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十地品簡介▪P4

  ..續本文上一頁他要自己承受的。這樣看起來好像他是很痛苦的,事實上那是他的功課啊!如果你好心到把人家的功課都給搶走了,那他就沒功課可以做、可以修了,所以那不是好事,over是不對的。

  

  我很早以前就覺得,我們佛教界這個地方有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我追尋了十多年才理出「從因上幫」這個解法。「從因上幫」就是不過限的准則。有沒有過限的准則,就是要在因上幫,不要在果上幫。如果大家想知道詳細的內容,圓覺文教基金會有一本結緣品《如何幫因》,大家可以看一看。

  

  我自己就是審視到這個程度。那麼佛教界幾千年來,在度衆生、幫助衆生,都over了,都在果上幫。爲什麼都沒有理出這一個不過限的原則呢?我的猜想是,第九地這個功課他們還沒有修。這幾千年來沒人修,所以一直over都不知道。不是說他們沒有超過九地,我認爲他們已經超過了,但是九地的功課沒有做。因此才會幾千年來,娑婆世界的佛法有這個缺點,而且這個缺點還滿嚴重的。

  

  很多人前世都是菩薩,這一生轉爲人,他們還是有這個毛病。碰到這樣的人,我就告訴他:「你不要over,你要在因上幫,不要在果上幫。」他們在果上幫,自己都會承受很多因果律的反擊,他們就解釋那個是在擔業,其實那個是因果律的關系。當你從因上去幫的時候,因果律的反擊就沒了,所以你也不必擔業了。

  

  當然也不是說,我們能夠完全的在因上幫,一點點的果上幫都沒有,這是切割不了的,多少都會沾到一點。但是知道要在因上幫,沾到的就少了,「擔業」這件事情就輕了。所以這是善慧地很重要的功課,這個功課跳過去沒有做的話,就會不知道,會察覺不了,當然這個地方的缺失就改不了。

  

  觀衆生行,放聞持光

  

  對衆生的各種行爲、各種狀況都觀察得很清楚,如實知;放掉這一個聽聞,然後就放出佛光來。

  

  十、第十法雲地

  

  ※如來力、無畏、不共法,一切佛事,鹹在其中,說不可盡

  

  最後一地法雲地,佛的所有的東西,佛的力、佛的不共法,一切的佛事,十地菩薩全都具備了。那不就差不多是佛了嗎?對,當然是。

  

  能受一切諸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普受大雨,無有盈溢〉

  

  諸如來的這個大法,他全部能夠承受,不會好像太多了,把他淹死了,沒這回事;他是多多益善啊!「普受大雨,無有盈溢」,佛雨下給他,再多都不會滿出來、都不會受不了。有些人的根器沒有那麼大,雨下多一點就把他淹死了;十地菩薩沒這回事,佛的一切東西給他,全部都能夠承受。

  

  ※受佛智職,墮在佛數,能爲衆生廣作佛事

  

  「法雲地」是一個職位,他是代理佛,等于是派他來代理佛的工作。佛在這個世間所要做的一切事情,他都可以代理。「墮在佛數」,就是只好做佛啦。「能爲衆生廣作佛事」,他能夠替衆生做所有的佛事。

  

  佛要做的事情,他全部可以做。這是一個職位,是佛授給的。修到了法雲地,就授這個職位給你,所以法雲地是職位。在天道的話,他就成爲摩酰首羅天的天主,就是色究竟天、色界最高天的天主。那個天主就是管理整個宇宙的,換言之,也等于是受了佛的職位,代理佛的工作。當然他也要准備成佛,也就是說他要准備修十叁地了。

  

  我們也可以說,十地菩薩相當于十叁地的代理佛。他在這個世間,就是要替佛做事,代理佛的職位。而且他又是摩酰首羅天的天主,再上去就是無色界天,無色界天是沒有天主的,因爲到了無色界天沒有號令、沒有符號了;大家都是散仙,都是散的,所以不能號令,就不能形成什麼天主。所以最高的天主就是摩酰首羅天的天主,他就是管整個宇宙的。

  

  《華嚴經》〈十地品〉菩薩的修行與特質,就介紹到這裏,接下來我就做一點結論。

  

  結論

  

  菩薩乘的修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這個特征在我們一般的佛法,過去在表達菩薩乘的修行裏沒有講出來,但有隱含在裏面。只因沒被講出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了。什麼事情呢?菩薩乘的修行者是在修什麼?領袖。簡單來講,就是培養領導者。

  

  過去佛法在帝王時代,這種事不能講啊,講出來,佛教會被人家「喀擦」了嘛,是吧?所以是不能講。那你想想看,釋迦牟尼佛生在帝王家,一出生就是太子。所以對他的培養,就是對太子的養成。菩薩乘的修行、修練的過程,其實都是在培養太子。只是我們不叫太子,我們叫佛子。佛的兒子當然比皇帝的兒子還要更高嘛!

