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做「紅位移」。只要這個星球它一直在遠離我們,頻率就會變小了,這就叫做「紅位移」。
如果它運動的方向是跟我們愈來愈接近,頻率會變大,這個狀況就叫做「都蔔勒效應」,我好像在給你們上物理學了。都蔔勒效應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站在火車軌道旁邊,一列火車開過去,開過來是越來越接近,然後,越來越遠離。如果它一直在拉氣笛,嗚—嗚—嗚—就會變,如果火車拉氣笛,靠近你的時候,鳴笛聲就愈來愈尖,即頻率愈高。當火車過去了,鳴笛聲的頻率愈來愈低,這就是都蔔勒效應。所以,從紅位移就知道,這些星球都在遠離我們,那就是說,它的爆炸還在繼續,這是其中的一個根據。
還有一個根據在于宇宙有一個背景,背景就是爆炸後留有爆炸的殘痕、殘迹。測得背景頻率的能量都在3K。與絕對溫度比(絕對溫度就是沒有能量,就是最低的),整個宇宙你從什
方向去測量它的背景溫度都是3K。這個3K是什
?就是爆炸之後殘痕的灰燼溫度。各個方向都一樣,根據這一些東西,他們就推測是一個宇宙的「大爆炸」,宇宙的生成是一個「大爆炸」。
※尖端科學家已開始接受宇宙幻化論
關于這個問題,在這方面貢獻最多的是英國一位肌肉萎縮的科學家霍金,他自己導出一個「無邊界的邊界條件」,認爲宇宙是從空、無中生出來的,這是目前科學裏面最前衛、最進步的觀點。當科學家了解到這裏,會考慮:物質難道也是一個幻化的嗎?因
所有的東西都是從空生出來,物質也是從空生出來,而從空生出來,那這些東西就是幻化的。所以,現在最尖端的科學家,已經開始在接受整個宇宙是一個幻化的理論,如果不是幻化,它怎
會是從空生出來?
他們現在更進一步認爲真空有能量,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既然是真空,那裏怎
有能量?按照科學的觀點,能量的單位裏面有時間。那是永恒的狀況,哪裏有時間?真正的真空沒有時間,它沒有變化。他們那一套說法,我覺得過頭了,原因在于他們想能量想瘋了,現在很缺石油,他們就想從真空裏面獲得能量。反正都是幻化的,可以創造的。
好!下面要講佛學的叁界唯心說,科學的霹雳說,宇宙生成說,佛學與科學的相同點、差異點,最後是結論。
叁界唯心是什
意思呢?就是宇宙是從心所生出來的。如果這是一個大爆炸,從中間的空點砰地爆炸出來,這個爆炸是從心生出來的。接下來,宇宙是從心生出來,是怎
一回事?佛學說的心是什
?宇宙又是什
?
什
心可以生出宇宙?我們會問這樣的問題。佛學中的「心」,指的就是覺知能力。所以,我所講述的佛學基礎就是覺知能力。佛學對于覺知能力有不同的名稱,稱它爲:覺性、心性、自性、本性、佛性、菩提心等,指的都是覺知能力。儒、道有它其他不同的名稱,儒家叫命、天命,道家有其他的說法,只不過用不同的名稱來說明,指的還是覺知能力。「心」簡要的就講到這裏。
至于宇宙又是什
呢?宇宙指的就是空間和時間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內容。記得《天工開物》講「宇」和「宙」,宇指的是空間,宙指的是時間,所以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但這樣還不夠,應該還要包含時間、空間裏面的內容。內容是什
呢?有物質、能量、資訊等等。所有一切被察覺的對象集合起來,就是「內容」,能感覺到的所有東西都算,集合起來就是宇宙中所包含的「內容」。
※以十二因緣闡述佛學的宇宙觀
再次,
什
心可以生出宇宙?以下以佛學的十二因緣來說。以能覺和被覺的觀念來闡述佛學的宇宙觀。各位如果上過課,或者今天聽到現在,能覺與被覺的關系應該不陌生。能覺與被覺之間,必然存在一種依存關系,能覺與被覺一定同時
行。當有能覺時,一定會有被覺,當有被覺時,一定會有能覺,不會只有一個,它一定同時並存。
接下來看能覺與被覺的性質。被覺的性質一定是被能覺所覺知的對象,所以,只要被你感覺到、看到、想到、聞到、嘗到、摸到都是被覺。
能覺是什
呢?能覺最重要的性質就是能覺知,但祂不可被覺知。真正的能覺是不可以被覺知,所以這個能覺不可以被我寫在這裏,被寫的這個能覺兩個字是真的能覺嗎?真的是不能被我寫,也不可以被我講,甚至不可以被我想,被我想到都不是真的,這才是真正的能覺。
那
,它是如何生出宇宙來呢?它是緣著十二因緣生出來的。能覺就在「本明」這裏。第一步是「無明」,「無明」再生出「行」,是緣著十二因緣生出來的,它一個生一個,生到「有」,到後面的「老、死」,這些就是宇宙。所以源頭就是從「本明」一路生出來的。
「本明」祂就是覺性。「無明」、「行」、「識」、「名色」四個部分就是「識心」,有時也稱它
