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说不用欢迎,因为什么?不管怎样,我讲的都是好话。老外他也很高兴的,他怎么知道我说的是好话?人见了都讲好话嘛,怎么见了就骂人呢?这个人不地道。搞了这么多声音出来,下面还有对声音的分别:
此略三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
丑二、料简
初唯内缘声,次唯外缘声,后内外缘声。
因执受大种声等者:地水火风名四大种。此为依因,遍生造色,得大种名。今依大种有三差别,是故建立成三种声。谓若大种内身所摄,为阿赖耶识之所执受,是名执受大种;以此为因,声现前起,名因执受大种声。若诸大种外器所摄,不为阿赖耶识之所执受,是名不执受大种;以此为因,声现前起,名因不执受大种声。若以执受不执受二种大种为因之所生声,名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如下自释。初唯内缘声者,谓如斗诤諠杂声等;次唯外缘声者,谓如风林声等;后内外缘声等者,谓如螺贝声等。
子二、后三种
此复三种。谓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
壬三、释异名2 癸一、约彼相辨
又复声者,谓鸣、音、词、吼表彰语等差别之名。
癸二、约根识辨
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识所行、耳识境界、耳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
辛四、助伴及业
助伴及业,如眼识应知。
谓可意声等者:此亦唯说意识所缘,如前眼识所分别义。鼻、舌、身识三所缘相皆应准知。 这个啊,前面这几个就是对这个声音啊,就从另外不同的角度,把它做了分析。此略三种。上面说了那么多种声音,概况起来可以三大类。哪三大类呢?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你一听这个东西绕口,简单地跟你讲,因执受大种声就是人发的声音,因不执受大种声就是外面这些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发的声音。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就是人和外面这些器界同时发出的声音。就指的这个,比如人发的声音,你讲话是不是就是人发出的声音。因不执受大种声就是树发的声音。人和那些东西合作的,你比如,敲鼓、吹笛子、弹琴、吹牛,呵呵,不是,吹牛还是人做的,吹牛吹不出声音来的哈,那么为什么,它下面说了一大段,实际上,我给你把那些一理,你就懂了。那个大种啊,就是指的四大种,执受啊,谁在执受四大种啊,阿赖耶识,所以由阿赖耶识执受四大种,它变现出来的是什么?就是四大,指的什么?有情,就是指的人,懂了不?所以人发出的声音就叫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也就懂了,就像阿赖耶识不执受色身一样的,就是外面的器界,山啊、河啊、草木啊、丛林啊,它们发出的声音。因执受不执受就是两个合在一起,这个好懂了,不要说那么大一转。还有三种,初唯内缘声,内缘声指的什么?还是人发出的,次唯外缘声指的什么,外面的器世界、环境,它这里打的比方,谓如风林声等这就不是人发的声音,对吧。后内外缘声等者,就是两个结合在一起,就是谓如螺贝声等。螺贝声是怎么出来的,是人去吹的嘛,就是两个结合在一起的嘛。这个佛法啊,真的,反着说、正着说、上面说、下面说,反正倒过来倒过去给你说。还有,还可以给你分。此复三种。谓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这是什么意思呢?可意声就是好听的,不可意声就是不好听的,俱相违声就是也说不上好听,也说不上不好听。哪些声音好听啊,哪些声音不好听啊?这天下没有绝对的可意不可意。你认为好听的,他说不好听。你认为不好听的,他说:哎呀,这个东西谁唱的啊,简直像帕瓦罗蒂一样。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嘛。这种东西,要靠意识参与进来才有的,光靠耳识是完不成的。这已经进入了意识的活动了,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所以叫可意、不可意、俱相违声。所以我跟你讲啊,我告诉你,我还有一个经验,再不好听的,像闹得很、吵杂的、烦得不得了,打坐,你把声音想一想,想一想,。。。。哎,这声音怎么没有了,这声音怎么还像唱歌一样好听呢,有这个感受没?我曾经有过,我赶火车,那个时候上学,没有钱呢,买火车票又没买到,但是要回去了,春节,最不好买票,后来好不容易,托个关系,把我送上火车了,上去没票,连个站的都没有,嘿嘿,没站的站哪呢?挤在一起,够惨了,那个时候站了二三十个小时,站到北京了。哎哟,那些打工的,这样、那样的,开始心里很烦,由烦躁啊,就要发火啊,什么的上来。哎呀,我想这么长时间怎么办呢?还没过西安。人站在那,就象窖萝卜一样,一个一个立着。哎,我就慢慢的,反正就不要管它了,不管外面怎么吵怎么闹,让心慢慢沉静下来,念佛也好,数呼吸也好,慢慢的心往内收,你就慢慢地感到,这些声音不是那么烦躁了,反倒还觉得这些人、这些声音挺可爱的,所以,我为什么和你说,天下没有绝对的可意、不可意,就看人的本身啊,怎么对待它。所以你们以后啊,可以做这个实验,哪怕人惹你的声音不好听,你用你内心去观,观到那个声音好听了,你说太感谢你,多伟大了。哎哟,那个人吓死掉了。
