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釋 第四品 分別業▪P6

  ..續本文上一頁在表演時爲了使別人歡喜而講故事,貪執外道的惡論而念誦,這些都是绮語。

  貪心顛倒圖他財,害心即于衆生嗔,

  視善不善不存在,即是所謂之邪見。

  貪心是指顛倒非理地貪執他人的財物而想據爲己有。害心則是指以嗔心想害衆生。認爲善不善業不存在即是邪見。

  庚叁、業道之詞義:

  意叁唯一乃是道,身語七種亦爲業。

  若問:爲什麼這十種稱爲業道呢?意之叁業是趨入業、思之道,身語七業不僅是業,也是趨入思之道,因而名爲業道。

  己四、斷善根與恢複方式:

  唯以邪見斷善根,所斷欲界俱生善,

  誹謗因果而斷絕,所有均是次第斷。

  若問:以什麼不善業斷善根呢?認爲無有業果的邪見能斷絕善根。那麼,是如何斷絕的呢?它斷絕屬于欲界的善根,而不斷色界、無色界的善根,因爲上兩界的衆生相續中無有邪見之故。

  屬于欲界的善根也是斷所有俱生善,而不斷加行善,原因是在生起微乎其微的邪見時,加行善的得繩已變得微小而減退,最後已不存在了。邪見中也是僅以誹謗因果的邪見而斷,並非是以誹謗聖者的邪見而斷。雖然有不是以緣無漏與不同類的邪見而斷的說法,但實際上緣同類不同類、有漏無漏的所有邪見均能斷善根。

  (對于何時斷的問題,)雖然有些人說是如同見道斷除見斷一樣同時斷的,實際上是像斷除修斷那樣次第而斷的。

  人中叁洲男女斷,見行斷至不具善,

  恢複則依疑有見,造無間罪非即生。

  那麼,以什麼身份而斷善根呢?以叁大洲的人類斷善根,其他衆生不斷,這是因爲惡趣的衆生染汙性智慧不穩固;北俱盧洲衆生的惡意樂不穩固;欲界、色界的天人由于現前叁處而生後立即現前業果。人中也是斷絕男人與女人的善根,而並非斷二黃門的善根,原因是他們惡意樂不穩固。人類的見行者與愛行者兩種當中是斷見行者的善根,因爲見行者的染汙性智慧穩固之故。斷善根直至其本體不具善根爲止。

  那麼,斷善根者依靠什麼才能恢複呢?以可能有業果的懷疑或必有業果的正見而恢複。斷善根決定是在今生中恢複嗎?造無間罪者即生中不能恢複。那在什麼時候能恢複呢?如果是以自己往昔因的力量斷善根而轉生地獄,則從地獄死遷時恢複,若是以他緣之力斷善根,則轉生地獄時即刻恢複。

  己五、思與幾業道俱生:

  思與不善一至八,頓時一同而産生,

  與善一至十之間,非與一八五俱生。

  若問,思與幾業道一起産生呢?思可與一至八個不善業一起産生,不會有與九或十不善業一起産生的情況,原因是意之叁業不會同時産生。思與一不善業俱生,即是處于意之叁不善業任何一種中;與二不善業俱生:諸如處于貪心狀態而不予取;與叁不善業俱生:諸如以害心搶奪、殺生;與四不善業俱生:諸如以害心爲分裂對方而說妄語、粗語。與五、六、七不善業俱生:自己處于意之叁不善其一中而委托他人做四、五、六不善業。與八不善業俱生:諸如在行邪淫時委托別人造其他六種不善業。

  對于善業,思則可與一至十之間的善業一起産生。然而也有特殊情況,即與一、八、五善業不能一起産生。之所以不會與一善業一同産生,是因爲無貪心與無害心二者不可分割;與二善業同生:諸如處于意的無貪、無害任意一種狀態中。與叁善同生:如若處于意識善正見中,也有無貪無害。與四善同生:彼時等起處于無記狀態中而受沙彌戒,則斷身之叁業與妄語;與五善同生是沒有的,因爲處于善心中而受戒,要麼有六、要麼有七善業。與六善同生:如果彼時等起處于根識善中而受沙彌戒,則有無貪、無害與斷身語四業之善。與七善同生:諸如時等起處于無記狀態而受比丘戒,則有身語七斷之善;無有與八善同生的,因爲以不善業受戒,則有七種,以根識善受戒,則有九種或十種;與九善同生:諸如彼時等起處于根識善中而受比丘戒;與十善同生:諸如,處于意識善中而受比丘戒。這些也是就戒而言的,如果對中戒而言,則與一、五、八善同生的情況也有。

  己六、何界何趣中有幾業道:

  地獄绮語與粗語,及害心以二式具,

  貪心邪見隱蔽具,北俱盧洲有叁種,

  第七明顯亦存在,其余欲界十不善。

  若問,何界與何趣中有多少業道呢?在地獄,绮語、粗語與害心全部是以明暗兩種方式而具足,因爲地獄衆生會發出哀叫、惡言相罵、相互嗔恨之故;貪心與邪見二者是以隱蔽的方式而具有,無有顯露,因無有所貪之物並且業果現前之故;也沒有殺生,原因是如果業力未盡殺也不會死亡;不予取與邪淫也不存在,因爲無有執著爲我所的財物與女人;無有妄語,無有必要之故;無有離間語,因爲相互之間本來就已分裂。在北俱盧洲意叁業是以隱蔽方式存在,而不明顯,原因是無有所貪之物與執爲我所的女人,不存在令生損惱之心的事物,相續調柔;也無有殺生,壽命決定達千年之故;不予取與邪淫也無有,理由如前;無有妄語,因爲必要不成立;無有離間語與粗語,原因是(彼處衆生)相續調柔;第七绮語明顯存在,有以貪欲引發而唱歌的情況之故。除了地獄與北俱盧洲以外在其他欲界中十不善業均有。

