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8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8)

   第 8 讲

  时 间:公历2009年8月29日,农历七月初十日,星期六下午

  地 点: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

  学习内容:

  壬四、能引发一切识2 癸一、余识

  复能引余识身。

  癸二、等流识

  又能为因,发起等流识身。

  复能引余识身乃至发起等流识身者:若五识生,意识为先,是名意识引余识身。又或五识生已,意识方生。如说五识率尔心后,意识寻求、决定心生;复由寻求、决定二意识故,分别境界,从此无间染净心起。以此为因,引令五识亦有染污及善法生,相续等流,名等流心。如是道理,前已引释,是名发起等流识身。

  辛二、约最胜辨2 壬一、标列

  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

  望余识身有胜作业者:前说作业,与五识身虽有不共,总略而言,亦六种摄。今于总略更广宣说有胜作业。五识昧劣,不名为胜;意识明利,独得胜名。由此胜故,作业亦胜,名胜作业。

  谓分别所缘,审虑所缘,若醉,若狂,若梦,若觉,若闷,若醒,若能发起身业、语业,若能离欲,若离欲退,若断善根,若续善根,若死,若生等。

  若死若生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外分若坏若成,如下自说。

  壬二、随释15 癸一、分别所缘3 子一、征

  云何分别所缘?

  子二、释2 丑一、标列

  由七种分别。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

  丑二、随释7 寅一、有相分别

  意识,意地,它的这个作用。我们上次有个梗概的介绍,就是这个识啊,它主要的业用通常是缘境啊、分别啊、造业啊,这是主要的。但是有的地方也讲四个,就是造业、感果,实际上造业和感果是联系在一起的,你造业肯定要感果的,因为那个业是因啊,那个果就是自然的。实际上这个都是连带的。这是说的意地啊,上次统一说的。就是每一类识啊,基本上都有这一种作用。我们再往下面看,就是关于意识的作用了。我们说了这个主要的,比如说缘境、了别。下面都是在对了别进行广泛的说。了别还有很多种情况,第一个呢:“复能引余识身。”这个呢,很简单。“又能为因,发起等流识身。”这什么意思呢, “复能引余识身”就是,它下面有解释的哈:“若五识生,意识为先,是名意识引余识身。”注意了啊,这个地方说的这个意识为先啊,你们要注意思考,我们过去讲啊,意识分两大类,一类是五俱意识,一类是独头意识。这个五俱意识为什么叫五俱意识呢,它是随着前五识生,它也要生起来,对不对,按这个逻辑来讲啊,意识是在前五识的后面,对不对,但这个地方,你看看哈,它讲:“若五识生,意识为先,是名意识引余识身。”这个地方怎么说意识在先了呢,这个地方说的意识在先啊,不是说的整个意识的认识活动或者分别活动是在前五识的前头,而是指的什么呢?我们要注意到有一个,我们在讲遍行心所里头,你看,作意、触,对吧,什么叫作意啊,令心、心所警觉为性,就是让心心所生起现行。所以这个地方的意识为先呢,主要指的这个功能,就是促进前五识生起来的功能,是名意识引余识身,主要指的这个。“又或五识生已,意识方生。”这个就是第二个了,就是五俱意识了。实际上,每一类识的生起是比较错综复杂的。虽然我们有的时候讲的是惯的、通行的,但有些时候是有个别的、不同的。“如说五识率尔心后”,所以,我们上回讲到过,我们说的认识的过程分成率尔心、寻求心、等流心、异熟心。实际上这个率尔心这一刹那,主要是前五识,实际上前五识为什么造业的功能不强呢,因为他这个时候的分别啊、染污还不够强烈,所以,过了率尔心,第二意识,就是寻求啊!决定啊!一定要有意识参与,才能够有寻求心,才能够有决定心,有了寻求、决定心的意识参与才能够有认识分别境界,才能够有染污心起,后面这一切,也就是在率尔心这一刹那,还不一定意识升起,但是寻求心、决定心、等流心,这个过程里面一定有意识的参与,才能够完成,“以此为因,引令五识亦有染污及善法生”

