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7讲▪P4

  ..续本文上一页六意识来具体分别。这表示,这里面还是有分工的。这个自相、共相啊,它除了一些具体的事物,还有一些道理也是。自相就是个别规律,共相就是普遍规律。道理啊,自相、共相,就等于个性也好,差别也好。都是从这个里头概括出来的。再接着读。

  复能了别去来今世。

  复能了别去来今世者:若诸果法,已谢灭相,名过去世;有因未生相,名未来世;已生未灭相,名现在世。又诸种子不离法故,如前说法亦有三世建立差别。如下自说。(陵本三卷七页221)

  前面是分别自相共相的空间嘛,认识的对象嘛。“了别去来今世者”这是从时间上的,第六意识,你过去的也能缘,但眼识不行。眼识必须要现在摆在眼前的,这是凡夫啊,圣人不是,圣人眼识可以看见现在过去未来的,他不受。。包括墙壁外的东西,他都看得见。他是六根可以互用的,圆通的,没有障碍的。那有多大本事,有啊,《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就教你二十五个办法,你把二十五个办法学好了,你就可以看到墙那边去。哎,这好玩,可以的不是我蒙的。所以这些时间、空间啊,还是人为把它划分开来的。这个地方从时间上来讲,第六意识能了解认识、分别。

  去就是过去,来就是未来,今世就是现在。那么他对这个过去、现在、未来啊,有一个说法,实际上,过去、现在、未来的说法,他主要依那个很重要“又诸种子不离法故,如前说法亦有三世建立差别。”注意啊,“过去、现在、未来亦有三世”,这个很重要,“建立差别”,这是建立的差别,有没有真正的过去?有没有真正的现在,有没有真正的未来?这都是假象,这都是相对的。为什么,过去曾经也是今天,曾经也是明天。对吧,今天,它也会成为过去,但是它曾经也是明天,明天,它也将会成为今天,也将会成为过去、昨天。所以,这些东西啊,它都是人建立假分别。

  那这个分别建立从哪里?“又诸种子不离法故”,从种子的立场上来建立,怎么建立?“若诸果法,已谢灭相,名过去世”,这个种子生起现行了,现行怎么啦?已谢灭。已经消失了,我们就把它叫做什么啊?过去。“有因未生相,名未来世;”那个因是指的什么?就是种子。有了种子,还没有产生形象,我们就把它叫做未来。“已生未灭相,名现在世。”就是这个种子生起现行,还没有消失,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现在。所以,这个过去、未来、现在按照唯识来讲,就是在种子的立场上给它分: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我现在给他们说的。这个种子处于工作状态,就叫什么?工作状态属于什么?现在嘛。这都弄不懂了。如果这个种子处于休息状态呢?过去。种子处于待岗状态,未来。未来嘛,待岗嘛,我还没上岗呢。这么去理解一下。再往下念。

