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7講▪P3

  ..續本文上一頁已經夠明顯的啦,鼻子比別人大,眼睛比別人圓,還搞那麼多個性幹嘛。所以今天講的個性實際上是自我,知道嗎?是自我。所以今天的人啊,跟曆史上很多人比啊,就是對自我的表現、就是我執的表現比曆史上任何時期的人都突出。擁有了這個觀念,所以大家就開始我行我素,一切東西都是自以爲是,以自己爲中心,那就麻煩了。今天我們講我要自由麼,要自由麼就要有自我啊,就要有個性啦。你看今天都是這樣子,你看穿的是有個性的、吃的要有個性、搞藝術的畫畫的都要有個性,寫字的也要有個性,寫的都看不懂、不認識,是有個性,但是把我們全都蒙了。爲什麼呢?表現自己,那是表現自我的欲望。實際上這個很成問題。所以我們今天人的個性的背後就是自我,自我的背後就是要講自由,自由的背後是什麼,自欲、私欲。就是這個樣子出來的。所以佛教,前段時間有幾個詞我給他們講: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哎喲,今天好像到處都在用啊,可是我一聽啊,本來全都是補藥,結果全都當做瀉藥在用。全都用歪了。

  講到這兒有一個“自在”,自在和我剛才說的自我有點關,所以我給它補了幾句:“看破不等于看冷”。我們今天人的所謂看破啊,等于看冷,沒有激情了,不對的。“放下不等于放棄”,今天人說“我都放下了”,就是不想幹事了、退休了,可以去耍了、可以提著鳥籠養鳥去了。這是放棄啊,哪裏是放下,放下不等于放棄啊,放棄絕不是放下。你看,現在不都是這樣在用嗎?“隨緣不等于隨便”,今天的人說“哎呀,隨緣吧”,就是弄不了了,找不到了辦法啦,隨緣吧,這哪裏是在隨緣啊,這是隨便啊。什麼叫隨緣啊,衆生需要度,你度他,這就是隨緣。對不對

  所以做不了的事情你說隨緣啊隨緣啊,這是在隨便。“自在不等于自我”,佛法講的自在是真正破除了所有的執著妄想分別,一種灑脫的境界、沒有羁絆的境界,對吧?今天的人爲了把自在和自由兩個混淆,于是就把這個自我主義表現的特別明顯。因此有了這個自我主義,個性就特別鮮明。你看,你出去大街上看那些人個性鮮明麼?“穿別人的鞋,讓他打的去”,這個有個性吧;“走別人的路,讓他無路可走”,這些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出來的喲。這都是走極端的辦法,都不符合佛法的精神。所以我把那八個字我重新補了一下,你們可以琢磨琢磨。不然的話,你們也要用歪的,很多人都把它用歪掉了。

  佛法本來很好的,結果拿給這些用歪的人一看,說這些學佛的人好消極的。佛法你永遠記住,我跟你講,那個釋迦牟尼佛一刻都沒停止過、沒休息過,你以爲他涅槃了?沒有,那都是做給你看的。他哪裏涅槃?不生不滅!你說沒有了,哪裏沒有?無處不在!他實際上都在叁類分身息苦輪,都在度衆生。不是成佛以後就萬事大吉沒事幹了,事情更多。所以一定要有這個觀念。不要覺得……今天人的觀念是:哎呀,等到我將來沒事幹的時候我再來學佛。這樣的人我堅決不要。我這兒不是休閑俱樂部,我們更希望有幹事的激情的人到這個地方來,才能夠去弘法利生啊。找不到事情幹的好像才來學佛,你說這個經是不是念歪了。那是不是就像“看破、放下、隨緣、自在”一樣的念歪的。講到這兒,是我聯想到的。自性、個性要和今天我們說的個性區別開來。個性就是特點,但是特點,下面談到的,有勝義有、相狀有、現在有。本來自然有這些特點就夠了。我們今天所謂的個性所謂的特點是矯揉造作出來的。那麻煩了,這就讓人越來越看不清楚今天的人究竟在想什麼了。我老實講,今天你看那些學周易的、算命的、看相的都少了,你看那麻衣相術都不太看的准了。爲什麼?它那個表現出來的都是假相。鼻子隆過了、眼睛割過了,不是她原來自然的了,所以看麻衣相術的他都沒折兒。我是跟原來看相的人開玩笑講的。他說哎喲你怎麼知道,我說你想這個道理啊,因爲今天這個相已經不是(原來的)他了。佛法講相貌與身體都是業力感召的,對不對?感的就是自然的。可是現在已經違背這個自然了。你那上面搞些麻子、穿些新衣服、穿些花衣服、畫些色彩在上面,把人都麻痹住了。所以今天相面的人都難啊。這是我想起來說的啊,你琢磨一下嘛。不然中間多沈悶啊。

  所以這個自相啊,就是個性、就是特點,這種個性和特點是原生的,也是緣生的。明白嗎?這兒兩個yuan生,一個原生是原生態的原生,不是後天那些去加工過的、到韓國去美過容的,不是。這是一個原生;二個是條件、因緣的緣生,這些都是因緣生的麼。這個才是它真正的特點。共相,就是我們講的共性,這是一個法則、一個規律,那麼這裏面自相、共相又分了好幾種,實際上後面還會談到,這已經給你預告了。“思所成地,廣釋其相”,後面談聞思修的時候,還會講到。這兒已經提前講了幾個了。“自相法略有叁種:勝義相有、相狀相有、現在相有”。什麼叫“勝義相有”

