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宗的念力成就(耀旸法師)▪P4

  ..續本文上一頁增不減沒有毀損,于一切法得自在神通妙用,隨衆生心念應機救濟。如前章節所說普賢菩薩行願威力不可思議,也是如此的自在妙用。又如《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雲:

  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爲一念。 叁世所有一切劫,爲一念際我皆入。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于一毛端極微中,出現叁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在這裏菩薩是能夠將一長劫的時空裏,爲一念間皆能進入,所以說是超越了時空的局限,能于一切境界普行大願。于佛境界也能得解脫及自在威力,就像極微塵數一樣無量無邊的佛刹土,以普賢行願威神力皆能進入,行十大願從禮敬諸佛乃至普皆回向,以此來莊嚴清淨佛土。這便是佛經給我們展示的不可思議境界,可以超越時空進入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刹成就佛事。

  (叁)物理學的質能互換了知念力不可思議

  物質可以産生能量,反過來能量也可以轉化爲物質(質量),也就是說物質可以從能量中産生,當然它們是在相對的條件下才可以互相轉換。物質可以在真空狀態下産生,當然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做到。根據物理學的研究是可以得出這個結論的,那就是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恒定律”。

  通過這個定律可以得出,這個互相轉換的結論。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質量,質量也可以分解爲能量。我們可以從他的那個著名的公式:E=MC2 ,這個公式在我們現在的高中物理也是可見到。 E是能量energy, M是質量mass,C是光速。也就是說能量等于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就說質量可以釋放出能量,反過來能量當然也可以合成一個質量。將這個公式倒裝一下M=E∕C2 由此可見質量也可以從能量中産生,當然這個能量需要非常的大,能量除以C的平方是光速的平方,所得的質量才可能有顯著的出來。從這個公式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物質,是可以從能量中變現出來的。

  那麼根據上面這個原理,再來看佛經所說到的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在《佛說無量壽經》有段話是這樣描述的,是形容極樂世界的人受用具足。如經所說:

  若欲食時,七寶應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衆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爲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複現。

  經文中所說的道理,就是質量和能量的一種轉換。當然從經文中可知,一經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就已經不是凡夫啦!對于飲食只是見色聞香,以意爲食就足夠了。身心柔軟對百味飲食,已經沒有一點的執著。這種事過後,物質的東西又自然轉化爲自然的能量。這種現象極樂世界裏的每個人,都可以隨自意實現“質能”互換的能力。可以隨心所念互相轉換能量和質量,隨時可以把能量變現成物質。所以經中說,“七寶缽器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皆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經中還有很多處也體現了佛國淨土的殊勝,往生者可隨自意皆得受用具足。如經中所說:

  彼諸菩薩及聲聞衆,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複,水辄還複。調和冷暖,自然隨意。

  由此可見彼世界中的菩薩及聲聞衆,他們在七寶蓮池的自在遊戲,神通之自然。水位的高低、冷暖皆可隨自意調和,這是極樂淨土自然的果報。這當然離不開阿彌陀佛的弘大誓願所成就,能令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有這樣的神通力隨自“念力”得成就,這並非我們現在的凡夫所能做到。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就能有這樣的能力。當然這是離不開佛力的住持,使往生者具足這樣的能力,這是往生後的果報不可思議。

  叁、結 語

  念佛法門至深至簡,世稱爲易行難信之法。本文講說淨土宗的“念力“成就,主要是爲了讓更多有緣人,明白此念佛法門之勝旨在稱名念佛之行。在第一章節對念佛法門的基本介紹,使我們了解到了此淨土法門的殊勝難得。又通過後一章節的太空物理學的了解,讓我們知道人們所理解的時間和空間原來是一種錯覺。佛陀在經上向我們說明了,通過修行證果的菩薩,已經超越了這種時空的概念,同時也體現了佛菩薩所證得念力的不可思議。

  又從物理學上的質能之間的互換推理,了知佛經中所介紹的佛菩薩的神通妙用。在佛菩薩的淨土中,可以隨心所欲的變現物質,能隨自意受用無有障礙,受用完畢物質也會自然化去。佛所成就的淨土殊勝不可思議,果報是佛宿願力,累劫修功德感自然之所牽,念佛衆生順佛本願力,所以也是自然的往生。

  經文中又多次提到淨土中菩薩的不可思議境界,他們可以在一念之間遍曆十方淨土,供養諸佛成就種種佛事。如普賢菩薩十種勝願王,菩薩那種念劫圓融無礙的境界,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念力”的妙用,體現了“念力”不可思議的成就。佛聖念力也是由衆生中修來,所謂:“那裏有個天生彌勒,自然釋迦。” 由此理我人于淨土法門,能至誠懇切持名念佛,如經所說教法修行。于念念之中不離佛,佛不離心,自然妙契心佛不二之理。念念不絕乃至十念,順佛本願力自然成就往生淨業。

  通過對淨宗念佛的簡析,對念佛義的體解,了知念佛之必然,念力成就的不可思議妙用。又對太空物理學此章節“相似法”的了解,見證了佛菩薩所證得的境界,所達到的那種“念力”不可思議的成就。因此也可知我人雖在凡夫地,在整個修行的過程皆不離“心念”的力用。由四種念佛的導歸,了知稱名之行的勝易。在明白衆生起心動念的過程,會給自己帶來果報的作用。然此真妄之心,皆不出十法界所含攝之中。凡夫皆有所生心,依何心即現何境。所以凡起一念必落十法界之中,不與四聖法界相應,便與六凡法界相應。明白此等道理,于煩惱垢重的世間中,難道不念佛法界,還更念余法界嗎?所以說不念佛更念誰呢?聞此法門者應當老實念佛,稱名之行不假方便,極樂依正全體現于我人心中,我人之心所念不離極樂方寸,所以念念皆具足資糧。由佛願力真實不虛,所以順佛本願力,稱名念佛者必定往生淨土。

  

《淨土宗的念力成就(耀旸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