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活出生命的光彩與價值▪P3

  ..續本文上一頁命都要尊重,你要尊重他的主動權。

  

  就人而言,像一個小孩子,他小的時候,你可以欺負他,但是他一旦長大,一定會演一出《王子複仇記》。爲什麼?他有主動權。細菌也有主動權喔!我們現在人類發明很多藥,要把這些細菌殺死,可是,這些細菌它們自己會産生抗藥性。它産生抗藥性的速度,比人類發明新藥的速度還快。怎麼會這樣?主動權,生命是有主動權的!也可以說,生命祂會找到自己的出路。爲什麼?因爲祂有主動權。所以我們對于生命是要非常尊重的,你自己是生命,你對其他的生命也是要尊重的,不能夠去欺負、殘害其他的生命。

  

  好!我們生命就有這麼大的特質。你想想看,在法國大革命的時候,不就是講過這個話嘛,自由、平等、博愛!所以,這個目標的追求,是所有的人都會向往的事情。爲什麼會向往?原來這就是所有人生命的特質,本來都具備這些特質,所以才會向往。

  

  生命的光彩與價值要在被覺中顯現

  

  那麼,我們具有這麼美,這麼好的特性。要怎麼樣才能夠把它展現出來、發揚出來呢?或是呈現出來、顯露出來呢?顯露出來的時候,一定要顯露在哪裏?一定要顯露在被覺這裏!如果沒有呈現在被覺這裏,沒有人知道,不會被看到,不會被覺知。只有把這些特性呈現在被覺的對象上面,才能夠呈現出來,不然呈現不出來。呈現出來以後,有什麼作用?呈現出來以後就可以感動其他有覺性的生命。

  

  這些性質,如果祂都是在能覺這邊,而能覺這邊是不會被你知道的,所以,你永遠沒有辦法知道祂。你想要知道祂,只有把祂呈現在被覺這裏。雖然這些性質都是能覺的特質,祂在能覺這一邊的時候,祂是不呈現的,不可被你覺知的,所以無法呈現,無法發揚光大,沒有辦法有光彩,也顯不出價值。你要把光彩和價值顯出來,只有一個辦法,讓祂呈現在被覺的對象上面,這樣其他的生命就會感知,才能夠感覺。

  

  所以,我們一開頭就講到能覺和被覺,剛才已經把能覺那五個最主要的特質都講了。現在我們也知道,祂的這些特質是隱藏的、是不可被知的,你要呈現出來的話,就要呈現在被覺的對象上面,所以這兩個是互相關連的。他們兩個不一樣,但是,他們又互相關連,也可以說,有它就有祂,有祂也就有它,是同時並存的。他就像一個太極圖,一陰一陽,永遠是一體的。但是,他們又是兩個不同的部分,特性不同,而且也不能把他拆開。

  

  那麼,我們生命的那些好的特性、優點,你要怎麼樣呈現出來呢?只有投射到被覺這裏,祂才能夠呈現,才能夠顯現出來。顯現出來會是什麼狀況?我們用別的話來講,那五個特質在被覺的範圍把它呈現出

  的話,我們就會看到什麼呢?我們就會看到,喔!有真善美、有慈悲喜舍、有莊嚴、有完美、有圓滿,我們就會看到這些。

  

  其實他們兩個合起來,就像太極圖,一個是能覺,一個是被覺。這兩個是一體的,互相之間是互動的,各有特性。我們舍一邊,只有一個,都是不完整的。當這兩個完整的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呈現真善美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就會呈現出真善美,我們就會呈現出慈悲喜舍、呈現出莊嚴、呈現出完美、呈現出圓滿,這就是生命的奧妙。

  

  覺有情

  

  我們要怎麼去做?第一個,我想,有一件事情菩薩都要做,就是「覺有情」。「覺有情」是一件什麼事?剛才講了整套這個系統,它們之間的關系,不是每個人都懂的,但是,有的人懂。當他懂的時候,他可以做一件什麼事呢?就是看到那些不懂的人,他們做出一些錯誤的,或者是不妥的行爲的時候,他有辦法開導他們,讓他變成不偏頗了。

  

  他要做的時候,都是怎麼做的呢?他就要會運用他的覺知能力。這個「覺有情」,就是運用他的覺知能力,去改變這些有感情的生命。這些有感情的生命,他們的感情也可以說他們的情緒,有的時候會是混亂的、沖突的、糾結的,他能夠幫他厘清楚。他怎麼厘?就是用他的覺知能力去解的。

  

  實際的作法是怎麼做?當我們知道有覺知能力的時候,而且這個覺知能力不是識心,不是想東想西的那個心。那祂是什麼?很早以前,我一直找不出一個適當的語言來表達。後來去了美國,發現他們有一個字,是合我的這個意思。是什麼呢?是feeling。現在已經進化到叫fu了。我開始用的時候,我就說,啊!你要用你的feeling。我定義feeling是什麼呢?沒有思維而清楚明白。要注意哦,沒有思維喔!如果沒有思維,也不清楚,也不明白,不算喔!feeling是你沒有思維,但是清楚明白,那樣子就是feeling,祂是不經過思維的那種智慧。

  

