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問題確實也很重要。你學佛一輩子不是就是靠這一下嘛。你要解決的不就是這個問題嘛。真正到了臨命終時的時候,或者是壽盡或者是福報盡要舍報的時候,按普通人,大修行人除外,普通人他一定是要進入昏迷狀態的。你注意觀察嘛,你去看普通人死亡的時候,哪怕是睡在他屋裏“壽終正寢”的人,中國古代追求的不就是壽終正寢,什麼就壽終正寢知道不?一定要在他的主屋裏頭躺著在那個地方,正寢就是他的正堂屋。那才叫壽終正寢。死在外頭不讓你進去的。過去鄉下都是這個習慣。在外頭死的不能進屋子。在外面搭個棚子,死了放在外頭,這就是古人的觀念。就說明大家對怎麼個死法還是很看重的。但是你只要注意觀察,普通情況下,不是大修行人,他在臨死之前一定要進入昏迷狀態,就是失去知覺的狀態。但是你要注意,昏迷以後有可能他一下子又清醒了,這就是古人講的回光返照。但是這一下後他可能馬上又進入昏迷狀態了。這一下的昏迷狀態,他就像睡了一覺,睡著了,過一會兒他又要清醒過來,但是這次清醒過來他不能再起來了,他知道自己,起來以後一看,我怎麼躺在那個地方,我還活著沒有?他看著怎麼那些人在哭,在哭誰啊?怎麼會哭呢?他很著急。你別哭哦,我都看得見你。回光返照以後進入的這個昏迷狀態再醒過來的狀態,他中陰身成立了。所以中陰身成立以後,你這些人哭也好打也好,千萬別爭財産,他都知道的,他看那些家夥怎麼這麼壞,他想打你已打不著你了。因爲他沒有物質的形象了,所以他這個時候也很著急的。那麼他在這個狀態的時候過幾天他又要昏迷,這個中陰身也是有生死的,那就是七天一生死。他又要昏迷,昏迷後又起來那就是中陰身一個生死。所以爲什麼這個佛教說你人去世的時候不要老哭,你哭他就有挂礙。爲什麼呢?你不知道啊,他知道你啊。所以你也不要吵,所以我還在當小和尚的時候去人家家裏念經,才十幾個小時還沒有消停,這邊還在念經,那邊就在說你分大房子,他分小房子,我說你別分了,你要分也把他燒了後再分嘛。他知道的。所以我們學佛法以後你就要會處理這些關系。還有,說的簡單一點,你自己也要有把握,我剛才不是講了嘛,這是普通人的狀態,他要臨死之前一定是要進入昏迷狀態,再回光返照,再昏迷狀態,再醒過來,這個時候已經是中陰身狀態了。他什麼都知道,那麼這個時候,我爲什麼給你們講這個呢,就是你將來有親戚朋友同修有那樣的事你要善于處理。還有,我們自己也是這樣的,你要修行了一輩子,到時候人家哭兩下,你說:哎呀,算了,我不去了。你就麻煩了。那麼就時候你自己進入中陰身狀態你要把握得住。甚至大修行人他不進入中陰身狀態,他不進入昏迷狀態,你把握得住不?這就是佛教講預知時至,他爲什麼能預知時至,明明白白,幾點鍾、幾個小時,什麼時候走,他這個時候不進入昏迷狀態,笑一笑就走了,還要拜拜。但是這個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個是我們學佛法要追求的。所以對于這個死的問題,實際上還有很多的東西。你比如我們講我們這一生的人身是我們的業報感的,最後你要存在善念。所以佛法始終強調自己的命運是自己把握的,不是別人給你創造的,所以印光大師過去經常寫給人的條子裏面都有這些。我那個時候上學,我們法師讓我們天天背,到現在我就覺得這個東西很管用。大家記住啊,要去背哦。我也是差不多二十年前背的了。“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心是什麼?就是你的善念,你現在的善念。命是什麼?佛法講沒有固定的命。唯一就是你前世的孽緣。但是我們很多人就容易認命。“我就是這樣啦,差不多啦,我也修不到行啦,我這輩子就這樣啦,修行都是你們的事,成佛是你們的事,我不是變動物園的老虎就行了。”沒那麼簡單。所以佛法講不能夠認命。要創造。我們今天不是講唯識嗎?阿賴耶識的種子是可以改變的嘛。就像耕田一樣嘛。懶人莊稼就收得少,勤快人莊稼就收得好,你勤快一點不就對了嘛。命就改變了嘛。所以心好,你要注意善念,就能成就善緣。命那是過去的緣,這兩個就是過去的緣和現在的緣湊在一起。就可以富貴直到老。但是我要問你們,我也在給他們講,什麼是富貴?穿名牌、住別墅、這叫富貴?我給你講,你要問我,我看現在只有富沒有貴。貴是什麼?錢?太貴了?不對。貴不是錢,所以我理解的貴是氣質。所以要富貴直到老,佛教講的富貴第一個“富”就是你的整個善緣很好。做事很順嘛,說賺錢鈔票嘩嘩就來了。有些人他不幹事,錢嘩嘩就來了,他做起事來很順,走到哪裏都很順。各人的福報。但是有“貴”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有修養,有氣質。氣質不是化裝出來的。不是用面粉摸出來的。不是把眉毛再割幾刀,割出來的。你看嘛,有些人不割還好些,割了把妝一卸,你看嘛,那就是佛經講的像夜叉一樣。所以這個“貴”不是說你擁有得多就貴,是有修養,有氣質,高雅。今天人你別看他穿得再好,你怎麼看他都是一臉橫肉。