  ,就是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菩薩雖然沒那麼多,但是也具備一定的好的相貌。他的特點,你一看,哎喲,這人不是凡人啊。是吧?不要說聖人啊,就是普通人,有點修養的人你看他總歸都有氣質,是吧、很高貴。不像走路騰騰空空,說話噴噴碰碰,一看那人就沒修養的,對吧?這是勝義相有,稍微有點氣質的人你一看都流露出讓人很能正視,讓你肅然起敬,這就叫勝義相有。最具有勝義相有的就是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叁十二相沒法給你一個一個講,十天也講不完,佛的叁十二相有很多。比如雙耳垂肩,所以佛像的耳朵都比較長一些,這是叁十二相之一,在現實生活中,所以相面的人說耳朵大的人就有福,那是長的你不要沒事就去拉它;還有雙手過膝,就是這兩個手垂下去要過膝蓋,當然你坐著的時候隨便都可以過啊,是說站著的時候兩個手得過膝;齒白如雪,牙齒白的像雪一樣。今天都是刷冷酸靈。那不是刷出來的,是自然的;還有四十顆牙,你有多少顆啊,有四十二個,那就比佛還佛,你就是古佛啦;雙足如輪,兩個腳板心裏頭有花紋、有法論的輪相。好多呢。當然,牙齒多有福,可能也是根據佛教來的。佛有四十顆牙麼。今天的人一般多少顆

  好像二十八顆的挺多的,叁十顆的都不太多。叁十顆、二十八顆、最多可能叁十二顆;有叁十四顆的沒有

  我好像沒碰到過。叁十二顆的我倒碰到過。二十八顆的多。

  這些都是特點。盡管這些相有這些特點,金剛經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能以叁十二相見如來否?不也、世尊!不可以叁十二相得見如來。”這些相是什麼,都是虛妄,都不可以對它認真,所以稱爲緣起法,這都不是真實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原來有個人讓他照相,照片上寫的,讓他照相他就在照片上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還補了一句:明知虛妄,還要裝模做樣。你光是前頭那句,還不是佛法的二谛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勝義谛。他補得是有點名堂的,後面那句“明知虛妄,還要裝模做樣”是世俗谛,真俗圓融啊。這是第一個“勝義相有”。第二個“相狀相有”,什麼意思呢?方的、長的、圓的,這個是不是相狀?方的有方的特點、長的有長的特點、橢圓形有橢圓形的特點,你一看就知道:哦,橢圓的。對吧?“現在相有”,什麼意思呢,因爲這些東西都是無常的。人有一定的特點,但那些特點是不是無常的、是在變化的?再過幾天,哎喲,怎麼臉上變黑了,變化是個特點,在現在這一刹那。往後還會談到。

  “共相有法亦有五種”。一、“種類共相”,種類多啊,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說的這個。人、貓、狗,這是種類。人,就是這一群人的代號、共相,對吧

  “成所作共相”,什麼叫“成所作共相”?這個主要是從作用上講。裝水的,都叫什麼?杯子,這是從作用上說。因爲有些東西命名就是從作用上命名的,對吧?“一切行共相”,這個行,比如造作啊,是從這個上頭命名的。“一切有漏共相”就是指的世間法,世間的一切東西和出世間比,就是有漏。這個漏就是染汙,就是生死,這是一個總名字。祖師的智慧都是這樣的,能有這個智慧,就是把複雜的簡單一句話就概括完了。會上,和一些人討論傳統文化,有個人說要讀寫基本的叁字經、百家姓,談到那個百家姓有人提出來說這個姓現在不止那麼多啦,還有些姓沒寫進去,再補一些。哎呀,補那麼多幹嘛,再多的姓,天下其實只有一個姓,什麼?姓“錢”。這也是共相,你不姓錢嗎?都要姓。錢才能買吃的,錢才能買泡泡糖,錢才能買肯德基,沒錢不行,現在誰都姓錢。這就是共相。這個一切有漏的共相就有這個特點,這是跟出世間法比。出世間法總的名稱叫什麼?無漏法。世間的呢?有漏法。兩大類,分完了,不搞那麼複雜。就象我原來給你們講的人家叫我去看夜景,不用去,再複雜,再好看,聲光電影,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對吧?管你哪樣好看的,不外乎就這些,除了這些聲光電影,還有什麼可以看

  沒有你可以看的。第五個,“一切法共相”。不管是世間、出世間,給一個名稱——法,就是所有的東西命一個名稱,就是總名稱。這也是共相。意識所緣一切法。就等于說:這兒有多少人啊?一大堆!你自己去看吧。這種人呢,比如別人問你多少人啊,你答“一大堆”,說話還有點別致啊。若問多少人啊,回答“大概二十個、大概叁十個”,一聽這人可能就是書生、呆子。“大概二十個、大概叁十個”,萬一估不准呢,你又說錯了,所以你要記住“一大堆”。這就是共相。所以,我們從這個裏頭,要知道,不管是自相、共相,第六意識都要緣它。實際上前五識緣自相的時候多,真正對共相能夠緣能夠分別還是第六意識的功能。你比如這個人,我的眼識看到眼前這個人,這個人長的什麼樣啊,這個是五識的眼識在緣,可是這個人的相貌、特征、年齡、大小,這個人看起來有氣質、沒氣質,這就是共相。這要第…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7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