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ft">幫他的人,看他這種態度,就不肯再幫第二次了!一定會有這種結果的。所以一個「我執」很強的人,做事業或做任何東西,都是自己一個人做的。如果「我執」不強,或是站在「人相」的立場來做事業,就會有很多人一起來做。一個人做和很多人做,哪一個會成功呢?這個太簡單了,不用再分析下去,就知道結果了。
從這裏我們可以曉得「我執」其實是有害的,而「我相」會限製你的能力,讓你事業不成功的。我們想要事業成功,最好把「我執」、「我相」放掉,進入「人相」。雖然完全放掉「我執」、「我相」很難,但是想要進入「人相」是很容易的!
從這裏我們就曉得釋迦牟尼佛希望我們把「我執」、「我相」放掉。
然而很多人就想:「哎喲!『我執』、『我相』都放掉,沒有了我,那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太吃虧了嘛!學佛法又賺不到錢,不太合算。」事實上是你自己沒弄清楚,「我執」、「我相」放掉才會賺錢,因爲這個「我相」、「我執」是牢籠,就像一只鳥被關在籠子裏面怎麼會活潑、有生氣呢?只要把籠子打開,讓它逃出去,它就活潑、自由自在起來了,能力也就變大啦!
所以只要把「我相」這個籠子放掉,換一個「人相」的籠子,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老板或主管了,這是非常明顯的例子。所以佛陀不但沒有害我們,反而還幫我們解脫自在、了生脫死,甚至賺錢發財,只要你遵守去「我執」的教導。
但是這樣做只到「人相」,是不會了生脫死和成道的,還要進一步把「人相」也放掉。
「人相」放掉以後就進入「衆生相」,「衆生相」是什麼?我只要說明一下大家就可以了解,「衆生相」就像新加坡這個國家,「新加坡」本身就是一個「衆生相」,它和「人相」的區別在于「人相」還是一個一個不同的「我」,是站在一個一個不同的「我」的立場去感受事情;而「衆生相」就不是這樣了,「新加坡」本身就是一個「衆生相」,你站在整個新加坡的立場去感受事情和想事情,這就是「衆生相」。
所以當一個人是以整體國家的立場去感受事情,這就是「衆生相」。如果一個人能夠站在整個國家的立場去想事情和感受事情,這個人可以做什麼呢?可以做總理、首相或總統,所以他比老板更厲害啦!
最大的「衆生相」,應該是人類(人類還是一個「衆生相」);所以在「衆生相」這個階段是有很多菩薩的,因爲菩薩就是在度衆生,度什麼衆生?就是度「衆生相」。他們是站在整個人類的立場去感受事情,然後來解決問題的;或者是以一個國家的立場去解決問題,所以會很敏感。
一個人以「衆生相」爲主的時候,就肯犧牲自己「我相」的生命。當年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時,很多先烈就是爲了「中國」這個「衆生相」而犧牲奮鬥;他們爲了救中國,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抛棄。也就是一個人的心在「衆生相」這個階段的時候,就會忽視「我相」,所以連「我相」的生命都是可以犧牲的——這個層次的影響力就是那麼大。
「衆生相」很抽象,各位真的能感受到嗎?當真的感受得到時,就可以把「我相」毀了,犧牲了沒有關系,覺得這才是要做的事情,這樣做才是值得的。我覺得在行菩薩道的政治領袖裏中,印度的甘地做得最好。但是這樣還是不夠,還要再上一層,超越「衆生相」。超越「衆生相」會到哪裏?就到「壽者相」;到了「壽者相」,就可以超越「衆生相」的牢籠了。
什麼是「壽者相」?這就很難解釋了,但是我還是盡量把它講清楚。
「壽者相」可以是「時間相」,你覺得有「時間」就是有「壽者相」,「時間」是「壽者相」當中的一個。此外,它還是「生命相」。凡是能夠站在一切生命的立場來想事情和感受事情,所感受以及所想的就是「壽者相」。也就是站在一切生命,包括人、動物、昆蟲、細菌……等所有生命的立場去感受事情,所感受到的就是「壽者相」;所以這個相又比「衆生相」更大、更寬闊、更深遠了。
現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在「衆生相」的層次呢?有!雖然他不是完全在「衆生相」,但是他有相當重要的成份是在「衆生相」的層面。並不是說其他的相完全沒有,但是他會有相當多「衆生相」的成份。
至于我們目前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是在「壽者相」的層次呢?以我的看法就是那些推動生態保護運動、提倡綠色革命的人,也就是反對穿動物皮毛所製成的衣服的那些人,他們是站在「壽者相」的立場來考慮事情的。
這樣的人,是替整個地球和所有的生命來考慮的,他們認爲這個地球如果一直汙染下去,很多動物、植物都會滅絕,那麼人類也會有滅絕的危險——他們考慮的是這一點;所以他們主張不應該爲了穿一件比較好看的衣服就殺了那些稀有動物,這是不對的。因爲既然人類有「人權」,動物也應該有「動物權」,所以他們提出「動物權」的想法和主張,這都是站在「壽者相」的立場來考慮事情的,如果只站在「我相」的立場,就想不到這裏了。
站在「我相」的立場來看就是:我有衣服穿,管它是誰的皮,只要我這個「我相」比較好看就好啦!但是站在「壽者相」的立場來想就會覺得:這怎麼可以呢?犧牲其他生靈的生命,只不過是爲了要炫耀自己的漂亮,這是不對的!
