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已经够明显的啦,鼻子比别人大,眼睛比别人圆,还搞那么多个性干嘛。所以今天讲的个性实际上是自我,知道吗?是自我。所以今天的人啊,跟历史上很多人比啊,就是对自我的表现、就是我执的表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人都突出。拥有了这个观念,所以大家就开始我行我素,一切东西都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那就麻烦了。今天我们讲我要自由么,要自由么就要有自我啊,就要有个性啦。你看今天都是这样子,你看穿的是有个性的、吃的要有个性、搞艺术的画画的都要有个性,写字的也要有个性,写的都看不懂、不认识,是有个性,但是把我们全都蒙了。为什么呢?表现自己,那是表现自我的欲望。实际上这个很成问题。所以我们今天人的个性的背后就是自我,自我的背后就是要讲自由,自由的背后是什么,自欲、私欲。就是这个样子出来的。所以佛教,前段时间有几个词我给他们讲:看破、放下、随缘、自在。哎哟,今天好像到处都在用啊,可是我一听啊,本来全都是补药,结果全都当做泻药在用。全都用歪了。
讲到这儿有一个“自在”,自在和我刚才说的自我有点关,所以我给它补了几句:“看破不等于看冷”。我们今天人的所谓看破啊,等于看冷,没有激情了,不对的。“放下不等于放弃”,今天人说“我都放下了”,就是不想干事了、退休了,可以去耍了、可以提着鸟笼养鸟去了。这是放弃啊,哪里是放下,放下不等于放弃啊,放弃绝不是放下。你看,现在不都是这样在用吗?“随缘不等于随便”,今天的人说“哎呀,随缘吧”,就是弄不了了,找不到了办法啦,随缘吧,这哪里是在随缘啊,这是随便啊。什么叫随缘啊,众生需要度,你度他,这就是随缘。对不对
所以做不了的事情你说随缘啊随缘啊,这是在随便。“自在不等于自我”,佛法讲的自在是真正破除了所有的执着妄想分别,一种洒脱的境界、没有羁绊的境界,对吧?今天的人为了把自在和自由两个混淆,于是就把这个自我主义表现的特别明显。因此有了这个自我主义,个性就特别鲜明。你看,你出去大街上看那些人个性鲜明么?“穿别人的鞋,让他打的去”,这个有个性吧;“走别人的路,让他无路可走”,这些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出来的哟。这都是走极端的办法,都不符合佛法的精神。所以我把那八个字我重新补了一下,你们可以琢磨琢磨。不然的话,你们也要用歪的,很多人都把它用歪掉了。
佛法本来很好的,结果拿给这些用歪的人一看,说这些学佛的人好消极的。佛法你永远记住,我跟你讲,那个释迦牟尼佛一刻都没停止过、没休息过,你以为他涅槃了?没有,那都是做给你看的。他哪里涅槃?不生不灭!你说没有了,哪里没有?无处不在!他实际上都在三类分身息苦轮,都在度众生。不是成佛以后就万事大吉没事干了,事情更多。所以一定要有这个观念。不要觉得……今天人的观念是:哎呀,等到我将来没事干的时候我再来学佛。这样的人我坚决不要。我这儿不是休闲俱乐部,我们更希望有干事的激情的人到这个地方来,才能够去弘法利生啊。找不到事情干的好像才来学佛,你说这个经是不是念歪了。那是不是就像“看破、放下、随缘、自在”一样的念歪的。讲到这儿,是我联想到的。自性、个性要和今天我们说的个性区别开来。个性就是特点,但是特点,下面谈到的,有胜义有、相状有、现在有。本来自然有这些特点就够了。我们今天所谓的个性所谓的特点是矫揉造作出来的。那麻烦了,这就让人越来越看不清楚今天的人究竟在想什么了。我老实讲,今天你看那些学周易的、算命的、看相的都少了,你看那麻衣相术都不太看的准了。为什么?它那个表现出来的都是假相。鼻子隆过了、眼睛割过了,不是她原来自然的了,所以看麻衣相术的他都没折儿。我是跟原来看相的人开玩笑讲的。他说哎哟你怎么知道,我说你想这个道理啊,因为今天这个相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了。佛法讲相貌与身体都是业力感召的,对不对?感的就是自然的。可是现在已经违背这个自然了。你那上面搞些麻子、穿些新衣服、穿些花衣服、画些色彩在上面,把人都麻痹住了。所以今天相面的人都难啊。这是我想起来说的啊,你琢磨一下嘛。不然中间多沉闷啊。
所以这个自相啊,就是个性、就是特点,这种个性和特点是原生的,也是缘生的。明白吗?这儿两个yuan生,一个原生是原生态的原生,不是后天那些去加工过的、到韩国去美过容的,不是。这是一个原生;二个是条件、因缘的缘生,这些都是因缘生的么。这个才是它真正的特点。共相,就是我们讲的共性,这是一个法则、一个规律,那么这里面自相、共相又分了好几种,实际上后面还会谈到,这已经给你预告了。“思所成地,广释其相”,后面谈闻思修的时候,还会讲到。这儿已经提前讲了几个了。“自相法略有三种:胜义相有、相状相有、现在相有”。什么叫“胜义相有”