他沒有那種慈祥,按佛法講沒有攝受力。要別人看到他覺得像仙女一樣,就是內心裏生崇敬心,但是你沒有那個修養你是辦不到的。所以這從哪兒來?心好命又好。就是你內心的善念就是這樣。他才能散發出那種氣質。這個是裝飾不來的,內心流露出來的。“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心好命不好”就是你心啊,就是用我們今天的話講,說那個人心好,但命又不好,就是過去的業緣太多。“禍轉爲福報”就是即使碰到一些不好的業報但是只要你今生的善念的力量大,它也能把一些不好的東西轉掉一些。我剛才講的嘛,你只要好好發心,好好用功。有些時候本來那天醫生都要關門了,你走去就能碰到。就是“禍轉爲福報”。“命好心不好,福轉爲禍照。”你光是說命好,你心不好,打倒了。你自己心念不好也會破壞你前世的福報。那麼福轉爲禍照。你雖然有福,要轉爲不好的,“福轉爲禍照”。“心命俱不好”就是心和命都不好,這種也是有的哦。有些人他本來命不好,心眼還是壞。“遭殃且貧夭” 遭殃就是真是倒了黴了。吃涼水都要噎死人。“且貧夭”,你遭殃就是辦事不順走到哪個地方都是障礙,“且貧夭”生活也不好,還要夭折呢。下面還有幾句,“心可挽福命,最要成人道”,心可挽福命,它可以改變你的命運,怎麼改變呢?最要成人道。人愛嘛,就是有善念成就善緣。“心可挽福命,最要成人道”。挽就是挽回嘛,最要成人道。“命實造于心,吉凶爲人招”,命實在是造于心,就是你的心造的。就是那個《華嚴經》裏面講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心不是你的心髒,你說,哎呀我的心不好我去裝個好的。不是你這個東西,也不是你這個大腦,按唯識講就是阿賴耶。命造于心,你人的命實在是你這個心造的,“吉凶爲人招”,吉祥也好禍福也好,就是你自己招的。自作自受。“信命不修心”,我們現在這種人多了,都是這樣子,我在廟子裏都碰到:師傅你會算命嗎?我說不會。他說你不會還當和尚?他把你看成街上的瞎子一樣的了。信命的多嘛,“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要失掉平衡。“修心亦聽命,天地自相保”,命嘛,過去造的業我們要承受。那麼就隨遇而安,逆來順受,對吧。該來的就要來,但只要你修心,你的善念的力量大就可以改變它了嘛。“天地自相保”,你自然就平安了,自然就吉祥了。所以心的力量很大。所以印光大師常把這個寫來告戒大家。所以大家把它背一背,這個東西很好嘛。我剛才說人的生死誰造的?心。所以現前一念心很重要。所以印光大師寫這個。這個背了好。哪個問你你都拿這個去擋他。別人來問我關于命運的問題,我就把這個背給他,讓他去悟,悟透了他就明白了。這很簡單嘛,八句,很好背。所以我剛才說了,這個人的生死,死的問題,剛才講也是你這一念心。這個佛法裏頭說,剛才講到,人在臨命終時的時候,這個一般的人他都要進入昏迷狀態,昏迷狀態他中陰身一成就以後,他就找父母緣。那麼父母緣,如果沒有找到,七天他又昏迷了。昏迷了就一個生死。但是他一但找到了父母緣,這就是十二因緣裏頭的,過去到現在,他馬上去投胎了。投胎這裏頭有業,有風。我們上次不是講了嘛,有業風,它一轉動,中陰身就和父母緣融爲一體,就是新的生命了。所以佛法就講,人的生命地、水、火、風四大構成的,它不僅僅是現在的,就是你生命剛形成的時候那個業風轉動,中陰身一謝滅,就跟父精母血融爲一體,那就形成新的生命了。所以這個風在佛法裏頭也很重要的,你注意去參嘛,包括那些練氣功的,這裏頭都有大文章的。爲什麼要叫氣功?氣功當然道教裏頭講得多。八十年代以後,這個氣功很熱,有些人也開始研究佛教裏的氣功。佛教裏的那個實際上不叫氣功,禅修啊,它自然會調氣。你看你出氣,你出氣都搞不贏了,這個修禅定的,他把這個呼吸調得很均勻,你感受不到呼吸了,所以這個道家練內丹,我看很多學習了禅修的辦法。龜息法就是沒有呼吸了,不是沒有呼吸,他把這個呼吸調得來,幹嘛啊?像瀑布樣,沒有落差了。並且我給你講,真正那個練內丹啊,包括什麼練氣功,我不知道你們這有沒有,你以後是鼻子裏頭的氣啊?瞎扯!要是練鼻子裏的氣,早就變死人了。我講了嘛,你中陰身前世投胎的時候,跟父母緣碰在一起,業風一轉,就有氣輪,你還沒有出生之前,這個鼻子有呼吸嗎?你還沒有出生之前你用哪兒呼吸?臍帶嘛。所以爲什麼說你這個地方的氣海。有道理的。那這個呼吸。你這個氣海在哪?不就是在肚臍周圍嘛。那你沒有出生之前就是靠肚臍這呼吸的。所以這個叫先天的真氣。按道家講,先天的氣在這兒,所以這個裏頭的氣從哪兒來的?後天來的嘛。你看那個接生的有經驗的,小孩子出生不能哭,就打他背,爲什麼?呼吸沒有通。就要在他背上拍一巴掌,哇的一口,嘴裏頭因爲長期靠…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12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