  

  這有一個特質,就是在培養領導能力。但是我們在修行裏面,一直都沒有把它彰顯出來,因爲不敢講。講的話,這個宗教就會被那些帝王「喀擦」掉,所以就沒有人強調。但是現在不同啦,我們現在是民主時代,每一個人都是N分之一的帝王。

  

  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當然可以被培養成爲領導者,要把修行者當太子來培養,培養他的領導能力、領導的素養、還有領導的鑒賞能力。這樣才會成爲真正的民主。

  

  昨天大家已經用選票展現了一下,這N分之一帝王的威力,大家都必須要有這個素養。不見得人人要做領導人,但是一定要有領導能力的素養和鑒賞的能力,這是很重要的啊!譬如:我們很喜歡聽人家唱歌,但不一定要成爲歌唱家,不一定要去臺上唱歌;但是我喜歡聽,我有鑒賞力,知道你唱得好唱不好,這個就很重要了。

  

  如果有一個演唱會,臺上的演唱者五音不全、荒腔走板,若臺下的聽衆還在鼓掌──很明顯的,這些人的鑒賞力不夠嘛!如果鑒賞力夠的話,若演唱者唱得五音不全、荒腔走板,一定會馬上就把他噓下來的,是不是?

  

  領導能力也是一樣,當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了領導的鑒賞力、領導的素養,而且水准都很高時,如果有一個人,領導時五音不全、荒腔走板,在上面表演,結果會怎麼樣?很簡單嘛,根本不用想了,對不對?會有什麼反應都知道了。如果沒有這樣的反應,也知道了,那一定是大家的素養不夠啊!

  

  我們現在的這個時代,要修習菩薩乘的這個特點;佛、世尊都是領導者,要具備領導的能力和素養,所以這個要列爲菩薩修行者必修的功課。

  

  菩薩乘的領導和素養如何修煉?

  

  菩薩乘的領導和素養,要怎麼修練?這得回到第一章我相、人相那裏。要有領導力,一定我相要健全成熟,然後超越,進入人相。所以第一個,你的我相要健全、成熟。什麼樣子的我相是健全、成熟的?就是你的所作所爲的一切後果,你都能夠自我承擔。這是一個觀察點。

  

  再一個觀察點:當遇到困難阻礙、挫折打擊的時候,能不能夠自我鼓勵,堅強的站起來?如果不能,我相就不夠健全、成熟。有些人就需要別人給他打氣、鼓勵,才能夠站起來,這個就差一點,但是還算好,能夠站起來就好了。

  

  再一個觀察點:你這個人是不是別人沒有給你肯定,你就沮喪;一定要別人肯定,你才能夠奮發圖強。如果是這樣,就不夠健全、成熟。一個夠健全、成熟的我相,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他會自我肯定。

  

  還有一個觀察點:就是這個人有沒有自律的能力,能不能夠自我管理。很多人是要別人管的,如果有老板管他,事情就可以做得很好;如果沒有老板管他,他就會放縱自己,事情就做不好。這個就是不健全、不成熟。

  

  從以上這幾件事情,可以觀察自己的我相夠不夠健全、成熟。要做一個領導者,一定要是獨立自主、健全成熟的我相;否則,你就是個被領導者而不是領導者;是個跟隨者,只能跟在人家後面,當個死忠的「粉絲」。

  

  我們現在是民主的時代,太棒了!真正的大乘佛法才可以展露出來,不會被人做掉。在這個時候,我重新爲菩薩大乘的佛法,注入新的修練功課──要培養領導的能力、領導的素養、以及領導的鑒賞力。當我們大家全面都有領導能力的時候,被我們推出來的領導者,當然是最棒的。那個不棒的、爛的,早就被我們踢下去了,道理就這麼簡單。所以現在這個民主時代太好了,對于菩薩大乘的佛法太棒了。好,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裏。謝謝各位。

  

  主持人:

  

  各位朋友,從今天演講的結論,我覺得這個演講會在今天發生,是天意所指,真是巧到難以想象。我覺得梁教授這個演講題目,可以稍微改一改,叫做「菩薩十地品與領導統禦」;不然就是「菩薩十地品與民主素養」,會更貼切一點。

  

  不過沒關系,名字不重要。剛才梁教授講解菩薩的修行就說名字不重要,實質才重要。我們今天聽了以後,就是得到實質的領受,大家聽了以後,有沒有發現,自己也位列菩薩的行列裏了?因爲每一個人都有一些菩薩的特質。若能善加發揮,將來都是很好的菩薩,是這個社會上有鑒賞、有領導統禦能力的人。

  

  所以大家都是梁教授口中的太子。梁教授花了很多的時間在這裏面琢磨,也花了很多的時間來幫助大家轉化觀念。大家有這麼好的因緣,來到這個人世間;又欣逢這個民主時代;也有很好的同修,大家就好好的培養自己,即使今生今世沒有辦法當一個領導者,當一個鑒賞者也夠了;鑒賞久了以後,難免會想上臺,說不定以後自己就是領導者了。

  

  今天來聽演講的人,都是准備當領導者,不曉得哪一生、哪一世輪到你,那就要看誰修得好、誰修得不好。剛才最後的<十地品>裏面,「墮在佛數」的意思就是說,民衆被排在佛的編號裏面,所以大家都好好的修,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號碼。不過今天我們出去並不發號碼,你們自己心裏面…

《菩薩十地品簡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