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萨十地品简介▪P3

  ..续本文上一页更灵活了。

  

  对于缘起的智慧就会更灵活,而且是独觉,也就是辟支佛乘的独觉果位。修辟支佛的人,要折算到底是几地菩萨?就是这里,七地。七地菩萨就相当于辟支佛乘。最高是辟支佛,下来就是独觉,再下来就是缘觉。那个缘起的缘,他取三个果位中间的这一个。

  

  独觉有一个特质:即使佛法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他照样可以修成。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果位。

  

  广大觉慧善观察故

  

  他有广大的觉慧,这里说的是「慧」,所以是指对世间观察、了解的智慧。现今社会的科学家好像就是这类型的人,很会观察;而且广大无量。

  

  贯以种种方便智缕

  

  缕,就是金丝线。他会把他观察到的那些内容,以一个很精致的,好像编织出来的刺绣精品般呈现出来,这是第七地的一个特质。

  

  远行地有这个特征,很会把别人看来好像八竿子连不起来的东西,他会把它连起来,而且很精致、精美,让人赞叹。因为他「贯以种种方便智缕」──他用那些金丝线来编织,不是编织衣物,而是编织广大的智慧。当然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到过宇宙最远的地方。

  

  从一地到七地的菩萨,如果他们要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话,他们会到方便有余土,还到不了实报庄严土,因为实报庄严土是禅定安住的。所谓往生,就是他还是要生到一个地方去;禅定安住的话,他已经不要再到一个地方去了,到一个地方去的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了。所以,到七地这里是一个极限,再下一地就要超越极限。

  

  八、第八不动地

  

  第八地不动地和第七地远行地,虽然排得很近,但是其间的落差是很大的。

  

  八地在其他经典里面写的,就是证无生法忍。要证了无生法忍才能够进入八地。所以当你到了八地的话,以后就没有往生这件事情了。禅定安住就不需要往生了,所以他要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时候,他是禅定安住在实报庄严土,这是很大的不同。

  

  一切菩萨自在行,差别世界,咸在其中,说不可尽

  

  进到这一地的菩萨,已经自在、证入无生法忍了。《华严经》没有把它写出来,在其他的经典里写八地菩萨,就是要证无生法忍;证了无生法忍的菩萨就很自在,在不同的世界,也都很自在。

  

  这一地在修行上是一个重要的关卡。经典里常常会看到佛怎么放光,或者说了一个什么法以后,有多少菩萨证无生法忍,意思就是他们进入了八地不动地。在这一地,一切都是不动的。

  

  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西元前490~425年,他的学说多收录在比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中,他这个学派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动的,提倡「飞矢不动」的学说。那个射出去的箭,当然是在动嘛;可是他们有一套理论来证明飞矢是不动的。这套理论,当然人家都看不懂;可是我看到了以后就晓得,唉呀,这些人就是八地菩萨!因为八地菩萨,不管你动不动,他怎么看都是不动的。所以他就会弄出一套理论证明,你看这是不动的,连飞矢都是不动的。

  

  人家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但是他们是真的感觉到不动啊!我们以前解释过一个问题:当这个宇宙全部所有的东西都不动时,就没有时间了。所以,时间已经被他超越了。这样子的菩萨不一定要在佛教的世界才有,古希腊就有这种人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菩萨是到处显现的,他不一定要出现在挂了一个「佛」字的地方。他们早已经超越文字相了,根本不受这个限制。所以不动地的菩萨,是很有意思的;而不动地也是修行上一个很重要的关卡。

  

  示现广大庄严故〈大身所居〉

  

  进到八地就是不一样,所以他示现广大庄严;用大海来比喻,就是大身所居的。所谓大身,就是体积很大的动物,人世间最大的就是鲸鱼,就在海里头,他们就是示现广大庄严。所以,八地菩萨就是大身所居。到了八地,我们也可以称他是「大人」。《八大人觉经》就是大人。

  

  置于自在高幢之上

  

  他们就是高高在上,能够证到八地不简单!证入了无生法忍就是超越了时间,才能入不动地。这一地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不动。

  

  九、第九善慧地

  

  只要看到慧,就知道强调的是世间的智慧。

  

  如实知众生心,种种稠林、种种相

  

  众生心多得不得了,所以用「稠林」二字来形容。众生的心也非常复杂,就像热带的雨林、种种丛林、种种相,他都如实知,了若指掌,清清楚楚的。所以这里全部都是指入世的,对众生的了解。

  

  又知众生诸烦恼种种相,又知众生诸业种种相,又知众生诸根种种相,又知众生诸解种种相,又知众生诸随眠种种相,又知众生受生种种相,又知众生习气种种相,又知众生正定、邪定、不定种种相,了知众生诸行差别,教化调伏,令得解脱。

  

