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仁山法師)▪P14

  ..續本文上一頁悔這個業障,要想在現前得健康長壽,盡量地去愛護衆生,有機會放生很好,沒有機會的,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以慈悲心愛護一切衆生,乃至于蚊蟲螞蟻,通通都是培值健康長壽的正因。

  

健康長壽不是吃什麼補品,吃什麼營養能夠得到的,這是長壽的正因。還有一點很關鍵的,學佛的同修心情要好,煩惱要少,這很關鍵。這個長壽的人都懂得心理健康,你看許哲居士從來不生煩惱,並不是她吃了什麼補品,人家心情好,每一天都生活在慈悲歡喜之中,實際上這就是最好的營養。我們可以從這些地方得到一些啓示,這一生要得健康長壽的果報,修慈悲,愛護一切衆生,日常生活歡歡喜喜,快快樂樂。

  

有人說了,我不想那麼長壽,我想很快就到極樂世界去,這也很好,很快想到極樂世界去也同樣要有這樣健康的心理,不是說我很快想去就可以很快去的,往生要與佛的本願相應,這樣才能夠滿自己所願。那麼這一願有一個最重要的意思就是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這顯示出阿彌陀佛無盡的大慈悲,一切諸佛在世間的壽命長短不同,你看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壽命80歲,這一部無量壽經上提到的世間自在王佛,壽命42劫多一些,那麼他方世界的諸佛,這些佛應化在世間壽命長短都有個數,唯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壽命無量,這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無盡的悲心要幫助無有窮盡的苦難衆生,離開痛苦,佛的壽命不是自己作主的,不要說是佛,就是菩薩到世間,乃至一個大修行人在世間,他的壽命自己不作主,完全看衆生的需要,跟衆生有緣,就在世間多住,無緣,立刻就走。我們從這地方可以想,阿彌陀佛久住世間,這說明了,阿彌陀佛要利益的衆生無量無邊,沒有窮盡,只要這個宇宙之中還有一個衆生跟阿彌陀佛有緣,這衆生還沒往生,阿彌陀佛絕不入般涅槃。那有人說,這下好了,反正我不著急,就等吧,阿彌陀佛的慈悲,不是我們墮落的理由,我們應該這樣想,佛大慈大悲,等我們等了十劫,我們不能再猶豫了,還有很多苦難衆生正在等待阿彌陀佛的救度。

  

所以這一願,古德稱之爲淨土第一德,是因爲阿彌陀佛憐憫衆生的緣故發了這一條大願,久住世間,永不入涅槃。有人說,不對,這個其他經上說了,阿彌陀佛還入般涅槃,將來觀世音菩薩接著成佛,觀世音菩薩衆生度盡了,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的確經上有這麼說,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找出來仔細看,經上還說,將來觀世音菩薩要示現作佛,阿彌陀佛有沒般涅槃呢?沒有啊,是于此中下而現滅度,對與阿彌陀佛有緣的衆生,阿彌陀佛依然久住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如此,觀世音菩薩成佛也如此,大勢至菩薩示現成佛,經上就直接說了,永不入般涅槃。所以極樂世界是正法永久住世,那是一個無盡時空當中,佛法最興旺的國土,爲什麼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到極樂世界去,原因太多了,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保證所有往生的人永遠不會退轉,永遠都有最好的修學環境。佛壽無量,給衆生保證,衆生壽命無量,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所以到極樂世界成佛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經上說,凡夫修行成佛,一般說叁大阿僧祗劫,叁大阿僧祗劫,到極樂世界有無量的壽命,無量壽命當中提出叁個阿僧祗劫,那是非常短暫的時間,所以保證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成佛,這是壽命無量。聲聞無數,聲聞無數是說人數非常多,顯示出阿彌陀佛的法緣無比的殊勝,所以喜歡熱鬧的同修,應該趕緊去,那一邊聽經的,可不是我們這幾個同修,無量無邊大衆,圍繞阿彌陀佛聽經聞法。

  

好,我們再看下面經文: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刹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歎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這是第十七諸佛稱歎願。

  

這一願,它的重要之處在于提供給我們聽聞到淨土法門的機緣,阿彌陀佛很了不起,極樂世界非常美好,假如我們從來都沒機會聽到,那對我們來說,就好比什麼,我們買了馬票,本來是頭等獎的號碼,結果我們不知道,也沒人告訴我們這是頭等獎,過期之後才知道,你說心中多遺憾啊。這就好比極樂世界這樣美好,阿彌陀佛這樣慈悲,可我們卻從來沒機會聽到,等到機會錯過了,我們才聽聞到,那豈不是太可惜了。這一願就是給我們機會,保證一切衆生都有機會聽聞到淨土法門,聽聞到彌陀名號,聽聞到極樂世界美好的訊息。我們不能不佩服,因地修行的法藏菩薩,你看,法藏菩薩發了這麼多願,用現代人的話來說,他很有這個廣告的頭腦,想我這麼好的願,這麼好的國土,沒人知道也太沒意思了,怎樣呢?要讓每一個衆生都知道,那怎麼呢?宣傳,現在講廣而告之,廣泛的去宣傳,讓誰來宣傳,叫我們宣傳,也的確叫我們宣傳,可是我們不敢承當,我們會說不知道怎麼給別人說啊,我們有的是理由。法藏比丘在因地,就想到這一樁事情,請一般的人宣傳威信不夠,就好比打廣告一樣,街上找個要飯的做廣告,恐怕效應不是很好,所以要請明星。請一切諸佛來給自己宣傳,這一願就是請諸佛宣傳的大願。

