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萨十地品简介▪P2

  ..续本文上一页的人,所有这些东西咸在其中,说不可尽,全都具备的。当然他是修得很熟练了。

  

  这样修定,功夫下到这个样子,身体都会发光。其实只要修禅定,修三摩钵提,这个功夫只要一下去,身体都会发光,所以叫发光地。当然这种光是要有 feeling才会感觉到;其实肉眼也可以感觉到,有些人就是让你觉得他是光明的、亮亮的,不是黑暗的。你想要有的话呢,其实只要修禅定都会出来。甚至有些人练功,其实练功跟禅定、三摩钵提都是相通的,所以有些练功的人气色很好,也是会亮的、发光的。当他们这样子一做以后,他们的feeling就变得很强,不会固着在外相上。

  

  舍离世间假名字故

  

  因为进入禅定、进入神通、解脱三眛、三摩钵提的话,你的feeling,你的直觉都会出来,也就不会受有形有相的执着所束缚,也不会被文字名相所捆绑,会体会到那个文字名相背后的真义。那样子的体会是要靠禅定、三摩钵提的功夫才能达到。做到了这样子的话,他就可以超脱世间的名相语言,不受它们的限制。这就是禅宗常常讲的「不立文字,言语道断」。

  

  他不会被有些名相困惑,对他来讲根本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世间安了不同的名字;如果没有超脱,就会被那个名字搞混了,还以为都是不同的东西。那么他为什么会知道它是同一个东西呢?因为他有禅定和三摩钵提的功夫,他超越了名相,体悟到名相背后的真义。用我们常用的话来讲,就是他有feeling了;有feeling了以后,在世间其他人看起来是不同的东西,对他来讲全部都是一样的。

  

  他的状况,用大海来比喻是什么呢?大海是各个不同河川的水所汇聚,当它们流入大海时,通通变成一个海水,再也无法分别。原先这个是长江的水,这个是黄河的水,那些名字都不见了,全部都是海水。「余入水中,皆失本名」,本来的名字、名相都没有了。发光地的菩萨能够进入名相背后的本质,不会受名相限制,他知道真义是什么。

  

  ※诸禅三昧圆满无缺

  

  这样的菩萨还有一个特质,他的feeling、直觉非常强。他已经不受这些形象的束缚,当然也不会受文字名相的束缚,更不会受语言的限制;他的智慧早就超越有形有相的文字语言。禅宗修到后来,就是「不立文字,言语道断」,很清楚的表示了他们就做到这里。所以,发光地的功课,禅宗他们做得很好。

  

  四、第四焰慧地

  

  只要一讲到慧,通常都指的是世间的智慧。发光地是出世间的、超越世间的智慧;到第四地又高一级,要回到世间的智慧来。所以,并不是每一地都在出世间的,而是入世间、出世间交互的在做。

  

  ※修十法明门……得十种智成熟法,而生如来家

  

  这一地是修十法明门而进入的。法明门是一个修行的类别,是观察十界而明了十界。十界就是世间。他在观察这个世界,进而明了这个世间,所以这个是世间的智慧。他把这个世间分成十类,并且都详加观察、进而明了它,因此对世间有十种成熟的智慧看法,也因为这样而生如来家。

  

  我们通常都说,要生如来家的话,要出世间的智慧;这里则是要有入世的智慧才能生到如来家。所谓生如来家,就是指才能成为菩萨、才能入菩萨位。

  

  一切道中殊胜智慧,咸在其中,说不可尽

  

  一切道,比如说六道,都是世间的;殊胜的智慧咸在其中,说不可尽。

  

  他是了解世间的。他怎么了解世间的呢?靠观察。不是好像坐在那里禅定,碰!一下就懂,一入天下什么都懂,不是的。所谓观察的,也就是学来的。

  

  与佛功德同一味故

  

  他对这个世间的事情那么了解,因为很了解、有智慧,会把世间改得更好、做得更好,所以对世间就会有功德。而他的功德与佛的功德是一样的。普同一味就是同一个味道,用大海来比的话,整个是同一个味道。就是指他的功德与佛的功德同一个味道。

  

  ※道行清白,离诸垢秽

  

  道行是清清白白的,离开了各种垢秽。这里大家会想,这个不是离垢地都做了吗?其实二者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怎么说呢?离垢地的清白是守戒、除恶、行善得到的,是离垢清白。而焰慧地这里不是,是对这个世间观察了以后,彻底的明了,因而得到智慧。在世间他做过了很多的功德,这个功德都是善,比行善还更高;这样子达到的「道行清白,离诸垢秽」,层次不太一样。

