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經》講座 五

  

圓覺講座《妙法蓮華經》(五)

  

  時間:2012年02月11日

  地點: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202演講廳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各位早,請大家翻到92頁〈授記品第六〉,我們從經文開始。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衆,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葉,于未來世,當得奉觐叁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贊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于最後身得成爲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

  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爲地,寶樹行列,黃金爲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衆亦複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告諸比丘 我以佛眼 見是迦葉 于未來世 過無數劫 當得作佛 而于來世

  供養奉觐 叁百萬億 諸佛世尊 爲佛智慧 淨修梵行 供養最上 二足尊已

  修習一切 無上之慧 于最後身 得成爲佛 其土清淨 琉璃爲地 多諸寶樹

  行列道側 金繩界道 見者歡喜 常出好香 散衆名華 種種奇妙 以爲莊嚴

  其地平正 無有丘坑 諸菩薩衆 不可稱計 其心調柔 逮大神通 奉持諸佛

  大乘經典 諸聲聞衆 無漏後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計 乃以天眼 不能數知

  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這個就是給迦葉尊者授記。所謂授記,就是說他未來會做佛;當然這個未來,時間是很久的。他要供養奉觐叁百萬億這麼多佛之後,才會做佛。我們就算每奉觐一位佛要花五十年吧(地球時間);你算算要多少年以後。所以說未來世,這個未來世也是夠長的,反正長到我們都無法想象。像我們這個太陽系,大概兩百億年就會完蛋了,未來世遠比這個長啊!遠比我們太陽系的壽命還要長、還要遠的未來,但不管多遠,最後還是會成佛。當祂到了最後身的時候,祂就會成佛,佛號是光明如來;祂的國名,意思就是祂的佛國淨土,名叫光德。劫名,就是那個時代的名稱。譬如說,我們稱我們這個時代是民主自由時代,就像這樣的意思;祂的那個時代名稱叫大莊嚴。佛壽有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正法,就是最純正的佛法,住世就是停留的時間,有二十個小劫。像法就不是正法了,屬于什麼呢?這個像跟相是同類的,是有形相的,有形相的像法時期。就是指留下文字相、語言相、或者畫相,重點都是放在形相上面。正法時期的重點不是在形相上,而是離相的,那是屬于心法時期;所以講理論、講道理,那都是像法,文字相也是相,只有那個無相的、離相的,重點是在覺性、心性的時候,那個才是正法。我們現在就是像法時期,大家講來講去都要有相,如果沒有相的話,就不知道怎麼講下去了。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這個便利就是大小便,沒有這種東西;地都是很平的。這裏還有「寶樹行列,黃金爲繩以界道側」,道路旁邊都有黃金做的繩子,來做爲欄杆。我們能夠用花崗岩來做就已經很不錯了,它這個繩是黃金做的,以界道側。它這個道,不要看成好像只有汽車、行人、車馬走的交通要道,不要想成這樣,這個道可以做很多的解釋。我們的行爲要有一個軌道,要遵循一些法則、一些規矩,那都是道。我們修行,不是也要修正道嗎?修行也有一個依循的軌道呀,不要做外道,不要走邪道。那個道就是你的行爲舉止、或是你的思想、你所有一切的軌道,這裏的道,指的就是這個。交通要道當然也是道,但是這邊講的道,指的不止是交通,而是有很多的;行爲規範是很清楚的,修行的規範也是很清楚的,不會讓人找不到頭緒,不曉得怎麼走,不曉得怎麼修。

  

  如果你學佛修行了,你自己搞不清楚怎麼修,那就是你沒有道啊!是無道。你很清楚怎麼走、怎麼修,那就是有道啊!如果你這個道是邪的、錯的、歪的,那就是邪道,不然就變成外道了。我們要走正道的意思就是這個,佛經裏面也常講「八正道」,八正道就是這裏講的道。

  