又复声者,好,你看。又复声者,我还没讲完,这个声音还可以怎么说,谓鸣,什么叫鸣呢:鸟叫。叫鸣。音,这个声和音是不一样的哦,声音,听我讲话这个叫声,音啊是屋子里面回荡的这个叫音,所以我们叫空谷回音,听过这个成语没有哦。你看那些大峡谷里面,你说话,一个人讲,你刚讲完,哎哟,整个那个峡谷里面那个声音在回荡,那个就是音。词,那就是词章的,吼,那个声音啊,吼什么吼。就是大声地,但是再吼没有那个狮子吼。表彰语等这些都是属于声音。所以到这个地方为止,前面都是讲的声音的,分类,从不同角度来给你谈这个声音,有的是从声音的种类,有的是从声音发出的地方,有的是从声音的感受程度,对吧,从各个角度来。
下面,是耳所行,这是耳是指的什么?(耳根),耳境界呢?耳根面对的境界。耳识所行这个就是指的耳识啦,耳识境界,这个指的也是耳识了,耳识所缘,这个指的也是耳识了,同时还有意识参与。我告诉你哈,我不知道当时和你们讲过没有。这个跟眼耳鼻舌身这个五识生起的时候,意识参与的,这个意识叫什么意识,五俱意识。一定要记住,意识啊,由于他的活动很多,要分几类,简单地分,分两大类,一个就是五俱意识,一个是独头意识,所谓五俱意识是什么呢?就是跟着眼耳鼻舌身一起参与活动的。叫五俱。五嘛,就是指的眼耳鼻舌身,俱就是同时,跟五识同时产生活动的那部分功能,叫五俱意识。还有一类叫独头意识,就是单独活动的,这单独活动的独头意识分几类,分三类,一个是梦位独头意识,你做梦的时候有没有意识活动啊,有,眼耳鼻舌身都停止了,可是你做梦的时候,还在里面做什么呀?还在腾云驾雾,还在吃张凉粉,都有,这个很好玩,但是全部是意识的活动,那个叫梦位独头意识,还有叫定中独头意识,定位,正在入定的时候,前五识停止了,意识还有的,这叫定中独头意识,还有就是散位意识。散位就是散乱的散,散,分散的散,就是你坐在那个地方打妄想,没事在一个人在那发愣、发呆。哎哟,这个人发起呆来很可怕的,我到印度尼西亚的时候,我看路边有很多小亭子,我搞不懂,像我们路边的小亭子是干嘛的啊?汽车招呼站。哎,我说你们的汽车招呼站怎么建得那么漂亮,他说我这个不是,我说是什么,他说叫发呆亭。哈哈,我说还有这玩意儿啊!他说印度尼西亚的人啊,那些男孩子不上班的,都是女人上班供养这些男的,干嘛,要发愿去印度尼西亚了吗?那个地方多好,哈哈。结果那些男孩天天没事干,干嘛,就在那修个亭子,让他们去发呆。我从那里路过,真看见有两个在那里发呆的,我看那个眼光啊,麻烦死了。你说它有活动吗?有意识活动没有?有,他在那抽烟也好,喝茶也好,想入非非的,一会天上,一会地下,这个时候,他前五识都没有活动,就是那个第六意识在活动,这叫散位独头意识,所以一般来讲啊,但有些地方啊,是把这个散位和乱位分开的,实际上这两个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些地方是把这个独头意识分了四类,就是梦位、定中、散位、乱位。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分三类就可以了。就梦位独头、定中独头,还有呢散乱独头,它实际上是一类意识。所以,你看这个意,我跟你讲啊,只有这个意识可以这么分的,其它的都不可以。其它的认识都简单的说,唯独这个意识,麻烦。所以我老跟他们讲,这个意识在《西游记》里面就是孙悟空,你知道吧,可以上天,可以入地,一会儿十万八千里,比喻这个意识你管不住,它还善变呢。猪八戒是哪个识呢?沙和尚肯定是前五识,干活的吗,唐僧肯定是第八识了,猪八戒就肯定是末那识了,好吃懒做,有什么东西都要我先吃了,我嘛,他都离不开。所以,你看他为什么不要搞五个呢?不搞师徒五个,要师徒四人呢,你看《西游记》里全是有佛法的呢。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人就是白骨一堆吗,你修白骨观嘛。是不是,打了三道也没打垮。都是白骨精哦,我们都是白骨精。人人都是白骨精呢!是不是,还有那个盘丝洞,你看那个蜘蛛牵线线缠住的是谁啊,就是你自己嘛,作茧自缚啊,所以那个四大名著里头,我跟你讲,佛教色彩最浓的就是这个《西游记》和《红楼梦》,在红楼梦里全是禅宗的东西,看你怎么读。你看,开始打开就是“茫茫大地,一片空白”,在先就给你讲一切都是空的,早就给你把结局写好了,人人都是这样的,那这又扯远了哈,这里面说意识的活动很是活跃,。。。所以刚才我给你们介绍,意识,我们过去讲分这么几种,好,下面这个地方,就把它的所缘说完了,就是它的声音这部分说完了。
下面,“助伴及业,如眼识应知。”什么意思呢,它的助伴,相应心所跟谁一样?眼识。多少个?唵?三十四,哪三十四?什么什么?我说了很多遍了,“遍行别境善十…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4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