  

  所以焰慧地这里是入世的智慧。这入世的智慧,也一样是修行,得到的功德与佛的功德是相同的。当然这个佛的功德,是指佛入世的功德,不是出世的,出世的话大家看不到,就没有什么功德好讲了。

  

  五、第五难胜地

  

  所谓难胜地,就是他很高竿,你要胜过他不容易,从名词上我们大概就知道它的意义了。

  

  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颠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咏、歌舞妓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

  

  难胜地的菩萨有什么特质?他为了帮助众生,为了对众生有好处,所以世间的技艺他全都学。

  

  他举了例,什么东西呢?文字、算数、图书、印玺──雕刻图章;「地水火风,种种诸论」──风水,这里通通有了,祂全部都会。「又善方药疗治诸病,颠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本事大了!「文笔赞咏、歌舞妓乐」就是演戏,「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全都会。

  

  我们世间有没有这种人?恐怕在场就有了。这些东西他全都会,全都学。这些东西全都学来的哦,不是好像有人天生会;就算天生会,也是前世学的,总而言之是学来的。

  

  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

  

  还很会看阳择阴什么的,怎么布置,也都会了。金银摩尼、真珠璧玉等这些宝贝,他都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他的典故是什么也都知道;不但知道,他还收藏了这些东西,可以拿出来给人家看。

  

  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及余一切世间之事,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看相等,什么都会了。其实我们历史上有很多人是这个样子的,像诸葛亮、刘伯温,好像都是属于这种人。「四无色」就是四无色天,「及余一切世间之事」都会,「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也有这种人啊!他的特质就是什么都会。奇怪,你怎么会这么多啊?会这些干什么?为了帮助众生安住无上佛法啊!

  

  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咸在其中,说不可尽

  

  第五难胜地的菩萨,除了有以上这个特质外,还有「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咸在其中,说不可尽」,他神通广大,说不可尽。

  

  出生无量方便神通,世间所作众珍宝故。

  

  他生出无量神通,就等于在这世间做出了很多珍贵的宝物一样,所以这一地的人,你会觉得他好像有无量的珍宝。

  

  方便神通,内外明彻

  

  「方便神通,内外明彻」就是如意神通,内外都清明、澄净。

  其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有人是这个状况,他展现出来的特质就像难胜地的菩萨一样。

  

  六、第六现前地

  

  入缘起理,声闻果证,咸在其中,说不可尽

  

  第六现前地的特质又是什么?他对于缘起的理论非常精通,也就是对所谓的十二因缘是很精通的。这个因果关系,他是很清楚的,四果罗汉的程度就在这里。

  

  对缘起的理论非常清楚,不只是清楚,而且实际的观察也很清楚。

  

  观察缘生甚深理故

  

  他观察的那个缘起、生灭的理论,是非常深的;深到「无能至底」,深到没有底了,也就是对于十二因缘观察得非常透彻。

  

  缘起智慧善能钻穿

  

  因为各个因缘关系他都非常的透彻,所以他可以把那个因缘关系都串起来。「钻穿」的意思是,人家串不起来的,他可以钻一个洞,把它贯串起来;不是你准备好一个洞给他,然后他把它穿过去,不是这样!

  

  他「善能钻穿」,因为他有缘起智慧,所以他可以很容易的,就把这些东西都串起来。别人看不出、连不起来的连结、串连,他就是有办法可以把它串连起来。他连到一个程度,别人就惊叹道:会有这么好的串连!这就是第六地现前地的状况。

  

  这样子的人,跟哲学家有一点关连,会具有很多哲学家的特质;有他的深度,他会看到人家看不到的,把它关连起来。这些缘起、因缘法,全部都是世间的,并不是出世间的;六地菩萨就是有本事把世间的事情理得那么有条理、那么深入。

  

  七、第七远行地

  

  ※方便智慧,独觉果证,咸在其中,说不可尽

  

  远行地,看这个名称就知道,他可以走得很远,可以达到很远的边界去;人家达不到的,他都可以达到。他的特质是有方便智慧,前面第六地那个缘起和实际的观察,都具备了,然后再进到远行地的话,他就更有方便智慧,…

《菩萨十地品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