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管不住。所以思想上的行動和造作是最可怕的。我們身體上的,語言上的,內心思想上的這些行動、行爲、造作都是因爲你沒有智慧,不能覺悟,所以你身口意這叁方面的東西就不符合世間的真實情況。你就大部分造的是有漏的業因。不管你是善都是有漏的善。所以無明緣行,行就是造作,就是身口意這叁方面的,就造作業力了。業力來自身口意的。什麼是業力?我因爲老講,這個業力,我給它下了個定義,什麼叫業力?就是潛在的能量。不是你幹完事情就完了,你說完就完了,還要留下潛在的能量。包括你的思想,不是你想過就完了,它一定有潛在的能量的。那麼這個潛在的能量,佛教裏有個詞叫業力。所以你的身口意你處處都要警惕。你要讓它往正道走,不然留下的潛在的能量就是壞的。這個業力是個籠統的,不是專指不還的。有漏的、無漏的,善的、惡的都叫業力。所以無明緣行,這個行是造業的,這個業力在哪?行就緣識了。就保存在阿賴耶識裏頭的。你說這個東西看得見不?那稱來稱一下不?沒有,它不是物質性的東西。能量嘛。所以保存在阿賴耶識裏頭,阿賴耶識是什麼?阿賴耶識也是無形無象的東西。它不是有質量的,有多大的,它就是一種潛在的能量。我給你講,今天科學裏頭啊,美國人研究的,說在人有個有形的身體,還有個無形的身體。你看它就有點接近佛教的東西了。無形的身體是什麼?你們不是有學醫的嘛,精氣神那東西是什麼玩意哦?我解刨一下把精氣神勾出來?它就是個無形的東西。但是它又確實存在。所以西醫和中醫就不一樣了。西醫靠解刨,中醫就不行。說你的氣走到哪個地方了,我給你解刨下勾出來,你解刨了就沒了。就泄氣了。所以行緣識,就是這個業力它既然是一種潛能,它保存在哪?它保存在阿賴耶識裏頭。阿賴耶識就是個潛在的信息庫,你什麼樣子的業力都保存在裏頭。你造了多少它都不折不扣的給你保管好,所以這個地方任何賄賂都沒有用的。你說阿賴耶識我賄賂你一下,好的你給我拿進去,不好的給我扔在外面,沒有的。阿賴耶識是忠實的記錄者,忠實的保存者。所以這些業力保存在阿賴耶識裏頭,當你上一生的生命結束的時候阿賴耶識裏頭的業力就要現前,那麼你死了,你到臨命終時的時候,阿賴耶識在業力牽引下就顯一個中陰身。比如你這一生該變人,我們現在都是人嘛,說的好交流一點,我說是個狗我們大家就不好說了。我們現在都是人好交流。你上一生的生命結束,你阿賴耶識在業力是造的人的業力,那麼阿賴耶識隨人的業力顯一個人的樣子,那麼你就去投胎了,投胎就找父母緣了,你說不要父母親行不行?不行的。你看中國文化四五千年,只有一個孫猴子,沒有第二個。都是編神話編的。哪個人沒有父母,都有父母。所以阿賴耶識就是中陰身就要去找父母緣。那麼這個父母緣怎麼找?下面要談到的。你的父母緣還不是挺容易的,所以上次我不是講嘛,佛教爲什麼反對墮胎,一個是殺生,二個它來投胎都是給你有緣的,它不是亂來的。說隨便找個地方麻,東風路西風路都可以,不是的。沒有緣是不能成爲父母的。同時也不能成爲子女的。下面會談到的。所以找到父母緣,中陰身一熄滅,它就入胎了。入胎就是識緣名色。中陰身跟父精母血一融合,那個名啊,就是指的精神,色就是指的物質。它來投胎,五蘊就一起具現了。名色就是五蘊的代名詞。就開始新的生命了,新的生命開始了以後,我們上次談到嘛,中陰身七天一個生死,人你投胎來了還是七天一個變化,佛教裏有一部經《佛說入胎經》。你知道你怎麼來的嗎?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去看嘛,這個書裏頭《佛說入胎經》就告訴你,你看你是怎麼來的。現在很多都是歸時不知來時路,都是搞忘了。但《佛說入胎經》就是講這個。就是你投胎以後,就是識緣名色了。就形成一個羯羅藍。羯羅藍就有點像,你們不是天天喝牛奶嗎,就像果凍,軟軟的。比果凍還要軟一點。就像牛奶上面的一層皮,七天一個變化,七天一個變化一直要叁十八個七天,你數一下嘛,叁十八個七是多少天哦?是不是將近九個月?所以佛教講有叁十八個七天胎兒在母胎就基本上發育成熟了。就開始要分娩了,就開始要出生了。名色就要緣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四個七天以後,他開始有感受了,小孩子在母胎裏不是要亂蹬嗎?你一動他就有知覺的,他就不舒服了,他實際上在那時就有知覺了。但那時的知覺不是那麼明顯。他出胎的時候知覺就明顯了。六根就明顯了。所以名色緣六入,六根具備了,他有感受了,他一出胎就有感受了。所以佛法裏講,你小孩子剛出生時候哇哇的苦,因爲他在母胎裏頭是恒溫啊。他一出來外面的溫度就和裏頭的溫度不一樣,不一樣空氣的對流,對流就有風,風刮在小孩子的皮膚上就疼,所以就哇哇的哭,所以你要搞清楚他爲什麼哭。所以佛法講人生下來就是苦啊。爲什麼?他一生下來第一感受到的是什麼?苦。苦從哪兒來的,就是哭來的。