  复剎那了别,或相续了别。

  复剎那了别或相续了别者:谓如意识寻求心生时,或散乱不相续起,是名剎那了别。若不散乱,决定心生,由是分别引发染净,是名相续了别。

  这个读作刹那了别。相(音“箱”)续不是相(音“巷”)续。这里面就有几个概念了啊。寻求心、决定心,我们前面讲五识的时候不是讲过吗?几个?第一个是什么?率尔心,第二个呢?寻求心,第三个呢?决定心。第四个呢?染净心,第五个呢?等流心。所以任何一念心识,虽然你看那一刹那很快,实际上,我们今天搞电影的特技镜头一样,把它放慢。它都会有这五个过程。率尔心,就是你刚生起认识那一刹那,寻求心,随着你有个寻求的阶段,在琢磨,对吧。决定心,就是你这个认识已经产生了,产生了以后,有所行动,所以接着是什么?染污。要么我就非法获得,要么我就生贪念,对吧。有了这个染的,它自然就有业力嘛,有业力就有等流心。对将来就造成影响。在这里面讲,刹那了别是哪一个呢?寻求心生时,或散乱不相续起,这个念头分别了,下个念头又是其它的了。这就叫刹那分别,他是散乱的嘛。寻求心生时,或散乱不相续起,,因为他这里还没生起来。刹那、刹那、刹那。但是下一个,相续了别,就是不散乱,决定心生。什么叫决定,就是有一个决定的认识,由它要引发后面的染净和等流。所以它叫相续了别。你比如,这个决定心,下来就是染净心、等流心,它是相续的,没有散乱夹杂的,而前面那个呢,只是在寻求心那一刹那,后面的东西还没有生起来,所有那个叫刹那。所以这个叫刹那分别,所以虽然这个很短暂,很短暂,包括前面的率尔心,实际上都很短暂,实际上都可以视为是刹那分别,但是这个圣人啊,有的他们有这个功夫,他就把他的心念控制在率尔心和决定心这个地方,所以那个《起信》讲前念不生、后念不起是个什么东西,这个就是。他后面的什么染净心、等流心、决定心说的是后头这两个,染净心、等流心都可以给控制下来,他的念头,虽然你看着短。它只有前头的率尔、寻求、决定,你说这个心态怎么这么复杂,实际上,我原来和你们讲过,任何一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明白不?你看过这个链条吗?这么一扣,这两个链条靠起来,这两个链条中间一定有衔接口,这个链条才是不断的,对不对,这个心念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前念和后念之间也有个接口,那么你这一念和再前面一扣也有个接口,实际上,这三个圈圈,一定中间有两个连接点,对吧,就等于三个念头,一定有两个连接点,这里讲这两个意思,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任何一个念头,按照唯识佛法来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入心、住心、出心。你比如,前面,我这边手代表一念,这边手代表一念,这个念要灭的时候,要消失的时候,是它的出心结束了,当然马上接着是什么啊?入心,这两个实际上有交集。这两个框框里头啊,等于是住心,明白不?它要暂时停留一下,然后,马上,到了这个边缘的时候,它又是出心,出心又要和下面一念衔接,所以我们这个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可以放在这三个点上的,率尔心等于是入心;寻求心、决定心等于是住心;到了染净心、等流心等于是出心了,这已经形成了。它实际上这个东西是可以。你别看它复杂,有点多,实际上,它是可以套起来的,刹那了别,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个率尔心啊、决定心啊,寻求心,实际上很短,就是住于这一刹那。相续了别,因为有了决定心起来,染净心、等流心,你想让他不起来都不行。知道吧,它就一定是跟着的,连在一起的,只要你有决定,不管你决定是好是坏,你这个决定如果是善意的,它就是净的,它的那等流果就是什么啊?可爱果。如果你那个决定有自我色彩,有执着的,那么形成的就是什么?染,染过了才是等流果。就是那个不可爱果。只要到了决定阶段,后面几个就都斩不断了,所以那个决定那一刹那很重要。就这一刹那,看你受不受执着啊、我执的干扰,但是我们凡夫很难,这个第七识啊,还有第六识的俱生烦恼,它时时刻刻就跟着你,它就把你看着呢,象守犯人一样守着你,你是囚犯呢,那个守监狱的人天天一刻也不离开,怕你跑了。所以这个第七识,它这个我执啊也是这种,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所以佛法里面为什么给它一句“恒审思量”。恒啊,你睡觉他都没有离开过。说梦话的时候都在说:“我的啊,你要给我啊。”是吧,诶,说梦话都离不开我。这为什么,这个就体现这个第七识的恒呢。再往下面念。

  复为转、随转,发净不净一切法业。

  复为转随转发净不净一切法业者:由彼意识有分别力,善染心所相应俱起,不同五识唯为随转。剎那变异,名之为转;相似相续,名为随转。由是总说发净不净一切法业。

  这个净不净就是染净、善恶。就是随转。它产生善业和恶业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转,一个是随转。它都会产生净和不净的业,就是善和恶的业。这个地方理解了就好解决了,“由彼意识有分别力”,这个意识,我们刚才讲了吗,只要是识,它都有认识活动,都有分别,对吧。“善染心所相应俱起”,问题是这儿。善心所,那个染心所指的什么?烦恼心所嘛。就是说你善心所与第六意识相应,它造的业干嘛啊,善业嘛。烦恼心所与第六意识相应,造的业是恶业。就这个样子,而这种善叫相应善和相应恶。还有一种本身自性就是善、自性就是恶的。你看,所以说又扯开了,什么叫自性善,你比如,善心所,是不是自性善,肯定是了。烦恼心所呢,自性恶,什么叫相应善、相应恶,就是第六意识。自性善的心所跟它相应,它还会造善,对吧,这叫什么?相应善。自性恶,就是烦恼心所,它与心识相应,还会造业。那造的业是什么?相应恶。以此类推,当然还有自性无记,相应无记。无记还多得很,到处都是,所以,它这个地方说啊,“由彼意识有分别力,善染心所相应俱起,”善心所与它相应,烦恼心所与它相应。“不同五识唯为随转。”它不跟五俱意识相应。它自己跟它两个相应。不是跟五俱意识的同类的那个,就叫随转。这个实际上就是指独头的那个。“剎那变异,名之为转”。就是第六意识啊,它是刹那变异,它造业也是刹那变异,虽然造的善,造的恶,但是前面造的善和后面造的善,前面造的恶和后面造的恶,一不一样?它在变化的,都在变化的,变异名之为转。但是尽管它不同,相似相续,名为随转。这是说,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你看这个人呢,实际上有时候它有阶段性的。这段时间,老是善念多,你每天想干的都是那几件事。今天、明天、后天都想干,叫相似相续,有时候,烦恼心所起来,恶念一起来,它自然象上瘾一样,每天都干那几个。相似相续,跟抽烟上烟瘾一样的。它每天抽烟感觉都不一样,但每天你看他都差不多,相似相续,造业也是一样。虽然有不同,有变异,但是这中间,有前后相似相续递进关系,这是普通来讲,但是利根人除外。有些人大恶,他马上也可能干嘛呢,大善。反过来,大善会不会大恶呢?嗯?这里前提就是在三界以内。佛就是最善,他会不会最恶?不…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7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