  所以五识的染污啊!就是由第六意识的影响造成的,我老讲作用与反作用一样,所以前五识啊!升起来的时候在率尔心的那一刹那,不太有分别、染污、造业,都不太有,但是意识参与进来以后,跟着这个前五识一活动,五俱意识一活动,它一参与以后,由于它参与进来以后,它的染污、分别就造成了整个认识活动的染污,也就影响到了前五识的染污,它这个主要讲的是这个意思。“如是道理,前已引释,是名发起等流识身”。这里主要是指这个。“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我们前面拉通了讲,这个识啊!都是缘境、了别,造业,感果这些功能,通用的讲就是这三个功能。但是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是出了上面三个以外,这个“胜”是独特的意思,比较独特。你看,它下面有一句解释的,“五识昧劣,不名为胜;意识明利,独得胜名,”就是它比较独特的功能,其它识没有的,只有他才有这些功能啊!“由此胜故,作业亦胜,名胜作业。”就是它的作用啊更多,更特别,更独特。不是前五识可以达到的,那么它的哪些作用比较独特呢?就是下面的这些,数一数有多少个?多少个?分别所缘,一个了,对吧;审虑所缘,两个;若醉,三个;若狂,四个;若梦,五个;若觉,六个;若闷,若醒,若能发起身业、语业,这是连着的啊,若能离欲,若离欲退,若断善根,若续善根,若死,若生等。一共多少个,15个,就是在这些活动里面,只有第六意识最活跃,前五识基本上都不大活跃,比如做梦,就是第六意识最活跃嘛!前五识都不活动了,眼睛闭上了,耳朵也不听了,嘴巴也不说话了,鼻子也堵上了,当然鼻子还是要出气,身体也不动了。但是做梦,在梦里面很激烈,它主要是意识在活动,所以在这15个里面,包括这个死,很大程度上都是意识最活跃,这里面讲的很详细,怎么个死法,死的几种情况,有的是寿尽了要死、有的是福尽了要死、佛教讲,死有很多种的,一种是寿尽了,据个例子,比如在商场买东西都有保质期12个月,对吧!过了这12个月就表示功能结束了,要坏的,人也是一样嘛!按佛教讲身体是业报之身嘛!业报之身,是有限度的,终究要坏的,因为寿命尽了。还有是福报尽了,什么是福报尽了,就是吃的、穿的、用的都没有了,有的人是饿死的,就是福报尽了,他没有这个福报了。还有叫非时死,死的不是时候,寿命也没尽、福报也没尽,就是我们普通讲的横死。横嘛!非时嘛,死的不是时间、也不是地点,不该死的他死了。这里面都会谈到,就是第六意识的活动最强烈。我是随便说的这一个,你比如说若能发起身业、语业,一般佛法讲造业能发几种啊?身、口、意者三种。但是意业最甚,它往往能够指挥前面两个,你学过《百法明门论》,百法遍行心所里面,作意、触、受、想、思,那个思是不是就是造业啊?你看审虑思、审虑思就是意业啊。决定思,这些都是思维嘛!动身思、发语思,对不对?

  所以先是审虑思,完了才是动身思,发语思,你想有没有这种情况嘛!我先打你一巴掌,再想一下,我为什么要打你一巴掌嘛!是吧?你脑子里有这个念头,你生气也好,你要报复也好,你有仇恨也好,是先有这个念头的支配,“不行,我要打他一耳光”,才有打他一耳光嘛!才有身业嘛!所以意业、意识的活动很活跃,《八识规矩颂》就谈到啊!每个识的活动,谈到意识的时候,就有一句“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动身发语独为最,讲的主要是第六意识,所以这里面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和第六意识有关,“又诸意识望余识身”,余识,包括前五识了,当然也包括第七识、第八识。它们都没有这种特别的作用,有胜作业嘛!就是只有第六意识才有这样独特的功能。

  那么先看一下啊,第一个是什么呢?分别所缘,它又搞了很多名堂,分了几种啊?你看“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我给你讲啊!你们要注意,特别现在上学的,包括有时间的人啊,你看在唯识里面,心意识的划分啊!最近社会上搞心理学的不是很热闹嘛?今天有代表性的,弗洛伊德也好!荣格也好!弗洛姆也好,你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弗洛姆的《精神分析》也好、荣格、、、、、你拿来跟那些比一比,这里头能找到对接处的。你不要看它怎么分的这么细。他们那些里头啊,很多都有这些影子在里头。特别是弗洛姆啊!他可能晚期的时候,把佛教的东西拿来用的更多。包括禅宗那些东西,他们都拿进去了,所以你们最好把这些书都拿来看一看,有用的。看到这些,我就从这些想到。你说就一个分别所缘嘛!还搞那么复杂,它把心理活动分得这么微细。下面看啊!

  有相分别者,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

  有相分别者等者:此有二种。一、于先所受义所起分别。如于五识率尔心后,寻求、决定二意识生,分别五识彼彼境界。二、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谓从少年位以去,乃至老位,是名诸根成熟。于此位中有力有能了名言义,是谓善名言者。

  先念这一段。就看这一段,哲学家搞了很多东西,中国哲学里头、西方哲学里头,围绕着这一段,就要出好多个的哲学家。你别看这两句话啊!“有相分别者,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那个后头那个善名言分别啊,还好理解点,“善名言者”的这个“善”就是善巧嘛!会用嘛,会说话,会用语言,会用文字。你看它这里面名堂多了,于先所受义,的这个“义”怎么理解,这个涉及到佛法里头,包括《摄大乘论》里面讲“名前觉无”,就是名字啊!你要觉悟到,没有起名字以前的那个东西。我们现在看见的东西都是有名字的,桌子、屋子、电灯。任何一…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8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