爲什麼哭?因爲苦。所以爲什麼呢?就是到了名色緣六入,他有感覺了。有些時候這個受是好的,高興。有些時候這個受是痛苦的,不高興的,高興的我就要多多的要,不高興的我就要收拾他,所以六入緣觸,接觸嘛,就有感觸了。六入緣觸就是接觸,根境識接觸在一起。觸緣受,就是感受了。有了感受了他就有取舍了,所以受就緣取,好的我就要要,沒有的我就要去搶,就造業了嘛。所以觸緣受,受緣愛,有了感受就起貪愛了嘛,好的就想要要。有了貪愛就取,取就是新一輪的造業了。取又有點像造作的意思。就執著了嘛,執著就要去造業了嘛。取緣有,有就是新的業力了,就是你這一生造的新業力,造的新業力又放在哪呢?又在阿賴耶識裏頭。所有那個有字是兩頭交叉的,就像過去農村裏買東西稱稱一樣,你的心啊,一心管二。有就是一心管二,這一世和下一世連接的。這一生的生命一結束,阿賴耶識又隨業力又去投生,就有生了嘛。有了生就有老死嘛,就是下一生了嘛。所以我們這個人的生命啊,就是這樣子延續過來的。過去、現在、未來就生生不息,你的生命是在長期的輪回裏頭。永遠受苦,那要怎麼辦呢?那擺脫它,所以佛就反觀,要沒有老死就要沒有生,沒有生就要沒有有,不要有造業,沒有有就要沒有取,沒有取就要沒有愛,沒有愛就要沒有受,沒有受就沒有觸,沒有觸就要沒有六入,不要六入不要有名色,沒有名色就要沒有識,沒有識就不要有行,不要有行就不要有無明,歸根結底就是沒有智慧,覺悟不到這些東西。這一下就解決問題了,所以我常講,我們這個人學十二因緣就知道了,所以我老是強調,爲什麼佛法講現生最重要,爲什麼密教要講即身成佛,這些東西都是值得去思考的。爲什麼現生人生是最重要的呢?用我們今天的話講,今天這個人身是成佛的機會,你抓住了今身就抓住了成佛的機會。爲什麼呢?你說我的業力太多了,你的業力是前世造成的,現在沒有辦法了,你造了業就必須受報。你說我不受報,我把它賣給別人,可能嗎?佛法講因果要自作自受的,沒有什麼轉移的,嫁接的,租賃的,沒有。必須自作自受的。所以我們今天造的都是以前造成的,這個現狀不大容易改變了,有些人說我將來再說,下一世誰保得准啊,你以爲你下一世還在成都哦?搞不清楚的。下一世你還是不是人都搞不清楚的。所以唯一給你機會的是什麼東西?就是現生,就是今生這一世。所以我原來老講兩句話:不欠來生帳。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過去的在這個地方已經有了,讓它自然去受報就好了,我們不要加新東西,這就是你做了天大的好事了,你只要不往裏面加新東西,就把它斬斷了。所以一定要把握這個原理,所以佛法爲什麼重今生,今生落實到就是今年,所以爲什麼禅宗裏爲什麼說臘月叁十天來了,就是要算帳。你這一年幹了什麼好事,什麼壞事自己檢討。所以人家祖師就檢討,去年貧不算貧,今年貧連立錐之地也沒有。我去年窮不算窮,今年窮連立錐之地也沒有。什麼錐?你看圓錐下面就那麼一點尖尖都沒有了。這才是好榜樣。爲什麼?不是他窮,就是我過去的執著,到了現在一點執著都沒有了,是說的這個。所以今生落實到現在就是今年,今年落實在現在就是這個月,這個月落實到現在就是今天,今天落實到現在就是現前一念。這都是佛法,所以不有老是等,等到明天……沒用的。所以佛法爲什麼重視現前一念。所以你把握好現前一念你就成就了,所以說即身可以成佛,怎麼不可以成佛?絕對可以嘛。現前一念都可以成佛,你還別說即身呢。不是我講的,書上說的嘛。一念清淨一念佛嘛。你這一念清淨了就和佛一樣,可惜你下一念又不是了。你還是凡夫了。說你也會七十二變,天天都在變。你這個時候聽聞點佛法,升起點信心,念頭來和佛一樣,就是佛了,可以一念過去了你又是凡夫了。所以這個要信得過哦。即身不但可以成佛,現前一念都可以成佛,這就是佛法的原理。所以這個叁世十二因緣,你從中要悟到這些東西,才有用,不是拿給你去背,知不知道十二因緣,知道無明緣行,行緣識……背了一大堆,像放鞭炮一樣,有什麼用呢?跟你有什麼關系呢?要落實到你自己身上去。在我身上,我怎麼去辦這些事。怎麼樣落實,佛的言教,這個東西才是重要的。學了半天落實不下來,就沒有用。佛法是佛法,你是你,跟你有什麼關系嘛。大不了你比別人好一點,沒有用的。所以我們這裏講啊,這個生和死就叁世十二因緣就體現了。現在生,我們知道生是怎麼來的,那麼過去世,未來世都是這個生死之間來銜接的。我們也從叁世十二因緣裏看到真正生死的根本就是無明。也就是《瑜伽師地論》講的我執。他爲什麼會有我執呢?就是因爲他沒有覺悟嘛。實際上這個東西是一樣的。所以你學佛法要把它全部學來串起,不要學得一個概念一個概念的。要把它打通。無明是什麼?就是我執、我愛。當…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13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