要說「因爲我修得不好,所以不能往生」。

  

因爲修得不好,所以要靠佛力,靠佛力就一定往生。因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靠自力——「揀去自力」。你講那個話,就是淨土法門沒有入門,你還沒有揀去自力,你還想靠自己的力量修行。

  

「師父啊!我沒有修好,我准備再使勁地修,修到什麼時候修好了,我就能往生了!」

  

你在加自力,不是揀去自力。你如果懂得自己修得不好,甚至也不可能修好,就把這個拿掉,徹底拿掉。

  

把哪一個拿掉呢?把「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生死輪回」,把這樣的觀念拿掉,叫「揀去自力」。完全靠倒南無阿彌陀佛,叫「注重佛加」。

  

所以,大家平常講話,一不小心,就誹謗了阿彌陀佛。我們學淨土法門的人,以後不要「謙虛」,說:「我修得不好,只怕我不能往生。」不要這樣講。

  

說:「我雖然修得不好,但是我能往生」,要這麼講。

  

「那你爲什麼能往生呢?」

  

「因爲阿彌陀佛修得好嘛!阿彌陀佛修得好,我念祂的名號,所以我能往生。」這句話才符合道理。

  

就像我們坐船過河一樣。「我不會遊水,但是能過河。因爲我坐船。」所以,我們能不能過河,跟你遊水技術沒有關系。你遊得再好,山洪暴發,你也一樣過不了。你遊得再不好,但是如果能坐船,一定可以過河到彼岸。

  

我們要往生西方,跟我們修得好不好,沒有關系。

  

你如果學通途法門,就有關系,你要修戒定慧,要達到斷惑證真,這個時候,你才可以渡過生死河,到達涅槃岸。那個就要講你的修持,要修得好,好到斷惑證真這個程度。

  

如果學淨土法門,不談你修得好、修不好,只談你有沒有真信切願。所以,大家這裏要明白——「揀去自力」。我們靠佛的力量,就要「通身放下,徹底靠倒」,完全靠上。

  

「冀娑婆具足惑業之含識」:「冀」是希望。爲什麼印光大師勸我們要「揀去自力,注重佛加」呢?是因爲娑婆世界,我們都是充滿著貪瞋癡、無明、惑障的這樣的衆生。「含識」就是衆生,又叫有情。這個桌子,它不叫衆生,因爲它沒有心識的作用。「含識」,就是說他內在裏面含有心識的作用,因爲有心識的作用,所以才起惑造業,才有貪瞋癡的煩惱(這個桌子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啊),我們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我們要去輪回。這樣的衆生充滿著惑業,要他靠自力修行戒定慧、斷惑證真,太難了!所以大師就勸我們要「揀去自力,注重佛加」。

  

「現生同赴蓮池」:就是指我們這一輩子,不要等到下一輩子再來。這一生大家都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蓮池當中。

  

念佛人互相之間稱「蓮友」,蓮花之友,蓮池海會裏邊的朋友,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做好朋友。

  

3. 「果覺因心」之文(法門不能相混)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

  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行極平常,益極殊勝。

  良由「以果地覺,爲因地心」,

  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于一代時教中,獨爲特別法門,

  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續編卷下.無量壽經頌)

  

這條文,講的非常徹底,非常到位,是我們淨土法門的精華。這段文如果都明白了,淨土法門你就過關了、畢業了、不用再學了。

  

這一條文,叫做「果覺因心之文」。「果覺」是果地的覺悟;「因心」是因地的發心。後面的括號說明:(法門不能相混)。

  

我們修持佛法,兩種不同的法門,不要把它們混到一塊兒。混到一塊兒以後,你就出故障了,就麻煩了。所以,印光大師在這裏勸我們說:「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先來解釋最後這一句。

  

淨土法門很特別,「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繩」就是線,古代的木匠做活要用墨線,稱爲准繩,所以又引申爲標准。

  

印光大師在這裏說:淨土法門,不能拿著通途法門的教理,來做標准、來衡量。

  

很多學淨土法門的人,心裏邊就像撥浪鼓一樣,覺得說:「我這麼多的煩惱,一點也沒有開智慧,持戒也不能清淨,妄想紛飛,半點禅定也沒有,我這樣怎麼能往生呢?」他這就是以通途的教理爲標准,拿來搞混淆了,以爲淨土法門也一定要戒律清淨、禅定清淨、要開智慧,以爲做不到這些就不能往生。這個是錯的,這個就混淆了。

