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道的修行(2)

  

菩薩道的修行(2)

  

  

人間有革命性、突破性的改進以後,這些會影響法界,

  

使法界也産生革命性、突破性的改進……

  

  

梁乃崇教授

  

  

  

菩薩道的修行與團體、組織有密切的關系,而團體、組織一定要有權力系統來運作。我曾講過權力的本質,最近我又做了修改。促使我修改的原因,是有件事情發生了,我經過一番檢討後,對原來的看法做了些修正。我要說給大家聽,大家才曉得我是怎麼樣在做修改的。

  

  

這件事情發生在P公司。我在P公司和員工、幹部說明權力的本質之後,我們就用這樣的觀點做事。經過一段時間後,有一員工向我反應:現在公司內部人心惶惶,彼此間有些隔閡、沖突,有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他們無從了解,希望我約見他們。我很希望了解最基層、最前線的真實狀況,也有此需要,希望他們會提供給我一些意見。

  

  

調整權力系統運作的緣由

  

  

在P公司我知道的事情,往往不是最前線的真實狀況。最真實的狀況,一旦經過別人和中間幹部的綜合,又有他們自己的看法、結論,這時我所知道的已經不是最前線、最真實的事情。因爲我有這個需要,自然就會有很多反應告訴我那個地方有事情了!一個舊有的系統如果做了改革,也會産生問題的。之前除了跟大家講過權力的本質之外,在執行、運用的方法上我也做了改變。

  

  

我們帶領一個組織常有一個印象,以爲組織的成員一定要分層負責,除了不可以越級指揮,部屬也不可以越級報告——這些前人留下來的經驗,我們大概都會接受。在執行任務時,我發現這樣的原則不能夠完全遵守。約略有此傾向還可以,但不能百分之百的接受。我需要他們越級報告,因爲我允許他們越級報告,才知道這個訊息。像剛才提到的事情,如果沒有員工越級報告,我就永遠不知道,這樣等同自己把了解真相的管道切斷了!

  

  

如果所有的訊息都要一級一級地報告,我算了一下,從基層到我這裏,中間就有叁層;經過叁層,你看到的全部都不是真相。除了允許他們越級報告,我也廢除了不可以越級指揮的原則。如果越級指揮行得通,就表示中間這一級是多余的,可以拿掉。因爲這些事情,我就做了這些改變。

  

  

當然你會問,我們就不分層負責了嗎?也不是,並不是那麼地絕對。在權力的運用上,因爲作了這些調整,所以我就可以接收到來自最基層、最前線的訊息,告訴我出問題了。于是我把那些抱怨的人,一個一個地約來,請他們把問題和困難告訴我。如果你把他們一起約來,就什麼都聽不到;但是把他們一個一個地約來時,就可以聽到他們心裏面的想法和他們所看到的問題。他們看到的問題有的是真的、有的是自己的想法、或是個人的誤解,衆說紛纭,極其複雜。但其中有一個特征,就是所看見的都是個人所面對的事情,他們並沒有辦法看到整體。而你要有這個能力,將他們的問題組合、整理出一個全貌。

  

  

老板要有整體觀的能力

  

  

作老板的人一定要有整體觀的能力;你如果不能整體觀,就沒有作老板能力。人家給你片段,你聽了以後還是片段,那個片段是兜不攏的,有時候還會互相矛盾、彼此沖突。他們會指哪一個人不好,抱怨某個人。但是他們也有一致的意見,像這一回他們都一致認同他們的直接主管是個好人,他很委屈。其中還有一個人比較特殊,是一個相當聰明且具研判能力的人,他抱怨很深,但提出了好多意見。雖然跟他談的時候,會覺得他跟同僚或是上級之間的關系可能弱了一點,但是他很有見解。他一開始就抱怨說我們P公司以前是很有人情味的,現在則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難不成我們都是機器啊?明明這個命令不對、不好,還是要遵守!我們也有頭腦啊!我們也會判斷、也會想啊!爲什麼我們的反應沒有得到重視,不照命令做事,就要被處罰?把我們看成是機器了,那好啊!我們看到了事情也不講了,讓問題鬧大了,你們自己來處理!——他告訴我以上這些事情。懷念以前的管理方式;抗議現在所實施的辦法。

  

  

