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經》講座 七▪P2

  ..續本文上一頁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設諸肴膳 以無價寶珠 系著內衣裏 

  默與而舍去 時臥不覺知 是人既已起 遊行詣他國 

  求衣食自濟 資生甚艱難 得少便爲足 更不願好者 

  不覺內衣裏 有無價寶珠 與珠之親友 後見此貧人 

  苦切責之已 示以所系珠 貧人見此珠 其心大歡喜 

  富有諸財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長夜 

  常愍見教化 令種無上願 我等無智故 不覺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覺悟我 言非實滅度 

  得佛無上慧 爾乃爲真滅 我今從佛聞 授記莊嚴事 

  及轉次受決 身心

  歡喜

  

  這一段,就是五百弟子的授記,都授記完了。所以,他們是阿羅漢,但是一樣給他授記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意思就是他們是佛乘,將來一定可以可以成佛的。

  

  我們再看《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爾時,阿難、羅

  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他們也想如果可以得到授記的話,不是很好嗎。即從座起,到于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應有分,」他們兩個一起說。我們應該也有授記的份。

  

  「惟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爲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爲侍者,護持法藏,羅

  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者,我願既滿,衆望亦足。」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

  羅所願,住立一面。

  

  好,這裏的「學、無學」,「學」就是要學習才會的。另一種是「無學」,他不用學就會的,那種就叫無學。所以,我們不要以爲,一定要有學才行,無學一樣也是可以修的。所以,這裏指的就是學和無學聲聞弟子。祂的聲聞弟子裏面有兩種,一種是好學不倦的,像阿難要學,還有一種是不學的。這樣兩種方式,總共有二千人,他們也想要得到授記。

  

  爾時,佛告阿難:「汝于來世當得作佛。」佛先跟阿難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

  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國名常立勝旛,其土清淨,琉璃爲地。劫名妙音

  滿,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人于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壽命,像法住世複倍正法。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爲十方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贊歎,稱其功德。」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 阿難持法者 當供養諸佛 然後成正覺 

  號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國土清淨 名常立勝旛 

  教化諸菩薩 其數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 名聞滿十方 

  壽命無有量 以愍衆生故 正法倍壽命 像法複倍是 

  如恒河沙等 無數諸衆生 于此佛法中 種佛道因緣 

  

  于是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也授記完了。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就是來參加這個會裏面,有剛發心的菩薩八千人,好多哦!「鹹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他們說,怎麼沒有聽到菩薩授記,怎麼會是一些聲聞先授記呢?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于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衆,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所以,祂就說明了。在空王佛所時,阿難跟釋迦佛本來是同學,同時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但是,阿難祂就喜歡多學多問,求知欲甚強。而釋迦佛喜歡常勤精進,他是求精進的,並不求多聞。所以,祂就精進的成佛了,阿難還沒有,還要慢慢來。

  

  阿難面于佛前,自聞授記及國土莊嚴,所願具足,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亦識本願。

  喔!祂這麼一下,就回到祂過去所通的這個法藏了,一下就把過去的那些智慧,統統都用出來了。

  

  爾時,阿難而說偈言:

  世尊甚希有 令我念過去 無量諸佛法 如今日所聞 

  我今無複疑 安住于佛道 方便爲侍者 護持諸佛法 

  

  所以過去都是有來曆的,現在表現出來好像也不怎麼樣,只是做一個好學多聞者。實際上都有很大的淵源,只不過,現在方便的來扮演不同的角色罷了。

  

  爾時,佛告羅

  羅:「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如來、應供、正

  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常爲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亦爲此佛而作長子。過是已後,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爲太子時 羅

  爲長子 我今成佛道 受法爲法子 

  于未來世中 見無量億佛 皆爲其長子 

  喔!所有佛祂都做長子。

  

  一心求佛道 羅

  羅密行 惟我能知之 現爲我長子 

  以示諸衆生 無量億千萬 功德不可數 安住于佛法 

  以求無上道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其意柔

  ,寂然清淨,一心觀佛。佛告阿難:「汝見是學、無學二千人否?」「唯然。已見。」「阿難!是諸人等,當供養五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恭敬尊重,護持法藏。末後,同時于十方國各得成佛,皆同一號,名曰:寶相如來、應供、正

  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壽命一劫,國土莊嚴、聲聞菩薩、正法、像法皆悉同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二千聲聞 今于我前住 悉皆與授記 未來當成佛 

  所供養諸佛 如上說塵數 護持其法藏 後當成正覺 

  各于十方國 悉同一名號 俱時坐道場 以證無上慧 

  皆名爲寶相 國土及弟子 正法與像法 悉等無有異 

  鹹以諸神通 度十方衆生 名聞普周

  漸入于涅槃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踴躍,而說偈言:

  世尊慧燈明 我聞授記音 心歡喜充滿 如甘露見灌

  

  好,這一品也念完了。再看一下品。《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

  這個時候,世尊是因爲藥王菩薩的關系,就對八萬大士祂們說,八萬大士就是菩薩。

  

  「藥王!汝見是大衆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鹹于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喔,祂就開始說,不管他們求什麼,求聲聞也好,不管他們是什麼,求什麼,他只要在佛前聽了法華經的一偈一句,或者一念就隨喜,就高興的,我就給他授記。那祂不全都授記光了嗎?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

  

  喔!我看到這裏,就想到日本的那個「日蓮正宗」,他們什麼都不念,只念那個經名「南無妙法蓮華經」,祂這裏說念一偈一句,隨喜就授記了,所以,他們這樣一念就授了記了。

  

  若複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于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蓋、幢旛、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于諸佛所成就大願,愍衆生故,生此世間。」

  

  喔,只要對這個經,有這麼一點點供養,多一點也可以;小一點也可以,都行。那他們都是因爲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才有這個因緣的。那麼,祂們會在這裏,都是因爲這樣子,悲憫衆生來生到這個世界的。當我看到這一段,再去看日蓮正宗,我就不得不敬佩了。

  

  「藥王,若有人問:何等衆生于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于未來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蓋、幢旛、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哀愍衆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舍清淨業報,于我滅度後,愍衆生故,生于惡世,廣演此經。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爲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于大衆中廣爲人說?」

  

  祂說祂滅度了以後,有能夠爲一個人說一句法華經,這個人都是如來使。如來使,就是如來派出來的使者,那就像基督教他們講的派出來的天使。咦!那我就是如來使。你們也一樣,你們只要讀一讀講一講也是。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現于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喔!只要一讀法華經的人,你就不能對他們亂講話了。罵佛,罪還比較輕;罵他們,罪還比較重耶!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爲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贊歎;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蓋、幢旛、衣服、肴馔、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

《《法華經》講座 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