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4講▪P3

  ..續本文上一頁四個東西不配合你的身上要出故障。地大:說你骨頭長硬了,摔一下就碎了,缺鈣。骨頭長多了也不行,骨質要勻分;要全是骨頭,沒長肉,你這個人像筆幹,也不可以。水:也是要有比例的,也不能多,多了就象過去水腫。火:溫度也要適中,就是這麼高,高了你就要小心,高了就要隔離的,一般發高燒的都要隔離的;低了也不行。風:就是你這個呼吸系統,數呼吸;你注意修禅宗的人,開始入定以前要數呼吸的,是有道理的,呼吸要均勻,快了行不行?不行,你很累。呼吸慢了行不行呢?也不行,上氣不接下氣。所以這四個必須要協調,哪一個不配合,你的身體就有病。懂了不?所以,過去和尚說:身體生病不叫生病,叫四大不調。這四個家夥不協調了,不配合了。所以,過去寫信:祝你四大永固。祝你身體好,你看了半天不懂,整個身體就是靠這個東西構成的。這個東西構成的時候,要注意。比如我們人身上的肌肉、骨頭、筋絡,這是地大。一般人對我們這些東西很愛護,唉呀!你哪個人皮膚好,你看他的肉長得好,白裏又透紅;唉呀!你看她長得多勻稱,實際上按佛法上講:我們看見的這些物質世界的東西,實際上他一點都不真實,你信嗎?信。因爲你現在是在文殊院講的,你不得不講是信,你講的信可能是跟著人家說的,因爲是佛說的,你內心裏並沒有建立徹底的斬釘截鐵的這種認識;爲什麼?你不是證得的。是嗎?我當時跟他們也講過,好像跟你們也提到過,說最近這個科學家,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研究這個物質事件,開始說這個分子、直子、原子、中子、電子,到最後什麼呢?跨克,跨克都不行了,又推翻了。最後量子物理學家研究,最近聽說一個“玄論”。不知聽說過沒有?就是彈琴哪個玄,他比喻叫玻璃二重說,你感覺這個物質就像光波一樣在蠕動,但是你用手去抓,又沒有,就這麼一個狀態。還長得廷結實的,管你長得結實,還是缺鈣的,都是一個樣的。最近有個科學家,搞化學研究的,他寫了一個文章。佛法對整體這個世界的判斷是如幻的,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給你講這四句話的落腳點不在哪個前頭,如夢、如幻、如泡,不在這個上頭啊,應在哪個地方?應在如是觀上頭。所以,有些人講,這個佛法真好,一切都是虛幻的,如露如電的。這是佛的看法,對你有什麼關系?你學佛法應學到如是觀。你要覺得這件事情真是這個樣子,還可以;我們有很多是推理得來的。所以,現在科學家寫的這個,量子力學研究結果如像波光一樣在蠕動,你去又沒有,就等于一個影子嘛。佛法早就講出這個東西:如夢、如幻、如泡、如露、如電。咦,他說這個結論已經靠近了。這叫比較研究,佛法結論與量子力學比較。這個文件好像送給了楊正明,楊正明說了一段話,他說:我們這個科學家,在科學這條路上不停的攀登高峰,不停的往山上爬,當你爬到山頂的時候,突然發現那些宗教家早就等在哪裏的。這不是我講的,是他說的,網上都查得到的。你們不是上網嗎?沒網到這一條,網到沒用的消息。

  我講這個意思是什麼?你不要看到我們眼前這個世界又是硬的,又是軟的,這些物質世界背後都不是這麼回事。所以,量子力學搞到今天好像有點接近,其實佛陀在二千多年早就告訴你了。但是我講這個意思,有一條不要去比誰高誰低,千萬不要去比,你一比就要出問題。他說他的,你說你的,各說各的嘛。我也不要你跟到我說,但我也不跟到你說;各說各,這樣子好一點;和平相處,不要去爭。我講這個意思是什麼?佛法早就告訴你,除了《金剛經》:“如夢如幻”以外;我剛才講的,這個四大,大家要記住,這個四大是我們看到的現象。擺在眼前的,就是你身上的肌肉、骨頭、筋絡,看得見不?看得見,這叫四大。他背後靠誰支撐它的,叫四大種,說四大種是因,四大是果。那麼這個地大:就有地大種;水大:就有水大種,不是水腫啊!火大:就有火大的種子;風大:就有風大的種子。那麼四大種是一種潛在的能量,叫潛能。在西方哲學家早就說了的,說這個世界有一個隱形的世界。四大種在那個地方的呢?在阿賴耶識裏面。阿賴耶識裏的業力四大種內變根身,外變器界,都是由四大種變現的。最後,你看這個木頭這麼大一堆,用火一燒還有這麼大一堆嗎?沒有了。因爲它發生了變化,從這種形態變化成那種形態去了。所以,我們今天凡夫的世界,總是覺得這個世界真實得不得了,唉呀!這個世界太可愛了,實際上被這些假相幹嘛呀?“莫將浮雲遮望眼,此人正在最高朝”。你站得在高,被眼前這片雲把你眼睛遮住了,什麼大的?硬的?這些東西把你迷惑住,你就看不見事物真實相。

  耳大,耳根,四大種所造;耳根、耳脯,屬于什麼?地大。對不對?它從哪裏來的?地大種所造的。這個造、不是加工廠,需用造字,其實就有點像顯現的意思。從原來潛能的狀態,顯現成顯露的狀態。我們原來哲學上講的隱形的世界到了顯形的世界,當顯現的意思講,不是製造;也可以說是製造,爲什麼?他們幾個聯合起來製造嘛,地、水、火、風聯合起來就把人造出來了,內變根身,外變器界都這樣子出來的。

