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四个东西不配合你的身上要出故障。地大:说你骨头长硬了,摔一下就碎了,缺钙。骨头长多了也不行,骨质要匀分;要全是骨头,没长肉,你这个人像笔干,也不可以。水:也是要有比例的,也不能多,多了就象过去水肿。火:温度也要适中,就是这么高,高了你就要小心,高了就要隔离的,一般发高烧的都要隔离的;低了也不行。风:就是你这个呼吸系统,数呼吸;你注意修禅宗的人,开始入定以前要数呼吸的,是有道理的,呼吸要均匀,快了行不行?不行,你很累。呼吸慢了行不行呢?也不行,上气不接下气。所以这四个必须要协调,哪一个不配合,你的身体就有病。懂了不?所以,过去和尚说:身体生病不叫生病,叫四大不调。这四个家伙不协调了,不配合了。所以,过去写信:祝你四大永固。祝你身体好,你看了半天不懂,整个身体就是靠这个东西构成的。这个东西构成的时候,要注意。比如我们人身上的肌肉、骨头、筋络,这是地大。一般人对我们这些东西很爱护,唉呀!你哪个人皮肤好,你看他的肉长得好,白里又透红;唉呀!你看她长得多匀称,实际上按佛法上讲:我们看见的这些物质世界的东西,实际上他一点都不真实,你信吗?信。因为你现在是在文殊院讲的,你不得不讲是信,你讲的信可能是跟着人家说的,因为是佛说的,你内心里并没有建立彻底的斩钉截铁的这种认识;为什么?你不是证得的。是吗?我当时跟他们也讲过,好像跟你们也提到过,说最近这个科学家,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研究这个物质事件,开始说这个分子、直子、原子、中子、电子,到最后什么呢?跨克,跨克都不行了,又推翻了。最后量子物理学家研究,最近听说一个“玄论”。不知听说过没有?就是弹琴哪个玄,他比喻叫玻璃二重说,你感觉这个物质就像光波一样在蠕动,但是你用手去抓,又没有,就这么一个状态。还长得廷结实的,管你长得结实,还是缺钙的,都是一个样的。最近有个科学家,搞化学研究的,他写了一个文章。佛法对整体这个世界的判断是如幻的,所以,《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给你讲这四句话的落脚点不在哪个前头,如梦、如幻、如泡,不在这个上头啊,应在哪个地方?应在如是观上头。所以,有些人讲,这个佛法真好,一切都是虚幻的,如露如电的。这是佛的看法,对你有什么关系?你学佛法应学到如是观。你要觉得这件事情真是这个样子,还可以;我们有很多是推理得来的。所以,现在科学家写的这个,量子力学研究结果如像波光一样在蠕动,你去又没有,就等于一个影子嘛。佛法早就讲出这个东西:如梦、如幻、如泡、如露、如电。咦,他说这个结论已经靠近了。这叫比较研究,佛法结论与量子力学比较。这个文件好像送给了杨正明,杨正明说了一段话,他说:我们这个科学家,在科学这条路上不停的攀登高峰,不停的往山上爬,当你爬到山顶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些宗教家早就等在哪里的。这不是我讲的,是他说的,网上都查得到的。你们不是上网吗?没网到这一条,网到没用的消息。
我讲这个意思是什么?你不要看到我们眼前这个世界又是硬的,又是软的,这些物质世界背后都不是这么回事。所以,量子力学搞到今天好像有点接近,其实佛陀在二千多年早就告诉你了。但是我讲这个意思,有一条不要去比谁高谁低,千万不要去比,你一比就要出问题。他说他的,你说你的,各说各的嘛。我也不要你跟到我说,但我也不跟到你说;各说各,这样子好一点;和平相处,不要去争。我讲这个意思是什么?佛法早就告诉你,除了《金刚经》:“如梦如幻”以外;我刚才讲的,这个四大,大家要记住,这个四大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摆在眼前的,就是你身上的肌肉、骨头、筋络,看得见不?看得见,这叫四大。他背后靠谁支撑它的,叫四大种,说四大种是因,四大是果。那么这个地大:就有地大种;水大:就有水大种,不是水肿啊!火大:就有火大的种子;风大:就有风大的种子。那么四大种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叫潜能。在西方哲学家早就说了的,说这个世界有一个隐形的世界。四大种在那个地方的呢?在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里的业力四大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都是由四大种变现的。最后,你看这个木头这么大一堆,用火一烧还有这么大一堆吗?没有了。因为它发生了变化,从这种形态变化成那种形态去了。所以,我们今天凡夫的世界,总是觉得这个世界真实得不得了,唉呀!这个世界太可爱了,实际上被这些假相干嘛呀?“莫将浮云遮望眼,此人正在最高朝”。你站得在高,被眼前这片云把你眼睛遮住了,什么大的?硬的?这些东西把你迷惑住,你就看不见事物真实相。