「靈性」。六入就是六根,包括「觸、受、愛、取」這個部分就是身體。「有」就是物質世界。「生、老、死」就是生物世界。也就是物質宇宙和生物宇宙都在這裏。所以,佛學就是緣著十二因緣生出來的。它不是亂生的,它是順著這個固定的程式生出來的。概而言之,「本明」先生出「識心」,「識心」再生出「肉體」,「肉體」之後才生出「宇宙」。
現在,來看能覺與被覺的關系。如果從「身體」這裏開始就叫做「能覺」,那一直從「取」到「本明」全部都是能覺,此時被覺就是「宇宙」。能覺與被覺的界
就在「取」和「有」之間的這個地方,在右邊就是被覺,在左邊就是能覺。就一般的人而言,能覺與被覺的界
就在這裏。
接下來,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移動能覺與被覺的界
,這個界
就從「取、有」之間移到了「六入」和「名色」之間。只要做一件什
事情呢?只要在座的各位,眼睛閉起來,你能不能夠感覺你的身體?從頭一直到腳,你會不會感覺得到?當你感覺得到,那就表示你的身體是被覺而不是能覺。先前,
在「取、有」之間的時候,身體是能覺,它不是被覺。當我們做一個動作,把眼睛閉起來,身體變成是被覺。那能覺是什
呢?就是「名色」以上這個部分,也就是「靈性」,或者叫「識心」,這個部分是能覺。當它是能覺的時候,這裏就不被覺。
這個事情怎
做到的?只要把眼睛閉起來,你可以感覺自己的身體,身體就是被覺。當身體是被覺的時候,物質世界這個宇宙也還是被覺,全部都是被覺。
這樣,就很輕易把界
移到「六入」和「名色」之間,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注意!你的能覺已經不在大腦,意思是什
呢?你的「識心」不在你的頭腦這裏,在頭腦之外。這跟科學的觀點就不一樣了。科學認
,我們的心、精神體就在大腦這裏。當人死掉的時候,大腦當然也死了,我們什
都死了,一切都沒了。
※能覺並不在大腦裏面
這裏證明一件事情,你的能覺不在大腦這裏,大腦是被覺。因
你眼睛一閉起來,你的大腦就被你感覺了。它是被你感覺的,它就不是能覺。意思是什
呢?你的大腦不在了、壞了,你的能覺還在。
那
,你的命沒了嗎?你死了嗎?沒死呀!那
什
別人說你死呢?醫生
什
說你死呢?醫生不看你的能覺,醫生看你的肉體。剛才那一個動作就證明我們的能覺在這裏,你只要眼睛閉起來,你就可以看到你的肉體——你的頭、你的大腦——都是被你感覺的,被你知道的。所以,你的能覺、知覺能力是超越了你的大腦的,不是限製在大腦裏,你本來就是超越這一切的。所以我們說這個人死了,根本是錯誤的。當事人的能覺會說,我還沒死呀!只是聽不見他說而已。你聽不見,就要斷定他死了,這沒有道理呀!
所以,現在的科學都是在決定別人的生死,根本不能決定自己的生死。是要相信別人的判斷還是自己的判斷呢?你要相信別人的判斷,別人說你死了,哦!原來我死了,那就我死了。是這樣嗎?當然要相信自己的判斷!你連自己的判斷都不相信,專門去相信別人的判斷,真是大錯特錯。僅僅是這裏,已經鑒別出科學與佛學的落差了。所以身體壞掉了人沒有死!這個人的覺知能力還在,怎
會死?
※羅漢能將第八識變成被知
接下來,如果你的本事更大,你能夠把你的能覺和被覺的界
移到「本明」和「無明」之間,這個時候只有「本明」是能覺,「無明」以下(包含無明),就是「識心」、「身體」和「世界」全都是被覺,意思是什
呢?你可以看得見你的「無明」、「名色」,你可以看得到你的「識心」,你可以看得到你的「行」,「行」就是第七識,你的第七識你能看得到,你的無明也就是第八識,第八識變成被你知道的,能夠做到這裏,就成羅漢了。
這樣的話,你已經穿越了無明殼,無明殼已經變成被你知道了,所以,這時你可以改造你的無明殼,因
它是被你知道的。當它不被你知道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改造它。比如說,你的界
是在「名色」和「六入」之間,只有「六入」這個「肉體」是可以被你知道的,你可以改造它。至于「名色」、「識」、「行」和「無明」你無法改造它。
什
?不被你知道啊!因
祂是能覺,你無法知道的,你也摸不到祂,你怎
改造?祂只能改造被知的,而祂自己這個部分是不能被改造的。可是當我們的界
移到「本明」和「無明」之間的時候,無明就變成可以被改造了,因
它是被知,所以可以被改造。這樣的話,我們的「識心」——整個識心都可以被改造。
我們能夠把能知與被知的界
一直往本明這個方向移動,移動得愈深就是定力愈深。我們要習定,習定幹什
?就是移動這個界
。把這個界
往本明方向一直移,而且不需要一下移那
多。比如…
《叁界唯心與霹雳說》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