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的現代意義

  

放生的現代意義

  

  主講:梁乃崇教授

  時間:2007年1月14日

  地點:臺北科技大學綜合科館第一演講廳

  紀錄:蔡素钰

  整理:周雅容、汪義麗、汪滿妹、蘇莉華

  

  主持人:

  

  今天梁教授要講「放生的現代意義」。一談到放生,大家都認爲是對小動物或其他的生物放生,可是卻忘掉了要對自己放生。現代社會出現很多奇怪的現象,我們常常做一些會傷害人類的事情,這一點都沒有好好的去想。如果我們可以放下對生命的執著,把生命的意義擴大一點,大家可以在人世間一輩子過得快快樂樂。

  

  我想放生的意義,不是只對小動物或對其他生物的放生;我們看過很多放生,其實是殺生。去年夏天我到北京一個很古老的寺廟,我們正要離開的時候,看到很多籠子放出鳥兒,有人在放生。很多鳥被他們抓來時翅膀都還沒長硬,根本飛不起來,放出來根本飛不走;甚至有些鳥從籠子拎出來就已經死了。我站在那裏非常感慨,這樣的放生,對這些生命是什麼意義?把它抓來又把它放掉,對整個生態來說也是一種幹擾。所以我們應該重新想一想放生的意義應該怎麼做才能真正符合佛法的精神。

  

  梁教授:

  

  我先解釋一下今天這題目的背景,正如剛才主持人所說的,現在佛教界有「放生」這種儀式,也有這樣的活動。但是它的意義好像跟目前社會的需要有一點脫節,需要重新檢討,所以我才會講這個題目。

  

  有一次我到馬來西亞,在吉隆坡上課時,有幾位小朋友,差不多是小學或國中這樣的年齡,他們提出一個問題:「在馬來西亞有一個地方專門做放生的活動。那是一個大的池子,所有要放生的動物通通放下去,每天都在那裏做放生。放到後來,池子都裝不下了,放下去就是死掉啊!這樣的放生對不對?」ㄝ!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蠻尖銳的,我當時回答,我沒有做這樣的放生,所以不便回答。但是他既然問了,我就真正去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今天的演講。

  

  今天我要講的內容大綱是:一、佛法的宇宙演化觀;二、演化的目的:修行成道叁、佛法的演化鏈;四、放生的現代意義是「環保放生」;五、啓動「環保放生」的立即回饋機製、六、結論。

  

  一、佛法的宇宙演化觀

  

  講放生之前,先要講生命。佛法對宇宙的生命是怎樣的看法?我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對生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爲宇宙整個的生命就是演化;這個演化是整個宇宙的演化,不只是達爾文的生命演化而已,是整個宇宙大生命的演化。

  

  佛法的宇宙演化觀,是一個怎麼樣的觀點?整個宇宙的演化包含四個部份:物質的演化、生物的演化(又分爲生物體和靈性)、社會的演化、覺性的演化。

  

  1、物質的演化

  

  物質有一個成、住、壞、空的循環系統,在這循環當中是不斷的進步,層層演化的。我們講物質,從最小的開始,就是基本粒子,然後中子、質子、電子,組成原子;原子又組成分子,這些分子就會組成土地、水、空氣、礦物等。

  

  大地、水、空氣和礦物,有了這些元素,就會形成很多的生態系統,如農田、森林、湖泊、雷電、雨。──這樣的生態環境,也就是我們這個地球,是可以讓生物生活的。地球本來並不適合生物生存,因爲空氣裏面沒有氧氣,以及其它生物賴以存活的條件;幾經滄海桑田,才演化成現在的地球──變成適合很多生物在這兒生存的生態環境──地球曆經了許多層次成、住、壞、空的變化,越變越好、越變越適合像我們人類這樣的生命、生物在裏面生活、生存、繁衍。

  

  在整個宇宙來說,地球是屬于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太陽系是銀河(星雲)裏面的恒星,星雲裏面的恒星有些會因爲重力而形成黑洞,把周圍的星星和一切都吸進去,最後就變「空」了。

  

  宇宙是如何生成的?目前科學界的主張是「霹雳說」──宇宙是一瞬間從「空」爆炸生出來的。我們再來看基本粒子,當使用加速器把它變成最小的時候,它也是放一道光,瞬間就沒有了。

  

  所以從小到大,從頭到尾都是「空」,由「空」生出來,又回到「空」裏面去。整個宇宙一直不斷地在進行成、住、壞、空的循環,而這樣的循環是以螺旋向上的方式,一直在進步。這就是物質演化的情形。

  

  2、生物的演化

  

  生物的演化,其實包含「生物體」的演化和「識心或靈性」的演化。前者,達爾文有了部份的發現,他的理論有些是有道理的,有些,若從更大的視野來看的話,則是不正確的。而生物識心、靈性的演化,則鮮有人探討,佛法雖略有提及,但也沒有系統性的介紹。

  

  生物體的演化

  