  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我們剛才講了嘛,你耳識要發生作用,它安置在哪個地方呢?耳根上。根包括兩部分:一個是扶塵根,一個是淨色根;扶塵根在外看得見,淨色根在內看不見,比如經絡,看不見的就是淨色根。

  無見有對,什麼意思?這裏的無見,就是說耳根不能發揮看見功能的作用。是指的這個,無見有對,是指的這個。

  意及種,如前分別;這個意指什麼?就等無間依。哪個種子依指的是什麼?阿賴耶識嘛。這個在講眼識的時候講過了,就不再講了。這就是彼所依,我就講了一大段。下面是彼所緣:

  彼所緣者,謂聲,無見有對。

  此複多種。如螺貝聲、大小鼓聲、舞聲、歌聲、諸音樂聲、俳戲叫聲、女聲、男聲、風林等聲、明了聲、不明了聲、有義聲、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鬥诤喧雜聲、受持演說聲、論議決擇聲。如是等類,有衆多聲。

  如螺貝聲至有衆多聲者:此中螺貝乃至俳戲叫聲,十種聲攝。女聲、男聲、風林等聲,七種聲攝。等言,等取叢聲。明了聲、不明了聲,二種聲攝;即了義聲、不了義聲。有義聲、無義聲,八種聲攝。四聖言聲,名有義聲;四非聖言聲,名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此亦七種聲攝。下惡趣聲,是名下聲;中人趣聲,是名中聲;上天趣聲,是名上聲。江河等者,等取鳥聲、獸聲。鬥诤喧雜聲乃至論議決擇聲,六種聲攝。如下自釋。(陵本叁卷十二頁244)

  這裏就是說,耳識,我們剛才說到,耳識它所分別認識的對象是什麼?聲音。就是這裏說的彼所緣,這個彼字指什麼?耳識。它所緣的是什麼?聲音。這個聲音無見有對,無見有對是什麼意思?這個聲音是用耳朵來聽的,不是用眼睛來看的。有對:一方聲音超過另一個聲音,聲音與聲音之間就有障礙;科學的東西最好辦,聲音大小有分倍。對嗎?分倍數量大就把其它掩蓋了。實際上就是個聲音,你看它跟你搞很多,螺貝聲就是吹的哪個,海螺、貝殼都可以吹出聲音來的;大小鼓聲,敲鼓的聲音;舞聲:跳舞是什麼聲音?節奏是音樂的聲音,衣服上的聲音,你要用心去聽;一切都是美妙的音樂;日本茶道最喜歡這一套,所以過去日本茶道有這樣的詩:“微風吹幽松,靜聽聲雨吼”。不是松樹的聲音,日本茶道泡的茶,是現場爐子在哪裏燒的,哪個爐子隔下面火,燒的水咕咚咕咚的開,哪個聲音,他說:“微風吹幽松,靜聽聲雨豪”。他說你靜下來聽哪個聲音與松林裏發出的聲音一樣的美妙;你要在竹子裏面去叫見聲音象煮開水一樣,咚咚的響,這是何等境界喲?修養。知道不?甚麼東西只要用心去都有聲音,中國人跳舞沒有吉他,那是什麼聲音喲?唱戲的甩袖子都有聲音,你看天女散花。歌聲:是語言。諸音樂聲:是製作成的。俳戲:叫什麼?就是一種戲劇,俳戲有節奏,有韻律,俳戲叁句爲一段,一句五個字,二句七個字,叁句五個字,有節奏的;就有點像我們中國的詞。念過詞沒有?念過,都讀過的。有沒有讀過:“大江東去浪濤盡”;中國人讀得最多的年青人經常發短信的:“古道秋風廋馬”,那個也是詞,那個俳戲就指這類,總的來說那個俳戲的聲音就是:陰陽鈍戳,節奏是指的這個。男聲:男子的聲音要高昂。女聲:要尖尖的。風林等聲:風吹樹林裏有沒有聲音?當然有啊。

  明了聲和不明了聲:什麼意思?嗯,外面是什麼聲音,不是很清楚,不明了;外面鳥叫聲,一下就明白了,明了聲。

  “有義聲和無義聲”:就是有些話依我們佛教講,沒有多少意義;有些話包涵很多意義。什麼話有意義?就是佛說的話是有意義的,世間的那些話都是讓你思想開小差的。

  “下中上聲”:下聲指的是惡趣聲,指的地獄、餓鬼、傍生的聲音;中趣就是人的聲音;上趣就是天上的聲音,那些寫詩:“此去只因天上有,人間不知幾回聞”。天上的?比方,天上的誰聽到了?除非你到天上去過了。

  還有江河等聲:河流的聲嘩嘩的,有些瀑布、大河的聲音,你看那個黃河,去過黃河嗎?你看個叫什麼瀑布?巫河瀑布,你看那個聲音;還有那個涓涓溪流。

  鬥诤喧雜聲:多呢?你看那個鬥的诤的吵的,每天去菜市場裏,五塊、叁角,少點,不得行,那個聲音就是喧雜的聲音。

  受持演說聲:就是發表演講的。

  議論決擇聲:議論聲就是討論的;決擇聲是跟議論連在一起,不管這麼多聲是誰在辨別?耳識。所以,耳識的功能就這麼多,甚麼都知道,鳥聲、汽車聲,我還沒作過實驗,你問他這是什麼聲音?都是聲音。有沒有這樣子的?可能精神病有,不過這樣還要有點本事啊!不管什麼好聽的不好聽的,在他那裏就是一樣的嘛;這需要智慧,你別以爲,老外見我…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4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