他講完後,我就問他有什麼樣好的意見請提出來;或是認爲什麼不合理的也請說出來。他就舉例說真空鍍膜的設備,部份有漏水過,大修了叁天,也停工了叁天。他講:「我雖然不是鍍膜的也不懂,但即使沒有知識,也有頭腦啊!一個月前就知道有問題了,告訴其他人沒有人理我,別人認爲我又不懂,亂講什麼東西?」我就問:「你發現了什麼事呢?」他說:「我們鍍東西時,不要鍍的部份,有包起來。我起初發覺包起來的底部開始出現淡淡的紫色,然後越來越深,後來變成藍色,以後就變成藍黑的,最後就爆了!這一段期間是一個月。」我說:「你的觀察是對的!你跟誰報告?爲什麼沒人理你?」他說:「我跟他們講啊,他們就說你又不懂,所以就被忽視掉了!」我就發覺這個人觀察事情時,他會連續地、有系統地觀察,所以知道爐子有問題了。諸如此類,他跟我舉了好幾個例子。我就想:怎麼搞的,他的話爲什麼會不被重視呢?他是有些主張和看法的人,因爲他的這些反應,我發現原先對權力的了解和運用有問題了,我就開始反省檢查。

  

  

我曾經說過老板要完成一個任務,必須要運用權力,不然團體沒有辦法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時,我原來的想法是老板由上下達命令,然後去執行。因采用這樣的方式,就産生了剛才那位員工的反應,爲什麼呢?這樣子運用權力的方式就是One Way (一條路線),由上到下。決定權就在下達命令的老板身上。老板下達命令時,授權下去,在結構上還是從上到下。凡接受命令、執行命令的人,就變成了機器。他不可以修改命令,在執行時修改命令,就是違反命令,要被懲罰。這時就産生了這樣的結果:誠如他所說的一個命令、一個動作,員工俨然就變成了機器。因此我就知道是我運用權力的方式有問題。

  

  

那要怎麼辦?我的權力的架構是不是要沒有老板呢?我覺得那也不對。這個地方該怎麼修改?我就反省自己的想法,到底什麼地方需要修改。我設想現在公司的運作,像一個動作不太靈活的機器人,給它一個指令,它就按照命令往一個方向走,縱使碰到牆壁,也不會轉個彎,卻一直去撞牆壁;或許機器人它是沒有Sensitive,這樣的權力系統就像一個機器人,顯得很笨。

  

  

不過現在的機器人做得比較好一點,有Sensitive了,腳上裝有感受系統。機器人一走時,碰到牆壁了就會轉彎。如果給它的指揮系統一個訊息,說這裏有牆,旁邊沒有牆,有路,接收這個訊息後,又重新下一個命令,轉彎後繼續走,現在的機器人可以做到這樣子。

  

  

老板需充分掌握最基層的訊息

  

  

現在的機器人裝有回饋系統就顯得比較聰明了;但是從回饋系統來看,針對權力本質,我要怎麼修正原先所提出的理論呢?把機器人類比到一個公司的組織:老板好比大腦的神經中樞;公司裏的幹部是身體的軀幹;員工像是手、腳的指頭,他們每一個當然都是活的人,只是我類比到機器人的各部份。當大腦的神經中樞,也就是老板下了一個命令,要他們往前走,走到一個地方踢到了一塊大石頭,此時當然是腳指頭先知道,雖說腳趾頭在權力系統裏面是接受命令的,這個命令是從上下達的命令,它一接受到這個命令,就要執行往前走的命令;但當他遇到困難,譬如說碰到大石頭時,它有權力把這個訊息回饋到老板這裏,也就是神經中樞系統這邊。它要傳回這個訊息,說這邊有一塊大石頭。而這個神經系統接收到的訊息是很多的:手指頭會給它、眼睛也會給它、它會接收到五花八門的訊息,有的訊息是真的、有的訊息是假的、有的訊息是扭曲的、有的訊息是不重要的、有的訊息則是很重要的。

  

  

那麼他要怎麼去判斷?比如說他的任務是往前走到某個目標,現在他碰到了一個大石頭時,要它怎麼做呢?也就是它的任務不能完成了、有阻礙了,那麼就要重新做研判,腳指頭還告訴你一個訊息說:旁邊沒有石頭,這個時候你可以轉個彎,走旁邊啊!它就要接受…

《菩薩道的修行(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佛教的未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