  若問:天界怎麼會有殺生呢?有,雖說天界內部不會殘殺,但殺其他衆生的現象是有的。再者,經論中也說天人的頭腰如果斷了則會死亡。

  叁善業則于一切,亦以隱蔽現行式,

  無色無想天衆生,以隱蔽式具七業,

  余處則以現行式,地獄北俱盧洲除。

  意之叁善業在一切趣中都是以隱蔽與現行的方式存在,轉生無色界的聖者無漏戒所攝的七所斷是以隱蔽的形式而存在,不顯露在外。無想天的衆生禅定戒所攝的七所斷是以隱蔽方式存在,而無有現行,除這兩者以外剩余的其他界與趣中身語七善是以明顯的方式存在,原因是天、人具有戒所攝善,旁生與餓鬼具有中戒所攝善,然而地獄與北俱盧洲不包括在內,因爲彼等之處無有真實受戒與等持的緣故。

  己七、業道之果:

  承許一切均産生,增上等流異熟果,

  痛苦之故殺害故,無威嚴故果叁種。

  承認所有不善業道各能産生增上果、等流果與異熟果叁種,原因是行上品十不善業異熟果下墮地獄,行中品者轉爲旁生,行下品者投生餓鬼。等流果:殺生者短壽,不予取者受用貧乏,邪淫者夫妻不合,以粗語所感而多傳惡名等。殺生的增上果轉生環境惡劣之地,不予取生于多害環境中等。

  若問:所有的業各自都産生叁果是何原因呢?諸如殺生的加行使對方受苦,正行斷絕對方命根,後行使對方失去威嚴,因而每一業都産生叁種果報。

  丁二、單說邪命之原因:

  貪心所生身語業,邪命難淨故另說,

  設若貪圖資具引,與經違故非如是。

  既然經中說“邪業、邪語、邪命”,那麼前兩者以外的邪命是指什麼呢?貪心所生身語業即是叁邪命。

  身語業必定是邪命嗎?不一定,嗔心與癡心所生的身語業只是邪業與邪語,而不是邪命。

  若又問:如果除了貪心所生的身語業以外再無有其他的邪命,那麼爲何單獨宣說它呢?這是有理由的,也就是爲了明確邪命難以淨除這一點,由于歡喜趨入而很難離開心相續。再說,僧衆的生活是依賴他衆,因此單獨宣說了邪命。

  若有人說:以貪圖生活資具引發的身語之業是邪命,爲了高興而唱歌等等以貪心引發的身語業不是邪命。

  這種說法不合理,因爲與《戒蘊經》相違,此經中雲:“比丘受用信士供養後若去觀看鬥象等,爲邪命。”

  丁叁、何業具幾果:

  斷道有漏業五果,無漏業則具四果,

  余有漏善不善四,無漏余無記具叁。

  若問:那麼,任何一業具幾果呢?有漏斷道世間修道無間道的業具五果,原因是有漏善業而具異熟果,以它的力量而使斷除所斷與解脫道等同時出現,無間生起即具士用果,不是在它前面産生的有爲法是增上果,後面的所有同類是等流果,由于是無間道而具有遠離下地煩惱的離系果。無漏斷道具有四果,因爲不可能有異熟果,有漏斷道以外的善業與不善業都具有四果,不存在離系果之故。無漏斷道中剩余的加行道、解脫道、勝進道以及非爲善與不善的有覆無記法與無覆無記法這些業具有除異熟果與離系果以外的叁果。

  善業之果爲善等,次第有四二叁果,

  不善業生善法等,依次具二叁四果,

  無記業生善法等,彼等具二叁叁果。

  善業生善果雖然可成爲異熟因,但它不可能有異熟果,因而具有四果;“等”字所包括的善業産生不善法,有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此外,善業産生無記法也有異熟果、增上果與士用果叁果。不善業的善果是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等”字所包括的不善業産生不善果,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不善業産生無記法,有除了離系果以外的四果,(之所以能生等流果)是因爲不善遍行因能産生壞聚見、邊執見的有覆無記法。這些都是按照次第上下對應的。無記法産生善法有增上果與士用果;“等”的意思是說,無記法産生不善法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叁者,(之所以産生等流果)是因爲壞聚見能産生苦見斷的不善果。無記法産生無記法,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

  過去一切具四果,現業未來亦複然。

  現業二果未生業,果未來則爲叁果。

  過去的有漏法産生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法,各有四果,因爲離系果不爲界與時間所攝(因而不包括在內)。中間也就是現在之業産生未來之法也同樣有四果,原因與前者相同。如果是現在之業産生現在之法,則有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如果未生即未來之業産生未來果,則是不包括等流果與離系果的叁果。

  自地之業果爲四,他地則爲叁與二。

  有學有學等叁果,無學業果有學等,

  次第有一叁二果,余有學等二二五。

  若是自地的業産生自地的法,則是四果,由于離系果不爲地所攝(因而不包括在內)。若是他地之業産生他地之果,則可能有叁果,如果依靠無漏一禅而生起無漏二禅,則有士用果與增上果,又由于九地之道互爲因,所以還加上等流果;也可能有二果,…

《俱舍論釋 第四品 分別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