  

淨土法門特別,只要「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本來就不要求戒定慧,戒定慧你能做到,當然好,即使一點沒有做到,都不妨礙。

  

這些話只有祖師慈悲我們,才懇切地勸我們要聽信、要明白。

  

不可用通途法門衡量淨土法門

  

修持法門,如果能分清通途法門和特別法門,平時聽到有關的議論,心裏就不會驚動,很穩定,聽法也能明白。不然的話,我們往往會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聽進來之後,心就慌亂,沒有底了。

  

所以,祖師的教導很重要,就是說我們特別法門,不能夠按照通途法門的教義來衡量。如果我們不明白,聽別人一說:「某某人哪!你只念佛怎麼能往生呢?你煩惱這麼重,業障沒有消除,功夫也沒有提上來,還沒有禅定,又不清淨,你怎麼能往生呢?」

  

你一聽就冰涼了,「是啊!我這樣怎麼能往生?」

  

這就是拿通途法門的教義作爲准繩,來衡量淨土法門,這就錯了,不是正確的。

  

因爲修通途法門,一定要達到斷惑證真,這是通途法門的標准。但淨土法門不要這樣,沒有斷惑、沒有證真,你真信切願就可以往生西方的。這是兩個法門不同的地方。

  

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講:「佛講心淨則國土淨。你心不清淨,怎麼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心淨國土淨,這句話有沒有錯呢?這句話是佛講的,當然正確。但是,這不是講淨土法門,你如果拿著這句話來講淨土法門,又是把法門搞混淆了。

  

「心淨」是指心體純淨,心清淨了,自然展現莊嚴清淨的國土。法藏菩薩的心清淨,所以祂成就的極樂世界就是國土淨。

  

個都是大菩薩,乃至是佛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夠做到的。

  

「心淨國土淨」,這句話一聽,就趕緊去修清淨心──你那個清淨心修得再多,都是染汙的、虛假的,不是真正的清淨心。坐那裏感覺到安詳一點、內心的粗煩惱少一點,就覺得這個是清淨心──太差了!真正的清淨心不是這樣,《心經》裏講:「不垢不淨。」無所謂垢染,也無所謂清淨,它是絕對性的。不是說「我稍微好一點」,那都是相對的,都是生滅法、有爲的,一會兒清淨,一會兒不清淨了──都是假的。

  

淨土法門反過來,是「國土淨則心淨」。極樂世界是清淨莊嚴的國土,我們一往生極樂世界,當下所有的煩惱消除幹淨,智慧增長,心就清淨了。

  

這才是凡夫能夠學得來、做得到的法門。

  

風景喻:國土淨則心淨

  

比如說:在廣州、深圳大都市裏邊,車水馬龍,空氣汙染,噪音汙染,光線汙染,家務事、工作事,萬事揪心,你要讓他心淨,怎麼能夠淨呢?那麼,到了節假日,大家爲了逃避喧鬧的城市,就會來到風景優美的地方。他一來到錦石岩,一看見這裏的山水、地貌,城市裏的那種緊張、壓力自然就釋放了,他的心就感到清淨了。

  

這個說明什麼呢?環境能夠改變我們的心,國土清淨了,心就清淨了。

  

所以,真修行人不要講大話,要依我們凡夫做得來的,我們所學的法門是:國土淨則心淨。

  

來到風景優美的地方,自然內心就感到安詳、平和。如果在大城市裏呆著,有逼迫感、壓力感,一擡頭都是高樓,旁邊都是車聲、人聲,喧鬧不停,你不看也得看,不聽也得聽,看到的、聽到的,六根對六塵,都讓我們染汙。這樣我們在娑婆世界是不可能清淨的,所以,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喊破喉嚨也枉然──通途教理

  

還有人講到:「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說你口中念「南無阿彌陀佛」,心裏是散亂的,沒有禅定,你喉嚨喊破了,也不能往生。這句話對我們淨土法門來說是錯誤的,又是拿了通途法門的教理來衡量特別法門。因爲通途法門就是要修戒定慧,要斷惑證真。他說:「你雖然念佛,但是你沒有戒定慧,你心裏很散亂,你沒有斷煩惱,你不是喉嚨喊破也枉然嗎?」這是通途法門的教理。所以,大…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一、特別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