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你要知道每一识都是按照这五个方面在谈。那么这儿讲的:“云何耳识自性,自性就是它的特点是什么?主要说这个。它的特点是什么?谓依耳了别声。谓依耳这个耳是指的什么呢?耳根。了别声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声音。了别呢?也可当辨别讲,也可当分别讲,也可当认识讲,都可以。当然,关于唯识佛法对了别的问题呢?我鼓励你们有条件的学学藏文,学学梵文,学学巴黎文;因为这个《瑜伽师地论》有梵文本。为什么呢?这个了别的问题,这个认识的问题,我们讲这个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后面都有这个识,还有我们讲唯识后面也是这个识字。对不对?但是汉文这个识字都用一个词,都是识字。对不对?可是到了梵文本、到了藏文本,这两个词是不一样的。它在藏文的时候,认识的识和唯识的识,一个是( )(?)、一个是( )(?),它是绝对不同的。但是在汉文里,这两个字都是一样,都分不开;你懂藏文,一看区别一定是很大的;为什么呢?包括梵文,这两个的词根是不同的。一个( )(?)、一个( )(?);一个了别,一个认识,一个在藏文里是:表示的“表”。什么是表示呢?就是摆在这个地方,今天的话说就是显现给你看的。那个表的意思,就像我们今天讲的显现的意思。所以,用唯识的识就是表的这个识,就是显现。用八识的识一定是哪个了别。所以在汉文佛经里头很多字搞明白就太难了。我再你们举个例子,就刚才讲的:谓眼识自性、谓耳识自性,这个自性的问题,用在不同的地方,这个词都不同的。所以,这个汉文的字,麻烦得很。我那天跟佛学院的学生们讲:快乐的乐到处都在用,可口可乐,还是那个乐;百世可乐,还是那个乐;助人为乐,还是那个乐;知足长乐,还是那个乐;可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几个乐好像都有快乐的意思。对吧?但是你可以琢磨,喝口水为什么都可以可乐?所以,这些东西都值得去琢磨。所以,我们学汉文佛经的问题有很大程度的,汉文的字意义伸缩性很大;不像梵文和藏文,它那个字很确定,因为我原来学过,那是韩老我们在北京的时候专门请藏文老师教我们几个学藏文。他们几个好一点,我回来什么都忘了,学了两年,很多东西都忘了,基本上的有些东西还是;那是韩老从藏文翻译到汉文来的。凡是唯识的经论都是翻译过来的,汉文里没有藏文里有的,韩老都重翻的,包括《弥勒五颂》都是全部重翻的,包括《三十论》的注解藏文都有,原本都有,所以韩老都翻过以后,韩老年龄大了怎么翻,我们就帮他校。所以,一只手拿的是汉文,一只手拿的是藏文,看他翻译的对不对;就这样子就可以把藏文学会的。所以,我建议你们有精力的、有机会的还是可以学一学,这个将来对你学习很有帮助的。但是我也没有真正的学,学完了告诉我就行了。这个营养不良,像吃饭一样,我已吃过一段了,已经消化了,营养我都吸收跑了,吃过了吐给你的。
这个了别,那个藏文里边了别、辨别、认识。这个耳识,什么叫耳识呢?你看我原来讲《百法》的时候,我是怎么给你们讲的?我讲《百法》的时候,一句话:“依耳根分辨声境的认识功能,叫什么?叫耳识”。我不是随便概括一句话的,有根据的,从哪里来?就从这儿来的“谓依耳,了别声”。六个字,一般没学习过的搞不懂。所以,我就给你再翻译,依耳根辨别声境的作用的认识功能,就命名为耳识。包括这个词,为什么叫命名?我都是真灼过的,诸位。你都不会注意,为什么?因为你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这个东西也是假的。这个东西是假的,学甚么?哪没得搞呢?我老打比方:你看脑袋卢内装的甚么东西?脑花。我们今天的书面语言:叫大脑。我们今天生物学的观点,说我们所有的认识活动从哪个地方出来的,大脑是指挥中心;早期学生物学的时候,老师给你讲脑子有左脑,还有右脑。是吗?说大脑下面,还有脑魁体,还有偏直体,一大堆;脑还可以一分为二,分得了吗?分不了。哪都是搞研究的人搞出来的,还有研究呢,说前面这里叫什么听觉神经中枢,视觉神经中枢,还有运动神经中枢,还有感觉神经中枢。这么多神经中枢,是不是你生下来脑袋都刻得有啊?你在脑刻了字,这是运动神经中枢,这是感觉神经中枢,这是视觉神经中枢,有没有?就是搞研究的人取的个名字,给安上去的,花了一亩三分地上搞研究出来的,这块叫什么?那块叫什么?实际上这个大脑是干什么?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这个名字是命上去的,安上去,在这里我一再告诫你们,这个名相,在《唯识三十颂》怎样讲的:“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都是假说的,都是安的,都是贴上去的标签。所以,这个八识也是,叫:“命名为耳识”。
你不要说这个经上叫耳识?缘起的嘛、条件组合的嘛、安上去贴个标签。而且这八个识,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定是一个整体,为什么叫八个识?不搞出九个来,再分小一点搞出十个来,要不就叫一个,有没有这种叫法?有的。早期时就不叫八个识,叫意思识也好,叫意义识也好,都是一个拢统的。后来就有还有人搞出九个,后来说不行。到此为止,你不要再搞了,再搞,搞出九千个怎么办?就没法搞了,说基本上这八个识,就把基本功能概括出来了,就够了。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东西。