  所以祂這個地方,有很多很多菩薩,有很多菩薩就叫莊嚴、大莊嚴。而且祂這裏也有魔、也有魔民,但是這些魔和魔民,都在做祂的護法。這一段講的就是這個,我們再看下一段。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诃迦旃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目不暫舍。即共同聲而說偈言:」因爲摩诃迦葉得到了授記,他們還沒有得到呀,他們就有一點緊張了,到底有沒有?輪得到我嗎?所以就在那裏等待,也有一點緊張,期待世尊能夠給他們授記,所以他們就一起說了這個偈。

  

  「大雄猛世尊 諸釋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賜佛音聲 若知我深心

  見爲授記者 如以甘露灑 除熱得清涼 如從饑國來 忽遇大王膳

  心猶懷疑懼 未敢即便食 若複得王教 然後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過 不知當雲何 得佛無上慧 雖聞佛音聲 言我等作佛

  心尚懷憂懼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記 爾乃快安樂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間 願賜我等記 如饑須教食」

  

  這個意思就是,如果有饑荒地方來的饑民,忽然間遇到一個國王,准備了國王等級的好食物要給他們吃。這個饑民已經餓得半死了,忽然間看到滿漢全席,擺上了滿漢全席要請你吃;這個時候心裏面就害怕,不敢吃。除非這個大王說:「你們吃啊!」那個時候才敢吃。他說:「我們就像這樣,因爲有小乘的習性、過患,碰到這個情形不知道該怎麼辦。您一下子就擺出了佛的無上智慧,又宣講出了那些法音,對我們來說,就好像遇到了滿漢全席一樣。您又說:『你們可以做佛。』哇,嚇都嚇死了。我已經餓得半死了,怎麼一下子可以做佛了?心裏面就憂懼,所以就不敢接受。如果佛您給我授記,我就安心了,那麼我就敢接受這一個大法了。」意思就是這樣。

  

  當然,這個意思一表達了以後,佛就知道他們要等著授記,他們在心裏想:我們到底撈得到、還是撈不到?「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是須菩提于當來世,奉觐叁百萬億那由他佛,」前面是叁百萬億諸佛,對不對?現在是叁百萬億那由他。那由他又是一個無量數,所以須菩提要去承事、供養的佛更多了。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于最後身得成爲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璃爲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寶華覆地,周遍清淨。其土人民,皆處寶臺、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衆無數千萬億那由他,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爲衆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衆。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衆 今告汝等 皆當一心 聽我所說 我大弟子 須菩提者

  當得作佛 號曰名相 當供無數 萬億諸佛 隨佛所行 漸具大道

  最後身得 叁十二相 端正殊妙 猶如寶山 其佛國土 嚴淨第一

  衆生見者 無不愛樂 佛于其中 度無量衆 其佛法中 多諸菩薩

  皆悉利根 轉不退輪 彼國常以 菩薩莊嚴 諸聲聞衆 不可稱數

  皆得叁明 具六神通 住八解脫 有大威德 其佛說法 現于無量

  神通變化 不可思議 諸天人民 數如恒沙 皆共合掌 聽受佛語

  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這就是須菩提得到的授記。

  

  「爾時,世尊複告諸比丘衆,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于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衆華璎珞,塗香、末香、燒香,缯蓋幢旛,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複供養二萬億佛,亦複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土平正,玻璃爲地,寶樹莊嚴,黃金爲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周遍清淨,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這四惡道的衆生都沒有。「多有天人,諸聲聞衆,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這位大迦旃延所得到的授記,祂先要奉事八千億尊佛,佛滅了以後都要給祂們起塔廟;要供八千億個佛的塔廟,那個塔廟是很高大的。這個做過以後,再來供養二萬億佛,以後祂才能成佛。祂成佛後的國土,裏面沒有四惡道,只有天道和人道,還有聲聞、菩薩;這個比較不一樣一點。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衆 皆一心聽 如我所說 真實無異 是迦旃延 當以種種

  妙好供具 供養諸佛 諸佛滅後 起七寶塔 亦以華香 供養舍利

  其最後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覺 國土清淨 度脫無量 萬億衆生

  皆爲十方 之所供養 佛之光明 無能勝者 其佛號曰 閻浮金光

  菩薩聲聞 斷一切有 無量無數 莊嚴其國」

  

  再看下面。「爾時,世尊複告大衆,我今語汝,是大目犍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

《《法華經》講座 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