,就是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菩萨虽然没那么多,但是也具备一定的好的相貌。他的特点,你一看,哎哟,这人不是凡人啊。是吧?不要说圣人啊,就是普通人,有点修养的人你看他总归都有气质,是吧、很高贵。不像走路腾腾空空,说话喷喷碰碰,一看那人就没修养的,对吧?这是胜义相有,稍微有点气质的人你一看都流露出让人很能正视,让你肃然起敬,这就叫胜义相有。最具有胜义相有的就是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没法给你一个一个讲,十天也讲不完,佛的三十二相有很多。比如双耳垂肩,所以佛像的耳朵都比较长一些,这是三十二相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所以相面的人说耳朵大的人就有福,那是长的你不要没事就去拉它;还有双手过膝,就是这两个手垂下去要过膝盖,当然你坐着的时候随便都可以过啊,是说站着的时候两个手得过膝;齿白如雪,牙齿白的像雪一样。今天都是刷冷酸灵。那不是刷出来的,是自然的;还有四十颗牙,你有多少颗啊,有四十二个,那就比佛还佛,你就是古佛啦;双足如轮,两个脚板心里头有花纹、有法论的轮相。好多呢。当然,牙齿多有福,可能也是根据佛教来的。佛有四十颗牙么。今天的人一般多少颗
好像二十八颗的挺多的,三十颗的都不太多。三十颗、二十八颗、最多可能三十二颗;有三十四颗的没有
我好像没碰到过。三十二颗的我倒碰到过。二十八颗的多。
这些都是特点。尽管这些相有这些特点,金刚经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这些相是什么,都是虚妄,都不可以对它认真,所以称为缘起法,这都不是真实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原来有个人让他照相,照片上写的,让他照相他就在照片上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还补了一句:明知虚妄,还要装模做样。你光是前头那句,还不是佛法的二谛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胜义谛。他补得是有点名堂的,后面那句“明知虚妄,还要装模做样”是世俗谛,真俗圆融啊。这是第一个“胜义相有”。第二个“相状相有”,什么意思呢?方的、长的、圆的,这个是不是相状?方的有方的特点、长的有长的特点、椭圆形有椭圆形的特点,你一看就知道:哦,椭圆的。对吧?“现在相有”,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人有一定的特点,但那些特点是不是无常的、是在变化的?再过几天,哎哟,怎么脸上变黑了,变化是个特点,在现在这一刹那。往后还会谈到。
“共相有法亦有五种”。一、“种类共相”,种类多啊,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说的这个。人、猫、狗,这是种类。人,就是这一群人的代号、共相,对吧
“成所作共相”,什么叫“成所作共相”?这个主要是从作用上讲。装水的,都叫什么?杯子,这是从作用上说。因为有些东西命名就是从作用上命名的,对吧?“一切行共相”,这个行,比如造作啊,是从这个上头命名的。“一切有漏共相”就是指的世间法,世间的一切东西和出世间比,就是有漏。这个漏就是染污,就是生死,这是一个总名字。祖师的智慧都是这样的,能有这个智慧,就是把复杂的简单一句话就概括完了。会上,和一些人讨论传统文化,有个人说要读写基本的三字经、百家姓,谈到那个百家姓有人提出来说这个姓现在不止那么多啦,还有些姓没写进去,再补一些。哎呀,补那么多干嘛,再多的姓,天下其实只有一个姓,什么?姓“钱”。这也是共相,你不姓钱吗?都要姓。钱才能买吃的,钱才能买泡泡糖,钱才能买肯德基,没钱不行,现在谁都姓钱。这就是共相。这个一切有漏的共相就有这个特点,这是跟出世间法比。出世间法总的名称叫什么?无漏法。世间的呢?有漏法。两大类,分完了,不搞那么复杂。就象我原来给你们讲的人家叫我去看夜景,不用去,再复杂,再好看,声光电影,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对吧?管你哪样好看的,不外乎就这些,除了这些声光电影,还有什么可以看
没有你可以看的。第五个,“一切法共相”。不管是世间、出世间,给一个名称——法,就是所有的东西命一个名称,就是总名称。这也是共相。意识所缘一切法。就等于说:这儿有多少人啊?一大堆!你自己去看吧。这种人呢,比如别人问你多少人啊,你答“一大堆”,说话还有点别致啊。若问多少人啊,回答“大概二十个、大概三十个”,一听这人可能就是书生、呆子。“大概二十个、大概三十个”,万一估不准呢,你又说错了,所以你要记住“一大堆”。这就是共相。所以,我们从这个里头,要知道,不管是自相、共相,第六意识都要缘它。实际上前五识缘自相的时候多,真正对共相能够缘能够分别还是第六意识的功能。你比如这个人,我的眼识看到眼前这个人,这个人长的什么样啊,这个是五识的眼识在缘,可是这个人的相貌、特征、年龄、大小,这个人看起来有气质、没气质,这就是共相。这要第…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7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