耳大,耳根,四大种所造;耳根、耳脯,属于什么?地大。对不对?它从哪里来的?地大种所造的。这个造、不是加工厂,需用造字,其实就有点像显现的意思。从原来潜能的状态,显现成显露的状态。我们原来哲学上讲的隐形的世界到了显形的世界,当显现的意思讲,不是制造;也可以说是制造,为什么?他们几个联合起来制造嘛,地、水、火、风联合起来就把人造出来了,内变根身,外变器界都这样子出来的。
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我们刚才讲了嘛,你耳识要发生作用,它安置在哪个地方呢?耳根上。根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扶尘根,一个是净色根;扶尘根在外看得见,净色根在内看不见,比如经络,看不见的就是净色根。
无见有对,什么意思?这里的无见,就是说耳根不能发挥看见功能的作用。是指的这个,无见有对,是指的这个。
意及种,如前分别;这个意指什么?就等无间依。哪个种子依指的是什么?阿赖耶识嘛。这个在讲眼识的时候讲过了,就不再讲了。这就是彼所依,我就讲了一大段。下面是彼所缘:
彼所缘者,谓声,无见有对。
此复多种。如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喧杂声、受持演说声、论议决择声。如是等类,有众多声。
如螺贝声至有众多声者:此中螺贝乃至俳戏叫声,十种声摄。女声、男声、风林等声,七种声摄。等言,等取丛声。明了声、不明了声,二种声摄;即了义声、不了义声。有义声、无义声,八种声摄。四圣言声,名有义声;四非圣言声,名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此亦七种声摄。下恶趣声,是名下声;中人趣声,是名中声;上天趣声,是名上声。江河等者,等取鸟声、兽声。斗诤喧杂声乃至论议决择声,六种声摄。如下自释。(陵本三卷十二页244)
这里就是说,耳识,我们刚才说到,耳识它所分别认识的对象是什么?声音。就是这里说的彼所缘,这个彼字指什么?耳识。它所缘的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无见有对,无见有对是什么意思?这个声音是用耳朵来听的,不是用眼睛来看的。有对:一方声音超过另一个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就有障碍;科学的东西最好办,声音大小有分倍。对吗?分倍数量大就把其它掩盖了。实际上就是个声音,你看它跟你搞很多,螺贝声就是吹的哪个,海螺、贝壳都可以吹出声音来的;大小鼓声,敲鼓的声音;舞声:跳舞是什么声音?节奏是音乐的声音,衣服上的声音,你要用心去听;一切都是美妙的音乐;日本茶道最喜欢这一套,所以过去日本茶道有这样的诗:“微风吹幽松,静听声雨吼”。不是松树的声音,日本茶道泡的茶,是现场炉子在哪里烧的,哪个炉子隔下面火,烧的水咕咚咕咚的开,哪个声音,他说:“微风吹幽松,静听声雨豪”。他说你静下来听哪个声音与松林里发出的声音一样的美妙;你要在竹子里面去叫见声音象煮开水一样,咚咚的响,这是何等境界哟?修养。知道不?甚么东西只要用心去都有声音,中国人跳舞没有吉他,那是什么声音哟?唱戏的甩袖子都有声音,你看天女散花。歌声:是语言。诸音乐声:是制作成的。俳戏:叫什么?就是一种戏剧,俳戏有节奏,有韵律,俳戏三句为一段,一句五个字,二句七个字,三句五个字,有节奏的;就有点像我们中国的词。念过词没有?念过,都读过的。有没有读过:“大江东去浪涛尽”;中国人读得最多的年青人经常发短信的:“古道秋风廋马”,那个也是词,那个俳戏就指这类,总的来说那个俳戏的声音就是:阴阳钝戳,节奏是指的这个。男声:男子的声音要高昂。女声:要尖尖的。风林等声:风吹树林里有没有声音?当然有啊。
明了声和不明了声:什么意思?嗯,外面是什么声音,不是很清楚,不明了;外面鸟叫声,一下就明白了,明了声。
“有义声和无义声”:就是有些话依我们佛教讲,没有多少意义;有些话包涵很多意义。什么话有意义?就是佛说的话是有意义的,世间的那些话都是让你思想开小差的。
“下中上声”:下声指的是恶趣声,指的地狱、饿鬼、傍生的声音;中趣就是人的声音;上趣就是天上的声音,那些写诗:“此去只因天上有,人间不知几回闻”。天上的?比方,天上的谁听到了?除非你到天上去过了。
还有江河等声:河流的声哗哗的,有些瀑布、大河的声音,你看那个黄河,去过黄河吗?你看个叫什么瀑布?巫河瀑布,你看那个声音;还有那个涓涓溪流。
斗诤喧杂声:多呢?你看那个斗的诤的吵的,每天去菜市场里,五块、三角,少点,不得行,那个声音就是喧杂的声音。
受持演说声:就是发表演讲的。
议论决择声:议论声就是讨论的;决择声是跟议论连在一起,不管这么多声是谁在辨别?耳识。所以,耳识的功能就这么多,甚么都知道,鸟声、汽车声,我还没作过实验,你问他这是什么声音?都是声音。有没有这样子的?可能精神病有,不过这样还要有点本事啊!不管什么好听的不好听的,在他那里就是一样的嘛;这需要智慧,你别以为,老外见我…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4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