  「又知众生诸随眠种种相」,众生睡梦中的状况他也如实知。「又知众生受生种种相」出生、投胎种种状况。「又知众生习气种种相」众生的各种习气也都知道。「又知众生正定、邪定、不定种种相」,众生也会入定,也会修啊,但是入定有正定、邪定还有不定,种种状况他都如实知。「了知众生诸行差别,教化调伏,令得解脱」,众生各种行为的差别他都知道,都予以教化调伏,令得解脱。

  

  你看这个九地是不是入世的?完全是在入世,而且入得好深。众生在搞什么,他都如实知。

  

  这个「如实知」,大家要搞清楚,不是他自己一开悟以后,就通通知道了,没这回事!是要真的去学、去观察、去进入、在里面混,跟众生混在一起,这样才能了解、才学得会。得进入众生他们的识心,在里面打滚,他们的种种烦恼、种种问题你才会懂;不是一开悟,就什么都通了,那么的轻松。能够如实知,都是六度万行,实做中得到的。

  

  第九地善慧地的菩萨,比第四地焰慧地更高一等了。焰慧地的菩萨学了很多这些东西,具有很多技艺、技巧这些本事。这里不是学很多东西,他根本就知道众生心是在搞什么,你想什么东西,全部都弄得清清楚楚。要知道,如实知不是推想的,是实际的。我们常常会什么「我猜的」,猜的不算,那不叫如实知;不是推测的、不是猜的,而是真实的、实际的,才是如实知。

  

  一切世间生灭智行,咸在其中、说不可尽

  

  一切世间所产生的智慧咸在其中,说不可尽,所以他是集生灭心之大成。

  

  我们学佛,都说要成佛的话,要证入不生灭心,要脱离这个生灭心,赶快要脱离啊、逃离啊!他不是,他是集生灭心之大成。他为什么要这样子做?为了度众生啊!因为这样子才能度众生啊!你对众生的状况不了解,怎么度?

  

  得深解脱,行于世间,如实而知,不过限故〈潮不过限〉

  

  「潮不过限」是他最重要的特质。

  

  这个特质我是最近才懂的,去年六月去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讲这个善慧地的时候,就在刚讲的当下才懂的。本来不知道什么潮不过限?什么叫做不过限?因为他「深得解脱,行于世间,如实而知,潮不过限」,这样的修行者,他们的神通智慧,功力很强,他们已经是八地以上的程度,已经进入了佛的境界,那里是不生不灭,而且非因非果,没有因果律;他们的神通又那么大,也深得解脱。他们是解脱了,可是他们又跑到这个世间来。世间是有因果律的,他挟持这个超越因果律的神通威力,到世间来做事,很容易发生一个状况:用神通力改变了世间。这样一改变了世间,常常就破坏了因果律。

  

  譬如说,杀人犯,杀人偿命他应该受到死刑的果报;当然不一定是法律上给他死刑,也可能就是生病死掉,要受到这样的果报。如果帮他,用神通力就给他转了、不用受了、化掉了。虽然我们会觉得:哇!好厉害,真有本事!但是这样就破坏了因果律。所以什么叫做不过限,就是不会破坏因果律,就是没有over。帮助众生、度化众生,没有做过头。

  

  所以九地菩萨是不会做过头的。什么样子叫做过头?怎么鉴别?什么叫做因果律?入到世间来,就要遵守世间的因果律。就像潮水不会over一样,潮不过限是大海的特质。善慧地有这样的特质,不会over、不会做过头,当然也不会好过头──好过头就会变成「善霸」,不是恶霸,是善霸。

  

  我读基督教的圣经,看到里面都有这样的故事,尤其是诺亚方舟的故事。当时会有大水,是上帝看到人太不象样了,想要把他们毁掉,所以降下大水。事后他觉得这样惩罚不好,不要把人通通杀光,所以他又收回成命,告诉诺亚做个方舟,代表上帝……这是善慧地还没有修好,尚在学习中。

  

  他有那么大的神通力,觉得人类不好他就气了,给人类一个惩罚。但他后来发觉自己做过头了,又把它收回了。所以当一个修行者有很多的神通力,又很热心想帮众生、救度众生的话,就常常会over。

  

  这个状况出现的时候,就代表他九地还没有修好。

  

  他可能到了十地,也可能到了十一地了,但是九地的功课可能没做,所以这个地方还是要出问题。遇到很多困难后,他就要补修九地。九地修完了以后,他就知道不可以over了。

  

  看到这里,发觉我这一生好像是来修这个东西的,所以才会发现「要帮因」的做法。我们要度众生、要帮助众生,要怎么帮?要在因上帮不要在果上帮。在因上帮就不会over,在果上帮就会over,就会抵触因果律。那个果是众生要修行、要学习的功课,是…

《菩萨十地品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