这个地方讲耳识的自性,它的自性是什么?它的自性是:“辨别声音的认识功能”。这就是它的特点,就像我们人一样,你自身长的相貌这个特点,属于男,就是你的特点、就是你的特征,就是你的自性。那么这个耳识,它是辨别声音的,这是它的特点。那个眼识呢?了别色境的,这是它的功能、它的特点。是你自己区别其它不同的事物,这个就叫:“自性”。用今天话讲,就是你的特点、特征,就是指的这个东西。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彼所依有几个?俱有依、等无间依、种子依,这几个都是指的彼所依。所以,你看他这个都不科学,实际上把彼所依抬上去,把哪个俱有依、等无间依跌下来,他这个分段还是有问题,后来我给你讲包括逗号、句号打的都不对的,就把有些意思搞变了。
彼所依者有三个:俱有依、等无间依、种子依。俱有依是什么?谓耳。这个耳指什么?就是耳根。就是你这个认识功能要产生作用,一定要借助它的太极是谁?耳根嘛。就象电能一样,你这个电能要发光、发热必须通过电线、灯泡、线路,你不说我直接把灯插在电能上,它能不能发光?不知道我没搞过,你们去试一下。电是什么?能量。电能它要发光、发热,必须要通过什么?线路。所以,这个耳根,外面叫什么?耳脯;有些耳朵大一点,有些耳朵小一点;耳脯下面叫什么?耳道;耳道下面叫什么?耳膜;耳膜下面有三块骨头:捶骨、真骨、登骨往里面一传,神经往里面一传到大脑里头,对不对?那么这些都是线路,这个比喻不一定正确,总的来讲这些都是为耳识辅助作用的管道。所以,叫俱有依;它要通过它发生作用,这个俱有依,指的耳根,离了它就不行,因为这两个,为什么俱有依呢?表面上看好象是一起的,你看电能和电线,分得清楚谁是谁吗?从功能上分得清楚,但实际上它是什么东西?融为一体的。俱有:用今天的话讲,是同时存在。你看电能和电线是不是同时的?你说我今天把灯安上,明天才送电能过来,今天晚上灯亮不亮?肯定不亮。它必须同时的才会亮,对不对?俱有就是同时。
等无间依,谓意。这个意指什么?就是耳识的前一念。这个意不是指意识?叫无间灭意,叫等无间。就是眼识,认识活动一刹那一刹那生灭不停,就是说这一念眼识要生起来,要前一念眼识开导、让路。你说我不让你,看你往哪儿走。所以说必须要前一念眼识灭掉,下一念眼识才能生起来。如果说把它挡倒了,就生不起来了,就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叫等无间依。
种子依,是谁呀?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实际上一切种子是对阿赖耶识的描述。知道不?就是说一切的种子都藏在哪儿的?阿赖耶识里边。眼识的种子,耳识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所以,一切种子生现行都少不了阿赖耶识。说今天阿赖耶识不营业,停业,盘存,你就搞不成,一切的潜能种子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这里讲的是彼所依。
耳,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
意及种,如前分别。
就是刚才那几个补充说明,耳,这个指的什么东西?耳根。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耳根为什么叫四大种所造?学过《五蕴论》的就搞得清楚。你学过《五蕴论》吗?没学过。《五蕴论》就讲这个,今天我随便给你讲一下这个。四大和四大种,这两个是不同的。因为这是代表佛法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先讲四大,按佛法的立场,我们整个人生宇宙,就是这四大所构成的,也就说整个人生宇宙离不开这四种基本元素。第一个、地大:就坚韧为性。比如人,你身上哪些是坚韧的?骨头、筋络这些都是,光有骨头没有筋络是不行的。第二个、水大:是什么?血液、整个汗液都是。第三个、火大:你身上有火没有?肯定有。不是冒火的火,冒火是生嗔恨心,是一个烦恼心所。这个火你要是冒出来就麻烦了,不是哪个火。但是你们可以研究一下,人生嗔恨心是否与温度高有关系。那依你哪个理论把人弄到冰箱去,他就不生气了嘛,哪到哈尔滨去也就不生气了,哪里零下多少度了。第四个、风大:就是你的呼吸系统。佛法讲:人就是这四个元素构成的。整个世界宇宙也是地大:山、土、木这些都是。水:河流、大海、江河。火:地上有火山爆发。风:七级台风多了。都是离不开这四大原素构成的,这个是四大,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不是?但是,我们人的身体,这个四大种。佛教讲:过去出家写信,祝你四大坚固。什么东西?四大坚固,你身体好。因为你四个东西要配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4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