  有關生物體的演化是這樣子的:地球起初時只有無機物,後來有機分子出現;有機分子又組成類似病毒的有機體,之後再演化變成單細胞;單細胞演生成多細胞生物,進而發展成昆蟲、無脊椎動物、有脊椎動物,冷血、溫血、哺乳類動物,人類是地球至目前爲止,演化到最高階段的生物體。從單細胞生物體演化到人類,在地球上要多久的時間?要四億到五億年才演化成功。

  

  但是從單細胞發展成一個人,這樣的事情人類每天都在重複著,你們知道這要用多少時間嗎?十個月!大自然是用了四、五億年才演化成功,我們就在母親的子宮裏複製這樣的演化,十個月就從卵細胞變成人類,十個月就完成了四、五億年的演化,多麼偉大啊!。所以,生小孩是奇迹,做媽媽的人就在身體裏演出了這個演化的奇迹!當然從這裏可以看到生物體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完美、也越來越完備,所以演化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靈性(識心)的演化

  

  生物的靈性也在演化。一個活生生的生物,會吃、會動、會繁衍,有的還會思考、會有情緒,這不是只有肉體而已,那還要有靈性在其中。靈性又包含了兩個部份:識心和覺性。識心裏一定要包含有覺性,如果只有識心而沒有覺性,那麼,識心是無法起作用的;識心要起作用,必然要有覺性參與其中。我們這裏談靈性的演化,指的是識心的部份,因爲覺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不會改變。

  

  識心不斷地在演化,演化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完備。我們要知道,一個靈性的識心很簡單的話,就只能夠住進單細胞生物體裏面,沒有辦法進到高一層的生物體內;即使進去了,也不會具有高一層生物體的功能。識心要住進不同層次的生物體裏面,其構造、性能、完整性、複雜度都要配合的;越高等的生物,識心越完整、越複雜。生物體經曆不斷的生老病死輪回,就是要從低的階段演化到最高的階段。

  

  佛法在講十道就有這個意思,十道又可分爲六道衆生與四聖道。六道,指的是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四聖道即是: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靈性演化到最高的境界就是成佛。

  

  從十二因緣來看物質、生物體、靈性的演化,其結構上的關系:十二因緣之上的「本明」,就是所謂的覺性;十二因緣從「無明」、「行」、「識」、一直到「名色」,這個就是所謂的識心;六入就是「六根」,「觸」、「受」、「愛」、「取」的生物體、肉體;「有」,就是所謂的物質世界;「生」、「老、「死」,就是生物的世界。這些名詞在十二因緣都有對應的。

  

  現有的佛法並沒有探討靈性演化的複雜性。生物體從單細胞演化到人,其識心的構造,也要從簡單逐漸變成複雜、豐富、完備。自然界的生命體是經曆四、五億年這麼久的演化過程,而人類的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十個月就完成了。但是人的靈性不是從單細胞經過十個月變成的,不是的;人必須是投胎時就具備了「人」這樣等級的的靈性。

  

  如果投胎的靈性與生物體是相稱的,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二者不搭配,那就會出狀況。有些哺乳類動物的靈性,並沒有達到人類靈性的層次,但他們卻有機緣投胎做人。──如此一來,會出現什麼狀況呢?其中一個可能就是不會說話。因爲動物在識心裏還欠缺語言、文字系統,所以雖然他具備了人的身體,但他就是不會說話。而他不會說話的原因,就是因爲識心的構造還不完備所致。

  

  然而,這裏還需要做一點補充:世間有許多無法說話的人,他們不能說話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性,不見得只有上述的因素。

  

  3、社會的演化

  

  很多生物會群居在一起,以求最大的生存機會。只要群居,就有社會産生。因爲生物與生存的環境都在演化,所以社會也在演化。

  

  社會的類型有很多,有簡單的社會、複雜的社會,也有汙濁的社會、清淨的社會。人類的社會結構曆經過什麼樣的演化曆程呢?由家庭,形成部落,再形成國家,到現在整個地球變成一個地球村。

  

  理想的演化過程,當然是從汙濁的社會環境變成清淨的環境。我們想要探討社會如何進化,其中主要的課題就是要探討社會責任與財富。

  

  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就有各自的身份、職務;有了社會身份或職務,就有社會責任,並且有了與之相關的財富。譬如作老師的,擔任了老師的職務,就有這個職務的社會責任──教導學生;而因此職務所獲得的財富,在中國社會,就有比一般人還要高的尊敬。

  

  社會責任與財富該怎麼定?責任、權力、義務乃是依社會關系、角色、職務而定;而財富,在理想的情況下,是貢獻報酬而定的。一個社會要能進步、和諧,每個人就要盡自己本分的社會責任,並依自己的責任所做出的貢獻而取報酬。

  

  4、覺性的演化

  

  覺性的演化,只有佛法在講;佛法不但在講,而且在實踐…

《放生的現代意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細胞心靈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