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叁祖法藏法師(覺深法師)▪P4

  ..續本文上一頁D>

探玄記

  

金師子章

  

1同時具足相應門

  

1同時具足相應門

  

1同時具足相應門

  

1同時具足相應門

  

1同時具足相應門

  

2因陀羅網境界門

  

2因陀羅網法界門

  

7一多兼容不同門

  

6廣狹自在無礙門

  

7一多兼容不同門

  

3秘密隱顯俱成門

  

3秘密隱顯俱成門

  

8諸法相即自在門

  

7一多兼容不同門

  

3秘密隱顯俱成門

  

4微細兼容安立門

  

4微細兼容安立門

  

2因陀羅網境界門

  

8諸法相即自在門

  

2因陀羅網境界門

  

5十世隔法異成門

  

6諸藏純雜具德門

  

4微細兼容安立門

  

3隱密顯了俱成門

  

6諸藏純雜具德門

  

6諸藏純雜具德門

  

5十世隔法異成門

  

3秘密隱顯俱成門

  

4微細兼容安立門

  

8諸法相即自在門

  

7一多兼容不同門

  

7一多兼容不同門

  

6諸藏純雜具德門

  

2因陀羅網法界門

  

4微細兼容安立門

  

8諸法相即自在門

  

8諸法相即自在門

  

5十世隔法異成門

  

0托事顯法生解門

  

5十世隔法異成門

  

9唯心回轉善成門

  

9唯心回轉善成門

  

9唯心回轉善成門

  

5十世隔法異成門

  

9由心回轉善成門

  

0托事顯法生解門

  

0托事顯法生解門

  

0托事顯法生解門

  

9主伴圓明具德門

  

0托事顯法生解門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法藏在《華嚴經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經文義綱目》二書承襲智俨法師的十玄名目,只是在十玄次第上略有變動;在《探玄記》中,法藏所立十玄名目,不但與智俨法師所立的十玄次第不同,就是十玄名目亦作了相應的改動。而在《金師子章》中,其十玄的名目又與智俨法師所立相同。(《金師子章》原著現已不存,在現存的幾種注疏中,所立十玄的次第也不盡相同此中所列,乃是依承遷所述《華嚴經金師子章注》中所列)。

   就時間上來說,《華嚴經文義綱目》是這四部著作中最早的一部著作,《金師子章》是這四部著作中,最晚的一部著作。若從時間上對這四部著作作一個分界線,則前叁部著作都是建立在《六十華嚴》的基礎上來說,而《金師子章》則是法藏參加《八十華嚴》譯場後的華嚴思想發露。很顯然,從法藏有關“十玄”著作的時間先後來看,《探玄記》中所列的“十玄”並不是法藏最後的定論,法藏講述《金師子章》的時間肯定要比著述《探玄記》晚幾年。如果要說定論的話,從時間上來看,法藏對十玄的定論應在《金師子章》中而不是在《探玄記》中。

   所以,就法藏法師有關十玄方面的這四部著作,若按其十玄名目的變化強行加上一個變化次第,很顯然,沒有一定的道理,就《華嚴經文義綱目》、《華嚴經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金師子章》叁書中的“十玄”來說,除了序列次第不同之外,十玄的名目是基本上相同的,而就在這叁部著作期間,夾雜著《探玄記》,只有《探玄記》中的名目作了改變。所以不能說這四部著作中的“十玄”的變動是一個次第變化過程。

   若換一個角度,我們不只是單單以此四部著作的前後時間來看,而是純從這四部著作的本身來看,則可知道,《華嚴經文義綱目》是法藏初期對《晉譯華嚴》提綱性的總概;《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是法藏對其全部學說的總結;《探玄記》是他注解晉譯《華嚴經》的代表作;《華嚴金師子章》是唐譯《華嚴》譯出後他爲武則天講述華嚴奧旨的著作。在諸傳記中,有說法藏法師也曾爲《八十華嚴》作疏,只是遺憾的是,他未能作完即示寂,有說其弟子慧苑等承其續作疏。但現今只見有慧苑的《刊定記》,不見有法藏的《八十華嚴經疏》,這是對法藏十玄思想歸終研究的一個缺憾。而且作爲法藏上首弟子的慧苑,其在《刊定記》中所表達的華嚴思想,與法藏有很大的不同。

   相對于法藏法師的華嚴思想來說,在其著作《華嚴經文義綱目》時,他的十玄思想顯然並不十分成熟,其主要還是繼承智俨法師的思想,在“十玄”思想的探討上,沒有太多的發揮;而對于《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與《探玄記》兩部著作,基本上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只是《探玄記》略晚一點完成而已;若依《金師子章》中所標列的十玄而論,很顯然,是《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的繼續,就名目上來看,只是將“唯心回轉善成門”中“唯”字改成了“由”字[32]。其它沒有改變。就其十玄次第上來說,可以說是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上的改動…

《華嚴叁祖法藏法師(覺深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