  

那麼有人想了,諸佛會高興替他宣傳嗎?要不要收廣告費呢?這是我們凡夫的想法,諸佛如來只有一個心願就是度衆生,一切諸佛爲了幫助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可以說彼此是不分的,這個裏面沒有先後,沒有大小,沒有誰來作主,誰來作副,也沒有說誰的願大,誰的願小,沒有,只要是利益衆生的事情,一切諸佛共同贊歎,共同宣揚,所以一切諸佛都歡喜爲阿彌陀佛作宣傳的工作,的確是這樣。我們在很多經上都看到,一切諸佛宣傳阿彌陀佛無盡功德的記載,最常見的彌陀經,無量壽經,十方佛贊,六方佛贊,這就是諸佛稱歎的明證。十方世界無量刹中無數諸佛,一尊佛都不漏,若不共稱贊,說我名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如果有一尊佛不說淨土法門,法藏菩薩說,我不成佛,那換句話說,阿彌陀佛現在已然作佛了,那麼一切諸佛,一定爲衆生宣說淨土法門,勸衆生念阿彌陀佛。

  

佛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因緣很複雜,有很多經不一定都要講,但是淨土法門是一定會講的,阿彌陀佛發了這個願,請諸佛來替他流通,那麼同時這一願裏面還告訴我們,一切諸佛稱歎,怎麼稱歎法呢,第一個方法就是宣說無量壽經,宣說淨土法門,勸衆生念阿彌陀佛;第二個是贊歎念阿彌陀佛的人,這個意思非常重要,我們看彌陀經,彌陀經有一條經文特別殊勝,就是一個念阿彌陀佛的人,必然會得到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諸佛之所稱贊,什麼緣故啊?阿彌陀佛發了願,我們沾阿彌陀佛的光,念阿彌陀佛的衆生,蒙一切諸佛之所稱贊,之所護念,現代人講的保佑。

  

有人說了,我也好好的念佛了,也沒看到佛來保佑我,反而有很多的不如意,生活中遭遇到很多煩惱,也沒看到佛來替我解決這些麻煩,缺錢花的時候也沒哪一尊佛送錢來,我生病了,也沒哪一尊佛來給我看病,孩子不孝順了,也沒佛來替我管。這樣的事情,不歸佛管,這也不是佛護念的範圍,這個要知道,那麼在我們同修當中,的確存在這些實際的事情。你譬如學佛同修生活中遇到不如意,尤其是一些嚴重的不如意,有些人就想了,學佛人修善啊,這麼善良的一個人,怎麼沒佛菩薩保佑呢?他那麼痛苦,遭遇那麼不好,佛菩薩爲什麼不來幫一幫他。

  

我遇到好幾個這樣的例子,前年在無錫,江蘇無錫,我遇到一個我們學佛的同修,自稱學佛學得非常好的,非常善良的,結果她遇到一個事情給她打擊很大,從此以後對佛非常反感,怎麼回事?她先生是無錫市公安局的副局長,算是很有權利的人,家裏面生活非常好,女兒在英國念書,非常優秀的一個女孩子,放暑假回來看望爸爸媽媽,爸爸很高興,就帶著車,無錫靠近太湖,就在環太湖路兜圈,兜著兜著車兜到湖裏了,只有司機跑出來了,父女兩個都葬身湖底。她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簡直是晴天霹雳,我們也可以設身處地感受一下,那對一般人來說的確是很大打擊,就是學佛人如果不是深明因果,遇到這樣的事情難保不退心,所以她自然而然就想了,爲什麼沒佛保佑我?我還天天燒香,還在那個寺院捐了多少錢,我還做了什麼,爲什麼還會有這樣的事情。正好那幾天她正在煩著,我到無錫去,有同修就介紹來,介紹來幹什麼,聽她的牢騷,她也不聽別人解釋的,我不相信什麼,我認爲我很善良,爲什麼我遇到這樣不好遭遇。

  

我當時就想到印祖在文鈔裏面給衛錦洲居士寫的一封長信,印祖當年在世的時候遇到這樣一個事情,也是一個學佛學的很久,也學得覺得很不錯的同修衛錦洲居士,結果有一天隔壁鄰居失火,連帶把他家燒光了,沾光,這個沾光真夠倒黴的,從此以後,家裏面一貧如洗,自己神魂顛倒,真的想不開。印祖聽說之後,出于關心就寫了很長一封信,這一封信我們同修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一看,或許對我們在逆境當中有所幫助。印祖從佛法,從因果,從世間聖賢,從一般凡人的遭遇,詳詳細細地爲他分析。這個世間的無常遭遇,每一個人都可能有,不要說一般凡人,就是釋迦牟尼佛到了世間尚且有提婆達多陷害,尚且有僧團六群比丘,那有人說這怎麼回事啊?佛自己還示現叁個月馬麥之報,出去托缽沒飯吃,國王請他到皇宮應供,結果佛率領五百羅漢到皇宮裏去了,國王把這事忘了,沒飯吃,喂馬的人看到了,把喂馬的麥子拿來供佛,吃了叁個月喂馬的飼料。佛說了,這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因啊。這是示現因果給我們看,決不因爲成佛成菩薩證果了你就可以逃避了,沒有的。

  

這告訴我們,我們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仁山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導大師語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