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喜佛所喜 樂佛所樂▪P3

  ..續本文上一頁到那麼好。知道會有這種問題的時候,節製一下自己,還是可以進入別人的心裏,超越我相進入人相。這個時候還要把人相健全成熟,要熟練。因爲人相很多,你周圍那麼多人,每一個人都要能進去,而且能夠很容易、不費腦筋、直覺的就進去,這就是所謂的他心通。如果做到這樣,你對別人的了解可能超過他自己。他心想什麼,你一下子就知道。你有這樣的能力,當然很容易讓別人喜歡你,做一個小頭目應該是沒問題的。周圍的人都會來跟著你,這樣這個人的能力就會強大多了,不再只是一個人而已。

  

  超越我相進入人相,這個關卡相當重要,也相當困難。有很多人本來我相很大,經過努力終于能成功。有一位我認識的女士,她一向是大女人,在家裏先生、兒女每一個都聽她的話,她要東就東,要西就西。她聽我講了這個道理,知道自己這樣不好,我相太大;她希望能入人相,所以就開始努力的做了一年,得到一個很重要的心得:不要有自己的意見。譬如我們去做慈善事業,對人很關懷、很慈悲,結果那個人不領情。這時候我們常常就會生氣了,「我對你這麼好,你卻這樣對我,你是什麼意思?」──這就是沒有跨出我相!因爲你所謂的對人好,是自以爲的,是用我相的觀點來看的。所以她學會了:盡管你對人家好,也要對方說你好,你才是好;對方說你很慈悲,你才是很慈悲。要用別人的觀點來看自己是最難跨越的一點。要進入人相,就要能做到這一點,做到這一點才叫超越我相進入人相。進入人相後,要讓人相健全成熟,之後再超越人相進入衆生相。

  

  ※衆生相是以「團體組織」的立場創造一切

  

  衆生相是什麼?衆生相是以「團體組織」的立場創造一切。一般對「衆生」的解釋,以爲就是很多人;但是很多人還不叫衆生相,還在人相層次。我相和人相都是一個個的個人,衆生相指的是超越了個人的團體。當然任何一個團體組織都是由個人組成的,但是把這些個人加起來並不等于團體組織;而是把個人除外,還有多出來的東西才是衆生相。以前我就了解到這裏,但是不了解多出來的東西是什麼。

  

  透過「連結」,衆多個人才會形成衆生相

  

  最近這兩個禮拜才懂多出來的那個東西是什麼?之前我一直很想知道,卻沒辦法了解。我曾經一度把它看成是權力,後來覺得好像又不是。在兩個多禮拜以前,我才了解那個東西就是「連結」!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個人放在一起,中間沒有連結的話,只是光溜溜的一些個人聚在一起,那只是我相、人相而已。要變成衆生相,必須是這些人之間有很多連結。所以連結才是重點,透過連結,這些個人才會變成一個整體,所形成的這個整體才是衆生相。

  

  衆生相連結的內容

  

  衆生相連結的內容是什麼?衆生相的內容本身就是連結,連結有很多層次:有心靈的、願望的、智慧的、理智的、感情的、物質的、金錢的、利益的、財富的、欲望的,還有一些技術性、事務性關系的連結,以及權力層次的連結等等。連結本身就很複雜,有具體的、有抽象的,各式各樣的連結都有。在這麼多連結裏面,有一個連結是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信任,其他的連結都無法建立。

  

  我是怎麼了解這個的?因爲我遇到一件很特殊的事情。十幾年前有人建議我們應該成立個什麼企業,我聽了覺得很好,所以就贊成了。企業成立以後,我只不過是贊成,不知道怎麼搞的,整件事就成了我的事。既然是我的事,我也沒有去推辭,就勉爲其難的接受。可是我什麼也不懂,也就什麼事情都不管,就讓願意做的人做下去。幾年後,這個企業是每況愈下,到第十年差不多就要結束、關閉了。那時我心裏想:到底怎麼回事,怎麼會這樣?我就真的跳進去管事。以前什麼都沒有管,人家怎麼說,我就隨便人家怎麼做,從來沒有真的負責這件事。開始管事大概用了叁個月的時間,就把這企業救活了。我又觀察了叁個月,應該不會死了。因爲這不是我做的事業,所以我又把它交給別人。交給別人以後,不到兩個月又要死了。「唉喲!這怎麼回事?」所以我又進去,一個月又活了。我真的不了解怎麼回事?我實在很納悶:爲什麼我什麼事都沒有做,只是一個禮拜去兩次……怎麼會這樣?