站在「壽者相」立場的人,會不會對一切動物的生命比較好,唯獨對人類不好呢?不會的!他們對人也是友好和善的。如果讓人類這樣汙染地球、破壞生態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人類也有滅絕的一天,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他們是以「壽者相」的立場,才會感受到這個危機;若是站在「我相」的立場,根本就感受不到!
像釋迦牟尼佛在講經的時候,心胸是非常深遠開闊的,他會考慮到世上所有的生命。比如在《金剛經》中,他曾說:「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種胸襟是很偉大的。
在其他許多經典中,大乘菩薩也常以這種心態啓請佛陀開示:「我爲現在參加這個法會的人請問佛陀這個問題,同時也替末世一切衆生向佛陀請教」,我們在佛經中經常可以讀到這類句子。
也就是說兩、叁千年前我們還沒有出生,那些菩薩在向佛陀請教問題的時候,已經考慮到兩、叁千年後的我們,在替我們,甚至更晚生的衆生發問了,由此可知他們的心量是非常廣大恢宏的。可是我們現在的經濟發展,只顧賺錢而把地球汙染了,後代的子孫能不能活下去就不管了;你看,他們之間的差別多大呀!
所以如果是站在「衆生相」的立場來考慮,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是不對的,不應該這樣做。若能從「壽者相」的立場來思考,地球才會永續經營,人類才會一直生存下去;如果大家不從「壽者相」的立場來考慮,人類是有滅絕危機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一旦到了「壽者相」,人是不是變得更偉大、更神聖了呢?這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壽者相」仍是一個牢籠,如果還有「壽者相」是成不了佛的,所以要成佛,連最後這個牢籠都要放掉和超越;超越以後就是「無相」,沒有相了!沒有相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牢籠了!
到了這個境界,所有的相都是你入世度生的工具,可以任你用了——這種狀況就是佛陀出菩提路,乘願再來,遊戲神通了。
這一境界是不容易達到的,卻是我們修行最終的目標。這個最終極的境界告訴我們:心不能有任何一點點牢籠,不管這個牢籠多偉大,都不能要!如此心靈才能夠徹底自在解脫。這就是佛陀之所以希望我們學佛的原因,也就是他爲什麼要努力讓佛教流傳在世間的真正目的。
今天的主題就講解到這裏,以上叁點其實就是《金剛經》最重要的核心,因爲時間不多,無法讓我按照經文仔細講下來,但是我已經把它最核心、最重要的內容向各位介紹了,希望各位能夠欣賞、喜歡,謝謝各位!以上所說的,各位有不明白或有疑問的請提出來,我盡可能爲各位解答。
問:剛才您一開始講的《金剛經》,怎麼把「我相」忘掉,那個有講稿嗎?
答:我說法向來是沒有稿子的。你是不是要問怎樣脫離「我相」這個牢籠?很簡單的,我們祇要從「我相」進到「人相」,「我相」就忘掉了;也就是只要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感受事情,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感受事情。
問:這樣就可以了?
答:就可以了。
問:但還是很難做到沒有「我相」啊?
答:是的!開始先不把「我相」拿掉,站在「人相」就好了。
問:很難啦!
答:站在「人相」…
《關於「四相」之03:《金剛經》中四相的真義(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