  我開始用的時候,我以爲我是第一個用。用了一段時間以後,才知道楊麗花比我更早用,楊麗花說(fi阿令),可見大家都有同感。現在的年輕人,已經進步到fu,比這個還要簡單,指的就是這個。這個feeling是什麼呢?就是你會運用你的覺知能力,不透過思維,直接出來。那樣子的能力,你才能夠去感化別人,把別人的困惑、煩惱,幫他解除掉。不但是別人的,你自己的都可以透過這樣子來解決掉,而呈現出這些特性來。

  

  覺有情的實例

  

  這樣講還是太籠統了,我舉實際的例子,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她快去世的時候,她不想活了,她覺得活得太久了,她要到我父親那邊去,她一直保持這樣子的想法。所以在那個時候,有一次,我們看她大概要走了。可是後來,她又活過來了。也就是她想死,想離開,死不了,回來了。回來以後,人沒死,應該很高興,她不是,她很傷心。所以我妹妹就去打聽,就慢慢挖,到底是怎麼回事?

  

  後來挖出來,原來她已經到我父親那裏去了,見了面,後來又被打回來,所以她就很傷心。我弟弟知道這個事情,他就在那裏亂猜,是不是我爸爸在那邊又再娶了,所以才很傷心。因爲那個傷心,是會讓我弟弟起這樣的懷疑,就好像失戀一樣,都已經八十幾歲了,還像年輕人一樣。後來,我知道不是這回事。我想,活過來怎麼會很傷心,就又去挖一下母親的心事,才知道,因爲我父親到的那個境界是很高的,她的程度不夠,不准她到那個境界,所以就把她打下來。

  

  她又拖了一段時間,差不多拖了兩個多月。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裏面,她做了很大的改變。因爲知道她生病,跟她有關系的人,比如她的媳婦,她的女兒或者是女婿,還有親戚、朋友,有些是很久沒有來見面的朋友都來看她。那時她已經不能說話了,說話都說不清楚,但是,她居然有辦法,把所有的這些人心裏的疙瘩,跟她之間的疙瘩,還有他們之間的疙瘩,她都把它化掉。我看了都傻眼。

  

  最讓我吃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妹妹的一個朋友。這個朋友,以我母親的標准,是覺得她並不是好人,但是她也對我們很好,所以我母親對她是客客氣氣的。但是,心裏面並不認可她,是保持距離的。可是,這個人來看她的時候,她表現出,我好疼你。那個婦人被感動得痛哭流涕。然後,她們之間本來有一點芥蒂、距離,那些全部都化掉了。

  

  這件事情,讓我大吃一驚,唉喔!我的媽媽改變了,完全不一樣了,她以前不是這樣子的。她覺得你不是一個好人的話,她對你是客客氣氣,但是都保持距離。這一次,連這些距離都沒有,真的,那個婦人被感動得痛苦哭流涕。唉呀!這個要死的人沒有哭,那個活的人在那裏哭。我看了都大吃一驚。

  

  這是什麼呢?我們人與人之間,在情上都有很多疙疙瘩瘩,尤其是親人,所以冤和親是一體的。那麼,她就在那兩個月之內,全部把它化掉。所有來跟她見了面的人,都被她感動,都把心裏面的疙瘩洗掉了。比如,有夫妻兩人中間有糾隔的,有一些埋怨什麼的,一起來看她了以後,她都把他們的疙瘩化掉。這樣子的作法,就叫做「覺有情」。

  

  兩個多月以後,她真的走了。後來我們經過通靈的人幫我們查看,她到的境界比我父親還要高。這就是什麼呢?這樣子的作法,做了這樣子的事情,就是把我們這個世界莊嚴了、完美了、圓滿了。讓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慈悲喜舍、充滿了真善美,這樣做就可以把你生命的那一個特質,都呈現在這個宇宙裏面。

  

  這樣呈現出來以後,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影響?這樣呈現出來以後就會感動其他的生命也朝向這些真善美,這些完美、圓滿的路上一起演化,一起進步。那麼,他過世了,但是他的生命並沒有結束,如果他又來投胎做人,他還有下一世的人生要開始。他來開始的話,他所做的這些事情,就成爲他的功德,還有福德,還有我們所謂的資糧。就成爲你下一生的福德、功德、資糧,讓你再做一次完美的人生。這樣,我們的能覺和我們的被覺,同時在演化和提升。這樣子做,就叫做活出生命的光彩和價值。

  

  今天我講到這裏,謝謝各位。

  

  【現場問答】

  

  問:請問老師!您相信生命不死嗎?

  師:對。不是相信,真的就是這樣。

  問:永遠不會死,就是在輪回。

  師:想死都死不了。

  

  問:老師!可不可以再具體的說明一下,您母親的作爲是怎麼表示出來的。

  

  師:她其實不是用語言,也不是用表情來揣摩的。她真正能夠這樣子做到,是她用到她的feeling,也就是她的直覺。她用很簡單的聲音,因爲她也講不出什麼,用其實很少的表情,但是,她把她真誠的feeling、真誠的愛流出來,碰到的人全部都會感動。真正要做的,還是要懂得那個feeling,就是要會用這個東西啦!

  

  問:剛才只講了這種現象,是不是可以舉一個例子講得比較清楚一點。

  師:聽不太懂,你說的是哪一個?

  …

《活出生命的光彩與價值》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放生的現代意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