  

  ※爲人正直誠懇、平等尊重,就能照顧好企業的連結

  

  當然後來有很多解釋,但我最近才弄清楚,爲什麼我去就會活,我一離開就會死,真正的原因是我是一個會照顧這些連結的人,而且是無意識的、自動就會照顧這些連結──只要做事正直、待人誠懇,而且對人平等、尊重,連結就恢複了。這個連結一恢複,公司就有效率。別人去做時,看不見這個連結;我其實也看不見,我根本是無意識的。他們無意識的反而去破壞連結,一破壞就完蛋了。經營管理的連結,用企業的話來講就是「流程」。企業要經營管理好,要能照顧那個連結──「流程」;但是,如果沒有「信任」,想要把這個連結建立起來是不可能的。「信任」本身就是連結,又是其它連結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看懂這個事情以後,我才曉得人與人之間要形成團體組織,要給它機會,要讓他們之間的連結建立起來。連結是自然生長出來的,不是可以硬建起來的。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一個人以後,他說:「啊!我有一件事情一直想不通,現在終于了解了。公司每次舉辦到國外的旅遊,回來之後績效都會特別好,效率特別高。我一直奇怪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在知道了。只要出去玩一玩,大家一起生活幾天,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連結就建立了,變成了好朋友。建立了連結,所有的事情都好辦,效率自然就出來了。」

  

  連結到最極致,就是要達到同體、無分別

  

  連結怎麼構成?由我跟別人建立關聯,別人跟別人、跟所有的別人建立起整個立體的網絡。連結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這麼的複雜;當人與人關系變好,就是連結變好。人與人之外,還有人與天地之間、人與事物之間,用電腦的系統來看,就是所謂電腦的interface,這個interface建立好,連結才建得起來,才有所謂連結。如果沒有好的interface,這些連結就連不起來。整個企業要掌握事情,就是在掌握這個連結。連結到最好、最極致,就是要達到同體、無分別──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天地萬物之間,如果達到最好的連結,就是同體、無分別。

  

  商鞅的衆生相

  

  舉個曆史上的實例,戰國初期,商鞅剛上任秦國宰相時,做了一件事:他在南城門旁立了一根柱子,宣布說:「誰把柱子搬到北門,賞百兩黃金。」哇!天下哪有這樣好的事情,一根柱子搬過去就可以有百兩黃金!柱子擺在那裏,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人理、沒有人搬。後來有一個楞小子,真的把柱子搬到北門,商鞅立刻賞他百兩黃金。這一下子轟動了整個秦國,人們都知道商鞅說話算話。他用百兩黃金,買到人們對國家的信任、對他的信任。商鞅能治理秦國,使秦國成爲最強的國家,就是因爲他說話算話,産生了信任。如果說話不算話,那就不會有信任,所有的連結統統斷掉,這個團體組織就崩潰了。你不要小看百兩黃金,看起來好像很蠢,但是這樣就建立了信任的連結啊!類似這樣的事情,有某公司産品被下毒,那個公司馬上把産品全部收回來銷毀,虧了很多錢,可是買到了信任──公司與消費者、顧客間強烈的連結。這個連結一建立,後面就財源滾滾而來。

  

  ※弦高的衆生相

  

  另一個例子,春秋戰國有一位愛國商人弦高,他帶著貨物到了鄭國邊界,發現秦國的軍隊來偷襲鄭國。他馬上派人通知鄭王,同時自己假扮成鄭王的使者,送了十幾頭牛去慰勞秦國的軍隊,秦將以爲事迹敗露就退兵了。這個故事我們都讀過,我們只讀到一件事──弦高是愛國商人,足智多謀。如果這樣看,我們只看到弦高的我相,並沒有看到他背後的衆生相,也就是沒有看到他背後的連結。真正發生作用的,不是這個我相,他能夠做這件事情,必須背後有一個很好的衆生相,也就是一個很好的連結。這個連結是什麼?他只是一個商人,不是一個官員。任何一個國家,人民假冒國王派遣的使者,這是要砍頭的,但是他沒有這個顧慮,不擔心、不害怕。在當下他立刻可以用國王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用國王的角度做了決策──「派我這個弦高做使者」,他的角色一下子可以變成國王。你看!他跟國王之間的連結,多麼的同體、無分別。這之間的信任,達到什麼程度!沒有這個做基礎,弦高再聰明也不敢這樣做。當他能這樣做,我們從這個故事背後,看到有一個衆生相的連結網絡在那裏。鄭國的君臣跟人民之間,他們的連結網絡是這麼緊密、這麼一體,這個網絡發揮了多大的威力?我們用企業的觀點來看,他的投資報酬率多大?我們的企業能夠做到這樣嗎?一個企業的前線營業員,第一線的基層員工遇到狀況時,他敢一下子就變成總經理,做出決策嗎?我相信有些公司是可以的,能夠做到的話,它的連結就是做到了最好、做到了極致。沒有這樣的連結,就不可能發揮這樣的力量。

  

  衛青的衆生相

  

  我們再看西漢衛青有一個故事,這是我在「漢武大帝」的連續劇看到的。有一次衛青得到一個情報,說有匈奴五千騎兵來偷襲,要刺殺漢武帝。事情非常緊急,他的軍隊來不及調過去,他就與李廣二人趕過去漢武帝的營區,深夜趕過去也無法向漢武帝報告,他就拿出太後給的信物,調動漢武…

《喜佛所喜 樂佛所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